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赖丹
从2011年国内首个数据新闻栏目“搜狐数字之道”诞生至今,数据新闻在我国经过十余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创意、生产与传播体系,数据可视化逐渐成为新闻报道的主流方式。澎湃新闻“美数课”栏目创办于2014年,是上海报业集团为应对全媒体时代媒介生态变革而进行的创新实践,近年来已发展为国内数据新闻成果丰硕的代表性栏目,先后获得众多国内外奖项。“美数课”栏目在数据、内容、设计等方面的创新特色,具有共性规律与个性范式,能够为国内媒体的数据新闻报道探索提供有益借鉴,促进数据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
不同于其他新闻类型,数据新闻最根本的依托与价值所在是数据,这就决定了数据的整合挖掘与处理分析是重要的基础工作。在“美数课”栏目的数据新闻作品中,所有数据都会注明具体来源,其特色集中体现在来源标注、非结构化、深浅结合等方面。
1.多元来源,清晰标注。数据新闻生产中,数据搜集与挖掘是基础环节。数据来源决定了数据新闻的价值,多元化的数据来源不仅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而且能够提升数据新闻报道的价值性。“美数课”的开放数据来源主要有国内外政府官网或官方报告、国际组织公开信息、企业财务报告或调查报告、其他媒体及自主采集等渠道。
“美数课”数据新闻作品中的数据来源大多是两个及以上,并对来源、时间及注意事项等作出清晰标注,有效地增强了新闻的可信度。例如,2021年10月12日的数据新闻作品《数说|多地出台育儿假,爸爸带娃时代要来了?》中,三个统计图表的数据来源分别为OECD.Stat、Statistics Sweden、State of World's Fathers 2019,并标注说明:“图中数值是1966—1990年和1991—2015年两个时间段的平均值;女性就业率包括正在求职的女性”。“美数课”在文字部分也会引用许多专业机构提供的数据进行补充说明,不仅充分满足了受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也能满足受众情感、价值等维度的个性化需求。
2.非结构化数据占主导。所谓非结构化数据,就是传统数据库之外具有不特定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数据,多以文本、视频、音频等视觉化媒介为依存。不同于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无法绝对量化,需要人力介入归纳分类形成量表,并合理制定分析方案,而这正是衡量数据新闻生产能力的核心指标。“美数课”特别注重非结构化数据的价值挖掘,借助盘点、对比、梳理等方式,建立新型数据之间的联系,通过呈现本质规律满足受众知识与价值诉求。
例如,澎湃新闻2021年9月29日发布的《数说|限电背后:至少22省份用电量超去年同期》,对中电联、各省能源局、电缆网、中国电力网的开放数据进行筛选与整合,制作出“全国22省份用电量同比增长幅度”对照图;2021年10月22日的数据新闻《数说|中蒙边境城市出现疫情,边境防疫压力有多大?》,通过整合2020年以来国家卫健委和各省卫健委的疫情通报数据,统计出“2020年以来有境外输入疫情的边境省份接壤国输入病例比重”,直观呈现广西、甘肃、辽宁、吉林、内蒙古、黑龙江、云南等边境省份接壤国的输入病例情况,既能提高数据的利用率,还增强了新闻的可视化与可读化。
3.描述为主,解释为辅。“美数课”数据新闻的数据功能主要分为新闻描述和新闻解释两种,且以前者居多。新闻描述是通过数据呈现新闻事件发生始末,主要传递新闻基本信息;新闻解释是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深入挖掘新闻规律、本质内涵等,是对新闻事件的深层次解读。
澎湃新闻2021年11月19日的作品《算法周刊|没人说得清什么是元宇宙,但所有人都想分一杯羹》共有6个数据图表,其中4个属于新闻描述、2个属于新闻解释,两者综合能使受众在快速掌握元宇宙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元宇宙未来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市场效能等。“美数课”栏目有效平衡了浅阅读和深阅读,在数据可视化中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数据的新闻价值。
数据新闻的内容风格主要由选题视角、报道风格和文本呈现构成,不同的内容风格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整体上,澎湃新闻“美数课”栏目的数据新闻内容更侧重于时事热点的创新报道,在坚守新闻报道价值本位的同时,追求对年轻受众群体的注意力吸引和关系运维。
1.聚焦时事热点。“美数课”作为澎湃新闻时事频道下设的数据新闻栏目,其选题视角以时事热点为主,选题多为话题型内容,具有探讨空间并能快速引发受众兴趣。例如,“美数课”的数据新闻在2021年9月至12月间的选题高频词,有“全球反恐20年”“疫苗”“航天”“疫情”“气候”“人口”“反垄断”等。这些内容聚焦时事热点,通过数据整合与挖掘,从可视化层面对热点话题展开报道,能够帮助受众把握事件本质进而引发深入思考。比如,针对“生育意愿低”这一社会热点话题,“美数课”栏目2021年11月26日发布《图解21地生育新政:最长一年育儿假、三胎产假延半年》,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数据,深入分析三孩时代生育政策的变化及走向,并指出要合理看待政策支持作用以及人口减少的客观规律。该选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与时效性,有助于引发受众广泛参与讨论。
