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贡献

2023-02-09 19:11刘衍峰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3年6期
关键词:文艺特色传统

刘衍峰 蔡 苗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这一思想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贯通、国内与国际的统一,具有高度的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人类提供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利的文化条件[1]。

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何处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延续几千年的文化瑰宝,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这种独特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民族印记,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生存思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族思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厚德载物”“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道德观;“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的家庭观念,成为影响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价值遵循和文化观念,也是中华民族在各种文化激荡的世界中得以安身立命的文化基础,这些丰富的文化滋养不仅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华文化走向未来实现更强发展的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2]强调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的重要思想资源和道德价值,对于塑造核心价值观和涵养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只有做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弘扬传统文化,否则就会陷入文化虚无主义的泥潭,丢掉民族文化的根本。失去民族特色的文化发展是不可能持续的,没有根基的文化必然会在复杂的世界中渐渐淹没,或者在文化交流碰撞中搁浅。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进一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溯源和继承,强调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的同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凝聚了丰富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思维方式,已经熔铸在民族的血液和灵魂当中。“讲仁爱、重民本”的思想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造就了爱好和平、喜爱平等的民族特质,这一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和世界影响力,也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形势下的一种人类共同价值,立足世界共同发展、共谋和平、共享美好的基础之上。“讲仁爱、重民本”的思想在新时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种思想不仅可以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也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发挥更广泛的影响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借鉴。

对于如何实现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在2016年的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给予了科学回答,他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基于对其价值的深刻认识和认同,守好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对于文化安全和文化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在文化认同和文化继承转化中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挖掘和阐发,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蒙尘,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学习外来文化中变得暗淡,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丰厚源泉,是历经风雨洗礼后中华民族依然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所在,只有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阐发,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生根发芽,进一步枝繁叶茂,开出美丽的文化之花。只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创新,才能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强国之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合适的文化土壤,而不是跟在西方国家后面做“应声虫”,才可以真正赢得世界的尊重。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固然需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溯源,但绝对不是躺在前人的文化成就上自我陶醉,而是要在新时代进行符合世情与国情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忘本来,在继承、创新、发展中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不忘本来就必须系统地、深入地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起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确定它的独特价值标识和精神气度,同时鉴别它的历史作用和现实局限性,也就是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舞台上,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其穿越时空焕发出新时代的生命力和活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永恒价值和艺术魅力的内容,通过现代科技和艺术方式转化为富有新时代特色、能够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实践的富有生命力与传播力的新时代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立足中国国情,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内容进行完善、拓展和提高,使其具有更强的现实功能,从而提升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创新还必须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做到在形式和内容上满足现代化条件下人民对精神生活的时代要求,通过创新,“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5]。否则,传统文化就会失去其价值,现代文化的发展就会没有根基和底气。特别是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交融碰撞的时代背景下,立足中华立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更为必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为我们提供文化自信之动力源泉,必须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提炼、继承和发展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首先,要对5000多年文明积累下来的传统文化下大力气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溯源、分析、判断,在此基础上辩证取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其次,对挖掘出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此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和新的科技发展蓝图创造出新的文化,而不是简单地复制其内容、改变其形式,一定要有新突破和新思考,在新的文化实践中不断进行检验和发展。与此同时会催生新的认识和理念,反过来又会推动新理论和新文化的发展与提升。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并存,只有坚定对自身文化基因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合时代的创新发展,才能真正做到立足传统,不忘本来,开辟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实现文化的新辉煌,坚持和扬升文化自信,在国际交流中具有足够的底气,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这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和提升文化自信的坚定选择。最后,在坚持与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绝不是厚古薄今,如果认为只要是传统的就是好的,便是对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严重误解,不仅不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反而会成为一股逆流,严重阻碍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步,不是促进文化发展而是使文化僵化倒退,这种现象一定要杜绝。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双创”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提升文化自信,一定要坚持民族性,但必须以开放的胸怀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不能盲目自信、唯我独尊。在坚持文化基因的前提下,保持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在交流和碰撞中时刻充满活力与张力,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在和而不同中知进退谋发展,增强其影响力和创造力,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文艺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推进伟大事业,就必须要有伟大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6]显然,文艺事业对于党和人民的精神引领、思想状况、精神风貌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是党和人民进行社会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伟大事业的重要精神源泉。在新时代条件下,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就必须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因为没有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兴盛,也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显然,社会主义文艺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社会主义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社会主义的文艺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根本立场和基本特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立场作了系统的阐释:“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7]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在具体创作实践中能否真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其宗旨、初心和使命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当代中国的文艺是社会主义的文艺,其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因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8]。一方面,要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尊重文艺工作者,加强文艺阵地建设和管理,引导和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贡献力量。另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遵循文艺发展规律,把握正确文艺发展方向,贯彻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团结引导文艺工作者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为人民创作”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文艺发展的试金石,也是党对文艺工作的根本要求和基本原则,直接决定着文艺发展的方向和文艺事业的兴盛。同时,还要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进行创作。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文艺根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只有深入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之中,才能创造出不朽的伟大作品。

