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涛 张梦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沟通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这两大极之间的桥梁是现代化的伟大过程。现代化是全球的过程。现代化起源于十五世纪和十六世纪的欧洲,但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现象。(2)现代化问题的讨论起始于西方,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现代化已经跨越了国家界限成为一种世界现象,诸多极具代表性与开创性的学术成果纷纷涌现。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自主发展的一种特殊的现代化模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和中心。(3)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海外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讨也越来越深入,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点、演进以及发展前景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追溯,现代化是一个涵盖了人类近代以来社会急剧转变的总的动态过程,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成功转型使得诸多国家或地区认为只有全盘“西化”“欧化”才能推进国家进步,但中国并未照搬西方的模式,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展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模式。海外学者研究中国,对于促进跨国学术交流、推动全球化进程、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具有重要意义;而海外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帮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4)海外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解释和阐述,尽管意见并不统一,但是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由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的现代化发展路径与模式,是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强调物质文明的提升,也强调精神文明的发展,还强调政府与市场、经济与社会、环境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均衡与协调推进。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当前人口总量为14亿多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可见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一方面,巨大规模的人口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世界现代化历程中,还没有哪个国家是在如此众多的人口的条件下实现现代化的,14亿多人口规模的现代化建设没有先例可循,这两方面因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5)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一直宣称是现代化的先行者,但是迄今为止,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的总人口不到10亿人,仅为全球人口的七分之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其他几个本质特征的前提、背景和国情条件。中国 14 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6)为此,有海外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非常成功的,“中国大规模现代化(人口和土地面积)的模式让全体中国人民参与并受益”,“中国在人口众多的情况下前所未有地推动国家现代化,为我们提供了启示”。(7)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8)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9)《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的美国作者米歇尔·沃克(Michele Wucker)认为,中国过去几十年在大幅度减少贫困方面的成就是辉煌的,在下一经济发展阶段,中国更加关注共同富裕是令人敬佩的。然而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例如在美国,货币和财政政策使超级富豪们变得更加富有,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共同繁荣是一个明智的政策目标。(10)英国学者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指出,“中国提出的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中国得出的答案是,其现代化所要抵达的彼岸并非简单地达到西方目前的发展水平,而是应当包含共同富裕等符合中国特点和现代化目标的因素”。(11)伦敦大学学院全球繁荣研究所荣誉教授毛里奇奥·马里内利(Maurizio Marinelli)认为,共同富裕在国家层面有三重意义:首先,它是应对贫富差距的必要举措;其次,它是以收入再分配为目标的宏伟计划;最后,它是实现国家社会经济繁荣的新路径。(12)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的推进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强调:“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是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13)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所强调:“我们将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做到家家仓廪实衣食足,又让人人知礼节明荣辱。”(1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从600多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21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19元增加到8.57万元,创下人类经济发展史的奇迹。同时,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又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动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谢尔盖·萨纳科耶夫(Sergey Sanakoev)认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凝聚力不断增强,“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汇聚起强大精神力量”。(15)德国席勒研究所研究员斯蒂芬·奥盛库(Stephan Ossenkopp)指出,现代化是一种共同的社会进步推动力,西方的现代化发展受到寡头势力的影响,例如有组织的金融精英。与之相比,中国的现代化则是在壮大国家,努力提升每个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16)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17)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持续推动生态修复、污染防治和绿色降碳,生态治理成效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海外媒体和专家学者都表示,中国拥有保护自然的愿景并取得诸多进展,期待中国为全球生态保护发挥关键作用。(18)美国学者施佩林Gene Sperling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旨在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式。(19)加拿大学者尼古拉斯·里德(Nicholas Lardy)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激励民间创新和创业,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发展模式,不仅强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也注重环境和资源的保护。(20)截至2019年底,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约50%,提前3年实现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承诺。