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传统尚变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2023-02-09 17:12周耀杭
文化软实力 2023年4期
关键词:矛盾事物变化

周耀杭

中华民族的辩证思维一直强调和推崇发展变化,“尚变”的思维贯穿中国古代哲学的全过程,是中国古代推动思想理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尚变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前进发展注入了不竭之力。

一 中华传统尚变观

中华民族辩证思维中“尚变”思想源远流长,在与“不变论”“渐变论”“外因论”等形而上学的斗争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中国古代先哲们用“动静”“常变”“渐骤”“变革”等哲学范畴来表达和概括事物的存在形式和发展状态,这些思想理念引领着中国历代社会关于保守与变革、守旧与维新、改良与革命之间的重大斗争。

一是阐释“常变”的发展观。对于事物的变动性,《易经》便蕴含变易的思想意识,“易”的一个重要含义即“变化、变迁”。《易经》中的卦辞讲的“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介于石,不终日”等观点就是朴素辩证法发展观的体现。在《诗经》中也有不少对发展变化观念的论述。如,“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等。古人通过观察星象、卦象,从大自然的角度表现发展变化,认为平时月食也常有,习以为常而不忧心;现在日食又出现,叹息此事为凶耗。西汉初年的贾谊讲道:“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嬗,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鹏鸟赋》)他认为,万物的变化和发展是永不停歇的,而且变化乃是万物的本质。唐代刘禹锡“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问大钧赋》)的观点;北宋王安石“尚变者,天道也”(《论议·河图洛书义》)的论述;北宋张载“变,言其著;化,言其渐”(1)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70.的论道,都丰富了人们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深刻认识,阐释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外在表象。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率先从本体论上阐释宇宙万物的永恒变动。他讲道:“太虚者,本动者也。动以入动,不息不滞。”(《周易外传·卷六》)他认为任何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着,物质和运动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在动静问题上,他认为动是动,静亦是动,是静中之动。这深刻阐释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辩证法和本体论哲学。

二是阐明“渐骤”的发展观。一方面关于“渐变”的发展观,道家创始人老子明确了天地万物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进程之中。他讲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道德经》)战国时期《管子》一书提出“渐谓革物当以渐也”,说明渐变是事物变革的基础要素。商鞅在阐述其变法理念时主张“世事变而行道异”(《商君书·开塞》)的原则,认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治国之方,皆随时而变”(《史记·商君列传》)。他提倡改革和变法,并作出“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商君书·更法》)的论述来回击保守派的顽固守旧思想。韩非在荀子“积微者著”发展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事物发展更替的必然规律。他讲道:“故定理有存亡,有死生,有盛衰,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谓常。”(《韩非子·解老》)他认为万物有存有亡,忽生忽死,先盛后衰的变化,不能叫做永恒。西汉贾谊也继承了荀子的“积渐”观点,认为“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察”(《汉书·贾谊传》)。他从社会环境安定和危乱的形成出发,说明事物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量到质的逐渐发展变化过程,故而细微之处,不可不察。东汉王充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事物总是“有所渐化”而后发生质变;人与物的成长发展都不会“卒成暴起”的,而是一个渐变的发展过程。三国时期杨泉在《物理论》中借自然现象来阐明事物运动渐变的表象。他提出“积风成雷,热气散而为电”,即认为自然界的这种现象都是由阴阳二气的气积所导致的渐变的结果。

另一方面,关于“骤变”的发展观,道家老子不仅认识到事物的普遍变化发展,还直观地看到事物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他讲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等。这些论述表明老子已经认识到量变和质变之间的辩证关系。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经过积累和酝酿,达到一定的“量”后才产生新事物的。他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儒效》)他用哲学思维阐明了人的思想品质是通过生活实践中的不断积累逐渐成形和发生变化的。战国末期的《易传》还提出了“穷则变,极则反”的变化原则,阐明一切事物在变化过程中,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极值,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东汉王符在《潜夫论》的《慎微》篇里具体论证了《易传》中“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的观点。他认为“圣人常慎其微也”是因为“积微成著”(《荀子·大略》),这说明事物的发展是由微小积累到量变再到质变的规律和过程。王夫之用“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张子正蒙注·大易》),阐明事物在进行微小的变化还未达到质的界限以及事物发展由量到质的飞跃,进而“推故而别致其新”(《周易外传·无妄》)。

