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海 燕
(哈尔滨师范大学 西语学院,哈尔滨 150025)
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求的高层次语言服务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根据翻译职业的规律,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措施和方法,提供真实的翻译服务场景,为学生进入社会奠定基础,因此政校行企一体化联合培养是必由之路。但目前的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存在供需双方需求不匹配、与地方经济发展耦合度不高的问题;联合培养存在于协议层面,产学研融合的层次较浅,没有形成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翻译专业的实践性特点没有落实到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研究生服务意识不强,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国家对外宣传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该更新观念,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方面寻求创新突破。
本文以哈尔滨师范大学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为例,从立足地方的办学定位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寻求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政府-高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的转型发展之路,进行有益的实践探索。本文运用行动研究法,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研究步骤,提出基于合作翻译项目的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策略,希望为同类型院校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样本。
高校的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把握国家和地方发展的战略机遇,顺势改革创新,尤其要关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立足本省、面向全国、辐射周边,明确翻译专业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国家和地方单位,培养翻译人才,服务国际传播战略和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
1.服务国际传播的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要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顺应国家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需求,面向世界培养高层次翻译人才,通过翻译来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话语权[1]。
地方文化的传播是国家文化传播的有机组成部分,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从讲好地方文化故事入手,推动地方文化走出去,进而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以对准这一国家和社会文化宣传的需求,与各种博物馆等建立翻译志愿服务基地,设计合作翻译项目,承担解说词翻译和英语解说员培训等任务,形成文字或视频等与地方文化宣传相关的优秀作品。与各地宣传、外事、文旅、外宣等部门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承担地方文化资源外宣的任务,为地方文化的国际传播贡献专业力量。依托这些项目,实现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通过合作翻译项目将中国特色战略传播的站位和格局,以及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等目的融入学生培养目标,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的责任和使命为引领,鼓励学生积极推动中华文化、地方文化走出去,着力提高文化感召力和形象亲和力,助力我国国际传播的时代需求。
2.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偏重应用和实践,要将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紧密结合,秉持服务地方的理念,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寻求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的最佳结合点,助力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
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该深入考察高校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经济文化交流的优势,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积极联系地方商务、贸促会等部门,通过商务翻译、旅游翻译、文化翻译、外宣翻译等载体,建立合作关系,设计合作项目,服务外事交往和文化交流、经济贸易洽谈会、博览会、国际性会展或节庆活动等,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培养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型翻译人才。坚持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路径,准确把握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明确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办学特色的辐射作用,对于地区性的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现实需求。
翻译行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语言服务类公司积极参与翻译教育。教育部和人社部(2013)提出,鼓励培养单位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原则,选择具备一定条件的行(企)业开展联合招生和联合培养,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元一体的合作培养模式[2]。《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2015)提出,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以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培养质量。依托行业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进行校企联合培养是当前中国高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渠道。联合培养是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专业教学质量的保障[3]。联合培养的两个难点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问题,以及合作的具体形式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应协调四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形成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
1.协调四方主体
随着信息化的到来以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校作为唯一教育主体的时代已经宣告结束。教育主体的多元化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多样化成为其重要特色[4]。社会情境进入校园或学生进入社会实践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必然条件。
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身应用型和实践性特点要求其人才培养必须由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支持,协同培养[5]。由于各方分属不同性质的组织,利益需求差异较大,目前的环境下,联合培养缺乏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导致目前社会力量各主体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内在动力不足,研究生培养主体单一。因此,协调四方主体,均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才能确保利益相关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持久参与与合作。通过合作翻译项目的方式,四方主体的需求和利益都得到了保障。