中国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创造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绿色奇迹”。(21)还有柬埔寨学者指出,“环境保护已被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能看到中国共产党决心带领中国人民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22)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和平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内涵之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色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会走扩张主义和殖民主义道路,更不会给世界造成混乱。”(23)南非学者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戴维·蒙亚埃(David Monyae)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世界提供一种新范式,这一新范式摒弃‘零和博弈’,有利于各方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共同繁荣。”(24)当代德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托马斯·海贝勒(Thomas Heberer)教授认为,中国是一个逐渐走向开放的国家,公民的参与度、法律保障和个人自主权都获得了提高,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中国将会逐渐成为一个可信赖并负责任的合作伙伴。(25)澳大利亚学者罗西特·布雷迪(Rosita Dellios)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充分利用中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努力实现生态、文化、生活等多维度的现代化目标,强调由民间社会和市场主导的公民社会建设,在国际事务中以建设性方式参与和领导。(26)乌兹别克斯坦学者乌卢格别克·哈桑诺夫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将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创造更多机遇和条件,为世界带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2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28)海外早期的中国学研究者本杰明·史华慈(Benjamin I.Schwartz)认为:“由于中国的客观情况与西方有着显著差别(例如其农业人口占极大多数),中国或许的确必须发展它自己的现代化模式。”(29)因此,海外学者在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普遍都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开创和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中国要全面建设的现代化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现代化,而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或苏联模式的现代化或别的什么主义的现代化(30),这是首先必须要明确和指出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出发点。邓小平强调,“我们脑子里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他们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31)一些海外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指的是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继承和发扬自身文化和传统,并将其融入到现代化的过程中,积极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一种现代化道路,这种现代化是最适合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的。法国学者(Cantave Peggy Raphaelle )福佩吉就坚定地认为,“中国从未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当今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正是因为改革开放进程对社会主义的坚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中国4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是通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的。”(32)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势,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绝对领导力量。诸多国外学者对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发挥的重大作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美国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Robert Lawrence Kuhn)指出,要了解中国,就必须了解中国共产党。只有了解中国共产党,才会更加尊重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当前,中国正处于重要发展阶段,其结果将影响整个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是了解中国当前现状及预测其未来发展前景的唯一办法。(33)有意大利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支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34)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提出,中国取得斐然成就有三个一致性:一是执政党的自我形象和人民对执政党的印象是一致的;二是执政党的目标和人民的目标一致;三是中国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如何看待中国之间的一致性。(35)还有学者在尼日利亚《领导报》刊发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创造奇迹的关键”。(36)波士顿大学教授傅士卓(Joseph Fewsmith)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发展的实践探索中,中共中央愈加强调“党领导一切”。其突出特点是党的核心领导地位被不断巩固和强化,党的领导在社会各个层面予以进一步重申和全面体现。(37)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38)福鑫(Alessandro Teixeira)认为,“西方现代化虽然推动了传统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的转变,但这种现代化最终是资本驱动的,资本(财富)几乎是一切的中心。”“中国经过百年探索,终于找到了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为根本价值追求的新型现代化。”(39)海外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注重发展经济、提高效率,也在注重保障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方面作出努力。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追求的终极目标不仅是经济发展,中国政府需要为民众的幸福生活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时刻倾听民众呼声、回应民众期待,保证民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们认为生活在中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40)比利时学者古斯塔夫·格拉茨以“中国梦”的研究为例,认为“中国梦”是对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的有力抵制,让更多的人,不论老幼,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来。(41)
