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东,鲁晨曦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当今,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然而,发展经济体正在受到科技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等外部环境冲击。在面对外部环境冲击时,创新生态系统韧性通过抵御外部冲击力的缓冲力与内部要素的流动力协同作用不断创新及其成果转化,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使经济系统快速恢复到初始或更高状态。在此背景下,厘清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通过提高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增强抵御风险和抗冲击能力,是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已有文献围绕以下线索研究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①创新生态系统韧性。部分学者研究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健康评估、生态位适宜度。Granstrand等[1]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是由技术、产权制度等构成的不断演化的集合。李福等[2]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并构建了健康评估模型。解学梅等[3]基于生态位理论,从物种和非物种两个维度评价并预测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另一部分学者研究韧性的内涵、特征。Walker等[4]指出韧性是系统抵抗外部冲击而激发的变化、适应并改变的能力。Meerow等[5]认为韧性是在外部环境干扰下自学习、自适应、自恢复,最终达到新的状态。Wildavsky等[6]基于韧性联盟中韧性特征概括,提出一般系统韧性特征六要素 (平衡力、兼容性、流动性、扁平化、缓冲力、冗余度)。少数学者研究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梁林等[7]通过对比生态学和韧性双重理论视角下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由多样性、进化性、流动性和缓冲性4个维度构成国家级新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监测体系和预警模型。杨伟等[8]首次利用指标评价方法测度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定性和定量双向分析其治理利基。胡甲滨等[9]以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创新韧性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大小、特征、规律。②创新生态系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刘钒等[10]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相结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根据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治理路径。华坚等[11]基于灰色关联及耦合协调度分析,发现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仍存在不协调问题。李燕[12]采用面板模型实证考察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提出差异化策略减少区域差距。李营等[13]认为,以企业、市场化平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基础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综上,现有文献对创新生态系统与韧性、创新生态系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做了相关研究,推动了相关理论发展。但存在以下不足:①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只局限于国家高新区的测度,缺少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测度。②缺少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研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如何?大小如何测度?有何特征?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如何?现有文献鲜有回答。鉴于此,本文剖析二者的影响机理;构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科学指标,收集2009—2020年30个省份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与成果转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数据,测度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大小、运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构建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其特点是:①经济数量与质量同时增加。通过创新带来科技进步,扩大经济增长规模 (GDP);通过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均GDP)。②经济结构优化。通过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如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③经济效益提升。通过创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收入,增加利润,带来消费水平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当创新生态系统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倒逼生态系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调整、自我适应,从韧性的多样性、流动性、缓冲性和进化性4个维度有效增加科技创新成果。通过创新成果转化,系统恢复甚至进化为更高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影响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及其演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提高创新成果产出,主要表现为4个效应。
