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骋远 秦澄 杨雪纯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电力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经济建设的重要职责。电力企业的党建工作是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关系到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党建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必须认识到加强党的建设是推动电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在行动上围绕中心抓党建,努力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新方法、新举措。
电力企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技术性强的行业,企业内部的各个岗位、各个团队需要高度的协同合作才能确保电力的稳定供应。党建工作可以通过组织生活、培训研讨、经验分享等各类方式,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员工间的互相了解和信任,从而提高团队的合作效率。一方面,电力企业在发展中不仅要应对技术的快速迭代,还要面对市场竞争、政策调整、资源限制等诸多挑战。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的战略方向、决策选择都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支持和坚决执行。党的建设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清晰的价值观和目标导向,确保员工的行为、决策与企业的整体战略保持一致。另一方面,随着电力行业向智慧能源、绿色能源的转型,企业的技术和业务模式都将经历深度变革。在这样的巨大转型中,企业内部可能会出现观念的分歧、利益的冲突。党建工作通过强化思想引领,突出员工共同的使命和目标,为企业提供一个稳定的文化和组织基础,帮助企业在发展改革中保持稳定,确保改革顺利进行[1]。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涉及国家安全、经济稳定和社会进步的各个层面。因此,电力企业的每一个决策都必须与国家的发展策略、能源政策以及环境保护目标等方面紧密结合,这需要企业领导和员工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对国家大局的敏感度。首先,新的技术革命、新的市场格局以及新的合作模式都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建工作能够帮助企业深刻认识这些变化,从而为企业更好地制定战略、评估风险和把握机会提供支撑。其次,高度的政治觉悟还意味着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企业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其经济效益,更取决于其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电力企业党建工作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帮助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保障企业决策全面深远。最后,电力企业党建工作为企业创造共同的价值体系,帮助员工形成一致的行为导向和决策逻辑。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效率,还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新形势下,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电力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挑战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压力。思想教育不仅仅是组织员工学习党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这些理论在电力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和价值。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可以为企业带来内部的和谐稳定,更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力企业的员工需要更加坚定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和意义,为实现企业的使命和远景而努力。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西方国家戴着“有色眼镜”,对中国进行了种种曲解和攻击,这些攻击有可能对企业员工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负面影响。党建工作坚定的思想信仰可以帮助员工看清这些攻击背后的险恶用心,坚决做到不受外部舆论的影响,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核心利益[2]。
电力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党建工作的稳定性和进展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和长远发展。在新的形势下,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深度是检验党建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标。为了真正提高党员的凝聚力和活跃度,深入研究并优化组织生活的各个环节,确保每一次组织生活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推动党员之间的深度交流和团结合作十分必要。首先,组织生活是党员之间交流思想、增进友情、统一意志的重要平台。电力企业应定期组织“三会一课”,即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和党课,确保党员能够及时了解党的最新理论和方针政策,同时也能够倾听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良好的交流机制。其次,开展“党员示范岗”等活动,选取技术骨干、业务能手以及有代表性的党员,在一线岗位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实际工作展示党员的先进性,让党旗在生产一线高高飘扬。再次,加强党员的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如制定详细的组织生活会议议程和流程,确保每次组织生活都有明确的主题和目标。同时,开展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活动,每位党员都要定期与所在班组的职工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及时反馈给党组织。
电力企业在国家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稳定、效率和发展关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社会稳定。其中,党群关系的作用尤为重要。首先,党群关系是企业党组织联系广大员工的桥梁。一个有力、健康的党组织可以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方向、稳固的支持和及时的帮助。在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竞争加剧,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员工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随之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党群关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它是党组织能够真正深入人心、得到员工支持的关键。其次,和谐的党群关系可以为企业带来更为稳定的工作氛围。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复杂,需要员工们之间紧密的配合和高度的默契。而这种配合和默契往往建立在企业与员工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只有当员工信任企业的党组织,认为它能够代表自己的利益和追求,他们才会更加主动地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社会各界对电力企业的期望都非常高,一个内部和谐、员工融洽的企业,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支持,也更容易在外部环境中获得有利的发展机会。
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关键支柱,其稳定、高效的运行直接关联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企业党员的理论学习显得尤为关键,因为它不仅是党员政治觉悟的基石,更是指导企业发展的灯塔。首先,当前有的电力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存在内容更新不及时的问题。面对国家不断更新的政策导向和党内新的理论观点,企业党建的理论学习内容有时会相对滞后,导致党员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时缺乏足够的理论武装。其次,理论学习方式方法单一。传统的学习方式如集中学习、听报告等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党员的学习需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将党的最新理论观点快速、准确、生动地传递给每一位党员,是当前理论学习体系亟须解决的问题。再次,电力企业有其特殊性,企业党建工作也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学习,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照套。对于电力企业的党员来说,更需要了解如何将党的理论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最后,当前的社会文化环境强调快速、高效,导致了电力企业在理论学习方面更倾向于“快餐式”“应试式”的学习,而忽视了深入、系统的学习。这不仅导致了理论学习的质量下降,还可能影响到党员的长远发展和企业的稳健前行[3]。
