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津瑞
锡剧王兰英“王派”艺术的唱腔流派特色鲜明,表演上有着华丽多姿、真挚朴素两重特点,塑造的人物丰富多彩,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对观众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其代表作有:家喻户晓的《双推磨》、至真至情的《玉蜻蜓》、春风化雨的《吹灯试笔》等。作为王派艺术的第三代传承人,我将从唱腔和表演两个方面,深度剖析其艺术特点。
王兰英老师在她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不断探索和累积,历经了几十个春秋的艺术实践,根据所演绎的剧中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人物形象,结合自身条件,形成了不拘一格的王派唱腔。其特点:吐字清晰、沙糯细腻、高亢委婉、花腔奇特。尤其擅长演唱抒情性极强的【簧调慢板】,韵味十足、令人回味无穷。
锡剧《玉蜻蜓》是家喻户晓的剧目,也是王兰英先生的经典代表作。她饰演的申大娘从容大气、精明能干、坚贞不渝。其中《探病》一折更是传唱度极高。“画楼绣阁寂无声”便出自《玉蜻蜓·探病》。此时的申大娘是位病人,在舞台设计上不能有大幅度的舞台调度和身段动作,所以唱腔就极为重要,能直接表现出人物当下的个性与情感。
“画楼绣阁寂无声”这段唱共十二句,使用的是锡剧基本调——簧调,设计基调哀婉深沉。第一句为【簧调开篇】,“画楼”两个字起唱为低音,运用一连串的小腔来衬托申大娘思夫成疾的病态感。“寂”字气息是往内收的,有微微的停顿感,随后顺音顺情地唱出“无声”的孤寂感。在这字里行间的小腔处理上透露着“王派”一字多腔、一波三折的特点。接着转【中级簧调】,这是申大娘在交代她的境遇。堂堂一位吏部尚书的掌上明珠,出身豪门、才貌双全,却落得个委曲求全、孤苦伶仃的结果。所以当演唱到第三句“千金女”的时候王老师用足气息翻了个高音,以此来表达剧中人不知向谁诉说的委屈。突感病中用力过猛,紧接第四句“只落得含冤衔恨苦一生”时又迅速落了下去,恢复到低婉的唱腔。好比重病的人高呼了一声,没力气了,必须喘口气休息一下。“官人啊”这三个字是思夫的点题,王老师在演唱这句高腔时情绪非常饱满,感觉是在呼唤申贵生,想要跟他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不甘。这样高低轮换的演唱王老师安排得非常巧妙,既突显出剧中人物情感上的波澜起伏、相互呼应,又不会让观众有平庸低沉、一落到底的感觉。之后几句【中级簧调清板】其中有板式用腔上句和下句、腔与板的节奏变化,避免重复。王老师把这几句唱腔处理得利落干净,由此表现申大娘内在是个精明好胜的女强人性格。当唱到“回心转意归来时”的最后三个字是转【散板】,此刻的拖腔又是以情带腔、由内而外、自然而然地流露呜咽哭泣之声,再一次为申大娘悲情的命运表达出深切哀婉的长叹。最后一句“只见灵台不见人”的前两个字出音较轻,随后慢慢过渡衔接后半句,最终落调恢复到低沉的状态,给观众一种无处可诉、无可奈何的病态感蔓延全身。王老师运用她极富张力的嗓音和细腻入微的声腔处理紧扣人物情感,使“画楼绣阁寂无声”这段唱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唱段。
王兰英老师的形象端庄大方、高贵典雅,她的表演从容舒展、飘逸灵动。尤其是含蓄优雅的身段和轻盈如燕的圆场更有她独到的功力。如锡剧王派艺术的著名代表作《双推磨》中苏小娥一角,如果没有深厚的舞台表现力是远远达不到那种令人过目不忘的境界的。内唱“黄昏敲过一更鼓”,瞬间将观众带入昏黄凄戚的氛围之中。王老师饰演的苏小娥是位寡妇,更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女子。“一更鼓”起声是她的日常劳作,我们从苏小娥的出场就可以看出王老师的表演特点。“快而稳的圆场”表现了苏小娥此时此刻焦急的心态,但又不失稳重,同时也凸显了王老师娴熟的脚底功夫。在这里她运用了一系列戏曲写意的表演方式“打冷颤”“挡风”“讯速后退的台步”等等,一个亮相就把剧中人物的背景、时间、地点、心境交代得清清楚楚。接下来一句唱“房内走出我苏小娥”,她转身用手遮住油灯,这是下意识的生活化动作,随后快走几步将油灯放置桌上。这时有一个背对观众微微定格的停顿瞬间,这个处理非常巧妙,不仅能突出剧中人内心孤寂的心情,也表现出劳动妇女质朴无华的形态。因为舞台上只有简单的一桌二椅,没有其他任何的道具布景,所以磨豆浆的石磨、挑水的桶等都需要依靠演员的手眼身法步来表现。