(1)主体多样协同效应。创新生态系统需要足够抵抗力抵御外部冲击时,取决于系统主体的多样性。为抵抗外部冲击,创新生态系统必须快速创新,恢复系统受冲击前的状态,并利用创新成果转化促进系统进一步向高级状态演化。具体表现在:高校和院所拥有科研人才与先进设备优势,掌握前沿知识与技术,为创新提供智力援助;企业具有资金、生产设备、市场信息等优势,为系统创新提供市场导向;政府通过政策法规、搭建创新平台,金融机构为系统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中介机构为创新主体信息搜寻提供便利;生态系统主体间通过协同互动,产生协同效应。多样化主体通过不同领域知识碰撞产生火花,更能促进原始性创新。
(2)要素流动溢出效应。当创新生态系统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外部冲击时,系统内多元性创新主体为有效应对外部冲击,不断加强融合创新,相互间实现高频率交流与互动。由于各地区创新生态系统内各创新主体间存在能量势差,各地区创新生态系统对其他地区存在 “虹吸效应”与 “辐射效应”,引致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各种创新要素的流动。各种要素中,人才是创新活动主体,人才流动必然带来知识与技术的溢出效应。在相同投入时,知识的溢出效应必然带来本地区或其他地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产出显著增加,促进系统恢复并超越受冲击前的状态。
(3)要素积累缓冲效应。当创新生态系统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外部冲击时,伴随着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各种创新要素的流动。必然带来知识积累 (人是知识的载体)、资本存量、技术突破、信息积累。这些要素的积累为创新生态系统实现渐进式创新奠定厚实的基础,特别是知识积累是突破性创新的前提。依据知识生产函数的投入产出关系,要素积累 (投入增加)必然带来创新产出的增加。要素积累程度越高、深度越深,系统有效抵御国内外环境冲击的缓冲效应越明显。
(4)创新过程进化效应。综上可知,从空间视角看,当创新生态系统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外部冲击时,多样化主体互动交流,伴随各种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创新资源积累,有效增加创新产出。从时间视角看,各创新主体融合创新,组合各创新要素,通过自学习、自调整,改变创新因子形态与结构,经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商品化、产业化。随着时间推移,创新生态系统通过创新过程的进化效应,经过冲击前、冲击中、恢复期、转型期,引致产业升级,在时空上呈螺旋式上升过程,向自我超越的更高形态演化。
创新成果转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通过推动产业升级与增加企业收入来实现。当创新生态系统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外部冲击时,系统通过创新成果的转化,迅速促进系统恢复并进化到高级形态。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企业竞争力提升。而企业竞争力提升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各个产业的产值高质量增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因此,系统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力从传统的 “三驾马车”转向发展新格局下的 “创新驱动”的新旧动能转换。企业收入增加值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具体表现在:①材料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提升数量丰富、价格低廉的原材料,降低材料成本,还为企业提供优质材料改善产品质量、性能、功能、可靠性等。②产品创新成果转化一方面通过降低成本使企业产品更有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用途、完善功能、改进质量等使产品更有特色和吸引力。③工艺创新成果转化,通过工艺流程优化为产品质量形成提供可靠保证,也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④物质生产条件 (设备等)创新成果转化,直接带来劳动强度下降和劳动生产率提升,而劳动生产率提升通过要素组合效应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1)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由图1可知,从空间上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由创新主体、创新要素构成;从时间上看,创新过程不断演化。创新主体包括企业、学研机构、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个人与团体,呈现多样性。创新要素包括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与信息流,呈现流动性;要素流动形成要素存量:知识积累、资本存量、技术突破、信息积累,呈现缓冲性。创新过程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商品化、产业化,呈现进化性。由上述多样性、流动性缓冲性、进化型4个维度构成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由此,可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测度指标体系,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包含于研发阶段,商品化、产业化包含于商业化阶段,故进化性用研发投入与产出、商业化投入与产出表示,见表1。
表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测度指标体系
