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协同治理视角下儒家“三治”思想的现代价值

2023-02-09 17:35唐忠义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三治中国共产党

刘 勇 项 楠 唐忠义

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 更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1]。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38。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 不仅需要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还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不仅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指导, 也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睿智涵养。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蕴含的关于社会治理的“三治”思想, 更是几千年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依据[3]。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儒家社会治理观的核心思想在不断淬炼中, 以其丰富内涵成为回应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之钥。

一、 儒家“三治”思想: 一维传统

自汉代以来, 儒家思想以其丰富的内容体系和正确的思想主张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遵循, 在历经春秋、 汉魏、 两晋、 隋唐、 宋明及至近现代的不断更迭中, 不断借鉴吸收人类有益文明成果, 彰显出强大的理论包容性和思想生命力。 其中的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和为政以人等“三治”思想, 希望统治者通过修其德、 正其身以及运其智, 来达到积极的治国效果。 作为儒家思想希冀统治者遵循的治国理政良策, 谋求从统治者“一维”视角, 获得良好的社会治理结果。

(一)道之以德

儒家社会治理思想的本源或者说其发端于何处, 从其最高原则来说, 我们不妨称之为德治主义[4]。 在春秋战国时期, 礼崩乐坏、 战乱纷争, 面对社会如此形势, 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在他看来, 执政者的道德品质直接关乎国家的社会稳定、 政治清明, 若能真正做到“为政以德”, 就会“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而对于“何为政”这一问题, 孔子认为“政者, 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4](«论语•颜渊»)如果为政者品德高尚, 遵循礼乐, 百姓也定然会遵守。 由此可见, 在孔子的主张中, 德是治国理政的根本依据, 特别是为政者的道德对于百姓而言具有导向引领作用。除此之外, 孔子还认为道德教育是实行一切主张的根本遵循和要求。 如果不用道德来引导教化百姓,不用礼乐来规范百姓, 仅仅依靠严酷的刑罚来管教百姓, 则会使得“民免而无耻”[5]。 这是治标不治本, 无法减少民众的犯罪行为。 曾子在«大学»中也提出要通过大学来弘扬每个人所具有的光明品德,将美好品德推己及人, 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严以修身、 摒弃恶习, 最后精益求精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 随后, 孟子赋予德治主张以“仁政”“善教”的特点。 «孟子•尽心上»中就记载: “善政, 民畏之;善教, 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 善教得民心。”运用仁德的声望、 事实来感化百姓, 用道德来教育百姓,君主才能够实现“得道多助”[6]。

汉代是儒家思想参与国家治理的逻辑开端, 董仲舒在充分继承孔子、 曾子和孟子等人的主张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主张, 将儒家的“道之以德”治理总纲落到实处, 将“德治”思想进一步系统化和理论化[7]。 与前人不同之处在于: 董仲舒的“德治”以“德主刑辅”为主要内容。 他认为: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 阳为德, 阴为刑, 刑主杀而德主生。 ……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春秋繁露•天辨在人»)在他看来, “天”是至善的道德化身, 是人类道德的本原, 由仁、义、 礼、 智、 信所构成的“人道”高于政权的“天道”, 通过将道德神化来达到制约君权的目的。 董仲舒认为国君之所以能够统治国家, 不是因为他的美貌、 才智, 是因为他有着崇高的品德, 以德治国才是国之根本, 君主只有固守其德才能达到上行下效, 国家稳定[8]。 除此之外, 德治还要求“以教化为大务”, “以德善化民”, 对此董仲舒提出要“立大学以教于国, 设庠序以化于邑, 渐民以仁, 摩民以谊, 节民以礼, 故其刑罚甚轻禁不犯者, 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

(二)齐之以礼

“礼”则更多是“道”的外化, 是在以德修养自身基础上, 抽象出来的适用于不同群体或阶层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9]。 古人早就明确, “礼, 经国家, 定社稷, 序民人, 礼后嗣者也”(«春秋左传•隐公»)。 这里说的“礼”, 主要指周代制礼作乐, 其所包含的是对国家管理体制与方针的规划设计;在儒家思想中, 礼既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又是为人者修身立本的根本遵循。

