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蒙恩,李思源,李家奎,2*
1.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武汉 430070;2.西藏农牧学院,西藏林芝861000
牛乳头状瘤病是由牛乳头状瘤病毒(BPV)感染引起,于1929 年由Creech 首次报道,目前为止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我国于1973 年首次发现该病[1]。牛乳头状瘤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方式进行传播,引起皮肤或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形成散在肿瘤。牛乳头状瘤病是自限性疾病,恢复时间较长,皮肤长时间病变会影响皮革质量,奶牛乳房部位病变则会使产奶量降低,并且可能导致奶中混有病毒[2],消化道内壁的病变则会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甚至危害病畜生命,因此要对病畜进行及时有效地治疗。
牛乳头状瘤病毒(BPV)属乳多空病毒科乳头状瘤病毒属,病毒粒子为无包膜的近二十面体结构,基因组为环形、双链DNA,大小为7.2~8.0 bp[3]。病毒基因组主要包括长调控区(LCR)、早期基因区(E区)、晚期基因区(L 区)三大区域,其中长调控区(LCR)包含病毒转录和复制的所需元素,早期基因区(E 区)主要包括E1、E2、E3、E4、E5、E6、E7 等基因,该区基因编码病毒复制、转录和转化的相关蛋白,晚期基因区(L 区)主要包含L1 和L2 基因,负责编码衣壳蛋白。目前,已经报道的BPV 基因型有29种,根据衣壳蛋白L1 区基因同源性的差异和生物学特征,将BPV 分为6 个属,分别为δ 乳头瘤病毒属(BPV-1、BPV-2、BPV-13、BPV-14)、ξ 乳头瘤病毒 属(BPV-3、BPV-4、BPV-6、BPV-9、BPV-10、BPV-11、BPV-12、BPV-15、BPV-17、BPV-20、BPV-23、BPV-24、BPV-26、BPV-28、BPV-29)、ε 乳头瘤病毒属(BPV-5、BPV-8、BPV-25)、Dyokappa 乳头瘤病毒属(BPV-16、BPV-18、BPV-22)、Dyoxi 乳头瘤病毒属(BPV-7)以及未分类的乳头瘤病毒属(BPV-19、BPV-21、BPV-27)。不同基因型的病毒主要引起病变的部位不同,如BPV-1 广泛引起各部位如乳头、阴茎和皮肤的纤维乳头瘤,BPV-2、4 与皮肤乳头状瘤和消化道、胃肠道纤维乳头瘤有关,BPV-3、7、8、13 则主要引起皮肤部位的瘤变,BPV-5、6、9、10、11 与乳头、乳房纤维乳头瘤关系密切。
牛乳头状瘤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病牛为主要传染源,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进行传播,圈内尖锐物品如钉子等刺伤皮肤造成病毒感染,挤奶过程中操作手法不当、挤奶工具不适合造成乳头损伤,病毒侵入从而使奶牛发病;Finlay 等[4]还证明某些种类的节肢动物可传播该病毒。除了接触传播外,Roperto 等[5]、Yaguiu 等[6]报道了在患有膀胱肿瘤的妊娠奶牛胎盘里检测出BPV-2,表明BPV也可通过垂直途径进行传播,Silva 等[7]在乳头状瘤病感染动物的血液、淋巴细胞、精液、精子、牛奶、尿液、卵母细胞、卵巢、子宫和子宫灌洗液中检测到BPV-1、2、4,表明以上组织和体液均为病毒的储存库。
BPV 主要感染牛,多见于黄牛和奶牛,水牛也时有发生,以3 个月到2 岁龄的牛常发。一般来说,乳头瘤病毒具有很强的种属特异性,很难感染除宿主物种以外的动物,但对于一些基因型如BPV-1、2、5、13 型,可以跨物种感染马、斑马、长颈鹿、羚羊等动物。马感染BPV 后患马结节病,斑马、羚羊、长颈鹿等动物感染后皮肤出现散在肿瘤,与牛皮肤乳头状瘤相似[8]。
感染BPV 后潜伏期一般为1~4 个月,病变多发生于皮肤、乳房、消化道、生殖道等部位。病变在皮肤时,病牛头、颈、肩等部位出现散在或大面积的灰白瘤体,瘤体直径不等,形状呈菜花样或扁平圆形,表面无毛发生长,易溃破并伴有恶臭,干燥、角化;病变部位位于乳房时,乳头状瘤常为多形,不侵害乳管,偶尔侵害乳腺,部分病牛在乳房区域乳头状瘤生长茂盛,严重影响挤奶操作和奶的品质;对于生长于生殖系统的乳头状瘤,公牛主要长于阴茎,呈菜花样突起,采精或交配后阴茎出血,对生产性能造成影响,生长于阴道的乳头状瘤不易发现,但交配时会疼痛,病畜表现出拒绝交配的现象,只有当瘤体特别大时才会被发现[9];乳头状瘤生长于消化道时,病畜常表现出食欲下降,借助内镜可见其食管或胃内有乳头状突起,生长于膀胱内时常表现为牛地方性血尿[10],这2 种情况大部分有采食蕨类植物的历史,因蕨类植物有免疫抑制和致突变的作用,使病毒更易感染,且症状更严重[11]。
根据病畜的临床症状可基本确诊,对于消化道乳头状瘤需要通过内镜观察进行确诊,对于非典型的病变可通过采集病变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如果想确定病毒的基因型,可采集病料后提取病变部位的DNA,通过qPCR 的方法进行确诊。
1)一般方案。