第四,坚持充分借鉴和吸收人类现代化文明有益成果。每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借鉴和学习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为我所用。邓小平强调,“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42)海外学者都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不仅在于注重创新,而且注重对外开放。“中国共产党是学习型政党,并不断在学习中开放。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中国文明的现代化。但是中国文明的现代化不会妨碍中国向任何先进文化学习。”(43)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在于中国融入了新的现代世界体系,它不断吸纳和本土化重构了诸如市场经济、私有化、自由贸易等所引进的西方模式的部分特征,进而创造出充满东方智慧的现代化模式。(44)例如,尽管中国的体系很善于形成中国土生土长的制度创新,但它还是明显地混合采纳了很多外部的制度模式。事实上,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就采用了一整套所谓 “最佳做法”的企业制度,至少从理论上讲是如此。甚至国有企业也采纳了现代企业组织,同时还采用了从理论上来讲具有独立性的管理制度。(45)
西方发达国家通常被认为是现代化的先行者,我们并不否认其在建设现代化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在现代化的历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所体现出的一些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但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化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划等号,更不能说现代化就是“西化”。(46)美国当代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Ken Lieberthal)提出,许多西方社会的概念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国的经验,中国这个空前强大和多样的国家,正在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态度和条件。(47)
第一,现代化必须坚持本国的国情。现代化该如何建设和推进,正如邓小平针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所回答的,那就是现代化必须坚持各国的国情,走自己的道路,“革命是这样,建设也是这样。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48)国外研究者在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时候也普遍认识到了这点,如尼泊尔共产党主席普拉昌达(Prachanda)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顺应人民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以党的伟大的自我革命推动了伟大的社会革命。”(49)有学者强调,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亮眼成绩,但采取类似改革战略的其他转型经济体并没有取得成功,这是因为中国除了遵循普遍的经济法则,还立足本国国情。(50)肯尼亚学者斯蒂芬·恩代格瓦(Stephen Ndegwa)在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发展的影响时认为,“现代化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走符合本国国情、符合人民发展需求的道路,任何国家都可以实现现代化。机械地照搬他国模式只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51)海外学者在研究中国的现代化时往往会重视中国的历史背景以及现实国情等,包括中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传统、转型和发展,以及这些变化和发展对于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第二,现代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始终坚持以独立自主的原则进行现代化建设是推进和开拓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法宝之一。美国学者戴维·W·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是中国传统与现代文明不断结合的过程,在中国努力向现代化前进,使自己各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时代,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传统之间的关系发展从未停止。”(52)罗兹曼认为,“当代的中国既不应当完全抛弃传统文化,也不能仅停留在传统文化中,需要在现代性与传统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应当体现在现代化进程的多个方面,例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对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和社会风俗等遵循轻重分别、合理整合,使得中国在保持自己独特性的同时,也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53)“中国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没有盲目复制其他国家做法,而是创造性地将各国的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54)
第三,现代化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55)海外学者一致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推进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密码之一。在短短40多年时间里,中国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强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经济学家像约翰·迈克米连(John·Millan)和巴里·诺顿(Barry Naughton)认为,中国的成功得益于改革得到全方位的认可和实行。国际政治经济学院“一带一路”地区研究中心主任伊凡娜 · 拉德杰维克(Ivona Ladjevac)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使得中国可以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并且中国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取得应有的地位。”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贫困人口减少7.4亿。中国已经实现整个体制的现代化,并成为一个在所有领域力争都达到最高标准的国家。(56)
第四,现代化必须坚持统筹协调发展。统筹协调发展是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一个必须坚持的原则与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57)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库恩·劳伦斯·罗伯特(Robert Lawrence Kuhn)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发展模式,是用全局性和系统性的方式来考虑整体社会各方面的发展。”(58)韩国高丽大学经济学院姜晟振教授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为例,认为这给世界提供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解答。“四个全面”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系统,既是为解决中国面临的诸如收入差距、贫困、环境和生活质量等问题而提出的,也将会促使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以经济增长为导向转变为兼顾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59)