作为儒学创始人的孔子, 在«论语»中言“礼”多达七十余次。 对于君子治国理政而言, 他主张要“为国以礼”(«论语•先进»), 认为“安上治民, 莫善乎礼”(«论语•经解») 。 于人而言, 他提出“克己复礼”(«论语•颜渊»), 为人者“不学礼, 无以立”(«论语•季氏»), 必须做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只有受礼的约束, 才能够恪守伦理, 不至于离经叛道[10]。 如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所说: “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矣夫。”除了孔子,孟子也高度强调礼的重要性, 他主张“无礼义, 则上下乱”(«孟子•尽心下»)。 荀子也提出了“隆礼”的主张, 他所认可的“礼”, 既是指人们所当为的最高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 又是指有着高贵低贱之分、 年长年幼之差的封建制度下的等级制度。 “礼”成为了荀子社会治理思想的核心[11]。 其在«礼论»中指出: “人生而有欲, 欲而不得, 则不能无求; 求而无度量分界, 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 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 故制礼义以分之, 以养人之欲, 给人之求, 使欲必不穷乎物, 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 是礼之所起也。”

在儒家看来, 礼之所以重要, 在于其作用上。 一方面, 礼是区分社会阶层、 协调阶层关系的重要根据。 在孔子看来, “礼乐征伐”的变更是国家衰败灭亡的标志, 从春秋时期从天子到诸侯再到士大夫等的社会阶层来看, 当“礼乐征伐”由“天子出”转变为“诸侯出”时, 就意味着阶层界限出现动荡, 天下将无道。 由此可见, 礼是用来区分社会阶层的重要标志, 当礼不存时, 就意味着国不复。对此, 荀子认为礼乐的存在, 可以有效的对社会阶层进行分等, 实现在限定财物下的合理配置, 维护政权稳定和国家统一。 即“势位齐而欲恶同, 物不能澹则必争; 争则必乱, 乱则穷矣。 先王恶其乱也, 故制礼义以分之, 使有贫富贵贱之等, 足以相兼临者, 是养天下之本也”(«荀子•王制»)。 另一方面, 礼可以明是非、 修身性。 «礼记•曲礼»中就记载了礼的作用, “夫礼者, 所以定亲疏, 决嫌疑, 别同异, 明是非也”。 除此之外, «论语•泰伯»中记载: “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可见, 在儒家看来, 礼在社会治理中具有协调、 引导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而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为政以人

«中庸»中记载了鲁哀公问政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回答是: “文武之政, 布在方策。 其人存则其政举, 其人亡则其政息。 人道政敏, 地道敏树。 夫正者也, 蒲卢也。 故为政在人, 取人以身, 修身以道, 修道以仁。”除了“德治”与“礼治”外, 儒家还格外强调“人治”的重要性[12]。 在孔子眼中, 拥有了合适的典章制度还必须有贤明的君主, 相较于严酷的刑罚而言, 拥有一个合格的君主对于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性作用更为至关重要。 那么有了仁者和贤者后, 要如何进行“人治”呢? 对此, 孔子认为首先必须依法办事, 刚正不阿, 若“刑罚不中”, 民就会“无所措手足”; 荀子也指出要“无功不赏, 无罪不罚”, 而且必须坚持赏必当功, 刑必称罪的原则, 因为“刑当罪则威, 不当罪则侮; 爵当贤则贵,不当贤则赋”(«君子»)。 不难看出儒家所主张的“人治”更多指的是国君的统治, 而当时的统治者所依靠的大多还是法治, 只不过“法自君出”“狱由君断”的法律属性, 使得法不完善甚至偏颇极端, 因而孔子更多提倡德治和礼治, 而“法”更多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尽量少用, 甚至不用。 “徒善不足以为政, 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离娄章句上»)孟子也认为治国如果仅依靠于各种制度法规, 忽视人的作用, 那么国家制度将不断趋于形式化, 制度就将变成僵化的教条, 最后终将激起民愤, 国家濒临崩溃、 走向灭亡。 再到荀子, 其高度主张“隆礼重法”, 他认为如果人犯罪了只用很轻的刑罚或者不用刑, 就会导致“庸人不知恶矣”, 刑罚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禁暴恶恶”, 同时还要“征其未也”,如果杀人者与伤人者不施以严惩, 那就意味着“惠暴而宽贼”将成为常态, 社会稳定将面临威胁。 由此可见, 在主张“性恶论”的荀子看来, 如果不重法, 社会就会不稳、 民心就会不服、 国家就会灭亡,然而荀子却又主张要“慎罚”, 认为法律是最后的准绳, 是用来惩治最极端的罪犯的, 对于“奸言, 奸说, 奸事, 奸能, 遁逃反侧之民”, 应当“职而教之, 须而待之, 勉之以庆赏, 惩之以刑罚。 安职则畜, 不安职则弃。 五疾, 上收而养之, 材而事之, 官施而衣食之, 兼覆无遗”(«荀子•王制»)。 而对于“才行反时者”, 则“死无赦”。 除此之外, 其在«君道»中还指出: “乱法不能独立, 类不能自行, ……法者, 治之端也; 君子者, 法之原也。”在荀子看来, 君子才是法制的本原; 有了能治国的君, 那么即便法再不完善, 国家也能被治理好, 而没有君子, 即便法再完善, 国家也会混乱[13]。

