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浦城县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与策略

2023-02-04 11:40胡雪雯郭科琦刘昊峄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浦城县生态农业农业

胡雪雯,郭科琦,刘昊峄

福建省浦城县气象局,福建浦城 353400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作出的重要规划[1]。在此战略背景下,我国许多地区在农业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农业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逐渐向生态循环农业趋势发展。浦城县隶属于福建省南平市,地处福建省最北端、闽浙赣三省交界位置,地理坐标处于27°32′~28°19′N,118°11′~118°50′E之间,面积为3 383.02 km2。全县地势分布特征为马蹄形,主要从东北以及西部向中部、南部倾斜,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降水量丰富,光照资源充足,年平均温度为17.4 ℃,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 797.9 h,年平均降雨量为1 700 mm,平均无霜期254 d左右。浦城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适宜发展农业。浦城县被誉为“福建粮仓”,总耕地面积约为333.33 km2,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3]。近年来,浦城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优化区内农业结构和农业生产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势头强劲。从福建省浦城县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浦城县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与策略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逐步优化浦城县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进一步推进浦城县生态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 乡村振兴背景下浦城县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与策略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浦城县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要战略途径,构建具有浦城县特色的农业体系,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1.1 打造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

按照生态化、田园化、机械化、数字化、灌排化的具体要求,浦城县全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工作。2023年浦城县会新建高标准农田近40 km2,到2025年将新建高标准农田80 km2,升级140 km2。浦城县高标准农田面积比例将超过85%。此外,浦城县还将部署高标准的农田数字化监管系统,以实现农田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可以为稳定提高粮食产能提供基础支撑,还可以为生产高品质的农产品提供有利的环境资源,更高效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1.2 创设绿色农产品深加工标杆区

近年来,浦城县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积极建设现代绿色农业,促进稻米、薏米、丹桂、灵芝、毛竹、油茶等优势产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不断转型。在实际发展中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推进农业发展。以稻米产业为例,浦城县先以创建“中国好粮油”示范县、绿色原料基地县为契机,展示了“浦城大米”的金名片。选择优良品种和土地,从土壤源头保护“绿色”,实施绿色生态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绿色种粮新技术,构建粮食监测云系统,同时还积极引入福建省食品生产经营追溯管理系统和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做到了“一品一码”、源头可追溯,让大家在采购用餐时放心、安心。

今后,浦城县还将全面推进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推进农业园区低碳循环,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转型。三年内,浦城将建设一批领先的循环经济基地,重点发展优质大米、浦城抹茶、特色薏米、保健灵芝、丹桂精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优化深加工园区循环农业产业链,构建集种植、养殖、销售于一体,农林牧渔业相结合,第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现代复合型循环经济园区和深加工产业体系。推广标准化养殖池塘、闭式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满足人们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生态环境的需求。

1.3 建立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生产示范县

浦城县将以被授予“全国第七批主要农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契机,踊跃争创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确保2023年主要农作物耕作、种植、收获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2%以上,争取到2025年实现84%以上。将“机械化”列入浦城县乡村土地整治高标准以及农田建设标准,全方位开发集自走式智能农机作业设备及无人机飞行预防于一体的农机装备智能调度平台,并且试点保障全县22块田、40 km2农田水稻以及油菜种植收割作业全机械化和统防统控。积极推动数字乡村示范县的建设,确保物联网、大数据、5G以及AI等技术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1.4 创设山区农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先行区

近年来,浦城县积极抓住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的机遇,依托浦城县特色农业、生态景观及文化资源,联动周边村庄及其村民,在农业特色产业基础上植入旅游业态,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更加美丽、农民更加富裕、乡风更加文明。今后,浦城继续以三产融合为切入点,不断促进乡村产业链横向延伸,使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进行有机融合。2023年,重点建设13.33 km2福建特色、南方一流的“十里莲塘——麒麟畈” 稻作公园,投资近5亿元,建设占地0.2 km2的粮食产业公共服务中心。到2025年,创建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5个以上,水美乡村示范村20个,实现全县80%的乡村达到乡村绿色繁荣标准。此外,还探索“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打造美丽乡村庭院700多个、创设美丽农村微景观300多处、建立美丽乡村小公园50多个、美丽田园20多个、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达到10个以上,推动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

1.5 建设南方领先的农业碳中和开发区

浦城县将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碳汇减排,全面梳理农业碳排放指标体系,验证关键参数,明确计量模型,积极实行常态化统计分析,摸清农业碳汇“家底”。将仙阳镇作为试点,采用已批准备案的《保护性耕作减排增汇项目方法学》计算年度固碳吨位,借助福建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完成挂牌交易。加强数字认证平台建设、标准和认证体系构建、县级循环碳中和平台建设,开展“零碳”农业认证品牌推广,打造“零碳“农产品在线销售平台。促进农业生产融入碳交易市场,确保低碳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做到一体化推广与规模化发展,力争率先打造科技创新型农业碳中和发展主导区。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浦城县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生态农业发展资金不足