(2)测度方法。借鉴郭亚军等[14]提出的二次加权法:第一次加权关注各项指标在不同时刻作用,第二次加权突出时间的作用。首先,将原始数据使用 “全序列功效法”[15]进行标准化处理, “熵权法”确定权重,进行第一次加权求和求得各对象各时刻 (2009、2010、…、2019)各年测度值;其次,确定 “时间权”向量[16],根据 “厚今薄古归一化法”[17]思想:离现在越近,权重越大;离现在越远,权重越小;最后,利用时序加权平均 (TOWA)算子值进行第二次加权求和,求出动态综合测度值即韧性值。计算过程为:
第1步,加权求和:求出每个省市在不同年份的韧性值。
使用 “全序列功效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为:
(k=1,2,…,N)
(1)
式中,xij(tk)为第i个对象、第j项指标在tk时刻的值,xij*(tk)为第i个对象、第j项指标在tk时刻标准化后的值,max{xij(tk)}和min{xij(tk)}分别为第i个对象、第j项指标在N个时序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a=40,b=60。
指标同度量化处理,公式为:
(i=1,2,…,n;j=1,2,…,m)
(2)
式中,n为省份个数,m为指标个数。
计算第j个指标熵值,公式为:
(g=1/ln (n),ej≥0)
(3)
计算第j个指标差异系数,公式为:
gi=1-ej
(4)
确定第j个指标权重,公式为:
(5)
加权求和,求得各个对象各时刻评价值,公式为:
(6)
第2步,再次加权求和:求出每个省份在2009—2019年的韧性加权平均值。
在时间区间[t1,tN]内,tk时刻的时间权重为:
(7)
根据式 (7),求 (2009、2010、…、2019)时间权向量,公式为:W= (1/66,2/66,3/66,4/66,5/66,6/66,7/66,8/66,9/66,10/66,11/66)T利用时序加权平均 (TOWA)算子对第一次加权评价值数据进行集结,得到动态综合评价值,公式为:
(8)
(3)数据来源。研究对象为除西藏外的中国内地30个省份。数据来源于2010—2021的 《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年鉴》,对个别缺失数据采用插值法 (前后年份的平均值倒推)补充。
(4)测度结果。运用上述方法对2009—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的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值进行测度,根据模型 (1)~ (8)得到区域韧性综合测度值见表2。
空间聚类分析:用SPSS软件对表2中2009—2019年的加权平均韧性值做聚类分析,可分为以下4类。
表2 2009—2019年30个省份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测度值
(1)区域龙头型。包括北京、江苏和广东3个省份,韧性值取值范围为[60.271,68.598],分别代表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龙头型”。①北京的韧性为全国第1,表现在:信息化水平全国最高 (要素积累缓冲性),科技人力资源全国最强、科技产出全国领先 (创新过程进化性),技术成果转化优势明显 (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②江苏的韧性为全国第3,表现在:企业创新意识全国最强 (主体多样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保持全国第1 (要素积累缓冲性),两院院士人数全国省域居首、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保持全国第2、专利产出位居前列 (创新过程进化性)。③广东的韧性为全国第2,表现在:科技创新投入领跑全国 (创新过程进化性)、技术成果市场化水平全国最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保持全国第1 (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东部主导型。包括6个省份,即东部山东、上海、浙江,中部湖北,西部四川、陕西,韧性值取值范围为[48.690,53.705]。 “东部主导”包括:①环渤海湾区域的山东、辽宁、天津。山东的韧性为全国第5,表现在:企业科技活动投入不断提升 (主体多样性)、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居东部地区第2 (科技成果转化)。②长三角区域的上海、浙江。上海的韧性为全国第4,表现在:科技活动财力投入保持全国第1,科技活动产出全国最强 (创新过程进化性)、高新技术产业化领跑全国 (科技成果转化)。浙江的韧性为全国第6,表现在:企业投入强度保持全国第1、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全国第1 (主体多样性),科技意识提升至全国最强 (生态系统环境)[18]。
(3)中部主导型。 包括11个省份,即中部安徽、河南、湖南、河北、江西、吉林、黑龙江 (中部占7个省份),东部辽宁、天津、福建,西部重庆,韧性值取值范围为[44.620,47.546]。安徽的韧性为全国第15,表现在:R&D投入强度中部地区最高、政府科技投入中部地区最强 (主体多样性)。湖南的韧性为全国第14,表现在:科技活动财力投入力度加大,2019年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增速全国第1位,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居全国第6位 (主体多样性);企业科技意识增强,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位于中部地区第1 (生态系统环境)。河南的韧性为全国第12,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居中部地区首位 (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创新财力投入快速提升 (主体多样性)、科技意识有所增强 (生态系统环境)。
(4)西部主导型。包括10个省市,即西北的甘肃、新疆等,西南的云南、贵州等;东部海南;中部山西;韧性值取值范围为[40.593,44.122]。西北甘肃的韧性为全国第24,表现在:科研物质条件改善明显、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 (要素积累缓冲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效益快速提升 (成果转化)。而西北新疆韧性仅为全国第27,表现在:创新人员投入不足、科技活动财务投入长缓慢 (要素积累缓冲性),政府科技投入不高 (主体多样性),技术成果市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有待提高 (成果转化)。西南云南的韧性为全国第23,表现在:创新财力不断增长 (要素积累缓冲性)、高新技术产业化全面提升 (成果转化);贵州的韧性为全国第25,表现在:创新财力投入增长迅速 (要素积累缓冲性)、技术国际收入增长速度全国第1 (成果转化)、环境改善居西部地区首位[18]。由此得到结论1:从空间上看,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区域聚类特征显著,可分为4个板块:区域龙头型、东、中、西部主导型;各区域中各省份的韧性结构特征呈异质性。
