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小飞鱼
顾恺之(约345—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他有画绝、才绝、痴绝“三绝”之称。才绝,是指他博学多艺、才华横溢;痴绝,是指他以率真的性情超越于世俗功利之外的生活态度。而“三绝”之中又以画绝最负盛名,他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图》《斫琴图》等画作堪称人物画的巅峰之作。他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位有画迹存世的著名画家,也是现存专篇画论最早的作者,还是第一位被正史《晋书》列传的画家。
据《京师寺记》记载,南京修建了一座瓦官寺,寺里的僧人因此举办了一场法会。一个年轻人来到寺庙,在捐款薄前提笔写下“百万钱”。人们都惊讶不已,因为即使是达官贵人,也没有捐款超过10万钱的。大家都以为他吹牛,向他投去了轻蔑的目光。年轻人对僧人说:“请给我一个有空白墙壁的院落,待我进去后,便关好院门,不许他人进入。”僧人们觉得很奇怪,但仍按他的要求给了他一个院落。年轻人进了院落后,便开始画一幅巨大的佛像,整整画了一个多月。在只剩下眼珠没有画时,年轻人对僧人说:“麻烦你们对外公布,说我将当众点睛,第一天来看画的人,每人要捐10万钱,第二天来看画的人要捐5万钱,以后随便捐多少都可以。”到了点睛那天,不少人蜂拥而至。只见年轻人拿起画笔,在佛像的眼睛处轻轻一点,画像立刻像活了一般。虔诚的人们纷纷解囊,不一会儿,就筹集了百万钱。这个年轻人的名字也因此不胫而走,他就是顾恺之。
◆画绝
顾恺之出身于江南的名门望族,曾祖、祖父、父亲都在朝为官,家里的诗书气息很浓。他从小就喜欢博览群书,写诗作赋样样皆能。顾恺之一出生,母亲就去世了。约四五岁时,跟他一起玩的小伙伴问他:“我们都有母亲,你的母亲在哪里啊?”顾恺之跑回家里,向父亲问起了这个问题。父亲禁不住他的缠问,只好以实相告,他知道实情后,大哭了一场,从此变得沉默寡言。
因为思念母亲,他不停地问母亲长什么样,父亲就把母亲的样子描述给他听。顾恺之听后便回到自己的屋里,拿起画笔,开始画母亲。画好一张,就拿给父亲看一张。可父亲看了总是摇头说不像,他也不气馁,回去再接着画。就这样,顾恺之画了一张又一张,转眼几年过去了,有一天,当他拿着一张画像给父亲看时,父亲惊呆了,说:“这就是你的母亲啊!”这一年,顾恺之才8岁。
也因此,顾恺之以画人物画见长,尤其擅长画女性。他笔下的女性,身材都非常修长,面容姣好,别有一番柔美动人的神采,这都源于他对母亲的想象。有人问顾恺之曾经拜谁为老师,他的回答是:“我的母亲就是我心中的老师。”
当然,为了学习绘画的技法,顾恺之也曾拜过师,他的老师就是卫协。卫协的画线条简洁有力,冠绝当代。顾恺之不仅得到了老师的真传,还发展出自己的绘画风格。他的画特别强调神韵,提出了“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绘画理论。顾恺之认为四体的美丑和画的妙处无关,传神写照的关键全在眼睛之中。《世说新语》中说他画人,有时数年都不点眼睛,人们问他是何原因,他说一点眼睛人便活了。
◆才绝
顾恺之对诗歌也相当有研究,诗作水平很高。他曾著有《启蒙记》3卷,文集20卷,可惜皆已失传。顾恺之的诗作视野开阔,境界高远,描述的风景别有韵味。一次他游览会稽山,归来后有人询问那里的风景,他随口而出:“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若云兴霞蔚。”这些佳句,直到今天还在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顾恺之的才绝还表现在他的书法上。两晋时期,书法名家辈出,中国书法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顾恺之,亦是这一领域的高手。他写过专门的书法论著《书赞》,提出了不少极有价值的书法理论,还把书法与绘画紧密结合起来。明代大书法家、鉴赏家董其昌经过鉴定认为,《女史箴图》上的箴文出自顾恺之的手笔,颇有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的笔意。顾恺之也因此被称为“古代文人画的始祖”。后世文人画讲究“诗书画印”,意即诗文、书法、画工、印章一个都不能少,而顾恺之这几样都齐活了。
◆痴绝
《史记》上说,顾恺之性格幽默、爱开玩笑。据说他吃甘蔗和别人不同,别人总是从甘蔗根吃到甘蔗梢,先捡甜的吃,他却总是从甘蔗梢吃到甘蔗根。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这样吃才能渐至佳境呀!”
顾恺之的乐天派性格,很讨人喜欢,但也让他容易成为别人开涮的对象。顾恺之曾在桓温之子桓玄手下做事,有一次他要出远门,就把自己最为得意的画作收起来,放在一个大柜子里,用封条封好,请桓玄代为保管。但桓玄这个人性贪好奇,顾恺之一走,他便立刻打开柜子,把柜子里的画作全部取出,据为己有,然后又把空柜子封好。两个月后,顾恺之回来了,桓玄把空柜子还给了他,还故意说:“你托我保管的东西现在原封不动地还给你。”顾恺之打开一看,发现里边空空如也,却没有质问桓玄,而是非常开心地惊叹道:“看来我画得太好了,我的画都成了通灵宝画,人间留不住,都像仙人般羽化登天了,真是太好啦!”
