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法官高晓力:走向联合国的“中国第一”

2023-02-06 08:45潘彩霞
时代邮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最高人民法院法庭审判

● 潘彩霞

2022年11月,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法官高晓力当选联合国上诉法庭法官,这是该法庭设立以来,中国候选人首次当选。

担任法官20多年来,高晓力长期耕耘在涉外民商事审判一线,主审过几百件重大、疑难涉外或涉港澳台案件,留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和指导性案例。在实践的基础上,她参与起草司法解释、撰写著作,填补了多个领域的立法空白,因此被法律界称为“学霸型”法官。

笑容温婉,眼神明亮,如今,那个怀揣法官梦的青涩少年,已成为中国司法领域的栋梁之才。

为筑梦,时刻准备着

高晓力是河北深州人,中学时到石家庄读书,从那时起,她有了成为法官的梦想。1990年,17岁的她如愿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在象牙塔里,她一心汲取知识,憧憬着未来。

越是努力,幸运就越是眷顾。大学毕业后,高晓力顺利踏入最高人民法院的大门,那一刻,她似乎嗅到了梦想花开的芬芳。

入职后,高晓力被安排到北京市郊的通县人民法院(现通州区人民法院)锻炼,带着紧张与兴奋,她跟随她的“法官师傅”第一次开庭。那是一起债务纠纷案件,法庭上,气氛一度剑拔弩张,而师傅的发问一针见血、毫不拖沓。在高晓力眼里,师傅就像一名娴熟的乐团指挥,成竹在胸。而在庭后调解中,她又看到了师傅的另一面:像老街坊一样和蔼可亲,用接地气的语言耐心细致地主持调解,如春风化雨。

最终,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见证这一切之后,高晓力的内心深受震撼。在师傅指导下,她执笔完成了调解书,成功结案!

此后,从民庭到经济庭,高晓力目睹前辈法官们用智慧与耐心把棘手难缠、矛盾尖锐的案件一一办妥。心怀敬佩的她逐渐放下“初出茅庐的骄矜”,在调查取证、撰写审理报告等各个环节,全心投入,处处学习。

▲ 高晓力出席第九届中国华南企业法律论坛 (图片来源:深圳国际仲裁院)

“要做一名合格的法官,光靠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远远不够,还要不断地增长社会阅历、积累审判经验,如此,才能以法律之手治疗公平正义肌体上的创伤。”在司法实践这个大课堂上,高晓力不仅初步掌握了办案技能,还更加直观地体会到司法对于解决社会纠纷的重要性,更加理性地认识和追逐自己的法官梦。

基层锻炼结束后,高晓力回到最高人民法院,成为经济审判庭的一名书记员。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她一遍遍演练审判程序中的事项,就在自认为游刃有余时,一次教训让她终生难忘。

那是一起公开审理的案件,有上百人参加旁听。开庭前,高晓力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一切看起来近乎完美。庭审开始了,审判长宣布:“请当事人的证人出庭!”只见旁听席上,有个人“嚯”一下站了起来。那一刹那,高晓力整个人都“石化”了——她忘记给证人找休息室,证人随着人群直接进入了旁听席!

因为证人旁听了整个庭审过程,无奈,其证人资格被取消。一时间,尴尬和羞愧齐齐涌上高晓力的心头。尽管在这个案件中,这位证人是否出庭作证,几乎不影响最终裁判结果,可她还是无法原谅自己的疏忽。

“审判无小事。”从那以后,高晓力时刻提醒自己,办案中一定要认真再认真,细致再细致。在书记员的岗位上,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博采众长,为了心中的法官梦,时刻准备着。

用中国司法的事实和数据说话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进出口业务增多,信用证纠纷案件也开始大量涌现。

1999年,高晓力参与了著名的“瑞士纽科公司案”,这是一起外国公司与我国开证行之间的信用证纠纷上诉案件。那时,我国没有关于信用证的专门立法,面对这一领域的国内首例案件,26岁的高晓力迎难而上,她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做足功课,平等保护了中外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后来,这次判决被称为“中国信用证审判的里程碑”,由高晓力参与起草的司法解释,为各级法院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提供了裁判依据。

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得到认可,高晓力被派往加拿大深造。留学归来后,她成为一名真正的法官,负责涉外民商事纠纷的审判工作。那是2001年,她进入最高人民法院的第八年。

“案件到了最高法院,就是最后环节了,必须保证当事人获得公正判决。”作为中国司法对外的窗口,高晓力丝毫不敢懈怠,厚达半米、一米的卷宗,看得她头晕眼花;因为过于投入,半夜醒来,案件还在她的脑海里“循环播放”,每发现一个法律问题点,她都如同拾起珍宝,兴奋不已。

