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晖
辽宁省兴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兴城125100
鸭病毒性肝炎是常发生于雏鸭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扩散快、病死率高的特点,病鸭以肝脏出现严重病变为主要特征,多发于消毒频率低、环境卫生差和管理混乱的鸭场[1]。该病每年都有报道,我国以长江以南的地区省份报道率最高,水塘饲养鸭发病率高于旱地鸭。
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为鸭肝炎病毒(DHV),遗传物质为单股RNA,表面无囊膜,呈球形,大致为正二十面体对称,对胰蛋白酶、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不敏感,在分类上隶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属。目前,已知该病毒有3 种不同的血清型,其中Ⅱ型和Ⅲ型在欧洲、美洲分布较多,而Ⅰ型病毒主要流行于亚洲地区,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特征。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非常强,自然环境下存放的病料,其中的病毒能存活1 个月以上,如果放置在4 ℃冰箱中冷藏,则能保存数月之久而毒力不减,对高温有一定耐受力,56 ℃恒温条件下病毒能存活1 h 以上,但在沸水中瞬间灭亡,油炸过的鸭肉制品中病毒基本无存活的可能性。相较于其他病毒,鸭肝炎病毒对临床常用消毒剂的抵抗力更强,室温下在2%来苏尔溶液中需要连续作用3~4 h 才能将其完全杀灭,在福尔马林溶液中能存活8~10 h,对苯扎溴铵、癸甲溴铵等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不敏感,这就需要发病鸭场采用科学的方法合理选择消毒剂来阻止疫情扩散。
鸭病毒性肝炎呈世界流行,尽管各国报道的病原血清型有一定差别,但对鸭场的危害几乎是一致的,发病特征都是以肝脏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为主。幼龄鸭是最主要的发病群体,日龄越小易感性越强,传播的速度也会越快。3 周龄以上的鸭发病率显著下降,1 月龄后基本不会发病,即使感染也是以病毒携带者的形式出现,不会表现出典型症状。鸭场发生该病多是从疫区引入了带毒鸭所致,尤其是水体养殖的鸭群,病鸭将带毒的粪便排入水体中,健康鸭饮用了污染的水后就会感染。旱鸭群相对传播较慢,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传播,尤其是鸭在抢食过程中部分饲料会洒落地面,如果被含病毒的粪便污染后就很容易扩散。消化道、呼吸道、黏膜直接接触等都能传播该病。病鸭尸体处理不当而污染水源时扩散速度会更快,尤其是采用死水塘养殖的鸭群,由于缺乏流动的活水,病毒排入后不易分散,短时间内也难以自然降解,导致鸭群感染率非常高。经治疗康复的鸭还能带毒1~2 个月,期间也存在排毒的可能,是重要的易被忽略的传播源。
病鸭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则感染后24 h 内即可发病,长的有3~4 d,感染鸭多突然发病。病初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不断惊叫,脖颈紧缩,两翅下垂,眼睛呆滞无神,饮水量下降,常离群独卧一角,对周围刺激不敏感。随着疾病的发展,感染鸭开始表现结膜炎症状,眼睑肿胀,不断流泪,眼角常滞留眼屎,大多数时间眼睛处于半闭状态。发病数小时后病鸭开始表现神经症状,全身发抖,行为无法控制,常歪倒,头颈部向后仰,角弓反张,两脚出现持续性痉挛,无法采食和饮水,站立和行走非常困难[2]。神经症状出现后基本无治愈可能,病鸭最终以死亡而告终,临死前角弓反张。发病过程中部分鸭表现剧烈腹泻,粪便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水样,污染肛门周围羽毛。
对病死鸭进行解剖,可见病灶集中在肝脏,肝表面有出血性斑点和淡红色或黄红色斑驳样病灶,整体肝脏变大,质地变脆,用解剖剪稍微触碰即碎裂。有些鸭因外力作用导致肝脏直接裂开出血,腹腔中存留大量凝血块。除了肝脏外,胆囊也充盈,胆汁呈褐色或淡绿色;脾脏呈花斑状,肿大,表面紧张,切面有坏死灶;肾脏肿大出血,呈暗紫色的树枝状;肠道黏膜充血;胰腺表面有小的坏死灶;心肌肥大,心包腔有少量积水,气囊浑浊;颅骨剖开后可见脑皮层水肿和充血。
自然环境下,肝炎病毒一旦排入环境中,如果不进行及时消杀,病原存活的时间会很长,期间健康鸭一旦接触就会感染。如果为水塘养殖的鸭,建议水体中泼撒漂白粉以保持水体的洁净卫生。鸭进出水塘一般会选择1 个较为集中的岸边,这个地点很容易蓄积粪便,建议常撒漂白粉或生石灰进行消毒。饮水最好使用专用饮水器,如果为开放式水槽,则必须每天更换新水,同时对水槽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以去除内壁粘附的生物膜及污垢。料槽放置区域需要加强消毒,建议喂料前先打扫卫生,后用0.2%过硫酸氢钾溶液喷洒,防止抢食过程中掉出料槽的饲料被病毒污染。所有外来人员和车辆必须严格消毒后再允许进场,同行养殖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长期运输活禽的车辆也要禁止驶入。场内人流、物流和粪污流经常使用的道路需保持每周不低于2次的消毒,消毒剂推荐2%火碱溶液。