关于顾恺之痴绝的故事还有很多,人们不禁觉得奇怪,难道他真的不谙世事,痴得近乎傻吗?一个人如果痴到了这份上,不是智商有问题,就是情商高得出奇;不是彻底的天真纯朴,就是大智若愚。其实桓温对顾恺之的痴绝有过一个十分贴切的评价“痴黠各半,矜伐过實”,意思是一半是痴愚,一半是狡黠。
顾恺之的痴其实并不是傻,而是一位艺术大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展现出的生存智慧。东晋时期,政局动荡,稍不小心就有可能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桓玄自恃出身高贵,不可一世,后来更是起兵攻入南京,篡位称帝。顾恺之早就看出了桓玄的野心,既不想与他合作,又慑于他的权势,只好装傻充愣。后来的事,也证明了顾恺之的远见。桓玄从称帝到兵败出逃,只有80天。顾恺之虽然曾在桓氏父子手下做事,但因为那些早已驰名天下的痴绝逸事,不仅没有在残酷的政治风雨中受到冲击,反而还升了官,平安活到了62岁才死在任上。
魏晋之前的人物画大都不太注重描绘人物的容貌,但顾恺之却用极其细腻精致的线条描绘了女性的神韵,充分展示出“以形写神”和“传神写照”的艺术特点。他画作中的线条非常轻盈优美,被称为“高古游丝描”。后人还给予了他“画圣”“画神”“宗师”“画祖”等称谓,由此可见顾恺之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眉眼是传统仕女画中体现人物气质的关键,因此传统仕女画极重视眉眼造型。此外,传统仕女画对嘴鼻造型要求纯简,着重于装饰点缀。本期,小飞鱼就教大家画传统仕女画中仕女的五官。
一、不同眉式、眼式的画法
1.远山眉+凤眼
远山眉:形细长而舒展,色略淡,有清秀开朗之感。
凤眼:形细长而波曲,有隐媚柔情之意。凤眼点睛宜“以远取神”,使之含蓄隐露,具秋波盈盈的效果,传统仕女画多采用这种眼式。
2.柳叶眉+杏眼
柳叶眉:形似柳叶,中间略粗,两头尖细,波曲上扬,眉色深重,古时多用青黛色描绘。这种眉式柔曲波动,能加强眼的灵动性,故有诗句“柳叶分眉翠”。
杏眼:其形如杏,眼内角圆尖、眼外角上扬而尖细,眸珠黑白分明,圆大透亮。此种眼式多是“星眼点漆”,力求清晰透彻。
3.月棱眉+俏眼
月棱眉:又名却月眉,亦名弯月眉,其形如上弦之月,弧状,眉头略浑,眉腰略粗,眉梢略尖细。眉色多为青黛色,眉头色淡,眉腰色重,眉梢色轻,转晕自然,具有蕴静明秀之感。
俏眼:其形椭圆而微曲,眼内角略尖,眼外角细长,眸珠俏活灵转,可表达出眼神盈盈、善送秋波之意。
4.分梢眉+俊眼
分梢眉:亦名秀剑眉,盛行于唐,其形是眉头细聚,眉腰转粗,眉梢分梢而上扬,锋锐清晰。眉色多为深青黛色或黑色,给人以威武精明之感。
俊眼:形椭圆而细长,眼内角偏尖,中部转粗,眼外角斜长上翘,眸瞳锐利,眼神深邃,多用来显示巾帼英雄的威仪,烈女亦有采用。
5.蛾眉+秀眼
蛾眉:形阔短而粗,眉头圆尖、眉腰粗浑上扬,眉梢尖椭,眉色用淡青黛色,亦有用杏黃色的,盛行于唐。
秀眼:形椭圆细长,眼内角略尖,眼中部转粗,眼外角细长,黑白分明,眼意灵转明秀,眼神炯正,多用于精明的女性。
6.八字眉+英眼
八字眉:亦名鸳鸯眉,又名愁眉,其形似八字,眉头略翘,眉腰转弧,眉梢下撇。其色眉头略重,眉腰转淡,眉梢晕微。
英眼:其形椭圆而短,亦可画双眼皮,眼意活泼玲珑、灵转生辉,是天真伶俐的女性的眼式。
二、不同嘴式、鼻式的画法
1.樱桃嘴+直鼻
樱桃嘴:形小而圆润,上唇双弧分形,下唇单弧接上。两唇相交于嘴角,似樱桃,圆中带椭,唇色红润。仕女画中最为常用。
直鼻:形柔而挺直,鼻梁笔直,不画鼻孔,整体娇小挺秀。注意画法不要太写实,只需画出挺秀感即可。
2.观音嘴+结鼻
观音嘴:形以两弓相合,弧中带方,上唇弓弧圆少,下唇弓弧方扁,两唇相交于嘴角,嘴角上翘,有慈祥、庄严之感。唇色要朱色润甜,才能生韵。
结鼻:形似瘦直葫芦,鼻梁、鼻头瘦而清晰,鼻翼两侧尖挺、凹凸分明,不画鼻孔,力求含蓄,强调装饰效果。
3.鲤鱼嘴+俏鼻
鲤鱼嘴:形似鲤鱼小口,椭中带角,两唇闭合,上唇尖弧分形,下唇圆弧顺合,嘴角上翘,带有喜气。唇色为脂红色。
俏鼻:鼻梁高而挺直,鼻头微翘,鼻翼小而虚晕,整体清秀俏丽,不画鼻孔,不求写实,强调雅致。
4.龋齿嘴+尖鼻
龋齿嘴:形薄长、微启,含喜意,上唇微向上翘,下唇为弧状,两唇交角微露,切忌露齿,有启唇欲语之感。唇色为脂红色,上唇深暗,下唇微亮。
尖鼻:鼻梁挺直,鼻头尖实,不画鼻翼,不画鼻孔,力求简明,整体清秀俏丽。
/栏目责编:黄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