①手术切除:病畜麻醉、术部消毒,将根部瘤体组织切除干净后缝合或烧烙法将结缔组织基部烧灼从而失去再生能力[12],也可使用激光进行切除,无需缝合,不受位置的限制,可对较深部位如消化道内进行治疗[13-14]。该方案如果病灶切除不彻底,则有复发的可能。
②结扎法:适用于体表一些散在、游离的瘤体和阴茎上较小的瘤体,通过扎紧瘤体根部从而阻断病变局部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15~25 d 可自行脱落,无需麻醉、创口,复发率低[15]。
③冷冻疗法:采用液氮滴于病变部位,待瘤体完全冻结,基部发白,重复数次,可使瘤体萎缩,此法主要通过冷冻使瘤体组织细胞损伤而失去活力。
④福尔马林疗法:杨万硕等[13]、李月福等[16]将分析纯福尔马林注射入瘤体,使瘤体根部蛋白质凝固,组织变性而自行脱落。
2)中药治疗。刘万平等[17]采用朱砂、雄黄、水银、硼砂、火硝、食盐、白矾、皂矾、月石制作白降丹,研磨后对病变部位进行包埋,7~10 d 后瘤体脱落;谢百练等[18]将明矾、绿矾炒制后混合鸦胆子去皮研磨,混合后敷于患部,7~8 d 后愈合,无复发。
3)非特异性免疫疗法。通过注射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刺激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来增强对BPV 的抵抗力。
①伊维菌素可促进巨噬细胞增殖并促使其在病变部位浸润,且新浸润的巨噬细胞的溶菌酶、抗胰凝乳蛋白酶和抗胰蛋白酶的含量增加,同时还促进抗体的产生和T 淋巴细胞的分化。Brkü 等[19]通过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治疗,超过70%的病畜瘤体完全消退,说明伊维菌素治疗牛乳头状瘤病的可行性。
②左旋咪唑可诱导机体分泌各种细胞因子,促进T 细胞的分化和增值,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20]。Cam 等[21]使用左旋咪唑配合狼蛛毒液皮下注射治疗牛乳头状瘤,治疗效果良好,狼蛛毒液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③新城疫病毒可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在机体内发挥抗肿瘤作用[22]。Hamad[23]使用当地的新城疫病毒皮下注射病牛皮肤乳头状瘤周围,在30 d 内使瘤体退化,效果优于同时对照使用的自体疫苗和细胞培养疫苗。
④Pattanayak[24]从患病动物颈静脉中抽取20 mL血液,皮下注射病变区域,1 个月内瘤体变干、脱落,所治疗动物均恢复。瘤体细胞以异常方式绕过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免疫学监控,通过注射自身血液使异常细胞接触血液中的免疫细胞而被识别,激活自身免疫系统从而杀死病变细胞。
4)特异性免疫疗法。该方法主要为疫苗治疗,其中疫苗类型多样,常见的如自体疫苗、细胞培养疫苗、基因工程苗等。Hamad[23]、雷利平等[25]采集发病动物自身的瘤体组织经消毒、清洗、研磨、灭活后与甘油混合制作自体疫苗,皮下注射瘤体周围,这种疫苗简单、易制备,使用此种方法治疗效果良好且复发率低;Hamad[23]收集异体牛乳头瘤细胞进行培养,灭活后混合等量甘油皮下注射患部,30~60 d 内瘤体衰退;Hoffmann 等[26]使用异体牛的乳头状瘤细胞苯酚-生理盐水提取物来治疗牛眼鳞状细胞癌,病情得到控制,部分个体癌变得到退化;Watanabe 等[27]使用蚕蛹表达BPV-6 的病毒样颗粒并纯化,可使小鼠以高灵敏度识别BPV-6 抗原,产生1 种特异性针对BPV-6 的IgG,这种病毒样颗粒可潜在用作牛乳头状瘤的疫苗。
牛乳头状瘤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病毒侵袭破损的皮肤,因此要做好牛舍的卫生,定期对圈舍杀虫和消毒,及时发现并清除牛舍内的尖锐物品,防止其刺破皮肤;挤奶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防止损伤乳头,挤奶工具、外壳器具做好消毒;对于奶牛,坚持用0.3%醋酸氯己定药浴乳头[28];如发现病牛应及时隔离并对牛舍进行消毒。养殖过程中也可使用药物刺激非特异性免疫来提高牛自身抵抗力,或选择疫苗进行免疫保护,预防性疫苗可以选择直接接种病毒,可使机体产生抗体,但只针对于同源病毒,也有针对病毒的L 区蛋白研制的亚单位疫苗,可对机体产生保护。通过基因工程产生的病毒样颗粒也可作为预防性疫苗,且效果更好[29]。
牛乳头状瘤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30],国内报道的发病率为3%~52%,国际上的发病率高达80%[31],该病一般为自限性疾病,但自身恢复时间较长,如任其生长会损害皮革质量,影响生长发育、降低产奶量等。为防止造成额外的损失,应及时选用一些治疗方案助其恢复,目前临床上对于牛乳头状瘤病的治疗方法逐渐丰富,选取最合适、最简便、治疗效果最好、复发率最低的治疗方案可最大程度降低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病畜健康的损伤。除了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外,也要注意日常的饲养管理及疫苗的及时接种来尽早预防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