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23-02-07 11:30潘建杨蕊陈辛迪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双循环广西民族

潘建 杨蕊 陈辛迪

(广西大学体育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2020年以来,世界贸易冲突给中国经济发展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突发的新冠疫情也迫使中国必须在经济发展格局上做出调整。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国内国际发展形势,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广西区内民族众多,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例如壮族的抛绣球和板鞋、瑶族的射弩、苗族的爬坡杆和打草球。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兼具民族特色与健身、娱乐的特点,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加快其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拉动旅游消费增长、释放内需潜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广西区位优势明显,既是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又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有利广西对外开放。因此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研究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1、“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困境

1.1、广西旅游市场受疫情影响严重

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对我过经济发展造成极大冲击,各行各业的发展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以观赏型与参与性的活动项目为主,由于产业自身的特殊性、敏感性以及人群聚集的活动特点,导致其受疫情影响尤为严重。由表1可知,2020年广西接待国内游客数量较上一年减少了24.03%,国内旅游消费较上一年下降近三成。入境游方面,2020年接待国际游客数量与国际旅游消费总数同比下降96.04%与97.75%,入境游市场遭受沉重打击;

表1 广西2018-2020年国际、国内游客数量及旅游消费统计

其次,疫情对游客出游意愿具有较大影响。疫情期间,“不扎堆、不聚集、非必要不出门”的防疫精神,已经在群众内心扎根,对人们外出旅游的意愿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12)》中的报告显示,超七成的受访者表示会在疫情结束并稳定一段时间后再选择外出旅游,近两成受访者希望疫情过后能尽快外出旅游。疫情对旅游意愿的影响具有可恢复性,但短时间内无法消退。大部分游客出于对疾病的恐惧,以及对自身生命安全的考虑,疫情结束后短期之内并不会选择外出旅游,在旅游市场需求侧限制了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最后,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疫情期间广西各个旅游景区、景点暂停经营,失去了包括门票收入等在内的经营性收入的同时,相关设备、设施的维护费用、员工工资、税收费用等一系列的支出并没有减少,给相关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资金压力。此外,与体育旅游产业相伴的服务类行业,由于体育旅游产业暂停经营,也出现了如现金流断流、资金链断裂、人才流失等问题。以上这些现象对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业供给侧而言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1.2、广西出境旅游市场基本停滞

在疫情的影响下,我国出境旅游市场整体处于停滞状态。根据《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1》中的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仅为2033.4万人,同比下降近九成,该数据与疫情发生前以亿为单位的出游规模相比,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出现严重萎缩。同时,广西的出境旅游市场也基本陷入停滞状态,自治区疫情防控工作组2020年4月发布《关于严防境外疫情经陆路水路输入的通告》,通告中明确提出“暂停跨境国际道路旅客运输和国际水路航线客运,暂停签发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件,暂停口岸旅行通行”,这对广西出境旅游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此外,广西出境旅游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各国,包括泰国、柬埔寨、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上述部分国家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针对入境旅游作出不同程度的反应,制定并实施了相关防疫措施。例如,2020年3月新加坡政府宣布,从21日起所有入境旅客必须接受为期14天的强制隔离;2020年4月泰国民航局宣布,鉴于泰国疫情情况,暂时禁止所有国家的客运航班入境泰国;2020年10月29日柬埔寨旅游部门发布报告称2020年前3季度共接待国际游客124万,同比下降74%。

1.3、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开展不足

从2018年广西获批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以来,广西体育局把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作为体育强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进。截止到2021年,广西全区共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旅游项目、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等8个(次)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区(精品)项目,其中包括柳州市百里柳江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桂林阳朔遇龙河休闲体育旅游度假区等体育旅游项目。

但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展仍存在不足。通过表2分析可知,目前已开发的体育旅游项目主要集中于依靠自然资源而开展的体育旅游项目,如登山、攀岩、漂流、山地越野、自行车等体育旅游项目。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核心内容开发的体育旅游项目较少,如白裤瑶放陀螺、苗族爬坡杆民族竞技体育活动、隆林赛龙舟等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深度较浅,并未将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项目紧密相连,在体育旅游整体发展中以辅助作用为主,并不是主要发展内容。就目前已开发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言,主要是在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上大规模的出现,例如抢花炮,这项传统体育运动深受广西侗族和壮族人民的喜爱,它历史悠久,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娱乐性,被称为“东方橄榄球”。民间抢花炮不分队伍,场地大小不限,只放三炮,能够在成百上千人的竞争队伍中抢到花炮的人,会被视为英雄,比赛场面异常热闹,能够给游客带来非同寻常的新奇体验。但是这类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一般都有其特定的举办时间,部分民族传统还未与旅游景区产生较为紧密的联系,二者之间的联动效应较弱。且是以供游客观赏为主,能够让游客亲身体验的项目较少,大部分游客观赏后就直接离开,无法吸引游客进行二次消费,不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链的进一步形成。

