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荣
(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宁夏 银川 75000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传承发展宁夏地域文化的根本性指导原则。
认识一片地域,其实是认识这一片地域的文化。对宁夏地域文化的概括,在不同的时期曾有过“九大文化”“四大文化”的概括,这些概念的提出,虽然抓住了宁夏地域文化的主要层面,但也会忽略某些真实可感的细节。“三大文化”的范畴,有着清晰的时间脉络和明确的空间范围。我们认识宁夏地域文化,就是在宁夏这一片地域上,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下合称“三大文化”)在宁夏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
广义的文化涵盖面非常广泛,它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观点、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等。
通常情况下,地域是指一定的地理空间,是一个空间上的概念。地域文化是指从地理上划分、对这块土地的文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文化特征。关于地域文化含义的解释也很多,综合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定义表述:地域文化是一门学科,地域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地域文化是“传统”,地域文化是“区域”,地域文化是“模式”,地域文化是“个体”,地域文化是价值,地域文化是人文精神,地域文化是一个综合体……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源不绝、独树一帜,在文化传统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是该地段的生态、传统、风俗等文明形象。它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与周边环境相结合,进而刻上了该区域的烙印,拥有非常独特的个性。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界线,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能是多要素的,具有区域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征。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之一,地处祖国西北内陆,位居黄河流域中上游和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会地带,是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与毛乌素(沙地)三大沙漠包围中的一片绿洲。北部有贺兰山屏障,南部有六盘山雄峙,黄河穿流中北部。宁夏全区可划分为三个地理单元,即南部山地与黄土丘陵、北部引黄灌区宁夏平原和中部干旱带台地与山涧草原。
宁夏地域文化是以宁夏这片地域为空间基础,以历史发展和社会生产变革为传承主线,在宁夏文化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传承至今并发挥作用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宁夏地域文化坚持开放包容的文化发展观,涵盖了“与时俱进”的政治文化、“义以为上”的经济文化、“以人为本”的社会文化和“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在文化空间坐标里,宁夏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宁夏地域文化在大范围讲有其绝对的共同性,在小范围讲有其相对的差异性;在文化属性上,宁夏地域文化既是客观的实体存在,也是地域群体的主观文化认同所形成的文化体系,内在于中华文化共同体,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因。
宁夏地域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是一个多样的、复合的文化体系。此外,地域文化划分还面临着一些其他现实因素的制约: 第一是地域文化的知名度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划分;第二是划分地域文化时也要考虑现实的民众社会心理情感,充分考虑当今民众对宁夏这片地域的习惯性认识。所以,宁夏地域文化实质上是一个多样的复合体,有着自身不同的文化特点。对宁夏地域文化经过梳理,主要有以下四种分类方法。
从文化属性上可以将宁夏地域文化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文化,即可见的文化,包括宁夏各族人民衣食住行的历史与现状、地方史志资料、各种文物等历史遗产。第二类是精神文化,即不可见的文化。如礼仪、饮食、建筑等民俗风情,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从文化空间上可以将宁夏地域文化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文化)资源,包括贺兰山、六盘山、黄河、沙坡头、沙湖、丹霞地貌等。另一类是人文资源,包括贺兰山岩画、长城、引黄古渠、须弥山石窟、承天寺、镇北堡西部影城等。
从经济形态上可以将宁夏地域文化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乡村文化,具体包括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引黄古渠、传统村落、民间工艺、乡贤文化等。第二类是城市文化,包括城镇化建设、流行文化、都市文化、城市形象等。
从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将宁夏地域文化大致划分为三类:一是传统文化。包括史前文化,如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鸽子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菜园子新石器文化遗址、贺兰山岩画等;农耕文明,如水利、农业、牧业等;历史遗迹包括古迹、文物、史料等;民俗风情,如生活习俗、生产习俗、礼仪等。二是革命文化。包括宁夏近现代革命史、长征精神。宁夏革命遗址中,有重要党史(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党史(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革命领导人(重要人物)故居,烈士墓,纪念设施等。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宁夏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旅游、讲好宁夏故事等。在四种普遍采用的分类方法中,我们通过认真地比较,认为第四种分类方法较为符合传承发展宁夏地域文化的实际情况。