三是阐发“变革”的发展观。崇尚“变革”是中国古代尚变观的代表性观点,尤其是在明清以来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先贤们对“变革”的发展观有了新的阐述。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张载等的朴素辩证法宇宙观,把“天地之化日新”(《思问录·外篇》)概括为量的积累和质的更新,并把量的积累称为“内成”,把质的更新称为“外生”,具有“内生通而自成,外生变而生彼”(《周易外传·卷五》)的特点。他认为事物由“内成”到“外生”要发生激烈的变革,但这种疾风暴雨式的变化在人类社会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且并非坏事。对此,王夫之讲道:“势极于不可止,必大反而能有所定。故《易》曰:‘倾否,先否后喜’,否之已极,消之不得也,倾之而后喜。”(《宋论·卷八》)所谓“大反”即是指由于某种时势的不断发展而爆发的社会剧变。王夫之认为社会经历过这种剧变后,便由“否”变为“喜”,社会便会向前飞速发展。魏源、龚自珍面对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局面及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寄希望通过“变革”来救亡图存。龚自珍渴望找寻一股力量来打破封建主义的思想禁锢,进而改变暮气沉沉的政治局面。他认为事物有“立”必有“反”、有“顺”就有“逆”,只有经过“反”和“逆”,事物才能正常发展,而人应当发挥以“逆”来治乱的能动性。魏源十分赞赏龚自珍的变革精神,他从进化历史观的高度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默觚治篇》)的变革观点,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的救亡路线。这种“变古”思想充分彰显了推动事物变革的发展观。

二 毛泽东对传统尚变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纵观中华传统尚变观,多数思想家长久围绕常与变、故与新等问题开展论争,并在论证事物运动发展的问题时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毛泽东在深刻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提炼和改造了中华民族辩证思维中“尚变”传统及有关哲学范畴,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阐发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变量因素,指明了变革和斗争是社会发展演进的主要路径,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并在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实践中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运用,展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高超的中国智慧、浓厚的中国气派。

(一)“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上升,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毛泽东在古代先贤对事物发展变化认识的基础上,在《矛盾论》中对中国哲学史上的“常变观”进行了系统分析,运用辩证法的宇宙观对事物发展的问题进行了科学的阐释。

矛盾问题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中心,最根本的在于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矛盾的普遍性作了完整的概括:“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5.他指出:“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5.这表明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他还用古代哲学用语“一分为二”来表述矛盾。“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4)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选读(哲学部分)[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513.“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5)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选读(哲学部分)[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436.所以,矛盾即是运动、事物和过程。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终结都要经过矛盾的发展转化。一切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着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着一切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说明了矛盾运动和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机制,回答了矛盾为何发展及怎样发展的问题。毛泽东指出:“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5.“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3.他又说:“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3.矛盾运动之所以会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因为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矛盾各方组成的统一体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各方相互联系组成的统一体。只有矛盾统一体才能使各方面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运动发展。其次,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各方能够相互渗透和利用。一切新事物的发展都要利用旧事物中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同时矛盾各方的矛盾也可以为其他矛盾的发展所利用。例如,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我们的策略原则,仍然是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64.,通过利用敌对势力之间的内部矛盾来发展革命力量,赢得战略主动。再次,矛盾的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发展条件。毛泽东指出:“对立的同一性、合致、统一、常住性,被包含于对〔立〕的斗争中,不过是对立的斗争的一动因。静止被包含于运动之中,为运动之一动因。认识同一性、常住性、静止性是辨别斗争或运动的条件,是必要的;然而,他是暂时的、相对的,并且即是斗争、运动之一动因。”(10)毛泽东哲学批注集[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92.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产生斗争并实现斗争。最后,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推动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变化的作用。毛泽东指出:“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用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两种状态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矛盾着的因素互相斗争所引起的。”(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毛泽东通过分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与古代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或有限的发展论区分开来。

(二)要做到“胸中有数”

毛泽东继承中国哲学史上将“渐骤”作为完整哲学范畴的辩证观点,批判了古代尚变观中把“渐骤”割裂开来片面强调“渐变”或“骤变”的形而上学观点,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彼此衔接、互相转化的两种基本状态。尤其是他对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作用的全新认识和实践应用,指引着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面对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复杂情况,毛泽东非常注重把质量互变的辩证法运用于革命斗争的实际中,将“胸中有数”作为党在一切实际工作中的重要原则,强调对于一切情况和问题都要进行量的分析,明晰事物发展的运动过程,更好地抓住问题的关键。毛泽东指出:“胸中有‘数’。这是说,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我们有许多同志至今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42.因此,全面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就必须关注量的累积,注意决定事物的质的数量界限,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度。