除了统治者自身必须德配其位, 用自身的良好道德和行为做好表率, 儒家还主张国君要选贤举能。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武王曰: ‘予有乱臣十人。’”(«论语•泰伯»)当其弟子仲弓为季氏宰,问孔子如何为政时, 孔子说: “先有司, 赦小过, 举贤才。”(«论语•子路»)可见在孔子看来, 国家的治理离不开君主, 更离不开贤臣的辅佐。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贤人观, 直言不讳地指出: “虞国不用百里奚而亡, 秦穆公用之则霸。 不用贤则亡。”(«孟子•告子下»)那么, 如何从众人之中选贤呢? 孔子指出, 既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还要“众恶之, 必察焉; 众好之, 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不仅要观察他的言行, 还要听取民众意见。 孟子进一步指出: “国君进贤, 如不得已, 将使卑逾尊, 疏逾戚。”(«孟子•梁惠王»)在选拔人才时, 要不拘一格, 避免任人唯亲。

由此可见, 儒家所主张的“为政以人”, 更多的是一种贤人政治, 它既要求为政者修身养德, 严以律己, 同时也要求为政者要广纳贤才, 采言纳谏。

二、 儒家“三治”一维传统的现代二维转化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作为社会意识中的文化也在历史的洪流中推陈出新。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 儒家思想已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从基于统治阶级的治国理政一维传统视角, 向基于执政党与人民的现代二维视角转化: 道之以德层面, 党的人民至上理念与人民群众的集体主义优先观念并存; 齐之以礼视角,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与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生; 为政以人视域, 党的自我革命品格与人才强国战略同向同行,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正确精神指引[14]。

(一)道之以德: 人民至上理念与集体主义优先观念

中国共产党最强大的道德定力就是人民[15]。 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的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深谙“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16]的道理, 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 “我们党来自人民、 植根人民、 服务人民, 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17]换言之,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回望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老百姓对广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支持和援助, 小推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胜利等; 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推进“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等; 再到改革开放以来, 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 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 是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力量。 基于此, 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民生建设, 把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提出群众路线, “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新中国成立后,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通过肃清反革命势力、 和平解放西藏、 进行土地改革、 稳定物价、 统一财经等方式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还做出“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的伟大决策, 力求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改革开放以来, 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通过推进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解决民众温饱问题, 通过设立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等方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自十八大以来,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 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全面脱贫、 取得了抗击新冠疫情斗争的伟大胜利等。 党的根基在人民、 血脉在人民、 力量在人民, 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17]。

