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交通力量抗震救灾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四川泸定地震应急处置的思考

2023-02-03 07:47于敬业陈天立吕通通
中国应急救援 2023年1期
关键词:救援装备力量

于敬业 陈天立 吕通通

0 引言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最高烈度达到Ⅸ度。受灾范围涉及3个市(州)12个县82个乡镇,造成大量建筑、电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受损,同时引发大量滑坡等次生灾害。截至2022年9月8日,地震造成10万人受灾,房屋倒塌103户432间,严重破坏743户4533间,一般损坏7826户47575间。截至9月14日,造成93人遇难,25人失联[1]。灾害发生后,累计出动各类救援力量1万余人、装备1.2万余套、直升机9架,采用陆路突进、水路转运、空中投送的协同救援方式,分区组织多轮次排查搜救。

1 武警交通力量在泸定地震救援中的应急处置行动

地震发生后,武警交通救援力量闻令即动,发挥专业优势进行现地勘察、并使用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等大型工程机械展开协同作业,累计清理山体滑坡7.31万立方米,抢通路段43.67公里,并协助地方政府完成多项任务。

1.1 现场勘查

此次泸定地震主要以中、小规模的高位崩塌、滑坡为主,集中分布在震中附近磨西镇、得妥乡等地[1]。武警交通力量利用六旋翼无人机对磨西、得妥、冷碛等地省道进行现地勘察。与此同时,利用滑坡预警伸缩仪、裂缝报警仪等新型装备监测山体状况,保障救援人员安全。在石棉县王岗坪乡通往新民乡的先桃路段,一处高位山体垮塌导致近300米路基完全损毁,因抢通难度大、危险性高,成为制约群众通行和物资运输的“卡脖子”断通点,进出两地的人员只能通过水路通行。交通支队前期紧急调运冲锋舟进行人员输送,而后采取“划区分片、立体侦测、协同联动”的基本战法,利用无人机结合工程侦察车侦察塌方体状况,保障现场安全。

1.2 道路抢通及救援

在得妥镇211省道至天池山村通村公路的抢通现场,由于地震导致大面积岩体破碎,产生了多处滑坡体(见图1)。相比泥沙而言,碎石的可塑性较差,在清理低位碎石时极有可能造成高位碎石塌落继而引发二次垮塌。交通支队在利用工程机械清理塌方体时发现,相比土方清理,大块碎石大大增加了清理难度,最终采取外移路线3至5米的方式,以减小对滑坡体的扰动,达到快速抢通的目的。在石棉县王岗坪乡,结合侦察评估结果并制定抢通方案后,官兵冒着滚石及坠河的危险,在近45度的斜坡峭壁上利用挖掘机展开抢通作业,最终成功贯通险点。而在磨西镇海螺沟,1名男子被压在垮塌的房子下面,由于挖掘机等救援设备无法及时到达现场,救援人员只能徒手刨挖救人[2]。

图1 泸定地震导致山体垮塌

1.3 医疗消杀及后勤保障

此次救援中,武警交通力量还派出医疗服务队,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前往灾民安置点开展巡诊,为震后产生皮肤感染、头晕乏力等症状的人民群众逐一治疗,累计巡诊330人次,消杀1.61万平方米。

此外,协助地方政府紧急开设灾民安置点,平整场地32亩,搬运救灾生活物资1280余件,共计8.6吨。

2 武警交通力量抗震救灾体系建设特点

武警部队按照“多能一体、维稳维权”战略要求,围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安全战略需求,可遂行多样化作战任务。为了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优化力量布局、突出专业能力,按照“平战结合、多能一体、规模适度、全域覆盖”的原则筹划构建了国家、战区、部队三级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专项力量体系,抗震救灾体系建设属于其中一个分支,突出重点方向,做好全局力量与属地力量、战区力量与武警部队力量、传统力量与新型力量的统筹衔接与布局优化。现阶段武警交通力量抗震救灾体系可概略地分为专业处置模块、技术保障模块和政治工作模块。