时间聚类分析:由表2中2009年、2014年、2019年韧性值可知,从时间上看,东部龙头省市一直领先,中西部智力密集省份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进步明显。第一级:2009年、2014年、2019年有北京、江苏、上海、广东地区;第二级:2009年有辽宁、山东、浙江,2014年、2019年新增了中部的湖北、西部的四川与陕西。龙头型、智力密集型省份生态系统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呈高度相关,可能因为这3个省份高校智力密集。表现在:985高校中,湖北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陕西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川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高校较多吸引智力密集型人才,集聚了各类创新要素 (要素积累缓冲性),科研实力较强,科技成果多 (创新过程进化性),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强。同时,这3个省份有发达的科技产业园 (湖北省拥有东西湖工业产业园等、四川拥有成都高新工业区等、陕西拥有集贤产业园等),这些园区能够迅速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成果转化)。由此得到结论2:从时间上看,东部的龙头型省市 (北京、江苏、广东)一直领先,中部、西南西北的智力密集省份 (湖北、四川、陕西)进步明显。龙头型、智力密集型省份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高度相关。
(1)普通面板模型。借鉴Cobb—Douglas生产函数,资本、劳动及其他因素共同决定产出,公式为:
Y=F(A,K,L,Z)
(9)
式中,Y为经济产出、K为资本、L为劳动;A为技术水平,Z为其他因素。创新生态系统韧性res越高,生态系统创新产出 (创新成果)越高,故用韧性res来刻画技术水平A(创新产出),公式为:
Y=F(res,K,L,Z)
(10)
假定K,L不变,Y刻画经济高质量发展,用ehq表征;Z用控制变量 (基础设施水平infra、交通运输水平traf、教育水平edu)表示。考虑创新成果转化对经济高质量的影响,式 (10)可改进为:
ehq=F(res,trans(res),K,L,infra,traf,edu)
(11)
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对相关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考虑到韧性可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存在滞后性,参考孔骁的[19]做法,将韧性及控制变量滞后1期计算,考虑K、L不变,由模型(11)可构建韧性 (创新成果)及成果转化影响经济高质量的普通线性面板模型分别为:
lnehqit=cit+βlnresit-1(lnresit-1)+λ1lninfrait-1
+λ2lntrafit-1+λ3lneduit-1+μit
(12)
lnehqit=cit+βlnresit-1(lntransit-1)+λ1lninfrait-1
+λ2lntrafit-1+λ3lneduit-1+μit
(13)
(2)面板门槛模型。借鉴Hansen[20]的面板门槛模型:
yit=cit+β1xitI(qit≤γ1)+β2xitI(γ1
(14)
式中,i、t分别为地区、时间;y为被解释变量;x为解释变量;β1、β2为回归系数;q为门槛变量;γ为门槛值;I(g)为示性函数,当满足自身条件时,值为1,反之为0;c为常数项,μ为随机干扰项。
改进Hansen模型,构建以系统韧性、成果转化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
lnehqit=cit+β1lnresit-1I(lnresit-1≤γ1)+β2lnresit-1I(γ1 I(lnresit-1>γ2)+λ1lninfrait-1+λ2lntransit-1+λ3lneduit-1+μit (15) lnehqit=cit+β1lnresit-1I(lntransit-1≤γ1)+β2lnresit-1I(γ1 I(lntransit-1>γ2)+λ1lninfrait-1+λ2lntrafit-1+λ3lneduit-1+μit (16) 式中,ehqit为i地区第t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值,由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效益3部分组成;resit-1为i地区第t-1年的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值;transit-1为i地区第t-1年的创新成果转化,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来表示;infrait-1为i地区第t-1年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用以反映基础设施水平;trafit-1为i地区第t-1年人均公路里程,用以反映交通运输水平;eduit-1为i地区第t-1年人均受教育年限,用以反映教育水平;μit为误差项。 模型 (9)~ (16)各种变量及说明见表3。其中,依据上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定义,从经济总量、结构、效益3个维度对其指标进行刻画。数据来源同上,采用熵权法计算得出。 表3 变量说明 (1)门槛效应检验。首先,运用Stata16软件对门槛效应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出门槛个数,见表4。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创新成果转化对经济高质量通过单一、双门槛显著性检验,而三门槛未通过。可见,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双门槛效应。 (2)结果分析。对模型 (15) (16)进行估计,结果见表5。由表可知,模型 (15)中,当被解释变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解释变量及门槛变量均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时,存在双门槛值10.488、11.871。