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亮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能源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更新设备设施、改进技术工艺,难免出现一些实际使用价值不大的固定资产设备,特别对煤矿去产能能源企业来说,形成了大量闲置资产。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有能源企业做好闲置资产处置工作更要强化专业思维、系统观念、法治意识,如何加速物资周转、减少资金沉淀、降低企业负担,已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盘活国有能源企业闲置资产并非单项改革,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全面掌握国有能源企业闲置资产状况,需要多管齐下,齐头并进,全面跟进,做到底数清、分类全、利用率高,做到有账可查,有利于做到盘活“沉睡”资产[1]。国有能源企业闲置资产处置是国有资产管理和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企业创业发展实践,加快推进闲置资产盘活,促进资产合理配置,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实现处置资产价值,更好服务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中担当国企责任、贡献国企力量。
资产结构不尽合理,或国有资产管理不到位,是导致国有企业资产低效率,乃至失效、负效运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针对国有能源企业而言,对未利用的国有企业资产进行盘活是一项必须扛起的重要责任[2]。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各异,但必须注重抓住矛盾焦点,加快推进规范操作,特别对改制国有能源企业,要强化产权制度改革,为企业高质效转型提供基础支撑。因此,如何合规高效盘活、利用好这些国有能源企业闲置资产,使之保值增值,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国有能源企业闲置资产是一个“大资产”概念,是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中绕不开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认真合理处置这些闲置资产,以此来进一步提升深化国企改革的动力,有效释放国有经济活力,在伴随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张中持续提升国企治理水平[3]。要将国有能源企业闲置资产等要素纳入资产管理范畴,完善闲置资产管理对接一体化平台建设,实现闲置资产管理与各项业务深度融合,打通资产、财务、预算、基建、采购、绩效评价等各个工作环节,形成一体化管理新格局。树立“大资产”管理观念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必须统揽全局,必须把有效处置国有闲置资产同促进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高效能治理保护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从国家政策层面进一步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框架、具体举措,扎实推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各项工作,为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提供坚强保障。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既是宏观层面国民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观层面行业升级创新突破的主要任务,更是微观层面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目标,既有应势而“进”、蓄势而“转”,又有顺势而“退”。回顾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的重大成果,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解决,“两非”(非主业、非优势业务)与“两资”(低效、无效资产)清退任务基本完成。展望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盘活国有能源企业闲置资产可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健全国有资产盘活长效工作机制,按照“一资一策”原则,针对各处资产不同情况,积极探索并创新路径办法,依法依规、因地制宜开展盘活工作,切实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处置收益,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作用,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利润要实现最大化,开源和节流是重要途径之一。国有能源企业大量闲置资产的存在,是影响企业效益的重要因素。国有能源企业在对产业结构进行评估和调整中,不要忽视处置闲置资产,因为大量闲置资产不仅无法给企业带来任何的产出和效益,而且闲置资产的管理及人工成本在企业管理成本中占比还不小,浪费企业大量资源,尤其是设备维护保养、存储管理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4]。特别在企业内外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升级替代更换资产,发挥资产设备最大效能已然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筹码。国有能源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注重抓实单位内部闲置资产盘活,通过合理配置资产提高资产运作效率,增强资产流动性,优化资产占用结构,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减少资金占用,为企业增效创收注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
国有能源企业大量闲置的资产长期未处置,房地产闲置、外占、证照缺失、租金过低等问题普遍存在,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闲置资产未进行统一管理,无法有序盘活闲置资产,资产管理效能低下,阻碍企业高质量发展,甚至有些单位由于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考核机制不科学、监督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蒙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带来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监督部门要发挥应有作用,注重资产处置中的风险源点排查、研判,主动靠前监督、突出重点关键、积极担当作为,变“事后问责”为“事前预警”,紧盯短板弱项多想治理办法,切实做到超前监督、跟进监督、过程监督。
国有能源企业不断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实现自身生产结构调整及新旧动能转换的同时,企业闲置资产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并成为不容忽视的资产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国有能源企业在管理闲置资产处置实际过程中的问题比较突出,没能充分用好内部调剂、评估出售、修旧利废等举措,闲置资产处置相对随意,处置效率低下,占用资金成本较多。
国有能源企业有些党组织未充分理解做好资产处置工作在推动转型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没有把资产处置列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未能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负责、部门协调推进、依规高效运作”的工作格局,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有些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在去产能以及产业转移、结构转型中,把开发市场作为重中之重,将资产处置工作束之高阁。因站位不高、重视不够,导致在资产处置中组织不力、统领不足、谋划不够。
