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凤霞
时代的进步,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审美素养也在不断提高。在高中舞蹈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理论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舞蹈表现力等素养的培育,从而不利于提高教学成效。因此,在高中舞蹈教学中就如何加强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对策探析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高中舞蹈教学培养学生表现力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技能的培育,还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等探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和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所以加强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是更好地顺应教学新课程和理念要求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注重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育,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潜能,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等,进而在不断实践中提升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更好地融会贯通,提升舞蹈技艺与素养。
二、目前高中舞蹈教学现状分析
(一)舞蹈教师教学压力大,自身素养有待提升
虽然素质教育实施多年,但是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在高中阶段还是主要关注文化课程的教学,在这方面投入的资源等较多,对于舞蹈教学方面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相关的专业舞蹈教师数量较少,且他们的经验不够丰富,舞蹈教师在教学能力和素质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培训和提升,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强大的师资力量支持。
(二)教学模式不够创新丰富
开展高中舞蹈课程的教学,需要不断加强形式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成效。但是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舞蹈课不够重视,课时安排较少,且主要是以主活动为主,甚至以文化课代替舞蹈课程,教师往往习惯于按照教科书的内容进行知识的讲解和演示,在技能的教学方面也局限于基本舞蹈步伐的教学等,从而不利于开发学生的舞蹈潜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教学实践环节不够重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目前教师在舞蹈教学实践方面往往不够关注,主要是在理论课程的教学方面进行教学,也没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锻炼等平台,学生往往习惯于按照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动作要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提升舞蹈表现力的具体措施
(一)舞蹈动作作为一种肢体语言,具有鲜明的叙事功能和抒情功能,这就需要舞蹈动作在风格与情感层面为觀众提供联想空间。因此,舞蹈教师教授给学生纯肌肉的力学技巧动作,只是舞蹈专业学生求学的基础,而教会学生在特定风格中实现人体律动与情感表达的对应统一,才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目的之一。舞蹈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舞蹈动作与情感表达相联系,在日积月累的舞蹈练习中完成动作与情感的同步记忆,获得形式美与情感美相统一的审美体验。
(二)舞蹈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应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舞蹈艺术作为一种以直观性与动态性舞蹈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能够使观众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与无限的想象空间。对此,在舞蹈教学实践中,舞蹈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完整地理解舞蹈表演内容,并与自身已有的审美经验相结合,进而对舞蹈作品形成全新的认识,保障舞蹈表演是以不同情感张力为基调、以情感的自然表达支配舞蹈动作的运动。整体来看,舞蹈教师在培养与提升学生舞蹈表现力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认识到舞蹈最终需要超越动作和表演,以审美体验和联想扩展的再加工,自然且充分地表达自身情感,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三)舞蹈表现力的培育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不断进行实践探索等才能切实提升教学成效。所以学校应当加强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围绕教学目标新要求和教学实际等不断完善教学资源硬件与软件环境,加强相关资源的投入等,打造实践基地以及教学技术平台等,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同时注重实践平台的开发,结合市场需求和教学目标的变化等针对舞蹈教学针对性打造丰富的教学场地,在不断调整教学资源计划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形式,从而鼓励他们用于展示自己,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舞蹈学习自信。
(四)注重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并不断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方面要加强舞蹈教师能力和素养的培育。引进更多专业化的高素质舞蹈教师到学校任教,同时要加强舞蹈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术交流机会和学习平台,加强综合素养的考核,从而激发舞蹈教师的创作潜能,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等提供优质的教学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注重舞蹈教学模式的创新。要改变单一机械的授课模式,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等探索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形式。教师还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问题教学法等模式,将舞蹈表现力培养目标通过多种形式潜移默化地融入,鼓励学生积极融入集体中,展示自己的能力,互相进行切磋交流等,在互动中增进感情。
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以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等,开发学生的舞蹈潜能,提升他们自主学习和创新探索的能力。比如,以北宋画家王希孟所绘的《千里江山图》为背景创作的《只此青绿》,首次亮相春晚舞台便惊艳广大观众,既是舞蹈艺术与绘画艺术创新融合的成功典范,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集中体现。在舞蹈表演过程中,演员身姿的俯仰变换、奔走聚散恰恰体现出中国传统山水画虚实相生、含蓄内敛、聚散得宜的艺术审美,而这都得益于舞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深厚积累,使得舞者能够在深度把握作品思想与情感的基础上,以绝美舞姿带领观众梦回古代。需要注意的是,舞蹈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这类舞蹈作品时,既要关注演员的动作与神态,也要挖掘作品背后的立意与文化。
总之,在高中舞蹈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表现意义重大,在具体的教学中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围绕教学目标等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