文/薛红霞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当前,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工具越来越多,信息传播媒介日趋丰富,为有效介入大学生心理活动,提升高校心理育人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新媒体环境下,高等院校如何凭借新媒体技术,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思路,探索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新媒体以其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等优势迅速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普及,正在从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环境。
1.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和传播内容的多元化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材是任课教师组织课堂、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料。现在来看,这种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较大局限性,比如修订知识内容往往是周期性的,这种方式直接影响了教育效果。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以智能终端作为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这种信息获取方式打破了时空界限,具有信息体量大、传播迅速快的特点,能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料。每个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搜索感兴趣的内容,积极主动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场景下的时空局限性,大大提高教育的时效性。
2.信息传播的交互性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手段大多以开设课程、举办讲座为主,辅之以心理健康咨询、组织教育实践活动等,以教育者的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展开,受教育者无法实现个性化学习内容的选择。新媒体环境中,传受双方的主客体身份弱化,正符合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模式——双向、平等地讨论交流,大学生成为积极投身交流活动的参与者而非被动消极的接受者。课程教学不但可以运用传统的教学形式,也可以灵活采用互动性更强的新媒体,还可以通过在微博、微信公众号、B站等大学生活跃度较高的自媒体平台上发布心理健康小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方式,灵活高效地获取心理健康知识。此外,网络平台也是发放心理测评的重要渠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心理测评,有针对性地选择心理咨询服务。这种形式既提高了心理辅导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传统面对面心理辅导形式所带来的尴尬与不适,对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空间具有积极作用,增强了教育的亲和效应,提升了教育的实效性。
3.信息传播的个性化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自主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传统媒体的点对面传播模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也满足不了大学生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中,教育者可以运用“信息推送技术”,精准、明确地传播特定信息。与此同时,受教育者自身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在浩瀚的媒体信息源中“各取所需”,轻松找到自己需要或者感兴趣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实现自主学习。新媒体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4.信息传播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强化了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新媒体的虚拟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模式,交互双方可以是未知的,但却因为共同的交流目的而产生交互活动。这种媒体环境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无限拉近,改变着传统交往过程中的单一角色特征,表现为教育主体的“去主体化”,教育客体的“主体化”和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和平等性。新媒体环境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者通过各种信息和途径,引导、组织和帮助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教育者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参与学习。同时,大学生们能根据自己心理感受选择自己需要的相关内容,教师与学生同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活动是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受教育者还可以以助人者的身份在网络中出现,给网络中的求助者提供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内容、理念和方法,从而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当前,技术为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了新的平台和渠道,但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和复杂性,也使高等院校面临新的发展困境。
1.新媒体的个性化特征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复杂性。传统信息传播模式是线性的,信息由传者向受者流动,“噪音”基本经由把关人过滤筛除,而新媒体语境下的情况大有不同。一方面,新媒体使得大学生可以进一步开拓视野,以便习得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心理健康自我干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大学生思想观念尚未成熟、缺乏政治敏感性、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的共性基础上,面对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大学生容易出现认知混乱、人格异常等问题,从而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2.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困难程度。以线性传播模式为主的传统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外部信息来源主要依赖报纸、电视和广播,这些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对传播内容层层把关,使学生处在正向的环境中。在新媒体环境下,虽然网络虚拟环境的交往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交往体验和便利,但同时也减少了现实环境的实际参与,与社会、学校脱节,网上网下判若两人,容易产生“社交恐惧”、道德观念偏移等新的心理问题,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加了新的难题。
3.新媒体内容生产和阅读方式的“碎片化”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新媒体信息传播呈现出即时性、碎片化、个性化的特点,大学生群体面对不断实时更新的海量数据时,容易形成思维惰性,通常采用网络搜索、查阅来获得所需知识,而不愿意主动思考,难于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对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生群体对教育者用心打磨制作的体系化教育内容持怀疑性态度,加之教学内容的枯燥、教学方式的陈旧致使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也很难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亟需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突破了信息流通和传播的时空限制,改变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外部环境,也改变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思路和方式。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具备新媒体思维,创新工作模式,继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监管机制,提升教育实效,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1.更新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构建新媒体思维。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下,教师课堂讲授成为学生获取心理知识最主要的来源,然而新媒体的普及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一方面,要熟练掌握网上知识和技术以及现代教育手段,将教学过程和教学范围不断延伸,使之不再局限于课堂与书本,而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扩展到互联网上,合理运用教育资源,如建立自媒体账号,通过自媒体账号开展网络心理健康讲座、测试、咨询等。另一方面,依托新媒体开放、便捷等优势,拓展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方式,吸引大学生主动参加师生间相关主题的互动交流讨论,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2.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现“网上+网下”优势互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用线下方式,参与者必须通过线下方式参加活动,这种方式虽然非常直观,能针对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开展心理辅导,但也由于其必须面对面进行,使得部分大学生担心隐私问题,心理辅导工作不一定能够深入。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
育要抓住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大势,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新媒体理念,将新媒体的交互性运用进入教学活动、心理咨询及测评等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总的来说,技术手段为心理教育参与者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参与心理辅导的大学生因没有面对面交流的压力,会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交流和倾诉,如此便可以接受更加多维、深度的心理健康教育。
3.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环境下,纷繁芜杂、包罗万象的网络信息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而多数大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更应该注意方式方法。首先,要从源头上杜绝不良信息的大肆传播;其次,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监管机制,在杜绝不良信息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对学生关注的信息内容进行正向地价值引导;最后,及时关注、理性分析大学生社会心理发展方向,设置大学生感兴趣的、参与积极性高的心理健康教育议题,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线上线下”心理实践教育活动。当然,预警机制的建立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将学生的年级、专业细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把握其中的变化规律。建立校、院(系)、班、宿立体化的预警防范网络,汇总各类预警信息、学生心理基本情况,建设信息预警数据库,以便及时发现和识别危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做好出现心理危机学生的跟踪、测评,不断提高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专业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