首先,进行量的分析要有“数”,是指事物具有一定质的量。毛泽东在革命的各个时期都十分重视对事物发展的量的分析,将阶级力量、敌我双方实力等各种量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视为制定党的政策和策略的基础。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了解到中国农村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农村经济的特点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出“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1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1.的著名论断。之后他又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提出无产阶级只有和贫农、中农结成坚固的联盟,才能领导革命到达胜利。毛泽东通过对调查研究中“数”的统计分析,找到了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和革命道路。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多篇文章都详细地列举了敌人兵力的各种统计数字,分析战争不同阶段敌我军事力量的变化情况,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战术。例如,在解放战争第一阶段,敌军有四百万人并占据三亿人口的土地;而我军只有一百二十万人和一亿人口的解放区。面对数量上的巨大悬殊,毛泽东强调人民解放军的作战方针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以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对量的精准分析,使党领导的革命能够根据时局发展大势制定正确的革命路线和作战策略,确保革命的最终胜利。对于党领导的群众运动,毛泽东要求必须对群众的意见进行调查,通过对群众的拥护、反对和中立的数量统计来判断革命运动的成效以及决定革命的前进方式。因此,对于基本的量的分析是对事物发展的认识基础,也是党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其次,进行量的分析要有“界”,这是指决定事物质的数量限度。“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1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为了团结起最广泛的革命力量,就必须对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进行分析。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和《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毛泽东对农村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各占人口的多少和各有土地的多少,农村封建剥削的程度,农村各阶级和阶层对革命和土地改革拥护的有多少、反对的有多少、处于中间状态的有多少等,都十分关注,并作了明确的数量统计和分析。在解放战争的土地改革工作中,毛泽东特别注意寻找区分政策界限的数量界限,根据中国农村封建剥削程度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有剥削收入的农民,其剥削收入占总收入百分之二十五(四分之一)以下者,应订为中农,以上者为富农。”(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69.毛泽东一方面通过明确剥削收入来划分富农和中农的身份,另一方面通过确定百分之二十五剥削收入的数量界限,将普通中农与富农区分开来,通过明确两条不同的界限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统战工作并保障土地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正是对客观事物“度”的两条极性界限的清晰认识,才使毛泽东在艰苦的斗争中能够对革命的主观力量和客观力量进行有效把握,避免主观主义错误,引领革命走向胜利。

最后,进行量的分析要有“变”,即是指事物发展中客观条件的变化。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事物的量的变化和事物发展的度,掌握发展时机,适时进行转化,赢得发展主动。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毛泽东十分注意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态势的发展进程,并以此为依据正确地进行军事战略的制定。他带领党和军队进行的四渡赤水、万里长征、撤离延安等经典战役和战略转移,都是基于对敌我力量和时局变化的正确分析所做出的正确决策。辽沈战役后,一贯拥有政治优势和军事指挥优势的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的层面上巩固了原有的优势,在量的层面上也占据了优势,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提出和敌人进行战略决战的作战方针,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正是毛泽东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精准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节点,才能正确地制定人民军队的作战方针,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三)“不斗则已,斗则必胜”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演变的内在动力。在任何社会中,阶级之间都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利益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在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变革”与“斗争”往往不可分割。毛泽东特别关注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把斗争、奋斗视为自然界的基本法则,认为在旧中国,若要实现社会变革、救亡图存,只能通过斗争来改变。同时,他还重视竞争抵抗的观点,强调在竞争中突出比较和斗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在《〈老子道德经〉评语》中,严复将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融入自由,认为:“故今日之治,莫贵乎崇尚自由。自由,则物各得其所自致,而天择之用存其最宜,太平之盛可不期而自至。”(16)卢云昆.社会剧变与规范重建:严复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457.毛泽东驳斥道:“人现处于不大同时代而向往大同,犹如人处于困难之时而向往平安。”(17)庄福龄,杨瑞森,余品华.毛泽东哲学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1.毛泽东对严复取消斗争的立场进行批判,强调自然和社会的一切都处在抵抗斗争的状态中,而“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18)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159.即是自然抗争的体现。

