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标准

2023-02-03 17:02
中国标准化 2023年19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宇宙知识产权

我国成立智能制造领域国际标准相关专委会

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9月19日开幕。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成立智能制造领域工业网络总线(AUTBUS)专家委员会。

在首批由我国组织制定的全I P化工业网络总线(AUTBUS)系列国际标准成功发布的基础上,这一专委会旨在汇聚近百家高校、科研院所和重點企业的专家资源,为工业网络创新发展和应用普及提供智力支撑,为智能制造标准国际化提供更多创新力量。

AUTBUS国际标准是我国2008年以来工业控制网络领域的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委会组织,基于长期技术研究和产业实践,联合多家科研单位、高校及企业,经过大量技术研究和试验验证,共同制定而成。

标准制定组织方,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表示,这一国际标准满足高可靠、低时延、大带宽的工业应用需求,其发布标志着我国工业网络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应用成效得到国际认可,为系统深入推进智能制造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标准牵头制定参与方,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工程师薛百华介绍,工业总线技术能够解决工业现场各类设备之间的连接和控制问题。制定并发布AUTBUS国际标准,解决全球工业网络通信协议难题,为通信网络互不兼容提供解决方案。

AUTBUS国际标准可应用于飞机、汽车、机器人、船舶、工厂控制、高铁、电网、清洁能源、石油化工、智能建筑等领域现场仪表、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之间的高速互联互通。未来,AUTBUS标准及系列软硬件将加速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现场的落地应用,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工信部加快推进元宇宙标准化工作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9月18日对外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元宇宙标准化工作组筹建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中国需尽快组织国内重点企业、科研院所等优势资源,加强元宇宙行业标准化工作。

元宇宙是诸多前沿技术的综合集成创新,将会在数字环境下催生大量创新商业模式,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据了解,2022年6月,国际上成立元宇宙标准论坛,开展相关领域标准化工作,推动以标准化助力元宇宙产业发展。

工信部表示,加快开展元宇宙领域标准化工作,统筹推进元宇宙行业标准需求研究和重点标准研制,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重要举措。

当前,元宇宙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认识不统一、应用不规范、伦理问题突出等挑战,亟须通过标准规范和引导元宇宙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例如,在安全风险方面,元宇宙涉及到用户生理、行为、资产等个人敏感信息采集分析,存在多种数字身份、内容呈现方式和价值交换途径,传销诈骗、网络暴力、算法捆绑、数据滥用等乱象频发,伦理、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等风险突出。亟须通过标准化支撑监管,明确安全红线要求,积极引导元宇宙向善发展。

征求意见稿称,工作组成立之后,计划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重点加快研制元宇宙术语、参考架构等基础通用标准,元宇宙身份体系、数字内容生成、跨域互操作等关键技术标准,优先开展“元宇宙+工业制造”等行业应用标准研制。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5年将建成30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

9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新闻发布会解读《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简称《方案》)。《方案》明确,推进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到2025年,建成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30个。

《方案》提出,加强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间相关数据共享,通过经营主体、自然人等信息核验,探索在专利、商标权利人办理名称和地址变更过程中,减少提交相关证明文件。

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协同发展。进一步厘清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的边界,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的基础保障作用,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协同发展,构建有为政府保基础、有效市场促高端的服务格局。

《方案》强调,强化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公共服务支撑。组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重要网点面向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型骨干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探索开展全流程、嵌入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强化知识产权信息深度挖掘和分析利用,助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科技攻关。推动专利、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在完成审查主责主业基础上,突出服务国家战略,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健全完善专利、商标审查模式,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新领域新业态专利集中审查,加强审查与新领域新业态产业发展的政策协同和业务联动。针对元宇宙、可信人工智能、6G通信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利用等公共服务工作机制。对具有数据加工能力的新领域新业态企业,加大知识产权数据供给力度,鼓励支持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新领域新业态专题数据库。

强化对区域重点产业公共服务支撑。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及创新发展需要,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咨询、产业检索分析、行业规划研究、专题数据库开发、知识产权风险预警等工作,助力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性。

电机与泵系统绿色低碳技术与标准化交流会在京召开

日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以下简称资环分院)在北京组织召开“电机与泵系统绿色低碳技术与标准化交流会”。相关研究院所及高校、行业组织、检测机构、生产企业和节能服务公司等单位代表参会,此次会议得到了格兰富中国和中关村现代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的大力支持。