结合上文,可以清晰地看到宁夏地域文化与“三大文化”是血脉相连的共生关系。构筑中华文化共同体,增强宁夏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是我们在新时代研究宁夏地域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论依据。“凡一切实存的事物都存在于关系中,而这种关系乃是每一实存的真实性质。因此,实际存在着的东西不是抽象的孤立,而是在一个他物之内的。唯因其在一个他物之内与他物相联系,它才是自身联系,而关系就是自身联系与他物联系的统一。”[2]宁夏地域文化作为一种实际存在着的文化形态,绝非“抽象的孤立”(抽象的孤立没有其存在的根基和价值),而是融会于“三大文化”之中,并与我国的各地域文化等其他文化要素相联系。认清并坚定其确切坐标和内在关系,是正确认识宁夏地域文化的本质及其起源、历史发展和功能价值的根本所在。综上所述,宁夏地域文化是“三大文化”的组成部分,两者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有机统一的文化共同体关系。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中华文明发祥地黄河上游地区,黄土高原的西北边缘,是北方草原与黄土高原、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过渡地带,又是东部华夏民族和西部少数民族相接壤的地区,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正当东西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和要冲,自古以来,就是华夏诸民族生息、繁衍、聚集、交融、开发技术和传播文明的要地,形成了区域文化多样性和兼容性的特点,留下了数量众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宁夏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818 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06 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 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35 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44 处。[3]其中水洞沟遗址、贺兰山岩画、宁夏古长城等享誉国内外。
宁夏人类活动始于距今4 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水洞沟遗址便是见证。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一万年的鸽子山遗址中发现了农作物种植的遗迹。在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宁夏掀开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开发热潮。秦开发屯垦“新秦中”,西汉设立专司垦殖的典农都尉管理屯垦,在宁夏设置上典农城(今永宁县境内),南典农城(今青铜峡市境内),北典农城(今银川市境内)管理耕作,兴建水利,修成了光禄渠、汉渠等古渠,构建了宁夏平原早期渠系。十六国时期,宁夏设高平城、薄骨律城、饮汗城,大量屯田,发展经济,薄骨律城被称作“果园城”,饮汗城被称作“丽子园”。北魏薄骨律镇已经建成著名的“刁公城”,开辟了黄河漕运。北周攻灭南陈,迁徙3 万余人和其他江北及淮南的居民到灵州。因“江左之人尚礼好学”,使原本“杂羌戎”之俗的灵州风尚大变,使宁夏平原获得了“塞北江南”的美誉。
唐代整修、扩建了汉代旧渠,又新开挖了唐徕渠、七星渠、特进渠等,灌溉农业快速发展。西夏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新开了昊王渠。元代,中央政府派张文谦、郭守敬等人到宁夏,修唐徕、汉延及夏州、灵州、应理州、鸣沙州正渠10 余道,溉田1万余顷。郭守敬在修复废坏旧渠的同时,创造性地发明了木制闸堰设施,类似现在的闸坝或溢流堰,控制进渠水量,使宁夏平原的渠系水利工程技术有了新发展,也增加了灌区面积,粮储为之充实。从明代到清代,宁夏平原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地区,宁夏境内有引黄灌溉渠道23 条,构成了近代宁夏平原的水利网络,留下了丰厚的水利遗产,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地面“水利博物馆”。这些与黄河密切相关的人类活动,形成了丰富多样、内涵丰厚的文化遗产,同时为当今辉煌的黄河岸边人文景观提供了支撑。2017 年,在第二十三届国际灌排大会上,国际灌排委通过了宁夏引黄古灌区的申报书,宁夏引黄古灌区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一。“水利兴、则国兴”,水利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所在。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源,黄河让宁夏有了“沃野千里,谷稼殷积”的农耕基础。今天,在黄河水的灌溉下,宁夏的农业发展蒸蒸日上,宁夏大米已经是一块响当当的牌子,叶盛贡米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宁夏枸杞、硒砂瓜为全国人民熟知,贺兰山葡萄酒更是享誉中外。
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宁夏的民族民间艺术主要包括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民间文艺、曲艺等多个方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宁夏的戏剧活动主要从明清时期开始,主要表现为秦腔的流入与兴起,到清代初期,秦腔在宁夏占据了主要的戏剧舞台,现流传的隆德曲子、固原曲子、盐池曲子、盐池道情、中卫道情、银川道情、眉户等具有地方化的小戏剧种,是根据当时群众的审美情趣,融合当地民歌小调,孕育成长为更贴近人民的戏曲形式。宁夏的民间音乐以独具地域色彩的“花儿”为代表,起源于明代初期,与甘肃和青海的花儿不同的是,宁夏“花儿”内容广泛,体裁繁多,具有粗犷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和朴实鲜明的民俗特点,时代感十分强烈。宁夏的民间舞蹈秧歌、高跷、耍龙、狮舞、旱船等形态一代代传承。宁夏的民间美术起源于远古时期,以贺兰山岩画的原始图腾为代表。经历朝历代的演变,建筑与工艺美术的发展成就也十分显著。主要体现在石窟、楼阁、宫殿、明长城、董府等建筑艺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故宫博物院织绣馆珍藏的970 余块地毯中,宁夏地毯占到一半。宁夏的民间文学种类很丰富,流传下来的主要有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等。