演唱“清早忙到深半夜”这句,王老师的唱腔力度逐渐加大,同时上身往后仰,单手指桌上的油灯,形成一个侧身面对观众的亮相,展示了她善用腰功的特点。“从来无人肯帮我”,这句台词是为何宜度后来帮助苏小娥推磨作铺垫,双手抱胸的动作也反映出剧中人孤立无援的境况。“到了年底分外忙,挑水推磨我一人苦。”分別用双指和单指点明水桶和石磨的固定位置。王老师运用戏曲程式化、虚拟化的表演,让观众感觉到这些东西是真实存在的,“虚拟”不虚。接下来是迅速把挂在墙上的扁担取下,横向分别向两边钩住水桶,双手托起扁担,低头蹲下放上肩膀,双手紧抓桶绳快步走到门边,拨门栓,打开门,一阵刺骨的寒风吹来,这时的身体微微向后仰,右脚麻利地跨过门槛回身关门,左脚脚尖前侧点地转身,这是一个舞蹈化的身段动作。“肩挑水担上河滩”挑上扁担跑起圆场,这时又一阵寒风迎面扑来,身体稍稍后退几步侧头躲避。因风势很猛,水桶都吹晃了,所以双手要牢牢抓住桶绳,站稳脚步扬起头,眼神坚定唱“哪怕是一夜不睏我也要做”。这一段是王老师精心设计、一气呵成的形体动作。它不仅表现了苏小娥无惧风雪的艰辛与困苦,也体现出勤劳质朴的劳动者终将获得美好未来的寓意。下面这段表演最能体现王老师的个人风格。在风雪交加的凌晨时分,剧中人苏小娥要挑水磨豆腐,这里她的鞋子沾了雪,走这个台步的时候需要循序渐进、由慢到快,展示此时此刻特定的场景。去河滩这条路按原定应该是运用熟悉而飞快的圆场,可王老师的处理是一场大雪已经把原有的路都掩盖了,而且雪天路滑,必须处处小心、步步留神。所以同样是快圆场,平时的“快”与下雪天的“快”是不相同的。王老师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准确地表现出舞台上的同中之异。
王老师的“冰中挑水”也非常有特点。下河滩时要步步踩稳,舞台是平面的,所以只能通过脚下台步表演“下河滩”。她把着力点放在脚趾上,使劲往下踏,突然脚底打滑,左脚顺势向外抵住,抓紧桶绳。此刻河面已经结了很厚的一层冰,需要放下水桶用扁担凿开冰层。王老师转身拿起扁担先小心翼翼靠近冰面,双手使劲而干脆敲两下将冰砸开,再用扁担把冰搅开。接着放下扁担用围裙擦手放到嘴边呵下热气,让冰冷的手恢复点知觉。拎起水桶往下一揿再提起,水打得太满,要稍稍倒掉一点,拎上来摆好。然后换个方向同样的动作再打另一桶水,顺势擦汗擦手捋发。这些看似很随意的动作,其实都是王老师精心设计过的。接着转身拿起地上的扁担放在水桶上两边一勾,蹲下身子抓紧桶绳一点一点慢慢挑起来。之前在家里桶是空的,所以王老师在表演时一下就挑起来了。可现在是装满两桶水的扁担,非常沉重,所以在这里她是慢慢站起来。空与满,这前后两次挑起扁担的表演王老师的演绎是有反差感的。“下河滩、凿冰、打水、挑水”这些都是典型的农村劳动人民的生活缩影。王老师的表演非常生活化,同时她为了追求舞台的美感,高度地凝练了一系列精准优美的形体动作。这段表演也是学习中很难达到的一个艺术标准。《双推磨》是第一部锡剧电影,至今已有六代传人,学习过《双推磨》的演员们基本也都已成为各个院团的业务骨干。这出戏经久不衰、代代传承。
作为第三代传承人的我在实践演出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深刻理解了戏曲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通过演出《双推磨》获得了中国田汉小戏小品“传统小戏”组的季军。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将守正创新始终贯穿于戏剧创作中意味着赓续历史文脉,勇于突破创新,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又能不断丰富艺术表达的形式和手段,推动戏剧作品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