毛泽东对先秦时期“武竞文争”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了对抵抗斗争的创新运用。毛泽东强调要通过竞争给予人民群众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奋进力量。关于革命战争,毛泽东认为,战争的外在表现就是一种竞赛,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对决。他指出:“战争是力量的竞赛,但力量在战争过程中变化其原来的形态。在这里,主观的努力,多打胜仗,少犯错误,是决定的因素。客观因素具备着这种变化的可能性,但实现这种可能性,就需要正确的方针和主观的努力。这时候,主观作用是决定的了。”(1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87.在社会主义的建设热潮中,竞争是增进自强意识的有力手段。毛泽东强调:“提高劳动热忱,发展生产竞赛,奖励生产战线上的成绩昭著者,是提高生产的重要方法。”(20)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708.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2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0.客观事物之间差别对比越鲜明,矛盾和特征就暴露得越深刻,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就越清楚,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方向就越清晰。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是为了提高人们思想的鉴别力、免疫力,增强正确思想的战斗力、凝聚力和生命力。只有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用正确的、先进的思想克服错误的、落后的思想,才能解决人们的思想矛盾,促进人们的思想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对事物本质的更深刻认识,为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和各项事业提供强大推动力量。

三 毛泽东对传统尚变观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时代价值

毛泽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尚变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更新了传统尚变观的思想内涵,对新时代以尚变思维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更新中华传统尚变观,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的运动发展观深刻揭示了“天不变,道亦不变”(《举贤良对策》)的形而上学宇宙观和古代朴素尚变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具体而言,毛泽东立足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科学阐明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不仅使古代肯定质变的尚变观变得更为彻底,而且使其具有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对中华传统尚变观批判性继承改造和创造性运用发展的过程,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过程,也是一个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毛泽东在对中华传统尚变观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同时,注重将其中的优秀思想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相结合,向人们更通俗详尽地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与过程,更好地引领党和人民把握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的规律和发展。例如,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引用《吕氏春秋》的名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提醒我们世间万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以古人从自然现象中领悟的哲理教育吾辈青年,欲引领时代获得不竭之进步动力,须保持运动变通,亦须从运动中体悟制胜之术。

其次,增强民族复兴伟力,掌握历史发展主动。毛泽东对传统尚变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具体表现为在推进民族复兴伟业中对主动性和灵活性的把握。一方面,主动性是人们在执行计划的行动中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的程度。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主动权不是任何天才家所固有的,只是聪明的领导者从虚心研究和正确地估计客观情况,正确地处置军事政治行动所产生的东西。”(2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12.睿智的指挥者能够对客观情况进行正确的评估,做正确主观的指导,从而争得事态发展的主动权和摆脱被动的状态,扭转事物发展的劣势。另一方面,灵活性是人们在执行计划的行动中依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所做出判断和行动的能力。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人们的认识和行动也要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要适应这种变化,就需要人们依事物发展的时间、地点、对象等客观条件作出判断,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或方法,这是达到目的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必须在各项工作中掌握实际工作的主动权,做到“审时度势”,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中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推动各项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最后,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毛泽东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传统尚变观的一个主要特质就是不断面对新情况、形成新思想、解决新问题。这种创新创造特质在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发展前进,敢于破旧立新。毛泽东不仅指出创新是世界发展的动力,而且还着重强调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体,其首创精神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力量源泉。毛泽东曾反复强调:“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2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23.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自觉的、主动的、创造性的精神,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民群众创造性精神的发挥,这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二是明确前进方向,敢于拔新领异。创新创造不仅是对旧事物更替的简单推动,更重要的是强调敢于否定旧事物和创造新事物,新的事物总是在对旧事物的批判和否定中产生的,这也是创新创造的实质。毛泽东对传统尚变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展开的。面对教条主义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的严重损失,毛泽东以敢破敢立的气魄,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要发挥我们的创新创造能力,为革命事业找到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创新创造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宝贵品格,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葆朝气、充满活力的原因所在。理论的创新推动实践的创新,引领着伟大的实践。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同时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2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81.新时代的中国正经历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现代化进程。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将创新创造的精神力量作为发展动力,根据新的实践创造出新的思想、理论、政策,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深厚的基础。

结 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改革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2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4.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26)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5.这些发展理念、举措和重要论述既同毛泽东对中华传统尚变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一脉相承,又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赋予中华传统尚变观以新的时代内涵,必将引领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取得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矛盾事物变化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美好的事物
从9到3的变化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这五年的变化
奇妙事物用心看
鸟的变化系列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