宁夏地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2968 项,有1 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花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有18 项,如泥塑、砚台、剪纸、砖雕、二毛皮等制作技艺,花儿、宁夏小曲、秦腔等演唱技艺。可以看出,宁夏地域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地域文化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特殊贡献,这是我们值得自豪的地方。宁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宁夏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开始农业、畜牧业的见证者、实践者、引领者;宁夏始终是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的前哨阵地。
革命文化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历程,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理想信仰,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宁夏是马列主义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建立地方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斗争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地区。长期的革命斗争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革命遗址遗迹。宁夏有革命遗址遗迹70余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革命旧址,主要包括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发生地、重要革命战斗遗址等;另一类是革命纪念设施,主要包括革命纪念馆、纪念地、纪念碑、纪念亭、烈士陵园、烈士墓等。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处,即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旧址、将台堡革命旧址、银川玉皇阁。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8 处,即高庄滩红军西征遗址、民国宁夏政府旧址、李塬畔革命旧址、毛泽东长征单家集宿营地、毛泽东长征小岔沟宿营地、银川鼓楼、银川南门、雷记沟回汉支队驻地旧址。
1935 年,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翻越长征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到达陕北,红军三大主力军在将台堡会师,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六盘山谱写的辉煌壮丽的革命诗篇。毛泽东主席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1936 年,盐池县建立了宁夏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盐池县苏维埃政府,成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三区分区。在抗日战争时期,盐池作为陕甘宁边区为红军提供物资支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越是在紧要时刻,越是要从历史文化中汲取精神的滋养,从革命文化中寻找坚实的镜鉴,在对历史与现实的深邃思考中激发坚强的意志品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发展要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来,宁夏人民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践行、彰显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响应国家号召的支宁人为水利建设移民至宁夏,还有近些年宁夏南部山区移民搬迁至中部川区的生态移民,尤其是闽宁镇移民和红寺堡移民,这些移民都是因为黄河而发生的。特别是生态移民的典范红寺堡,政府主导红寺堡扬水工程,将黄河水引到红寺堡,是移民得以实现的保障工程。2016 年7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将台堡革命旧址向红军长征纪念碑敬献花篮,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园并发出了“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的伟大号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4]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这种坚持到底,敢于胜利的精神,已融入宁夏地域文化之中,也是中国人民不屈的骨梁。2016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闽宁镇考察,看到在20 年对口帮扶下,昔日的“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他与村民代表座谈,深情地说:“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5]2016 年7月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考察时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我向为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的所有建设者、劳动者表示敬意。民族复兴事业前途光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我们要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不断取得一个个丰硕成果。”[6]2018 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题写了“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贺匾,寄予了最美好的祝愿、最殷切的期望,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宁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宁夏各族人民深受鼓舞、备感振奋。