海外学者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时既关注这一现代化新型道路对于中国发展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注重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不仅惠及本国人民,同时也带动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改变了当代世界现代化格局。(60)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为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海外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在于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有意大利学者提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有一个神话,即现代化等于西方化,但是事实上,西方化只意味着自由资产阶级意义上的技术统治、市场贸易的提升以及独立政治概念的废除,这预示着废除与政治、宗教、民族和人道主义理想相关的每一种形而上学价值。”(61)印度尼西亚学者克劳斯·海因里希·拉迪蒂奥指出,“中国为发展模式增添了另一种色彩。世界可以从中国的案例中认识到,发展模式不止一个,中国的成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参考。”(62)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客座教授阿西特·比斯瓦斯(Asit K. Biswas)认为,“中国突破了很多不可能,取得了许多国家从未实现的成就,这些显著成就的取得在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和举措。”(63)英国杂志《Monthly Review》在2004年刊发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的文章指出,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表明,在现存的资本主义世界体制内,中国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行性的发展路向。(64)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者约瑟夫·奈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特殊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也被一些国家视为可效仿的榜样,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做法,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65)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顽瘴痼疾。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有其难以克服的痼疾,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演化为各种危机,全世界的发展趋势都要被其所拖累。有美国杂志刊文指出,“目前为止,威胁人类的两次全球生存危机,其起因均是资本主义及其在有限的全球环境中对资本积累和帝国权力的非理性追求。”(66)一些发达国家日益暴露出的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等弊病,一些后发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深陷两极分化、政治动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工业化、技术化、资本化以及文化变迁的现代化诸场景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出现不平衡、不协调问题。(67)例如,“美国占世界人口的 4.2%,却占世界碳排放量的13%,人均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为 13.7吨,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尽管美国制造业的很大一部分已经转移到中国,但其人均碳排放量仍比中国高出67%”。(68)与西方式现代化不同,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使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摆脱了资本逻辑对现代化的宰制,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始终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及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紧紧联系起来。(69)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拓宽了科学社会主义前进的实践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不动摇,用实践和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70)美国学者保罗·伯克特(Paul Brukett)和马丁·哈特兰兹伯格认为,“中国之所以可以实现如此快速的经济发展,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背景下,推进了中国不断融入其中。按照这样的发展进程,中国的改革开放非常容易使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复兴恐怕是难上加难。”(71)但是,莫斯科大学A·P·布坚科教授认为,“中国的理论与实践是市场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页,在前苏联东欧市场社会主义失败之后,它代表了市场社会主义发展的主流和方向,有着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72)俄罗斯学者皮沃瓦罗娃赞扬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一整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打破了原有社会主义的教条,符合世界潮流。(73)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了人类不同文明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表征和根本规律,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实现了科学理论与优秀文化的深度融合,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74)美国《中国政治学杂志》副主编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Josef Gregory Mahoney)教授认为,“当今中国是突破西方霸权主义的一个重要力量,她能够为自己、为世界承担起特殊的责任,因为它已经开始构建自己新的思维方式与梦想,这或许对于中国的进步乃至人类整体的进步都是相当重要的。”(75)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系蒂莫西·道尔教授看来,过去的几千年里中国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赞许。中国走出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76)马丁·雅克教授提出,“西方的现代化只是现代化道路中的一条,中国不是西方意义上的现代民族国家,而是一个建立在独特的文明基础上的文明体。”(77)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个理论命题,又是一个实践课题,涵盖了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很多海外学者都认为,我们不能也无法用现有的理论或过去的传统理论来解释、说明及评价中国的现代化,尤其是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必须而且有必要重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意义。
海外学者在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时往往采用多元视角,考虑到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全球化的影响,可以说形成了一种包容并存的研究格局。
第一,多数海外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持积极的、肯定的、赞赏的态度。过去海外学者研究中国是“用苹果来看橘子,也希望中国这个橘子能够演变成为苹果。”(78)在现代化推进历程中,“现代化与‘西化’有一定的历史重合。但是,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实际上,社会主义在东方社会实现之后,现代化运动就出现了历史的分叉,形成了实现现代化的资本主义方式和社会主义方式,即‘资本主义干的现代化’和‘无产阶级干的现代化’。”(79)邓小平早就指出,“明治维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干的现代化,我们是无产阶级,应该也可能干得比他们好。”(80)当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可是建立在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基础之上,体现了海外学者们对中国发展道路、模式、理念、目标、思路的积极认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有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如期完成中共二十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胜利实现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81)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根纳季·久加诺夫表示,“中国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项重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将为更多的国家和人民开辟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82)