生物安全是预防病原体传入本场,并导致大规模扩散的安全措施。规模化鸭场尽量采用自繁自养的模式,不从外场引种,实在需要引入的建议只引种蛋,入场后采取严格消毒措施自行孵化。因该病毒不会经种蛋垂直传播,故引入种蛋要比直接购入雏鸭更为安全。如果没有孵化条件同时又必须引种时,建议引种地一定为非疫区,运输距离不能太远,尽量不要超过500 km,运输车辆需严格消毒。一线饲养员、技术员、动物诊疗人员等禁止到同行养殖场参观交流,也不要到屠宰场、活禽交易市场、尸体掩埋场等敏感场所。管理者结合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场的管理制度,有条件的养殖场定期采集病料进行疾病监控,便于及时发现问题。病鸭尸体应在远离生产区的地方集中销毁,防止病毒扩散。
对健康鸭群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3],由于该病的主要发病群体为雏鸭,故疫苗接种越早,总体防控的效果就越好。目前,市售疫苗以弱毒活疫苗为主,接种后不但能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还能产生较强的细胞免疫。如果雏鸭为外购获得,则接种时间一般在进雏后2~3 d,此时鸭已经适应环境,运输应激消除,鸭群整体稳定,按照0.5 mL/只的剂量肌注即可。如果雏鸭为自繁自养,则尽量在出壳后的首日龄进行免疫。疫苗接种后的1 周内可产生有效滴度的抗体,保护期在1 个月以上,此时鸭已经度过敏感期,即使感染也不会发病。种鸭建议每半年免疫1 次,产生的抗体可经卵黄为雏鸭提供保护。需要注意的是,该疫苗推荐注射接种,但有些鸭进入产蛋期后对应激非常敏感,接种疫苗的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大的应激反应,有些在免疫后的第2 天便出现产蛋率下降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可采用饮水免疫法,但免疫剂量需要加倍,最好采用集中饮水。
目前,没有特效的化学药物能够治疗鸭病毒性肝炎,多数病鸭通过自身的抵抗力耐过康复,临床治疗可选择鸭病毒肝炎抗体和保肝提免类的中药来降低病死率。
抗体对肝炎病毒有特异性的中和作用,注射后可通过血流到达全身和靶器官肝脏,与病毒进行特异性结合,从而使其失去感染力。虽然该病毒的血清型较多,但由于我国以Ⅰ型流行为主,故建议临床选择LY-20 株即可。5 日龄内的病鸭按0.5 mL/只的量胸部肌肉注射,5~20 日龄的病鸭按1.0 mL/只的量肌注,一般用药后的第2 天死亡率就会明显下降,效果显著。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鸭场为了用药方便,习惯口服抗体,这种方法会使抗体分子被分解而失效,同时也难以经肠道吸收入血,治疗效果会很差,故临床务必通过注射方式用药。抗体注射后的有效保护期为1 周左右,经治疗康复的鸭为了避免抗体含量下降后再次感染,建议将其隔离饲养,待日龄超过3 周龄、机体易感性下降后再合群。另外,注射抗体时为了防止其他病原经注射的伤口继发感染,建议加入青链霉素保护。
中药治疗可使用益肝汤,按照每1 000 只雏鸭,取板蓝根25 g、大青叶25 g、栀子50 g、黄芪40 g、黄柏30 g、龙胆草30 g、当归10 g、柴胡10 g、钩藤10 g、甘草10 g 的剂量,用车前草作为药引,加入2 L 水,文火煎煮30~40 min,将药液按2 mL/只的量滴口灌服,每天上午和下午各用药1 次,连用2~4 d可基本治愈。也可使用茵陈大枣汤进行治疗,每1 000 只雏鸭,取茵陈30 g、栀子30 g、连翘15 g、白术20 g、葛根粉15 g、广木香20 g、薄荷10 g、甘草10 g、大枣40 g,加入5 倍重量的水,文火煎煮后取汁饮水,连用3~5 d。虽然该病发病较急,病程短,但首次治疗后症状会有所改观,病死率也下降,用药后的第2~3 天绝大部分鸭采食和饮水恢复正常。对于发病严重的鸭,建议口服用药的同时每只鸭再肌注0.5 mL 黄芪多糖注射液,帮助提升机体免疫力,抵抗病毒感染。
鸭病毒性肝炎是临床常见的病毒病之一,病原主要以肝脏为靶器官进行攻击,肝脏发炎后机体的解毒、消化等功能会下降,导致病鸭表现出全身症状和神经症状,而神经症状一旦出现治疗难度将非常大,用药成本也会很高。临床上一定要以预防为主,进雏后严格控制环境温湿度和饲养密度,同时提供营养丰富的雏鸭专用全价料,做到“养大于防、防大于治”。疾病进入中后期、且已经表现出神经症状的病鸭建议直接淘汰,因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已经发生了器质性病变,即使经过治疗未死亡,后期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失去饲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