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仙云
沙溪风貌
我从“八百里秦川”来到太仓已近二十年,虽久已倾慕这“东南十八镇,沙溪第一镇”的悠久历史与独特人文景观,可无奈困囿轮椅,当终于“盼星星盼月亮”盼得小城有了方便轮椅上下的新能源公交车,于是在菊灿枫红的初冬时节,我如圆梦般与丈夫来到了拥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沙溪古镇。
在老七浦桥畔驻足凝望,那沿河而筑的吊脚楼河棚绵延伸向远方,天光云影与古朴楼阁倒影于悠悠碧水间。一座座雕花斑驳的古宅民居与蜿蜒厚重的青石板路,娓娓向我们讲述着这千年古镇邈远而漫长的往昔故事。
步入中市街,灿阳洒得古街亮堂堂的,街巷两侧随处可见旧货古玩店,抬眸便看到一个写有“人民公社好”的古旧斑驳牌匾,店内随意摆放着古石古画与年代久远的老式柜椅。两位老伯坐在清花梨木的古桌上凝神对弈。放置石墩上的粗布电光火石般将我引领回童年,幼时在外婆家,常见她坐于古拙的织布机上,在富有韵律的机杼声里织布。正值午饭时分,居民烧炒烹煎得满巷子飘逸着饭菜香。美味的桂花糕勾得馋虫在舌尖蹦跳,迅疾买来,咀嚼间软糯香甜甚是可口。最让人嘴角莞尔的是街道上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铜像“老手艺人”,有屈膝坐于板凳手握小榔头的修鞋匠,有挑着扁担沿街叫卖的货郎,面前站立着满眼含笑的孩童,还有额头冒着汗珠、拉着黄包车奋力向前奔跑的车夫。丈夫童心不泯,一脚跳上黄包车,我随即用手机拍下了这欢欣愉悦的一幕。
正兴致勃勃寻觅与感受着古镇“一河二街三桥一岛”的独特之风,突然一座两层小楼器宇不凡地伫立眼前,匾额上写着“沙溪文史馆”,大门两侧有一副楹联“古镇回声皆史话,小桥流水尽文章”。馆内“沙之头也”展厅,展示的是海陆变迁,沙溪聚沙成陆三千年以来的历史。回眸便看到那座“既有真山嶙峋气势,又有假山灵秀精巧”的穿山模型。让人深感遗憾的是,1951 年修建公路时,开山取石,让太仓唯一一座山永远地消失在了历史中。
店面
小河
在古色幽冷的墙壁文字概述中,我神游于“沙溪古八景”中,惊叹于这钟灵毓秀之地,自宋以来竟出过五十四名进士、两位尚书和一位状元。而最让我深感亲切的是这位清乾隆年间的状元毕沅,他曾在我的家乡担任陕西巡抚长达十四年,在水患袭来不仅开仓赈灾救济三秦百姓,还在帝王陵冢前立了众多石碑,这些碑石被后人亲切地称为“毕沅碑”。闻名世界的西安碑林能完整地保存至今,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古城墙还能巍然屹立,都与他息息相关。可以说,他对关中乃至整个陕西文物古迹的保护,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街景
不知不觉间,一抹斜阳已映得七浦河水波潋滟,古宅阁楼与平滑光亮的石板路被一层霞光醉染得美妙绝伦。漫游古镇犹如开启了时光逆流之旅,不觉已到了日暮返程之时,正流连于这让时光慢下来悠然古镇,耳畔忽传来一个女童的甜美吟诵:“古巷同户宽,古街三里长,古桥为单孔,古宅均挑梁,户户有雕花,家家有长窗,桥在前门进,船在门前荡……”眺望古街的另一端,还有诸多馆迹与名人旧居未及细览,真是很难一日尽观古镇韵,那就借用动漫片中灰太狼的那句口头禅:“沙溪,我还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