来自资环分院、欧洲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组、格兰富全球等机构的专家就国际国内应对气候变化及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进展、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ESPR)、中国节能标准体系及泵节能标准、欧盟水泵能效标准、中国电机标准及系统发展、欧洲泵能效等级计算方法等技术议题进行专題报告。参会代表还就电机和泵等工业设备能效标准协调合作路径、泵产品纳入能效标识制度的可行性、电机和泵等工业设备在用设备能效检测进展,以及电机和泵系统节能监测技术与应用等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电机是工农业、航空航天、交通国防等各行业不可或缺的核心动力驱动设备,用电量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57%。泵被喻为现代工业的心脏,其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0%。电机和泵是各国节能和能效提升的重点领域。本次会议的召开,对于面向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挖掘电机和泵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节能降碳潜力,加快能效标准更新升级,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地热领域首项行业标准正式发布

在9月17日闭幕的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上,国际地热协会(IGA)面向全球正式发布《中国地热供暖推荐做法》行业标准。这是全球地热领域发布的第一项行业标准,对推动全球地热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中国地热供暖推荐做法》以中国地热供暖实践为参照,基于地热能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型制定,给出了中低温水热型地热供暖的推荐做法,包括地热资源评价、热负荷计算、开采方案设计、钻完井工程、供热工程、监测与控制等六部分内容,为这一产业提供了完善的技术标准参照。此前,这项标准已在雄县地热供暖项目、曹妃甸供暖项目、高阳地热供暖项目等进行了实施和验证,证明其对于地热能产业的评价、设计、建设和规范化运营发挥着行业标准的规范和引领作用,能够保证实现地热能供暖项目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这项标准由能源行业地热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单位共同研究制定。

据了解,过去五年,在能源行业地热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推动下,我国地热领域先后研究制定52项能源行业标准,覆盖地热资源勘查与评价、热储工程、钻完井工程、地热供暖、地热发电等相关专业。

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广东出台两项生物滞留生长介质团体标准

建设“海绵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与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标准化要助力“海绵城市”建设,为其提供技术支撑——本着这一初衷,广东省标准化协会于2023年9月20日发布团体标准《海绵城市建设用生物滞留生长介质?要求》和《海绵城市建设用生物滞留生长介质?评价》。专家组评审认为,该两项团标填补了该项内容国家标准的空白,为海绵城市建设和市场所急需,对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具有提供技术支撑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海绵城市建设用生物滞留生长介质?要求》规定了海绵城市建设用生物滞留生长介质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生产、包装、储存和运输以及使用要求等内容。技术要求主要三方面:一是一般要求。包括生物滞留介质应为壤土类颗粒质地;应具备常规土壤的外观,有一定的疏松度,无明显可视杂物;pH值5.0~8.0,含盐量0.30~2.0?mS/cm;土壤肥力包括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和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共13种指标的含量都作了规定。二是核心技术指标性能要求方面,参照美国标准,规定生物滞留生长介质在松散状态时,体现透水性的土壤入渗率应达到150~360?mm/h,在压实程度为80%时,土壤入渗率应达到60~150?mm/h;体现保水性的土壤饱和含水率应不小于40%,宜为50%~60%。该两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是环保卫生要求方面,要求采用污泥、淤泥作为生长介质原材料的,应经无害化处理、改良、熟化,技术指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要求,无明显异臭气味,避免滋生蚊蝇,对镉、铅、汞等8种重金属含量规定了严格的控制要求,以确保符合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防止二次污染。

同时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用生物滞留生长介质?评价》规定,要通过开展评价活动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用生物滞留生长介质?要求》的实施。评价类型包括第一方即生产单位自我评价、第二方即使用单位评价、第三方即独立的具有资质的评价组织评价。对评价组织、评价依据、申请第三方评价条件、评价方法、评价等级划分等都作了规定。评价内容包括技术要求评价、服务要求评价、效果要求评价、经济可比性评价等。

据悉,该两项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收到来自职能监管部门、科研院所、设计院和用户等多方面的专家反馈,并对两项标准的完善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专家均对两项标准的制定表示肯定和欢迎,并认为技术指标和要求既有先进性又切实可行。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宇宙知识产权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宇宙第一群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这宇宙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知识产权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