第二,多数海外学者在研究中国的发展模式的价值观上相对于过去有了重大转变。海外学者对中国推进现代化研究的突出特点表现在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而不只是依赖于西方话语体系下对现代化的概念阐述。随着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并展示出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更多海外学者立足于“中国模式”下的现代化发展,强调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性和独特性。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是不同的,并且表现出突出的先进性。总体而言,海外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分析态度正向、评述客观。他们把中国式现代化置于纵向的现代化进程和横向的世界大舞台中去考察,高度肯定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价值。(83)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家和中国经济转型研究专家肖逸夫(Yves Tiberghien)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国家主导、市场为基础’的新型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单一经济体之一,持续推动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所采用的‘国家主导、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注重投资和创新,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创新和转型升级。”(84)
第三,海外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重点更加凸显。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泛的系统集合体,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和演进逻辑中,中国的现代化推进并没有违背现代社会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而恰好是历史前进规律的具体表现,是人类走出西方现代化困境的“超越型道路”,在社会形态的意义上代表世界历史进步和人类总体向好的文明趋势。(85)为此,海外学者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在宏观层面,有学者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证明了“中国模式”的可行性,并为不同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下的国家提供了发展经验。这种成功的新型现代化模式使得世界从单极化走向多极化,为建立一个更加公正、稳定和平衡的国际秩序提供了有益的探索。(86)在中观层面,有学者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采取了一种独特的路径,即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逐步进行经济改革和现代化进程,其特点之一是“国家主导、市场调节”的混合经济模式,既体现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也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优势。在微观层面,有学者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反贫困成就,一个都不能少的小康路上,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伟大奇迹。(87)
现代化一直被西方学者定义为“西欧和北美产生的制度和价值观念从17世纪以后向欧洲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18世纪至20世纪向世界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88)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学者受政治因素或者意识形态影响,对中国式现代化产生错误认知,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以及理论解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一些学者从“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来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研究,带有明显的西方滤镜,我们必须予以甄别。(89)
第一,研究的方法不够科学。海外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更多关注了对于问题的描述和分析,但缺乏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设性的分析和建议。他们受到自身文化思想和研究环境的影响,对于中国式现代化仍然存在不少错误认识,特别是部分学者坚持从“西方中心论”的视角来开展研究,借助于西方现代化理论框架来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研究阐述,忽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怀疑甚至否定中国式现代化。(90)例如,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马克·比森认为,对像中国这样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来说,发展的前景是相当的黯淡。容易被人忽视的是,中国是一个相对孤立、遭到恐吓的“社会主义发展型国家”,在异常不利的条件下从薄弱的基础上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因此,非常荒谬的是,冷战时期与中国发展和国家生存的迫切性至少部分地使中国当前对全球经济的政府主导的一体化成为可能。但是,中国所面临的条件完全不同于日本,并且没有后者所拥有的优势。(91)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海外学者需要更加系统化、全面化地开展研究,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同时更注重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和政策建议。
第二,研究的视角不够全面。海外学者的现有研究更多关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政治或者经济问题,但缺乏对于社会文化背景变化的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和推进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价值观的转型相伴随,全面、宽广的研究视角在当代社会文化背景变迁下是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一个非常重要且很有意义的方向。因此,有印度学者指出,“价值观念的偏见和意识形态的腔调成为现代西方学者使用现代化概念的基础。它产生了一些危险的后果,使人不能正确地理解人类社会在最近时期内正在发生的变化过程。这些学者带有这种特有的亲西方偏见,在使用这一概念时从一开始就失去了观察和分析那些走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变化过程的能力。这种偏见歪曲了各个国家已经进行的现代化和正在进行现代化时所经历的历史阶段。它也在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关系的性质方面产生了错误的幻象,并且往往提出一些实际行动、政策和措施方面的治疗方法,而实际上这些方法却阻碍了这些国家按照正确类型的过程来进行现代化。”(92)
第三,研究的理论不够合理。中国式现代化并不是循规蹈矩的或者一成不变的,而是基于中国的国情探索出来的,海外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性、开放性的理论研究,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现代化推进。但由于对中国的了解以及所在国家的背景,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认知、特点归纳、经验总结、路径选择以及世界意义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解释。上海纽约大学全球中国学助理教授玛丽亚·阿黛尔·卡拉伊认为,“‘现代化’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概念,它有时充满偏见、刻板印象、规范性要求。人们的一个理解误区是,将现代化视为单向的、线性的,以西方国家的发展方式为最终目标及衡量其他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过去,对中国的研究存在一个总体趋向:认为中国经验是有缺陷的、非现代的、欠发达的,是对西方现代化规则的被动接受。然而,这种认识不断被挑战。”(93)为此,我国学者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多年来,不少外国学者用他们的视角观察和分析中国问题,不断作出停滞、危机甚至崩溃等预言,但中国却持续大步向前走了40多年。这只能说明西方现有的理论体系容纳和解释不了中国的成功实践。”(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