集体主义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全过程之中, 是人民群众遵循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导向[18]。 自步入新时代以来, 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教育, 提出了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基本原则。 在«论十大关系»中, 毛泽东围绕国家、 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间的关系指出,“必须兼顾国家、 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 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19]87。 随后,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 毛泽东进一步指出, 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 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必须在坚持集体利益的基础上, 以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为目标。 改革开放时期, 邓小平指出, “人是需要一些个人利益来从事生产的”[20]351,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当肯定人们追求正当个人利益的合理性,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决不是说可以不注意个人利益”[28]175, 应当“提倡按劳分配, 承认物质利益, 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奋斗”[20]337。 对于广大民众而言, 坚持集体主义是保障自己合法权益、 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要在社会生活中从集体利益出发, 对于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勇于斗争。 在不断推进扫黑除恶过程中, 广大人民群众自发联合起来对身边的恶性事件进行监督举报。 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 一方面广大健康人群自发成立志愿组织和队伍, 通过物资援助、 宣传排查等, 缓解防控压力,保障防控工作有序进行。 另一方面, 对于感染者和密接人员而言, 积极响应相关政策, 主动配合隔离治疗, 使得疫情得到快速控制。 这些案例无不彰显着民众高度秉持和践行集体主义观念, 将集体主义的道德观念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二)齐之以礼: 三大优良作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 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21]其具体表现为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三方面。 “我们党的历史反复证明, 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 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22]理论联系实际是保证各项事业和方针政策方向正确的关键。 它表达两方面的要求, 一方面, 只有在充分学习和体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党的先进和创新理论内涵的基础上, 才能够充分实现融会贯通、 指导实践; 另一方面, 绝不能照本宣科,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对本本主义, 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对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给出切实可行、 顺应时势的对策建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力量来源。 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党, 坚持依靠人民、 为了人民的立场, 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深入群众生活、 反映群众诉求、 解决群众问题, 解决好“我是谁、 为了谁、 依靠谁”的问题, 不断追求“我将无我, 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23]。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得以永葆“党性”的关键。只有通过不断进行自省自查, 才能充分应对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 通过民主生活会等党内活动, 不断推进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 以此保证党内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三大优良作风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体现,更是新时代“齐之以礼”在为政者层面的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实践经验的凝练, 是历史传承性、 思想先进性和时代发展性高度统一的产物, 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相结合的产物[24]。 它不仅是对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诸多优秀文化的“外化”, 更是对新时代广大民众应当如何实现“齐之以礼”的问题的回应。 首先, 于个人而言, 应当做到“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它要求个人以爱国主义作为根本价值遵循,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承担起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爱岗敬业, 在社会工作中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在平常与人相处的过程中, 更要行之以“礼”, 以“礼”相待, 做到与人为善, 待人诚信, 不做出失信、 交恶之事。 这是个人所应当具有的根本品格和道德, 与儒家所主张的“人无信, 则不立”的立身之本是一脉相承的。 其次, 于社会而言, 要营造“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的氛围, 以“礼”这一最高行为准则为指导, 扶危济贫, 根据社会成员的不同情况, 力求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实现平等和公平,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针对于每个人发展的差异性, 需求也将变得多样化。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然转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为复杂多样。 在这样的情况下, “礼”的重要性变得更为突出,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依旧是新时代社会竞争和发展的根本准则。 最后, 于国家而言,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是构建个人和社会都实现良序发展的“文章国”①“文章国”是指文教礼乐昌盛之邦, 出自唐代张说«再使蜀道»中的“如何别亲爱, 坐去文章国”。的精神基础。 在社会治理中, 要高度重视民生建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通过收入分配实现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协调, 保障民众利益, 以文成风化人, 提升民众素养和民众参与度, 为共产主义社会构建奠定思想素养基础。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25]16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新时代背景下, 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儒家“礼治”观基础上,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的“礼乐制度”。