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繁荣文艺创作。文艺创作是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9]。要实现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就必须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原则,树立精品意识,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要实现文艺创作的繁荣,必须发扬民主,推动文艺创新。文艺创作的繁荣离不开良好的文艺生态,良好的文艺生态需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通过不同的学术观点、艺术观点的良性互动,不断推进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思想价值观念是文艺作品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检验学术民主、艺术民主和思想价值观念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在社会主义文艺生态中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念。文艺创新是文化创作繁荣的根本动力。文艺创新不仅来源于不同学术观点、艺术观点的良性互动,更来源于人民的现实生活。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下,各种文艺思想、观点扎根于人民的现实生活,并且交互作用、动态发展,必将不断繁荣兴盛。

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加强文艺队伍建设。任何一项事业发展都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文艺人才队伍是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主体,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文艺事业的建设者,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10]在西方文化批量生产和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下,我国文艺上还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无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这不仅彰显了“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的紧迫性,也为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三、以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提振中国文化底气

长期以来,为了帮助人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与内涵,提振人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往往都是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的维度出发来宣传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由来、现实价值和未来趋向等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如果仅仅从“三个自信”的维度来解读略显苍白,如果从文化的维度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基础、发展过程和目标趋向能更好地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延续性与文化的融合性问题,能有效加深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从根本上树立起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并结合最新的实际,在“三个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分析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这是对“文化自信”命题提出原因的分析,也是对文化自信作用的诠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作为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与独特的创造力,汇聚起人们共同奋斗的强大合力,由此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和深层次认同。文化自信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实践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从经验层面进行总结、从精神层面进行提炼的结果,是渗透于三者之中的精神内核和价值理念,能够有效地为既有的“三个自信”的坚持和维护提供内在依据和价值取向。从“四个自信”的整体结构来看,文化自信在其中发挥着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作用,为其他三个自信提供坚实支撑和持久动能。没有文化自信的支撑,道路难以行稳致远,理论难以开拓创新,制度难以优势凸显,“三个自信”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如果说其他三个自信是“表”,那么文化自信就是“里”,只有表没有里就难以持久。只有表里结合才能维持“四个自信”的健康与生机。可见,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变化,不仅是理论体系的丰富完善,更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洞悉,有助于在广大民众中建立起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和认同。

文化自信发挥更基础的作用是因为,文化以其内含的理想、信念等价值关乎人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品格和精神面貌,关乎基本的价值取向;发挥更深沉作用是因为文化能够以其特有的方式深入、持久地对人们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思维心性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更持久作用是因为文化的影响一经形成就会长久地给人们打上某种特定的烙印,发挥持续的影响。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事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撑和价值灵魂,失去文化自信就很容易失去生命力、创造力与感召力,伟大的事业就难以推进,伟大的梦想也难以实现。新时代,中国面临的国内外风险和考验日益增多,继续推进伟大事业迫切需要强大精神的支撑。然而,一个没有精神支撑的国家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繁荣兴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华文化的强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有吸引力。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是走好新征程必不可少的强大精神动力。从当前来看,坚持文化自信有助于形成广泛社会共识、凝聚强大人心力量,以先进价值理念和良好文化氛围发挥好鲜明的文化导向作用和强大的文化感召作用,为走好新赶考路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和不竭精神动力。

新时代,文化自信事关重大。培育文化自信,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向,秉持正确的价值和理念,努力做到与新时代的新要求相适应。首先,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培育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关系社会主义道路的前途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同样,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也是文化领域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价值性、人民性的统一,能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科学方法、思想指南和价值追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帮助人们以历史的眼光来考察文化的产生、发展和衍变;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帮助人们以发展的眼光来推动文化的传承、创新与融合,实现文化的跨越式发展。有了科学方法的引领,文化自信的树立才有了有效手段。马克思主义坚持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并表现为一种科学的信仰。在这一崇高理想的指引下有助于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动摇,以崇高信念共筑人民信仰的精神家园,进而迸发出共同信仰的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是人民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始终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始终与人民的喜怒哀乐联系起来,进而将文化自信转化为人民群众高度的文化自觉。