在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相关的政府部门,例如外事、文旅或商务部门等,对翻译服务有需求,还有资金和政策等资源优势,在政校合作中满足了对翻译技术、人才的需求,得到了翻译服务,使国际传播和经济发展等国家和社会需求得以满足。
行业代表,如翻译协会,有维护翻译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的需求,依托其职业信息的资源优势,在整合社会需求之后,在行校合作中起到桥梁和协调作用,完成了其为提高翻译质量、改进翻译服务、促进翻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使命。
翻译公司等企业的最大需求就是人才和经济效益,依托其职场经验和技术资源优势,与高校的教学资源相结合,在校企合作中,通过社会服务和高校人才培养,提前了解潜在的未来职场后备力量,满足其参与职业培训的愿望,也满足自身获取经济收益的需求。
在高校这一方,一方面,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对翻译知识、实践技能、职场经验和服务社会等有着学业上的需求,有知识和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在合作翻译项目中,不仅提高了技能,还体验到了付出劳动收到薪酬的获得感。在真实的翻译项目中,学生进入职场情境,有真实的用户需求,有了服务意识和真实的职业体验。在来自社会需求的原创翻译实践中,提升职业胜任力,促进学业与就业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高校的专业翻译教师,有培养学生、开展科研、参与行业实践和服务社会的需求,有知识和教育资源优势,在合作项目中与职场对接,获得了一手翻译案例资料,实现教学科研和职业体验的融通。通过合作项目,更加了解社会需求,从而明确培养目标,有利于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结合。与此同时,也更加了解行业规范,使教育教学更加与行业接轨,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行业需求结合,在产学研结合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与其他三方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合作完成翻译项目,解决了高校单一主体难以妥善应对一流拔尖应用人才实践创新、与社会需求接轨、知识能力跃升问题。这一合作方式平衡了各方利益,满足了各方需求,促进了四方主体之间达成共同目标,职责分明,各取所需,相互助力,形成了多赢共赢的局面。
2.完善联合培养的合作机制
经过三轮行动研究,探索出以下合作的方式:高校多渠道搭建实践创新平台基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委托翻译任务,翻译协会联系对接项目,翻译公司承担翻译任务,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基础翻译,高校指导教师完成审校,企业导师对译文质量把关,学生通过译文比对和案例分析提升翻译能力,产出翻译作品,基于真实的翻译任务完成翻译实践报告(毕业论文)。在实施合作的过程中,相关各方充分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各自的作用。
在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相关政府部门负责在政校合作中为研究生培养搭建平台,提供政策法规保障和资金支持,确保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在顶层设计、宏观理论指导方面,为地方经济建设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助力高校培养具有跨文化素养、传播思维的翻译人才。
行业代表,如翻译协会,在行校合作中起到桥梁作用,整合社会需求之后,做好产教之间的需求对接,搭建合作关系,确保经济文化活动得到高校提供的稳定的语言服务人才资源。同时,更多接触翻译人才培养单位,从而开展翻译研究和交流,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推进政府各企事业部门对接教育需求,同时服务教育,提供教育场所,推动人才培养的社会化,为高校的翻译教育提供必要的参考指导。
翻译公司等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承揽翻译项目,提供社会服务,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在市场需求和教育需求之间做沟通对接,为社会提供翻译服务,通过分包翻译项目,为高校研究生提供知识和技能培训,按照学生承担的工作量将一部分经济利益分享给学生。
在高校这一方,一方面,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以类似于“学徒”的“实习生”身份参与合作翻译项目,完成基础翻译,在与企业导师互动中完成翻译作品的审校。接受外事部门、翻译协会、贸促会和翻译公司的指导教师的各种专业培训,从涉外礼仪到保密原则,从翻译标准到行业规范,从翻译审校到项目管理都得到实践和训练。另一方面,高校的翻译专业教师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教育,只有借助企业导师,才能将行业现实引入到教学中。在合作项目中为学生提供理论指导和技巧培训,通过对接职场,获得一手的翻译案例资料,将翻译项目中的典型部分引入课堂,成为教学素材,创设真实的职业活动场景,让学生从案例分析中反思和拓展阅读,体现了体验式教学、任务型情境、互动式教学的优势。通过合作项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实现教学科研和职业体验的融通。同时,高校也更加了解企业对翻译人才的要求,从而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深度结合。
合作翻译项目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践环境,加大了校企合作力度,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原则,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元一体的合作培养模式,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3]。
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着力点,而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真实的实践环境。产学研联合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训练的重要保证[5]。教育部和人社部(2013)要求专业学位“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鼓励研究生早实践,多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职业胜任力”[2]。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要体现翻译职业的规律与特点,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抓手,以任务和成果为导向,将社会需求和翻译职业现实引入教学[4]。目前,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不高,不能真正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很大的原因是课程标准与企业标准脱节,开设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的比重较低,实用性不强,职业导向性不足,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上缺少创新性,亟待改革。
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运行机制,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相结合,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因此,以产学研教结合为背景,对目前高校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协同培养机制研究,具有特殊意义[6]。
“产学研教”的深度融合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和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1.“产学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与企业合作翻译项目,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产生效益;学生参与翻译过程,取得一定报酬,这客观上也为学生工读结合、勤工俭学创造了条件,从而解决了利益分配问题,增强了企业参与教育的驱动力,校企双赢,共生共荣。学生在开展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在双导师的专业指导下,针对项目中遇到的真实复杂问题,综合运用翻译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文本类型特点分析、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运用、平行文本的查找、难点的提炼归类、翻译策略的提出及论证,最后撰写案例分析和实践报告,分工合作、讨论分析,汇报和展示服务性学习的成果等。开展教学的步骤如下:
首先是译前准备,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学生在了解基地需求和感知项目的基础上,分析任务的语言特点和翻译难点,列举影响翻译的全部因素。学生确定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确定项目负责人和分组名单。负责人明确成果形式,分配项目任务,各组成员制订自己的项目目标、计划、进度表和应急预案。
在译中阶段,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翻译专业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该过程以学生自主探究、协同合作为主,翻译公司的兼职导师和校内导师担任指导者、资源支持者、评估者的角色,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跟踪项目的进度与任务完成情况。学生每天上交阶段性成果,导师根据学生的作品,指出错误,引导学生查找平行文本,阅读相关论文,查找理论书籍等方式,找出答案或做出判断和决策。
在译后阶段,经过学生的初译和二校、校内导师的三校、校外导师的审核和定稿、项目负责人的汇总,完成作品制作,根据委托方要求排版并上传系统。学生根据翻译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解决策略,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或翻译实践报告,并总结概括翻译策略和方法,反思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人经历的困难、掌握的知识技能、获得的专业成长等。
其次是学生展示和交流学习成果。学生根据翻译实践和案例分析,用书面和口头汇报的形式分享或展示计划、过程、成果、反思和收获等。期间校内外导师和学生相互提问、讨论、总结经验、升华知识。
最后,对任务的评价,由校内专业导师、校外行业导师和委托方做出多主体、多维度的综合性评价。针对项目的探究过程、学生的合作过程、作品的质量、案例分析报告等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总结,学生也对本次项目式的学习和实践教学的质量进行评价。
这种“实践-学习-再实践”的学习模式,更加注重实践,综合各种学习方式的精华,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对翻译项目自省式学习,学生内化了翻译标准,完成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真实的翻译任务中包含着理论知识,通过问题导向的互动,学生在实战中理解、消化、总结、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训练,实现知识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升华。真实的翻译任务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真实的职场情境,通过形象直观的实战环境与过程,强化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学生以团队方式进行翻译是通过同伴互动而提高自己的一种合作学习的过程,能够提高团队合作精神。项目与课堂紧密衔接,激发学生创造、创新的愿望和热情,促进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资料查询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决策能力等情境实践能力。
合作翻译项目驱动下的教育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运行机制,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等教育,校企合作育人,推动产业需求更好地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促进产业链、教育链和人才链的有机衔接,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2.产教融合,创新教学模式
通过“产教融合”,让“产品生产”融入课堂教学,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借助高校从翻译公司、翻译协会、外事部门、经贸企事业单位聘任兼职导师、共建实习实践基地的契机,与翻译领域的行业专家合作翻译项目,不但给学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能培训,而且将鲜活的行业实战带进课堂,教学内容更具有时效性和原创性,促进教学任务项目化、教学过程情境化,让学生真看、真学、真做,提升了课堂的活力。
基于合作翻译项目的课堂,围绕项目展开教学,以项目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能为学生提供体验翻译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完成翻译项目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围绕翻译意识、理论和能力等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活动化、项目化处理,形成在一定时间压力下的团队任务,并通过体验活动过程发生的现象来进行深度反思,通过实践与反思的结合领悟翻译原理并应用于实践。在翻译项目之前,教师起到指导作用,给予学生翻译理论、技巧、涉外礼仪、译者素养等方面的培训,提供概念框架,帮助学生建构对翻译活动的理解。在翻译项目中,教师坚持问题导向,以发现和提出翻译问题为教学出发点,以解决和回答翻译问题为教学目标。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构建理论框架,分析翻译问题,得出翻译策略。在翻译项目结束后,组织学生反思、讨论、总结和评价,升华知识,总结经验教训,给出未来学习的建议。以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批判式思维能力。
合作翻译项目还给课堂教学提供了真实案例,催生了教学案例的形成,促进了案例教学改革,推动了翻译案例库的建设。经过几年的积累,目前已建立了经贸洽谈会产品名称术语库和翻译语料库,并在学生的案例分析基础上汇集成了案例库,为校内专业教师的课堂案例教学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教学素材。同时,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通过对翻译项目的意义和价值的讨论,将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纳入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职业精神,坚定专业信念,实现专业认同,培养学术诚信和科学精神。专职教师参与翻译实践,丰富了实践经验,提升了教学水平,向双师型教师目标迈进。
本研究选择外事部门、翻译协会、贸促会和翻译公司四家实习实践基地和联合培养基地,采用合作翻译项目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探索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改革创新之路,经过连续三年的摸索和实践,经过19级、20级和21级研究生的三轮行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政府、行业协会、翻译企业等实习基地和高校学生、教师多方主体在该项目中受益,成果颇丰,其积极成效主要表现在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的教学与行业企业接轨、高校翻译专业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增强、案例化和项目式的教学新趋势。
对依托合作翻译项目的政校行企联合培养的实践,提出了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服务社会需求的目标和职业化导向,提出了具体的合作模式和实践教学的实施步骤,并根据本校的探索和实践,希望为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基于合作翻译项目,创新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渗透了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需求,体现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这一时代主题。教育教学方法形式的多样化,包含了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的举措,以成果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的参与互动、合作学习,在沉浸式的情境中,在真实的职业体验中,实现精神引领、知识灌输和能力培养。学生发挥主动性,在不断地尝试和体验中分析、判断、比较、综合,锻炼了多元能力,强化了使命感和责任感,涵养了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凝练了专业自豪感和科学精神。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体现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承担起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