由于宁夏位于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过渡带上,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决定了宁夏在多样文化方面的相融交汇与吸纳,因而黄河文化在宁夏平原蕴藏丰富,构成了多元交织、内涵丰富的文化特征,使之成为颇具代表性的区域文化。宁夏首府银川因湖闻名,湖在城中,择湖而居。银川湿地位于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的宁夏平原,拥有5 处国家湿地公园,1 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6处自治区级湿地公园,近200 个自然湖泊、沼泽湿地,市区湿地率达到10.65%,湿地保护率达到78.5%。银川湿地分布密度大、范围广、数量多,在西部干旱地区少见。“金川银川米粮川”,银川湿地的保护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宁夏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定盘星”和“指南针”。沙坡头位于中卫市区西20 公里的腾格里沙漠边缘,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于一处。宁夏多栽一棵树,华北少落一粒沙。数十年来,面对“黄沙滚滚不见路,跟着驼铃找宁夏”的生态困境,恰逢20 世纪50 年代,国家修建包兰铁路支持西部发展,铁路穿过沙坡头,为维持铁路正常运营,防止被黄沙掩埋,科研工作者和当地人民共同努力,创造出“麦草方格”法,摸索出“五带一体”(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的防风固沙体系。这一治沙方式,突破了全球的治沙难题,实现了“人进沙退”。以王有德为代表的治沙英雄,荣获了“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和“最美奋斗者”称号。
即使到了今天这个时代,宁夏地域文化也不可替代。党中央领导福建、宁夏人民创造了东西合作、互帮互助、闽宁脱贫攻坚富民的新模式,为未来发展起到了借鉴作用和支撑作用。在未来,宁夏将进一步向全国、全世界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示脱贫攻坚、生态改善、转型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在今昔对比中感受宁夏稳定发展、团结和谐、生机勃发的良好局面。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热情好客的美好景象,不断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源头活水。
宁夏地域文化的发展,其根本目标是通过传承与转化创新发展的总体规划,运用现代设计方法,沟通其所依存的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宁夏地域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新时代文化背景中的大众生活,为宁夏地域文化建立一个具有宁夏本土特色的文化生态场域,进而实现宁夏地域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关于其发展路径设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文化资源,作为一种过去式的文化遗存,保留着特定的文化符号和文化信息,这些信息包罗万象。但是,人们对于世界的感知,80%的信息由视觉获取,与文字相比,图像更具优势和吸引力。将宁夏地域文化资源进行视觉化设计,不仅整合了文化元素,避免碎片化产生,还可以减弱大众与之直接接触的距离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学习、传承宁夏地域文化。
在宁夏地域文化中,传统手工艺、表演艺术、口头传统与表述、社会习俗节庆与仪式活动、民居建筑等文化资源,多聚集在县乡镇村的小范围格局中,其传承与发展都跟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参与度有着重要联系。作为宁夏地域文化资源的主要创造者、拥有者和继承者,该地域居民的生活方式、文化活动、思想观念等都会对地域文化资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在该地域居民对其文化产生深刻认同的前提下,才会积极参与地域文化保护工作,建成宁夏地域文化全民参与的服务体制,实现宁夏地域文化的持续传承。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数据的量大、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速度快和时效高等特点,对人类驾驭数据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人们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途径。对于宁夏地域文化发展而言,将普查方法与大数据相结合,不仅是对文化资源做到摸清家底、知己知彼,更重要的是将普查信息数字化,建立基础数据库。这有利于准确掌握宁夏地域文化资源存量、历史内涵、保护现状和空间分布等基本情况;有利于实现文化资源的信息统一、资源共享,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公众对于某些文化概念的混淆,便于文化相关学术研究活动的开展,与智库形成良性互动。最终,通过对宁夏地域文化资源大数据的利用分析,为宁夏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提供更加针对性、持续性、实践性的发展路径及举措。