其次,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涵养文化自信。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步入一个新阶段、达到一个新高度,涵养文化自信必须立足这个新阶段,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根基。新时代,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人们从实践的角度深刻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科学性,以实践的发展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追求,真正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

最后,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发展路径。新时代,文化自信是建构在一个特殊的时空坐标中的。从纵向来看,文化自信面临着对已有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的问题;从横向来看,面临着与外来文化作比较、吸收和借鉴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必须从这两方面同时着力。它要求,在文化发展中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不忘本来”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持一种辩证的态度和批判性思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善于吸收利用其思想精髓和合理内容,为文化自信获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也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传承和发扬优秀革命文化,为文化自信补足“红色基因”。“吸收外来”要求在发展本民族文化、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不能固步自封采取唯我独尊的态度,在坚持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必须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互动,坚持取长补短,坚持洋为中用,为实现文化自信提供有益补充。“面向未来”则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当前的社会实践,保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好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构筑起中国文化长远的自信基础。

四、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大国文化形象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13]是新时代宣传工作者展现中国形象的责任和使命。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讲真实的中国发展故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中华民族已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进入一个新阶段,越接近这一目标,越需要凝聚中国人民的力量,从而需要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在圆梦过程中的故事,这些故事要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呈现出的巨大革命热情和顽强拼搏精神,如何战胜了前进道路上一个个看似不可战胜的艰难险阻,如何成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国共产党如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如何在世界风云变幻的环境下坚定地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讲好中国故事,是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需要,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需要,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与此同时,也是对曲解和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力回击。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目共睹,但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声音仍不绝于耳,“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因此更加迫切地需要我们发出中国的响亮声音。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看法多数来源于一些不确定、不全面的理论,让西方了解一个全面、立体的中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必须破除西方文化中心论,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显得更为重要,这是新时代宣传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14]讲好中国发展故事、圆梦故事是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必经之路,也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拥有国际话语权的时代要求。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话语权,要求宣传工作者弘扬时代主旋律,在国内的各个宣传平台和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故事,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文化交流,同时也广泛吸纳、借鉴其他国家的积极内容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文化的交流中增加共识,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理解发展中的中国,读懂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魅力,更好地参加全球话语权的争夺,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讲好中国故事,要创新对外话语体系。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形成了许多新的思想体系和经验总结,需要加以提炼,形成一套符合国际话语表达方式,兼具中国特色的科学、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要求,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迫切需要。同时,对接国外不同受众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信息时代的受众参与国际对话交流的意识越来越强、需要越来越多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15]我们不仅要认清我们的传播对象,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来进行分众化、差异化传播。同时,我们更要积极探索适应不同传播受众的话语风格和表达习惯,优化表达方式,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情感表达和事实表述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传播信息与受众需求的智能匹配。

讲好中国故事,需创新对外传播方式。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因其即时性、交互性及内容丰富性,重构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传播关系和传播格局,形成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强大的用户导向力。我们要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条件,推动打造集门户网站、数字电视、数字书籍和社交软件等为一体的对外传播新媒体矩阵,为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和传播效果,将其作为对外传播媒体矩阵的主力,优化门户网站建设,助力主流媒体成为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全球性信息生产机构。要积极利用别国已有的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媒体平台,推动深度合作和常态化合作,借用外国媒体说实话说好话,不断提高传播的说服力。同时,拓展多元对外传播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动员各方面一起做思想舆论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内宣外宣一体发展,奏响交响乐、大合唱,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16]对外传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形成综合性的对外传播队伍。一方面,我们要整合政党、政府、民间、社会组织、个人等全方面力量,搭建全方位、立体化对外宣传体系。无论是政府官员对中国发展政策和国际贡献的官方宣传,还是专家学者对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的理论阐释,抑或是中国留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中国社会现状的描述等,都是对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的生动阐发。另一方面,我们要树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视野。着眼国际传播新形势,积极培养适应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适应业务发展新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熟悉国际局势和合作传播的专家型人才等,依托轮流驻外等政策制度,着力储备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闻报道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文艺特色传统
1942,文艺之春
特色种植促增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中医的特色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文艺范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