2.1 明确职能定位做到迅速响应、全域机动

在抗震救灾体系建设中,武警交通力量专业处置模块重点针对国家主要地震带以及特大城市群,依托“3级”“8类”(见图2)非战争军事行动专业力量体系建设构想,按照“分域配置、建制抽组”的思路进行构建。根据地震强度、频度、时空等不确定性,以及地震在各个时期可能引发的各类次生、衍生灾害,抗震救灾专业力量可与其他专业力量进行梯次部署、整体衔接、体系布局,做好应对救援中各类突发状况的准备。依据战备工作规定,交通大队全员全装出动时限为60分钟,依据任务区域配置出动兵力,成建制抽组调拨精锐力量作为补充,采取空中、铁路、摩托化等多种方式机动至灾区。泸定地震发生当天,武警交通力量某部闻灾而动,接到命令后60分钟内出动90名兵力、36台套机械设备连夜驰援,机动257千米,到达震中展开道路抢通,充分体现了部队良好的战备状态。

图2 非战争军事行动专业力量体系

随着应急管理部的成立,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伍逐渐成为救援主力,而军队专业抢险力量则多作为救援中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力量使用。军队调整改革后,武警交通力量遂行抢险救援任务从数量、用兵强度较以往都有所减少。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磨合,军地协调联动新格局已逐步建立。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信息共享,与各级地方政府、业务部门逐步建立气象、水文、交通、社会面等情报信息的及时推送、快速流转、实时共享,并建立会商研判机制。二是技术交流,与地方抢险救援力量建立预案对接机制,通过交流研判优化各类预案。同时开展联训联演、观摩竞赛,切磋救援能力,提升救援水平。三是后勤保障,与地方汽车服务、救援装备、应急物资相关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采取代管使用、横向调配等方式解决装备使用维修及物资临时短缺的问题。

2.2 提升科技水平做到多能一体,高效救援

《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决定》中指出要锻造专业科学的抢险救援能力,锻造高效协同的防卫作战能力。武警交通力量抗震救灾体系中技术保障模块旨在不断提升科技水平,使之在抢险救援任务处置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随着军队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陆续启动,一些新型技术(如灾损桥梁承载力快速检测技术)及新型装备(如轻型多功能遥控抢险车、隧道抢险车组、安全型气体爆破装备)被纳入年度计划,提升了在极端恶劣天气,或遂行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综合救援能力。同时,遥控挖掘机(见图3)、高空作业车、模块化机械钢桥、全地形侦察车等已列装或部分列装的新型装备正逐步形成战斗力,将全面提升科学、立体救援能力。

图3 遥控挖掘机

针对泸定地震中民用基站、光缆及电力设施大面积受损的情况,交通支队构建广域覆盖、多级联动的机动指挥信息系统,随遇接入任务区即设光缆线路,与短波链路、卫星通道实现“一主一备一保底”的通联手段。此外,还利用地方大型高空全网应急通信无人机保障信息通联[3]。

2.3 强化政治工作,保持持续战斗力

广大官兵是训练、抢险救援和执行各项任务的主体,其精神状态如何,积极性、创造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对提高训练质量、保证作战胜利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至关重要。

武警交通力量抗震救灾体系中纳入政治工作模块,依靠政治工作来强化保证官兵良好精神状态的形成和保持,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和发挥,主要包括组织工作组、人力资源组、宣传工作组、纪检监察组和安全保卫组等,组织开展健全组织、人员调配、宣传鼓动、执纪监察和群工联络等政治工作。一是依靠政治工作帮助官兵提高思想觉悟,统一思想、明确目的,增强责任感,深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引导官兵认清地震灾害抢险救援的严峻挑战,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二是依靠政治工作引导,比如思想动员、现场鼓动,火线入党、宣扬典型、树立标兵、干部率先垂范等多种途径和形式,为完成任务鼓舞士气,激发斗志。三是依靠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及时解决在遂行抗震救灾任务中反映出来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排除各种思想障碍和干扰因素,激发官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始终保持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

3 抗震救灾体系建设面临的困境

3.1 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

部队调整改革5年来,交通支队全面脱离工程建设活动,基层分队中有工程建设经验,抢险救援经历或者工程专业出身的指挥员逐渐减少,抗震救灾道路抢通任务中涉及滑坡处置、选线改线等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活动,部队既懂专业又懂指挥的专业人才较为短缺。加之调整改革后,由于武警交通力量参与抢险救援任务数量有所下降,导致救援力量缺乏必要的实战经验。此外,军地联合演练与联合救援活动较之以往也有所减少,致使军地协同、联合指挥、联合救援等新型救援形式得不到经常性锻炼。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得不到经常性熟悉,缺乏场景协同配合应用。要建设高效的武警交通力量抗震救灾体系,缺乏必要的磨合提升及实践检验。