符号是实现信息贮存和记忆的工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具有形式表现、信息叙述、传达的功能,是信息浓缩化的载体。地域文化资源作为人类文化的遗存与结晶,其本身就是一种符号,具有突出的设计符号价值。将层层梳理、科学分类后的宁夏地域文化,进一步开展类别属性归纳工作,将有利于符号的准确提炼,从而精准研发文创产品,实现宁夏地域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比如,选取宁夏地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句诗词、某段音乐、某个故事,将其设计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表象符号、意象符号、语言符号等。“不到长城非好汉”革命精神的提出,正是宁夏地域文化符号的一种体现,它体现了地域独特性、艺术美学、革命文化和引领正确意识形态四者的有机融合,为宁夏地域文化的运用实践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将宁夏地域文化资源的普查资料作为坚实基础,将宁夏地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作为发展的重要元素,搭建框架;通过视觉化、服务化、品牌化路径对宁夏地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开展文创设计,规划合理发展路线,产生经济效应,实现文化认同,从而构建出较为完整的宁夏地域文化发展体系。针对该体系的基本构建和发展措施,试以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为标准,对目前宁夏地域的史前文化、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进行探析。
1.借助旅游之力发展史前文化。作为文字尚未产生时的人类文化,史前文化主要由种类多样的物质遗存所展现。分布于宁夏地域内的史前文化,其主要遗存有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鸽子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菜园子新石器文化遗址和贺兰山岩画等,这些物质遗存普遍具有分散化、偏远化的分布特征。由于史前文化没有文字,往往需要大量借助能够完整呈现其文化内涵的物质实体,即人们的视觉化参与,才能较好地实现传承发展效果,从而达到文化认同的高度。
宁夏地域文化的史前文化,以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贺兰山岩画两处的开发较为成功,通过对其文化内涵的不断挖掘,合理开发推动旅游业发展,扩大了宁夏地域文化影响力,成为传承宁夏地域史前文化的重要途径和宁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以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例,用旅游景区经营模式,打造“神秘水洞沟”遗址公园,通过“天降神石”“藏兵洞”“将军府邸遗址”“水岸长城”“沙枣湾”等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并延伸了水洞沟文化内涵。同时,以“创意水洞沟”为题设计而成的“原始人家族”卡通形象,包含水洞沟文化元素的生活创意产品,制作精美的宣传视频,以及信息丰富、使用便捷的水洞沟景区官方网站等诸多文化载体,让遥远的史前文化更易于大众接受,减弱了生活在新时代的大众同远古文化的距离感,实现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文化的相互交流。
2.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宁夏地域文化的传统文化资源,多分布于乡村地区,这里不仅是农耕文明的直接载体,民俗风情的传承基地,还是较多历史遗迹的栖身之处。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乡村文化及古村落,在宁夏地域内资源颇多。目前,宁夏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有20 多个;全区共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46个,宁夏特色旅游村镇100 个,特色产业示范村10 个,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34 个。但是,与全国乡村文化的发展相比,宁夏乡村文化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起步较晚,发展动力不足,水平不高,面临诸多问题,缺乏传承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服务性,缺乏长效传承和发展机制。
聚集着宁夏地域传统文化的乡村,多以村民自愿性松散的传承方式和政策性传承方式为主,这两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和传承宁夏地域文化的作用,但是距离“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还有很大差距,这为宁夏地域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地域文化资源丰富的宁夏乡村,不能仅保护地域文化遗产中的某个类型,而是应该把村落地域文化遗产系统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一是量身定做的方式提出保护方案,保护传统村落和原真性,根据传统村落不同时期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文化传承等特点制定规划,因地制宜,争取“一村一规划”,避免村落同质化发展,保持传统村落的个性化,建议建设“民俗文化博物馆”,准确定位,突出特色。二是尊重地域文化特质,彰显传统村落人性化和民族化风情特征,加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精细化,建议建设“文化生态村”,坚守文化自信,走出强村之路,实现宁夏各族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3.协同传承发展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纵观宁夏地域文化的革命文化,与其他三种文化相比,革命文化的资源数量相对偏少,与我国的其他革命老区相比更是匮乏。对于宁夏地区现有的革命文化资源,普遍采取了旧址保护,建立纪念园、纪念馆、纪念碑,建设教育基地、旅游景区等方式进行革命文化的传承发展,如宁夏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盐池县革命烈士纪念园和同心西征纪念园等。但是,革命文化传承的实质更多源自对革命精神的继承,只有将革命精神继承发扬并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才能作为革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成功,这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发展的要求相一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文化;是继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并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文化。对于宁夏地域内革命文化资源较为薄弱的问题,采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协同发展的方式,互为支撑,创新形式,更有利于传承发扬好“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讲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宁夏故事,实现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认同。
