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中职阶段是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而德智体美劳“五育”的主要目的是把道德信念具象为实际行动,引导青少年在实践行动中将品德规范内化为自身要求,并在行动中培养良好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因而,扬州文化艺术学校高度结合中职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及艺术专业学习所长,切合时代主题,丰富、创新德育载体,深化德育活动,在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
一、以“党的生日”为主题,激励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热情
以“建党百年、建团百年、喜迎二十大”等为切入点,扬州文化艺术学校策划开展以学生主题德育教育活动与时代精神传承相融合的思政教育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学生参与率高。比如,以“建党百年”为主线,该校团委承办“镌刻信仰跟党走,红色非遗润我心”团市委主题团日活动,带领学生学习剪纸(非遗)技艺,让学生们动手体验《入团誓词》《入党誓词》的剪刻过程,创新性引导学生了解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传承党的红色基因。比如,该校团委还承办团市委“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通过艺术表演专业学生同台展演,表演原创主题文艺作品,用艺术手段重温峥嵘岁月,礼赞党的光辉历程,坚定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比如,以“建团百年”为主线,该校组织学生集中收看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活动。同学们认真聆听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心潮澎湃,会后校团委还开展了“艺校青年说——向团表白”活动,引导扬艺青少年铭刻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开启一场青年学生与共青团组织跨越时空的对话。该校还以“喜迎二十大”为主线,举办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市级示范性入团仪式。同学们在参观了扬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团史陈列室,了解共青团的发展历程后,面向团旗,庄重宣誓,激发了扬艺青少年学生的爱党、爱团、爱国热情。校团委还组织部分优秀团员深入社区,通过参与群众艺术文化节、志愿服务等活动,参与扬州市地方文化建设,为增强扬州地方文化自信、喜迎“二十大”勝利召开营造了良好人文氛围。该校通过校团委、学生会与学生社团深度融合,通过开展以“艺校生心中的二十大”为代表的系列活动,让学生从时代精神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强化榜样引领,以思政教育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充分展现出当代艺术专业学子的家国情怀。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激励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肩负起当代青年的神圣使命。
二、以“四季题材”为主题,开展美育系列实践活动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结合艺校学生年龄特点和艺术特长,将学生主题教育与民族纪念日、国家传统节日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相融合,利用学校演出实训基地条件,开展“四季题材”系列主题美育教育实践活动。比如,每年4月组织学生开展“春之颂”诗歌散文朗诵展演活动。朗诵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家乡、热爱校园、热爱生活等为主题的诗歌或散文。让学生通过祭祀华夏始祖、纪念革命先烈、缅怀逝去亲人的形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节日文化内涵,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感受上下五千年孕育出的博大精深的人文精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提升中华语言素养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让学生懂得“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每年6月组织学生开展“夏之情”学生校园风采展演活动。展演活动通过声乐、器乐、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呈现,展演作品主题鲜明,突出感恩主线。之外,每年9月,教师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开展“秋之韵”新老生联谊展演活动。弘扬尊师重教的中华传统,使学生懂得感念师恩,同时为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增进师生感情,鼓励师生共同参与,体现和谐校园文化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好专业技能的信心。每年12月,该校组织学生开展“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合唱展演活动。合唱节目以班级形式集体呈现,合唱曲目内容健康,符合主题,以爱国歌曲和赞美祖国歌曲为主。“四季”题材德育主题展演活动开展范围广,一年四季季季有活动,活动主题分明,形式多样,学生参与率高达100%。充分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体现学校“以德树人、以艺立人”的育人理念,实现学校“文以载德,专业塑才,实践成人”的德育培育目标。
三、以“劳动,与艺同在”为主题,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用艺术技能担起时代责任,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以劳创新,教育学生努力成长为有职业理想、有专业本领、勇于担当的新时代劳动者。扬州文化艺术学校非常注重将劳动教育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比如,依托“扬艺讲堂”平台,邀请劳动模范、专业能手进校园,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专题讲座,凸显校园人文特质。同时,将家长资源引入校园,邀请有劳动技术特长的家长作为劳动教育指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之外,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将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延伸到社区,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劳动实践平台,实现学校与社区的共建双赢,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动教育体系。另外,根据艺校学生特点,通过跨学科渗透劳动教育内容,不断延伸劳动教育空间,将劳动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技艺紧密结合。以地方“非遗”项目传承为抓手,开设剪纸、绒花制作、戏曲化妆等特色教程,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工匠精神的精髓。该校还以优秀毕业生为典型,自主编创拍摄了微电影作品《勤身苦志学技艺梨园舞台展芳华》,讲述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戏曲表演专业2020届毕业生王舒同学秉承学校“勤身苦志”的校训成人成才的故事。该作品贴近学生生活、育人价值突出、具有榜样引领作用,2021年被高等教育出版社选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组编的《劳动教育读本》,作为配套资源在全国出版发行。通过学校优秀毕业生成才典型的巨大影响,推动了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的综合育人价值。
五育融合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新思路,已成为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作为一所艺术特色中职学校,“以德育人、以艺立人”是学校的育人宗旨。劳动教育作为学校加强德育教育的有力抓手及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艺术教育始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坚持不懈地刻苦专业训练无不体现着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作为艺术类职业院校,如何实现五育互育、共生共长、有机融合,值得深入探讨。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充分挖掘艺术职业院校办学特色,推进艺术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案例研究,以艺术实践为载体,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构建大思政格局,贯彻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的理念,坚守素质教育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系统落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该校的系列活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幸福,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从而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
(作者单位: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本文系2022年度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第五期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基于项目化实践的艺术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研究——以扬州文化艺术学校为例,项目编号:ZYB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