3.2 体系建设与现地指挥难以融合

地震灾害往往发生突然、破坏性大,抢险救灾任务涉及通道开辟、生命搜救、卫勤保障、应急通信、工程爆破等诸多专业性强的力量集成。且震后次生、衍生灾害隐患众多,不确定性大,很可能对抗震救灾体系产生冲击,由于地震灾害引发交通受阻,大型救援装备无法进入灾害现场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部队无法按照预案成建制、成体系展开行动。加之遂行抗震救灾任务时各单位之间互不熟悉,指挥各自为政,没有固定的任务协同、支援及保障关系。面对复杂多变的灾害现场环境,若体系建设与现地指挥无法做到灵活有效融合,指挥协同不畅,将对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3.3 新型装备投送和使用还没有形成力量

虽然近几年军队救援科技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陆续开始配发和应用。但仍然没有真正融入部队,形成通专结合的完备体系。一是现有战区一体化平台态势共享功能存在局限性,军内、军地部分通信装备存在不兼容的情况。二是虽然无人机侦察手段被广泛应用,多数情况下也仅靠自备无人机现场航拍获取灾情信息,缺少多样化灾情侦察设备,侦察、通讯存在因网络信号不佳中断的风险。三是缺乏轻质便携的多功能地震救援专业装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救援功效。

4 抗震救灾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4.1 人才培养专业化

针对实践经验缺乏的现状,可采取专业集训、岗前培训、优选深造等形式充实专业干部骨干力量。搭建地震救援人才共育所需的教学、科研、训练等信息保障平台,并以此平台建立信息共享、相互交流和相互转化的信息保障机制,拓宽培养渠道。借助兵种专业院校培训和军事职业教育平台培养等方法加大教练员培养力度,与任务区域相关省市地震救援训练中心建立联教联训的人才培养机制。定期组织地震救援技术专家到部队现场指导帮带,或去现地观摩跟训、实践,学习生命搜救,顶撑破拆等救援专业技能,提升专业化救援能力。

4.2 指挥关系清晰化

在抗震救灾中,通常有军地多个救援力量参与其中,战场态势复杂多变,各类信息纷繁交错,是多力量、多系统、多策略的高度集成体。针对体系建设与现地指挥难以融合的现状,一是要厘清自己的定位,将认识由原来指令明确的从属关系,转变到现在协同式的组织配合关系上来。坚持服从不盲从,加强与友邻的联系,做好与救援主体指挥行动的协同配合。二是要厘清自己的边界,通过加强组织指挥方面的协同配合,尽早明确自身使命任务,坚持到位而不越位,即使在信息不畅的情况下,也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三是要厘清自己的底数,建立灵活的指挥协同方式,做到面上全程响应、线上多方联动、点上精准指挥。预想极端情况下如何保证指挥功能的健全,做到化繁为简,在原有指挥体系基础上减少指挥层次,明确指挥责任,提高指挥韧性,避免行动交叉。

4.3 综合保障效能化

针对新型装备的投送和使用还没有形成力量的现状,可通过以建代训模式构设实战化任务场景,开展基地化、实战化联训联演,不断提升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水平,在协同演训中及时发现应用层面问题及安全隐患,持续收集反馈信息,与装备保障厂商形成反馈-提升机制,逐步提高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实用性和安全性。同时,抗震救灾体系建设不能仅注重技术好,装备新,如果无法在救灾现场做到“对症下药”,就无法发挥装备效能。而所谓效能化即在有目的、有组织的行动中所表现出的效率和效果,反映了在抗震救灾中目标选择的正确性及其实现程度。对于武警交通力量来说,对交通阻塞的快速抢通保通,在专业优势上就是一个正确的行动目标,要达到实现程度的增加,亦可协同机动力量中工兵、防化、直升机等专业优势,发展以直升机空运为主要投送手段,快速提升立体救援能力。此外,针对大型机械暂时无法进入的任务场景,可大量配备轻质化救援装备[4],能够第一时间进入任务地域,提高生命搜救能力。

猜你喜欢
救援装备力量
好装备这样造
紧急救援
港警新装备
3D打印大救援
防晒装备折起来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救援行动
怀疑一切的力量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