连续几年没日没夜地战斗,三十几岁时,高晓力就有了白头发。一宗宗审结的案件、一部部司法解释的起草,以及诸多重大课题的报告,见证着她从一个法学院毕业生成长为涉外民商事审判的行家里手。

长期伏案和过度劳累,导致高晓力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010年,在她执笔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司法解释出台前夕,她旧病复发,疼痛难忍,为了能让发布会如期举行,她趴在床上完成了全部文字材料的筹备。此后不久,她又赴广东高院进行案件质量评查,依旧是趴在硬板床上,审阅完了堆成小山的卷宗。

“十年磨一剑”,高晓力最终跨入了高级法官的行列,时代向前,她也走向了行业的前沿。

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迎来第一起独立保函纠纷二审案件,当事人是一家葡萄牙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同时进行着一系列诉讼,案件非常复杂。高晓力负责承办该案件,面对这一新挑战,她一如既往地全力投入,抽丝剥茧地分析后,对我国法律规定中尚存的问题提出意见,不仅填补了立法空白,还促成当事人就全部争议达成一揽子解决方案。

温柔中透着坚定,理性中不乏激情,高晓力用中国司法的事实和数据说话,打消了外国当事人、律师、仲裁员对一些弹性条款的疑虑。

“每当看到他们的眼神从疑虑转向信任,我就深感自己的工作别具意义。干好自己的本职审判工作,让中外当事人都感受到中国司法的公平正义,并抓住机会传递出真实的中国司法之声,我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审判工作之外,高晓力凭借外语优势,在对外交流活动中,通过中央电视台,用流利的英语向国际社会宣介中国法治建设成就,展现了中国法官的魅力和风采。

为中国法官的称谓增添更多光辉

2015年初,司法体制迎来改革,面对压力,有的法官选择离开,有的举棋不定。高晓力没有动摇,在梦想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那年,最高人民法院设立了两个巡回法庭,高晓力被选派到第一巡回法庭担任主审法官,地点在深圳,期限是两年。这就意味着,她要和家人分开一段时间。

当她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儿子的意见时,未满7岁的儿子以沉默表示抗议。看着孩子委屈的脸庞,高晓力强忍着酸楚问:“妈妈这次去深圳工作,就像你在你们班担任数学课代表一样,有自己的责任,你支持妈妈吗?”这回,儿子点了点头,高晓力的泪水却在眼眶里打转。

“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可能有痛苦与割舍,为了心中的法官梦,我和家人愿意这样拼!”不久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在深圳挂牌成立。站在国旗下,高晓力再一次庄严宣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我宣誓: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

作为司法改革的“试验田”,巡回法庭推行的是全新的审判权运行机制,“案子怎么判,法官说了算”,从开庭、起草审理报告、提交合议,再到签署裁判文书,每个环节都要高晓力亲自负责。

已是“全国优秀法官”的高晓力仍保持着一贯的谨慎认真。处理纠纷时,她曾亲自去广西的有色金属矿现场调查,确认事实;签发裁判文书时,她总是字斟句酌,反反复复看上五六遍。

在高晓力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巡回法庭不仅被当地人称为“家门口的最高法”,还被外国驻华大使盛赞为“展示中国司法文明的新窗口”。

群众的口碑是最大的鼓励,在深圳期间,高晓力还发挥专长,为企业“走出去”支招。她在相关行业论坛上讲解涉外民商事纠纷解决途径,吸引了许多听众,上千人在线上线下热烈交流,让中国司法的声音传得更广更远。

“筑梦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滴水穿石的坚持,需要对公平正义的执着,需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甚至也需要对‘小我’利益有所割舍。”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国际商事法庭成立时,她成为法官之一,继续为智慧法院的建设贡献力量。

担任法官20多年,高晓力参审了近千起案件,争议标的额累计高达上百亿元。她主持的庭审被评为“示范庭”,她审理的案件作为指导性案例被汇编成书,她撰写的裁判文书在评比中多次获奖。

2019年,建国70周年时,作为法院系统的代表,高晓力登上“民主法治”方阵彩车,站在巨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背景下,她心潮澎湃。对未来,她曾这样展望:“我们每一位执着于法官梦的赶路者,都要抱定奋斗的决心,不辱使命,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国法官的称谓增添更多光辉。”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22年,高晓力不负众望,当选联合国上诉法庭法官,走上新的征程,她依然不改初心:“我自豪,我是一名共和国的法官!”

猜你喜欢
最高人民法院法庭审判
公众号如何分割,四闺蜜闹上法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专利间接侵权的比较与适用——兼评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七十年前那场文明的审判
法庭争孙究竟为哪般?
消失中的审判
对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民事审判功能的思考
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