乡村振兴背景下,浦城县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重点,逐渐开展很多生态农业项目。但随着浦城县生态农业项目数量的逐渐攀升,政府的财政压力也在加大[4]。一些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刚刚启动,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但是各级政府提供的有限补贴难以全面、高效地开展高效的生态农业项目。就金融部门而言,生态农业的贷款额度有限,一些抵押贷款还款期限短,不能及时填补生态农业发展所需的经费缺口[5]。生态农业资金不足将会影响生态农业项目的可持续高效开展,因此浦城县需要优化农业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体系。

2.2 农村技术实用人才较少

浦城县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农业的内涵和发展方向缺乏了解,对生态农业关注也较少。尽管近年来浦城县村领导班子逐步向年轻化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文化素质提高,但与生态农业的要求仍存在显著的差距。农业实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农业新成果研究应用能力较弱,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需求[6]。农村农业劳动力兼业化、老龄化现象突出,不利于浦城县生态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3 生态农业发展技术不够先进

发展生态农业需要现代农业技术作为重要保障。现阶段,浦城县生态农业技术装备不够先进。生态农业产学研联系不紧密,基层农业技术人才短缺,农业育种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不规范[7]。今后,浦城县的生态农业还应该加大技术投入力度,更高效地推动浦城县生态农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 乡村振兴背景下浦城县生态农业发展建议

3.1 建立健全生态农业发展资金保障机制

为促进浦城县生态农业高效发展,相关部门要引导社会金融资本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生态农业资金使用效率,探索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资金使用方式。严格惠农资金监督管理,保证农业补贴政策的有效性[8]。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要优化以金融为支撑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为新型农业经营者提供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加快形成金融保障、金融优先、社会踊跃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系,促使资源要素朝着农业农村流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9]。政府部门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优惠政策,逐渐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吸引更多资金用于生态农业项目发展,不断完善投资结构,提高项目投资效率,着力促进生态农业产业的持续、高效发展。

3.2 加大对生态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生态农业的高效高质量发展需要专业的生态农业人才作为助推力。为了高效高质量地开展生态农业生产,浦城县应该强化生态农业人才队伍建设[10]。结合浦城县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制定引进当地人才部署方案,以精英创业推动生态农业高效发展,不断壮大生态农业发展主体,为浦城县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人才力量支撑。虽然目前浦城县发展生态农业的环境较好,但高素质专业人才仍短缺。浦城县相关部门应围绕水稻作物绿色种养、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态农业领域,聚焦丹桂、灵芝等区域特色产业,加大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力度,着力打造一支复合型生态农业人才队伍。利用乡村振兴讲堂普及现代化农业知识,在田间地头向农户积极推广高新技术知识,农业专业人员与农户进行面对面指导。此外,浦城县相关部门还要加强与福建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建立健全长期合作机制,依托高校提供的技术和智力支持,积极开展科研、实验示范、技术培训等服务,并瞄准浦城县生态农业项目,为优化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产品加工、品牌营销等项目提供大量科研服务支持。

3.3 提高生态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为保证浦城县生态农业的顺利开展,浦城县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加强相关科研成果在生态农业发展项目中的有效应用。

第一,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鼓励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民积极学习和应用现代化新技术。

第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农业废弃物研究应用和试点示范,不断优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模式,注重农业现代化和科学融合,逐渐推动生态农业高效发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相关部门应根据浦城县的需要,吸收生态农业建设的先进经验,明确当地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结合生态农业技术的长期发展方向与短期农业技术需求,构建“高效、生态、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为生态农业高效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第三,全面推广实用的生态农业技术,构建适合各种类型的生态农业科技体系[11]。借助现代技术进步成果不断升级农村产业,激发农村产业发展活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国家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控制点的建设,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物调查监测和综合治理,普及农业废弃物均衡施肥、绿色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源污染排放和水污染。抓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提高农业应急管理、监测预警能力。

第四,依托“互联网+”新信息技术和新兴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推广浦城县农产品;建立多渠道营销平台,与“京东、顺丰速运、天猫、拼多多”等线上销售平台合作,打造数字技术与农业技术发展融合平台、数字技术服务浦城县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平台,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新赋能平台,为浦城县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数据资源支撑和信息技术保障[12]。

第五,加快数字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经营效率。依托浦城县旅游示范区优势,争取尽可能多的技术、经济、政策支持,加大农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加快物联网等手段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高农业发展信息化水平[13-15]。

第六,浦城县将根据智慧生态农业发展精细化、高标准的需求,继续加大农业废弃物研究投入力度。在创新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背景下,积极投入科研经费,建立适合浦城县的生态农业体系,助力农民高效发展生态农业,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促进浦城县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4 结束语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通过生态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还能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进一步推进浦城县生态农业发展,浦城县要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因地制宜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和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引进资金、人才、技术,全面提高生产农业发展水平,从而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猜你喜欢
浦城县生态农业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主动靠前 发挥优势——浦城县老促会助推革命遗址保护
一个老红军的初心——浦城县古楼乡石村原党支部书记张宝兰追记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清风廉韵”扑面来——记浦城县乡村和社区廉政文化建设活动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浦城县优质稻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