2.平衡严肃性与娱乐性。“美数课”栏目在追求新闻报道严肃性的同时,非常注重本土化、创新化叙事,并通过严肃与趣味的有效平衡来强化受众黏性。一般而言,政治类、财经类新闻的数据化表达更加精简、专业,偏向严肃风,如《昆明宣言|20年,62个目标,我们想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与联合国相互成就的这50年》《年终奖个税优惠到期,我的钱缩水了?》。而民生类、科教类、文娱类新闻的数据化表达则强调新颖、互动、人文,偏向娱乐风,如《2021年了,我们还需要扫盲吗?》《爱牙日|拥有一口好牙究竟要花多少钱?》《羡慕嫉妒恨,可保研真有这么容易吗?》。数据新闻严肃性与娱乐性的有效平衡,不仅能够全面再现社会事件,而且能切实回应受众诉求,让受众在宏观数据中更进一步理解微观生活。
3.标注式、问题式标题。新闻标题属于新闻价值的表象符号,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众的阅读兴趣,同时体现出整体报道风格。“美数课”栏目数据新闻的标题呈现标注式、问题式两大特色。标注式标题根据可视化形式与类型将主题的区分标示突出呈现,让受众能直接明了地把握作品分类,节省解码时间、激发阅读兴趣,如“图解”“数说”“互动”“算法周刊”“视觉调查”等。问题式标题则通过提问语气引发受众好奇,明确作品核心、增强数据意义,从而优化受众的阅读体验,如《哀牢山之殇:四名失联遇难地质队员经历了什么?》《3天App调取177次权限,有多少隐私被取走?》《神舟出征|想做航天员有哪些要求?》。
在数据新闻的内容生产中,数据、场景、游戏、动画等元素的加入拓展了新闻叙事空间,促使新闻叙事话语发生可视化、再结构化转向,也决定着数据新闻产品设计的重要性。澎湃新闻“美数课”栏目数据新闻的设计特色,主要表现在可视化创意设计和交互化个性设计两方面。
1.可视化创意设计。设计可视化作为数据新闻生产的核心,通过视频、音频、图表、图片等视觉元素的搭配应用进行新闻叙事。但在常规应用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创意设计以最大程度吸引受众阅读,是当前数据新闻生产的重点。
“美数课”栏目善于综合利用视觉元素进行动态呈现,尤其是3D、音频、视频、电子地图等元素的巧妙搭配。例如,2021年10月31日的数据新闻《图解|本轮疫情如何蔓延至12省份22城?》利用中国地图元素,通过时间变化和音频讲解动态呈现疫情蔓延过程及相关城市疫情感染来源与数量,让受众直观快速地对疫情发展态势进行整体把握。该作品综合利用多种视觉元素,有效实现内容数据的动态可视化呈现,加深受众认知和理解并提供全新阅读体验。
澎湃新闻“美数课”还善于融合动画、漫画进行创意表达,在消解新闻严肃性的同时,增强数据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和解释性。比如,《动画告诉你河南暴雨究竟有多大?》《动画还原郑州地铁5号线事件始末》《动画告诉你为什么台风“烟花”威力这么大?》《条漫|一个90后得了乳腺癌,这个病离我们有多近》等作品,采用3D模拟动画或条形动漫的方式,还原新闻现场或进行故事化解释;在此过程中巧妙呈现数据,让受众产生在场感及代入感,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视觉疲劳的问题,而且增强了有价值信息的受众到达率。
2.交互化个性设计。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趋势下,随着媒介技术的迭代演进,“美数课”栏目越来越重视交互技术在数据新闻设计中的应用,丰富文本元素的同时有效增强受众的“悦读”性和参与性。
虽然“美数课”数据新闻作品中的H5应用较少,但却多为精品,以突出个性和十足创意赢得了受众的广泛好评。在《H5|进击吧,奥运高手》中,受众可以选择不同的竞技项目,随着鼠标移动在各年冠军成绩曲线上会出现相应介绍,使受众既能整体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内涵,又能详细了解历年冠军风采;通过交互操作和自由选择,真正实现软硬结合与人文触碰。
在数据新闻的交互设计中,游戏元素的融入能为受众创设具有较强参与性的拟态空间,使其成为直接新闻叙事者,以当事人或利益相关者身份推进情节并完成新闻叙事,由此有效增强受众黏性。例如,数据新闻作品《游戏|在离婚诉讼里,藏着爱情的隐秘角落》让受众化身法官,在剧情演绎中了解案件始末并做出相应判断,最后呈现真实案件的结局;还能通过全国相关案件审判结果的数据统计给出最佳答案,既能形成认知冲突,也借助解释报道完成点题,促使受众深度思考离婚诉讼中的情与法。游戏元素的有效应用,能够增强受众新闻阅读的沉浸感和参与感,是提高数据新闻吸引力、消除阅读疲劳的有效手段。
总而言之,数据新闻作为媒介技术演进的重要产物,正在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创新热点,经过多年沉淀积累后已进入全媒体时代的蜕变阶段。在此背景下,如何根据数据新闻的逻辑范式,从数据、内容、设计三方面入手,加强创新实践、持续深耕拓展,无疑是当前数据新闻业务发展的重点。尤其是主流媒体需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借鉴澎湃新闻“美数课”栏目数据新闻生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构建自有的数据新闻生产模式,并将其作为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闻传播的移动化、短视频化发展,数据新闻也应适时转变,聚焦移动端和第一现场,以优质内容、创新设计赢得更多受众关注,充分拓展数据新闻应用空间,进而释放更多传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