(三)为政以人: 自我革命品格与人才强国战略

“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 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26]2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 便始终坚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鲜明的人民立场, 通过不断自我革命来加强自身能力, 以此保证自己能够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承担起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使命, 引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27]。 但是作为新生政党, 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许许多多的矛盾和问题,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员成分复杂问题再到改革开放时期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等, 外部环境不断更迭, 问题风险不断增多, 中国共产党却依旧能够充分领导广大人民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从2008 年的奥运会到2020 年的抗击新冠疫情等, 这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自身执政能力的不断提升, 得益于自我革命这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法宝。 正所谓“世界上最可怕的敌人从来是自己”[28]10, 作为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代表了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 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总舵手,只有“其身正”, 才能“不令而行”。 纵观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兴衰, 言革命之理颇多, 然未有行革命之勇气,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最难之处莫过于如何对待自己的不足。 打铁先得自身硬, 如何“硬”,关键在于将刀刃向内开, 从内部着手, 以刮骨疗伤之魄力从源头治理自身的不足和短板。 回顾近代历史, 既是一部民族复兴抗争史, 也是一部百年大党成长史, 正所谓“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 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到«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再到«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不断正视自己的不足, 通过一次次拨乱反正, 总结经验教训和伟大成就, 以期不断在人民监督中保障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同时, 针对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和错误思潮, 通过定期开展“两学一做”、 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等来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的政治建设、 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 中国共产党最为鲜明的品格便是勇于进行自我革命, 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核心所在。 中国共产党人成为坚强领导的法宝便是它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为政以人”“修身养性”品格根植于心, 以“全面从严”的勇气将之外化于“自我革命”的行动之中。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 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29]64毛泽东曾提出, 要坚持“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 服从党的纪律, 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 有独立的工作能力, 积极肯干, 不谋私利为标准”[30]527。 随后, 邓小平进一步指出, “一要选马克思主义者; 二要选坚持改革开放路线, 富有开拓精神, 并政绩突出的人; 三要不要求全责备; 四要注意社会公论; 五要走群众路线, 选拔真正的人才干部”; 破除任人唯亲、 论资排辈等传统落后思想。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提出要营造尊重人才、 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 鼓励创新、 容许失误的工作环境, 待遇适当、 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 公开平等、 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 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31]。 “广开进贤之路, 广纳天下英才, 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32]41面对着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人工智能、 生物技术等新型科技推动着世界发生第四次工业革命, 社会治理也开始发生数字化转型。 在这样的局势下, 深入实施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选拔和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既是历史和现实的需要, 也是不断推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举措。

三、 儒家“三治”思想的现代二维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17]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三治”思想, 在时代践行中经过不断继承和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依然具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 在执政党层面, 是提振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而在人民群众视角, 则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内生动因。

(一)提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精神根基

“回顾历史, 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 支撑5000 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 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33]3从儒家“三治”思想的形成背景来看, 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更多是从统治者视角来进行社会治理, 无论是“为政以德”还是“齐之以礼”, 都要求统治者自身要品行端正、 克己复礼。 放置于当前的时代背景下, 这一思想依然根植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推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定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坚守着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 这就要求党必须永葆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 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34]儒家“三治”思想中所主张的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为政以人, 从三个层面为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了文化涵养。 一方面, 道之以德所主张的以德化民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至上理念一脉相承, 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牢记“我们党的百年历史, 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 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 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35]15。 广大党员必须做到既“明大德”又“守公德”。 另一方面, 在深知“人民至上”的理念后, 还必须将这一理念外化于行, 以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 做到“严私德”, 廉洁修身、 齐之以礼。 除此之外, 要想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还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为政以人, 不断推进自我革命, 提高自身的执政水平。 这就需要党既要有敢于自我革命和敢于刀刃向内的决心, 又要有敢于刮骨疗伤和敢于壮士断腕的魄力。 可见, 历久弥新的儒家“三治”思想在新时代已然成为提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精神根基。

(二)汇聚人民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内生动因

儒家“三治”思想深刻回答了从个人到社会, 乃至国家应当做什么、 如何做的问题。 于个人而言,应当不断自我修身, 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 于社会而言, 应当以道德、 礼乐规范和约束民众的行为, 引导他们为构建和谐社会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于国家而言, 为政者应当亲民爱民,施以仁政, 通过有利于百姓的政策来保障民生。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社会治理格局参与主体建设。 社会治理是“以实现和维护群众权利为核心, 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 针对国家治理中的社会问题, 完善社会福利, 保障改善民生, 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公平, 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的过程”[36], 离不开民众参与、 社会引导和党的领导, 与儒家“三治”思想的要求主体是共通的。 “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打造不仅需要广大民众自觉地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违法乱纪行为监督等过程之中, 还需要通过公民公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等公序良俗来引导和规范民众自身的行为准则, 提升民众个人素质。 当然, 最为重要的还有党的领导, 党通过制定中长期规划和政策法规保障民生投入和民生保障, 为社会治理指明方向, 从而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带领广大人民投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格局的建设之中。 相较于通过外在宣传和发动鼓舞, 儒家“三治”思想从文化层面涵养了民众意识, 为民众构建了美好社会蓝图,是激发民众治理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内生动因。

猜你喜欢
三治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三治”融合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邢台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三治”工作联动监督动员会
浅析村庄“三治”体系中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四川:创新“三治” 激发乡村社会活力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