在新形势下,电力企业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党组织生活规范化水平不足已逐渐成为制约电力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深化的痼疾。首先,党组织的日常活动和会议缺乏针对性,导致这些活动与会议与企业实际贴得不紧。同时,由于人文关怀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扎实,使得党员们感受不到组织的温暖,对组织生活持有距离感和疏离感。其次,尽管有固定的程序和议事规则,但其实际执行不够严格正规,进而导致组织生活效果弱化。再次,党的组织生活长期以来缺乏创新,多年来一直沿用着相似的活动模式和内容,难以触及党员的内心,更不用说满足他们多元化的需求。最后,随着电力行业技术和管理模式的迅速革新,企业党组织很容易产生惯性思维,尤其在面对新的挑战时,依旧采用原有的组织生活模式和内容,未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而电力企业在不断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很可能将更多的资源和注意力转移到了生产经营上,从而忽视了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建设,导致党建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有不进反退之势。在现代电力企业中,年轻党员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他们对组织生活抱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但传统的模式已难以满足他们的内心预期和实际需求,进一步加剧了规范化水平不足的问题。
在日益复杂的电力市场环境中,企业面临的决策题目多种多样,如技术升级、市场拓展等。然而,很多时候,党组织在这些决策中的定位与参与度却并未明确。例如,在某些技术采购或项目投资的决策中,理应涉及的长远发展策略、对国家能源政策的响应等,这些都与党的总体方针密切相关,但却常常被忽视,致使党组织的声音在关键时刻缺位。首先,在决策流程中,尽管党员、党代表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但这些意见并未真正融入决策中,导致了党的群众路线在企业决策中的实际体现受限。例如,关于新能源项目的开展,一些党员可能基于对地方政策、群众需求的深入了解,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建议,但在实际的决策中,这些建议却未被充分重视和采纳。其次,在真正的企业决策中,党建的理念、策略往往缺乏系统性的融入。比如在企业文化建设、统一战线工作、企业服务地方关系等方面,如果能够将党建的理念深入融入,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更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突显出党建工作的指导作用。最后,随着电力行业的复杂化和多元化,企业决策的难度和复杂性增加,导致企业决策过程中倾向于采用专业技术层面的决策模式,而忽视了党组织在其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构建多维度深化的理论教育平台,不仅可以加强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指导,还能够为党员提供更为丰富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更好地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的实际发展相结合,为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持续的动力。首先,多维度意味着理论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读书、听课等形式,而是通过线上线下、集中与分散、自主与导向相结合的方式,为党员提供更为丰富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例如,开设电力行业专题研讨班,围绕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与党建理论课程相结合,使党员既能够加深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又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其次,深化则意味着理论学习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真正做到深入领会。这需要企业在理论学习中注重方法论的引导,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将所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等,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通过建立案例库,将电力行业的实际案例与党的理论实践相结合,使党员在学习中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理论的力量。最后,电力企业在构建多维度深化的理论教育平台时,还需要注重与时俱进,紧跟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定期更新学习内容,确保党员在学习中始终保持与时代同频共振。例如,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如何结合党建工作,推动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就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4]。
有效的监督评估不仅是对党组织生活质量的保障,也是推动电力企业党组织不断进步的重要手段。一是针对电力企业的特性,可以设计和制定一套具有行业特点的党组织生活监督评估体系。该体系应细分各项评估指标,如党组织生活的规范性、党员参与度、活动内容的质量等,并为每一项指标设定明确的评估标准和评分方法。此外,还可以引入第三方专家和评审团队,对党组织生活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二是要建立一种常态化的监督评估机制,确保党组织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监督。通过设立专门的党组织生活监督评估小组,定期对党组织生活进行抽查、审查,并对每次党组织生活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归档。同时,鼓励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对党组织生活的不足之处进行反馈,作为监督评估的重要参考。三是党组织生活监督评估的结果应作为电力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的考核依据之一。根据评估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存在问题和不足的部分提出整改意见,确保评估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推动党组织生活不断向好。四是为了确保评估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电力企业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对党组织生活进行数据化分析,为监督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更为精确地把握党组织生活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工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电力市场的变革,企业决策层面的课题逐渐增多,如何确保党组织在决策中的声音得到响应,进而反映党的总体方针,成为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的核心挑战。为此,建议电力企业推动党组织决策融入机制。第一,在任何关键决策初期,党组织建立专门的工作小组,针对即将进行的决策主题进行预判和提前参与,确保党的理念和方针从一开始就得到充分考虑。如针对新能源项目,基于党组织对地方政策和群众需求的深入了解,确保其建议能在决策初期获得充分重视。第二,在整个决策流程中,明确党组织的角色和参与度。每一个决策阶段,都应有党组织代表参与,确保其宝贵的意见得以融入,并在决策中发挥实际作用。此外,对于党员个人提出的意见建议,应建立特定的收集反馈制度,让党员了解其建议是否被采纳,以及如何被采纳,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积极性。第三,每一个决策完成后,党组织应进行决策后评估,查看党的方针和理念在决策中的实际体现,以及决策的实际效果。如决策偏离党的方针政策,应进行及时纠正,确保企业决策始终与党的总体方针保持一致。第四,针对电力行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定期对决策层进行党建知识和理念的培训,使其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及其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确保决策过程中既考虑到技术专业性,也充分体现党的群众路线。第五,在企业文化中,将党建理念和决策融入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每一个员工都能理解和认同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执行力[5]。
面对新形势,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的深化加强不仅符合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方向,更是确保企业可持续、稳健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未来的推进过程中,应不断探索与完善具有行业特色的党建工作模式和方法,确保在响应产业变革的同时,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这将为电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稳健前行,创造更为辉煌的业绩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