比如,宁夏地域内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协同发展的成功范例——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该戏由长诗改编,它展现了70 年前宁夏盐池周边地区人民走上革命的坎坷历程,全面再现了宁夏盐池县解放到全国解放13 年的辉煌革命历程,是边区文化教育的里程碑,是宁夏地域文化的宝贵财富。通过现代科技的视觉化设计手段,不仅将革命故事鲜活再现,而且采用了多种创意方式,把交响合唱与传统戏曲相结合,实现了传统和现代、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效对接,做到了革命题材作品的诗意表达、地方戏曲剧种的新时代表现,该剧还作为宁夏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开幕大戏,获得社会热烈反响,是宁夏地域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协同发展的很好体现。
在新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宁夏地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和改善,随着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其精神生活的欲望越来越强,希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能够相辅相成,把宁夏建设成为自己美好的家园。在多样的宁夏地域文化中,可以凝练出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元素,通过视觉化设计手段,为其营造符合新时代审美和文化发展需求的视觉形象,使其积极适应并融入新时代社会的文化环境。在文化领域内,可以进行视觉化设计的对象非常广泛,即眼睛所能看到之处,主要包括摄影、电视、造型艺术、建筑视觉信息、设计、城市建筑以及各种科学、文字、舞台设计等。如宁夏地域内的贺兰山岩画的太阳神造型、须弥山石窟、西夏陵、一百零八塔等兼具独特性和人文性的景观,还有工商业遗址、教育旧址等,均可以通过美学设计焕发新生,构建宁夏文旅创意产业体系。
然而,地域文化具有一定局限性,其资源是有限的,如史前文化、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形成均有不可逆性。面对困境,坚定走文化创新之路,不仅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更延伸了文化功能,具有巨大开发潜力;从审美和日常生活看,既具艺术性和实用性,又有浓厚的文化底蕴。目前,宁夏文创产品总体在数量、种类和创新上仍显不足,部分产品虽经过艺术转化,但无法彰显宁夏地域文化内涵。同时,体现社会责任的公共设计产品几近缺席。
以宁夏的银新铁路为例,这条废弃已久的横穿宁夏银川市的银新铁路,长约10 公里,从银川老火车站出发,由西向东穿过金凤区,到兴庆区双城门附近的小南门货场终止。20 世纪60 年代初,为满足银川市新城至老城群众的煤炭、建材、食品、农副产品等生产、生活物资需求,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投资300 余万元,利用原来的窄轨路基加宽建成。随着交通业迅猛发展,自20 世纪90 年代,这条铁路逐渐没落,并未得到很好利用。在我国,对于老铁路改造较为成功的范例有辽宁大连、吉林长春、福建厦门等地,通过对老铁路的重新规划及改造,使其蜕变为城市旅游观光线、铁路公园等,彰显着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形式。新时代,这些行驶在老铁路上的“铛铛车”,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人民群众娱乐休闲的方式、旅游的亮点,更是传承地域文化历史脉络的有效途径,其文化创意发展理念及具体做法值得借鉴。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不再简单是一种软实力,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乃至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都是其主要方面,但是文化影响力的形成,并不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依靠的不是“软”的外在形式,而靠的是文化自身以外“强”的手段和途径。品牌作为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部分,不仅被大众越来越重视,同时也更加意识到了品牌形象的魅力。一个良好的文化品牌形象,不仅可以提升该品牌的价值,还能提升大众对于该文化的认同感。比如,故宫博物院利用其悠久的历史资源和丰厚的文物资源,通过对部分珍宝的视觉化设计和品牌化经营,产生了一系列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兼具时尚设计感,符合新时代大众审美的文化创意产品,一经推出便得到大众广泛好评。
对于宁夏地域文化的发展,其潜在的品牌形象实际已经形成,如传统手工艺品、著名的人文自然景观和特色饮食已积累了一定口碑,但由于对宁夏地域文化的挖掘力度还不深入,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只能普遍处于第一层面,即翻版的“拿来主义”,承载了宁夏地域古代文明的珍贵文物安静地陈列于博物馆,具有宁夏地域特色的民间建筑不被人知晓,知名度较高的人文自然景观却无法挑选到心仪纪念品等等现状,造成了大批文化消费者的流失,阻碍了宁夏地域文化影响力的形成,使宁夏地域文化发展受到较大局限。
笔者认为聚焦宁夏地域文化传承发展问题,立足宁夏地域文化内涵,合理开发利用,是具有前瞻性的。在未来,各个地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实力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地域生态环境和文化实力的竞争。在全面梳理宁夏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各市县也要因地制宜,发挥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资产。比如银川市的黄河文化、岩画遗存等,石嘴山市的老工业基地、中卫的大漠文化、固原的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不同的市县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发展全域旅游要因地制宜,促进文化和旅游实现有深度的多层面的融合,以推进宁夏地域文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