表2 2021年广西体育旅游示范县(市、区)试点名单

表3 广西部分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活动

1.4、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创新性不足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的《广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文化和旅游发展全过程中坚持新发展理念,进一步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这是在自治区政府层面对文化和旅游创新工作的重视。目前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创新性不足,主要体现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缺失和旅游产品创新意识薄弱。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活动,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运动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旅游管理的专业知识。目前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技能的传承主要是依靠民族内部的代代相传,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高校学校教育中还未普及,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性以及实用性还未得到大众的肯定。此外广西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足,广西区内开设体育旅游专业的高校仅有桂林旅游学院一所,培养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数量有限,并不能满足当前区内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在广西区内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来自景区附近的村寨中,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导致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缺乏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

当前在广西已开发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项目中,体育旅游产品的形式以及内容的创新不足,主要表现在体育旅游产品的重复率较高,活动内容较为单一,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融合程度较低等方面。游客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活动时,主要观看表演节目为主,直接亲身参与体验的机会较少,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并不能够获得较好的旅游体验,同时也不能够充分地展示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内涵与魅力,导致当前的体育旅游产品不能够获得游客的良好评价。体育旅游产品是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缺乏创新,无法迎合旅游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对旅游参与者的吸引力下降,无法形成长期持续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建设与长期发展。

2、“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路径

2.1、正确把握时局变化,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仅要发挥市场运行规律在经济活动中的自我调节功能,同时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发挥政府积极的引导作用。以建成文化旅游强区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出台相关政策,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提供政策扶持,在政府拨款、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缓解新发展格局下经营者的资金压力。

从政府层面出发,建立并且完善相应的产业资金制度,主动引导资金、技术、人力等发展要素,向民族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发挥优势条件,补齐短板不足,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对于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建设与发展中表现突出的,或是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发展,实现广西区内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

在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进程中,政府除了正确处理市场关系并出台相应的政策之外,还应积极鼓励相关从业人员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在现有的发展条件和基础上,加强体育旅游产品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进一步增加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的丰富程度,提高其在体育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社会背景下,为了确保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进行引导和指挥。正确把握时局变化,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完善国内循环。

2.2、优化产品供给,畅通国内循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发展格局下人们对旅游产品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应加大对游客需求的关注,重视旅游市场调查,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以需求带动供给,强化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通过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力度,加深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程度,强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开发新的高质量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元化、深层次的消费需求。针对不同的旅游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供给进行优化。从广西区内民族传统体育优势运动项目出发,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将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实现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发展。

此外,由于疫情影响广西出入境旅游市场受到了巨大冲击,巨大的出境旅游的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应该充分利用当前出境旅游市场的停滞期,大力发展区内旅游产业,将无法满足的国际旅游消费回流转化为国内消费。进一步释放国内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从而加快形成国内循环。

2.3、坚持科技与创新,驱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在互联网技术、智能科技和通信技术等高科技领域不断实现突破,科技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重要动力。以科学技术赋能的智慧旅游将成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重要的发展方向。2021年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建设的“一键游广西”项目正式上线,以打造旅游经济互联网共享模式为目的,整合多项数字科技,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于一体的智慧旅游项目,以科技创新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推动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广西融入旅游国内循环。广西国际旅游受疫情影响巨大,国外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科技创新对国际旅游活动的恢复具有推动作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王毅表示将推出增强版国际旅行健康证明。同时通过“互联网+”,有助于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进行国际宣传。科技创新将加快广西融入国际循环。

在科技创新过程当中,可以将传统体育旅游项目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互结合,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当中具有欣赏与传播价值的视频或者图片,利用互联网技术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实现对于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的宣传;另一方面,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的创新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地利用互联网传播技术中,信息检索速度快以及信息传播面广等优势,利用互联网技术寻找到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创新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并结合社会的实际发展水平以及民众需求,开创出符合大众消费需求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还可以采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较大范围的体育旅游消费市场调研,总结出消费者的兴趣、爱好等内容,并以此作为基础进行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的创新与发展,促进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2.4、扩大旅游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旅游经济是开放的经济,世界各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发展理念,扩大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对外开放程度,与周边省份相关城市加强交流和互助合作,与国际旅游活动接轨,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广西地理位置特殊,既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又面向东盟各国,为对接国内循环、融入国际循环,提供独特的区位优势。

国内循环方面,在推动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业业态升级、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主动与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建立联系。承接产业转移,学习发展经验,培养新的旅游客源市场,带动广西区内旅游经济发展,完善国内循环。

国际循环方面,积极推进与东盟各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的深度国际合作,以民族传统体育为载体,以旅游为形式,以文化为内涵,共同打造具有广西特点、国际特色的旅游产品。为了更好地融入国际循环,在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的同时,还应加强相关硬件设施,如完善国际标识、指引、导购信息系统,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等。增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的国际吸引力,加快融入国际循环。

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应以建设旅游强区为主要目标,在自治区政府的引导下,发展高质量文化旅游产品、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等路径,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抓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一发展契机,进一步推动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双循环广西民族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我们的民族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广西尼的呀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