国有能源企业有些单位对现存资产底数不清、变数较多,存在比较严重的以“财务明细账”代替“设备管理台账”的现象,造成账实不符、账账不符、账卡不符,信息不对称。有些单位在兼并重组期间,没有做好资产管理的基础资料移交工作,造成设备、材料管理账物不衔接、不清楚、不对等。有的单位设备管理纸质记录、电子台账不够具体,随意性强,选择性登记,选择性管理,只将企业中实用性强的部分资产进行登记造册,而大量不可使用的资产却闲置不管,长此以往就更弄不清,更谈不上资产管理效能最大化了。
国有能源企业一些单位素质好、业务熟、善经营的资产管理专业人才短缺,有些从业人员对资产的管理业务不熟、处置程序不懂、基础台账不明,有的对管理制度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平时不学习,遇到问题不求解,再加上极少数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热情不高,存在着主动作为不够和路径依赖的现象,有的推动闲置资产处置的本领不强、系统思维能力不足,从而导致资产处置的整体工作力量较弱、管理较乱、“短板”较多、进展缓慢。
国有能源企业闲置资产处置是一个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应分工协作、整体推进。在闲置资产处置过程中,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基础业务信息未能有效整合,缺乏及时、准确、深入的分析统计,闲置资产盘活利用缺乏较为有效的运作载体。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默契、联手联动不够给力,资产运行低效或被他人占用,大量闲置资产无法充分对接社会资本,形成市场化交易,加之现有评估体系的不完善,无法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
一些国有能源企业盘活闲置资产的监管责任和监管手段还不明确,难以有效防止闲置资产盘活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法行为或者损害国家利益行为。比如,一些单位在处置闲置、报废资产时,未公开透明地进行招标、竞价,直接私下处置,导致资产处置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国有资产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一些单位在盘活存量资产过程中出现了低价转让、虚假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有的借盘活资产名义,对无须处置的国有资产进行处置或者虚假交易。
闲置资产品种杂、体量大,处置工作环节多、风险强,务必科学管理、高效处置,以系统思维和乐观心态来审视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发掘资源价值,努力把资源变成资产、把资产变成资本、把资本变成财富,厚植企业转型发展的资源优势,创新优化配置方式,超前谋划、提前介入,事前监管、事中监督、事后监察,努力让国有能源企业闲置资产活起来、动起来,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创造经济价值[5]。
立足下好“先手棋”,对资产处置工作至关重要。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总目标,坚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闲置资产处置深度融合,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充分发挥党委在闲置资产处置工作中的统筹领导作用,提高资产处置效益。以“满眼都是资源”的理念经营企业,深入落实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坚持国有资产数据账本公开透明,针对闲置资产的存量,开展广泛实地调研,了解真实情况,摸清资产底数。根据资产的型号种类、使用年限、数量多少、完好程度、维修次数、实际价值以及市场行情等,组织专业人员现场鉴定、合理评估、出据报告,确认资产的真实价值和处置数量、种类等,研究制定资产处置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推动国有能源企业不断提高管理、经营的能力和水平,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筑牢坚实安全防线。
精准落子,设计流程图。在国家行业有关资产处置的文件框架内,聚焦资产评估、处置方式、方法步骤、上报审批、现场监管、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制定闲置资产处置流程图,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尤其是更加清晰地设定各个环节的处置工作“由谁去做?由谁来管?管到什么程度?负哪些责任?工作做到什么程度?”一句话,就是权责明确,责任到人,守土尽责,杜绝“家产”失控,推诿扯皮。精心培育,建立人才库。人才是国有能源企业核心资产中的核心。要坚持“满眼都是人才”的理念,用开放的眼界、开阔的心胸、豁达的视野,站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培育和选聘一批素质好、专业强,公平公正、认真负责、敢于担当、工作经验丰富的资产管理人员,建立“人才库”和“专评委”,集中精干力量,组成专业队伍,开展资产管理、资产处置的实地指导和现场监察,真正在处置资产中解决实际问题,产生最大效益。
首先,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要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全面整合,建立一套涵盖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制度体系,包括购置使用、维修保管、调剂出售、评估拍卖、处置报废、损失核销、责任追究等内容,形成统领全局、完整统一的资产管理制度。要推进资产管理的“账销案存”制度建设,构建严格的问责机制,确保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可追问[6]。其次,建立资产信息系统。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信息数字化、数据资产化趋势日益明显,通过数字化转型化解国有企业闲置资产处置痛点已势在必行。可以开发资产管理系统,建立规则统一、编码唯一的资产管理体系,为每个资产制作电子“身份证”,实现资产购置、台账建立、资产转固、租赁借用、内部调剂、对外出售、报废核销、定期盘点等一体化管理,构建“集中管控、数据闭环、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精细管理”新格局。
首先,竭力打好“组合拳”。在多个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既要明确职责分工,又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坚持分类实施处置,形成“部门联动、上下互动、联防联控、整体推动”的工作格局,将每个环节、每个链条当成闲置资产处置的关键处、关节点,从现场调研到组织评估,从公开竞价到中标公示,从合同签订到先款后货,从装车拉货到过磅称重,最后到门卫验货等,每一工作都需环环相扣、紧密衔接,全力以赴把闲置资产看管好、处置好、价值提升好。其次,加强监管,激励担当。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监督贯穿于资产处置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重点对资产处置账目的真实性、评估的合理性、成交价格的竞争性、处置方式的合规性进行严格监督,坚决防止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闲置资产处置工作做出突出贡献者实施嘉奖,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让干事者有地位、干成事者有褒赏,真正调动干部、职工精诚合作、精细管理、精心干事、精准发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紧盯国有资产盘活各个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和职能部门履职情况,全过程跟进监督,对暗箱操作,私分国有资产,贪污受贿,隐瞒、截留、挤占、坐支或挪用资产处置收益等违纪违法行为的问题线索严肃处理。
国有能源企业闲置资产合规高效处置,不仅盘活了闲置资产,减少了资金占用,同时也实现了降本增效,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总之,国有能源企业闲置资产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沉睡”资产变成增收“活水”,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优化国家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