当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处于lnres<10.488、10.488≤lnres<11.871、lnres>11.871时,其回归系数分别为0.425、0.469、0.500,均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自身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双门槛影响且边际效应递增。可能的原因是:随着生态系统的不断进化,韧性不断增加,通过创新主体多样协同效应、要素流动溢出效应、要素积累缓冲效应等促进创新成果产出增加,并通过成果转化,系统恢复甚至进化为更高水平 (跨越双门槛的3个区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出现边际效应递增。 模型 (16)中,当被解释变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解释变量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门槛变量为创新成果转化,存在双门槛值2.286、5.386。当创新成果转化处于lntrans<2.286、2.286≤lntrans<5.386、lntrans>5.386时,其回归系数为0.055、0.486、0.052,均在1%水平显著。说明创新成果转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双门槛影响:边际效应波浪式递增。可能的原因是:①当成果转化低于第一门槛值时,由于技术转化的新产品收益不高且各种成本较高,对经济高质量的正向促进效应不明显。②随着技术成果转化不断积累,创新成果转化大于第一个门槛而低于第二个门槛时,新产品产量与收益不断增加,加上规模经济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急剧上升。③当成果转化进一步增加,跨过第二个门槛时,需要的一种或几种配套资源 (如资本、劳动力、信息等)出现短缺,导致成果转化部分中断,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呈现增速降低的趋势。综上可得结论3: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自身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双门槛影响且边际效应递增;创新成果转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双门槛影响且边际效应波浪式递增。 表4 模型 (15) (16)门槛检验结果 表5 模型回归结果 (1)从空间上看,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区域聚类特征显著,分为4个板块:区域龙头型、东、中、西部主导型;各板块中各省份的韧性结构特征呈现异质性。 (2)从时间上看,东部的龙头型省份 (北京、江苏、广东)一直领先,中部、西南西北的智力密集省份 (湖北、四川、陕西)进步明显。龙头型、智力密集型省份生态系统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高度相关。 (3)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自身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边际递增的双门槛效应;创新成果转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边际波浪式递增的双门槛效应。 (1)各地区依据自身创新生态系统的韧性大小采取差异化策略,有效提升各省份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及科技成果转化。①区域龙头型省份韧性较高,可继续维持。但也要注意不足,比如广东的韧性结构特征表现为创新进化快、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强,但创新要素积累稍有不足,要加强创新要素积累。②东部主导型省份应依据自身创新生态系统的韧性结构特征,扬长避短。比如山东的韧性结构特征为主体多样性和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强,但要素积累缓冲性差,应加大科研投入,兴办科技产业园。③中部主导型省份应发挥自身的科教资源优势,使生态系统的韧性上一个新台阶。如安徽的韧性结构特征为主体多样性强,但要素流动性较差、创新成果转化不明显;应提高信息化水平、促进要素流动,并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④西部主导型省份应迎头赶上。比如甘肃的结构特征为要素缓冲强和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有所提高,但主体多样性和创新进化慢,应积极引进人才和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其他省份类似,应保持自身优势前提下,弥补其他方面不足。 (2)各地区持续提升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①东部三大区域龙头型省份 (北京、江苏、广东)应加强联系,维持领先地位,同时带动周边发展。②中部、西南西北的智力密集省份 (湖北、四川、陕西)高校密集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流动提高韧性,促进创新产出。③各地区采取多样化措施,加强创新生态系统成果转化,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3)依据韧性、成果转化对经济高质量影响效应的差异,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①依据韧性维度特征,提高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促进创新产出。通过加大多元创新主体协同,提升创新要素的流动性,并通过要素积累提升生态系统的缓冲性,加快生态系统的创新演化,促进创新产出,抵抗外部冲击。②重视创新成果转化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产学研多主体协同机制,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加速生态系统创新成果转化。拓宽资金市场化供给渠道,利用互联网金融、信息平台,促进技术供给方与需求的有效对接。通过动能转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3.2 实证结果分析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4.2 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