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济刚
在地震紧急救援的实践中,地震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对提高应急救援的水平和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15年7月新疆皮山6.5级地震的应对,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做得很好,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的应急处置成为科学救灾的一个案例。到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发生时,其救灾过程,检验了近几年形成的应急方面的科学成果,尤其是信息方面的进展,有力地保障了救灾行动,促进了应急能力的提升。在应急能力不断进步的过程里,一些观念和认识在逐渐转变,其中一些已经在指导着我们的工作。
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我们一直努力追求在地震应急行动中“科学、有序、有效”这个目标。十多年里,一次又一次的地震现场救援行动,使我们看到地震应急能力在逐步提高。从2013年4月四川芦山7.0级地震开始,对有序救灾更加重视,总结了许多好经验,如领导到达现场的规定、召开现场新闻发布会、余震等信息的及时公开披露、交通管制、干部沉底基层等。以后,在2013年7月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2014年8月云南鲁甸6.5级地震、10月景谷6.6级地震及其它一系列破坏性地震的现场工作中,不断完善救援机制、总结经验教训,使得救灾行动越来越讲究效率。在这些案例中,2015年7月新疆皮山6.5级地震的应急行动,新疆自治区组织得尤为有序高效,堪称范例[1]。
皮山救援贵在科学救灾方面。地震后指挥部安排1700多人到现场救援,及时要求2000余名做好准备的部队和武警力量待命;仅安排医疗队200余人到现场,同时安排适量的防疫人员出队,还有其他一些安排。做出决策的主要依据是新疆地震局的建议。当时,新疆地震局副局长代表地震局报告,此次地震估计最高烈度8度,估计灾区范围11000平方千米,受灾人口约20万,预计死亡数十人,受伤数百人,需避险和安置的人员约3-5万人。预计需要2500-3000人的救援队伍,紧急医疗队150-200人,灾区可能需要8000余顶帐篷。
自治区救灾指挥部根据建议迅速作出安排,由灾区附近的一位自治区领导带队组成工作组到现场,救灾由和田地委统一领导、指挥,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强调和田地委行署、皮山县委政府的主体作用。事实说明新疆地震局的建议基本准确,指挥部部署周密,救灾有条不紊,所以,这是一次科学、有序、有效的地震应急救援行动。
我们可以看到,救灾,及时准确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中,还不能保证每次地震的迅速预判评估都如此准确,但是方向是明确的,皮山救灾的经验使我们更加重视提高信息收集处理分析预判的能力。
2022年9月5日泸定地震应对过程中可见,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震参数的速报,目前人工智能自动参数测定只需要2分钟,10分钟左右给出报告。二是地震预警,目前在四川等地试验,地震后不到10秒即发出预警,通过多种媒介发出,成都提前50多秒收到。三是地震烈度速报图,9月5日地震发生后1小时,就得出自动判断的烈度分布图,以及相应的灾害预估结果,9月11日公布经过现场调查复核后正式的烈度分布图(见图1)。
图1 2022年9月5日泸定地震烈度分布图
这三方面的进步,奠定了应急能力提高的基础。地震的方位、受灾的范围、受灾情况的估计,对救援行动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
这次泸定地震救援,可以看到出队很快,甘孜武警支队30人在震后10分钟就出发了,目标是磨西镇(极震区内),四川消防总队7个支队530人也立即出动。9月6日晚,在泸定、石棉两个受灾最重的县,已经集结近6000人。救援力量出队快,和信息快、准分不开。
震后极震区通讯中断,应急救援和震后安置急需恢复通讯。这次应急部协调有关部门、企业,派出“大型高空全网应急通讯无人机”,在灾区建立空中基站。回顾2013年芦山地震时,还只有“动中通视频电话车”。
震情信息及时提供调查团队参考,加之卫星高分一号、三号的介入,无人机空中拍摄灾情,使得灾情调查时间短、覆盖面全、也更加准确。
余震的及时发布、灾害信息的披露,对灾区稳定和救灾行动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震后灾情预估图,可以大致判断灾情轻重的分布区域,用于指导储备和投放救援物资的工作。根据灾后的迅速评估,可立即着手准备救灾物资。有些物资需要到外省调配,震情灾情信息的提供可以大大缩短应急物资准备的时间。
还有其他一些重要工作,如交通恢复、重要设施、工程的统计调查等,都依赖于比较准确的震情灾情信息。
几年前,空中基站还没有,无人机只是空中拍照,烈度速报图还没投入使用,基本参数的确定还没实现自动初判,预警系统还没立项。所以,2022年9月5日这次泸定地震的现场应急,成为近年科技成果在地震应急工作中应用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交了很好的答卷。
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特别是应急工作中,我们有一些观念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和公民科学素质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形成的。
在地震速报快和准之间,从以报“准”为先转变为以“快”为先。
在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发生时,地震参数的确定,用了几十分钟,接近一小时。在十几年前,每次地震确定参数到发布都需要几十分钟的时间,一方面是因为大地震需要参与定位的地震较多,地震波到达较远的台站需要时间较长,数据传回来还要人机结合反复核对;另一方面,就是观念上的,认为报出去的参数必须是准确的,不好修改。在这个认识下,就要反复核对,确认无误了才发出,结果就是花费时间较长。
随着科技进步,互联网已无处不在,地震后当地的群众和震感所及之处,人们会记录震情并公布于网,这就反过来对专业速报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速报实效性是当务之急。
同时,也学习了日本等国家的经验,认为速报的快与准,就防灾救灾的意义上说,快应该是第一位的,准确性可以不断修改完善。于是,发展到现在,首先可以机器自动速报,2分钟即可初报,随后经过复核,10分钟左右可正式报出。如果以后有重大补充,还可修订,社会也是可以接受的。速报的社会意义是指导救灾抗灾行动,够用就可以了,对精度尚无更高要求,科学意义上需要的精准的结果,可以随后再报。
这个观念的转变,大大促进信息速报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更贴近实际需要,极大地提升了地震应急的能力和管理水平。
从地震预警对受某次地震影响的低烈度区域没有太大意义,转变为也是有很重要的减灾意义的认识。
地震预警是国家“十三五”计划确定的国家级重大项目,目前已经基本建成,并在一些地区试点。在这过程中,也有民间力量在做尝试,也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我们的认识是,预警是有重大减灾意义的,特别是对高铁、核电等重要工程设施,可以在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到达之前发出警告,自动采取紧急措施,避免重大损失。但预警的作用是有限的,一是对大地震如7级以上地震,才有一定减灾意义(如6.5级地震,6度区最多2-3万平方千米的话,半径会小于100千米,再去掉盲区,地震波最多10-20几秒就出6度区了);二是预警对6度区以外的地区而言,地震不造成破坏,但可能会引起社会不安和混乱。
随着更多的预警案例,并不断地总结,我们的认识也有所转变。社会上群众的科学素质在不断提高,即使如成都这样的大城市,接到预警信息后,也并未引起慌乱,而是使群众了解到地震的方位,大致的远近,从而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
以至于在一些科普专家的讲座中,会这样指导,接到预警信息,如果时间很短了,请就近躲避,如果时间允许,可尽快下楼或寻找更安全的地方,如果预警时间较长,不必慌乱,地震距离你比较远。就像2022年9月5日泸定6.8级地震,成都接到提前50多秒的预警信息,已经可以判断距离比较远,不会造成损坏。
所以,即使在不造成破坏的6度或更小烈度影响的区域,预警信息也是很有意义的,它可以使有感的群众采取避险措施,可以在第一时间判断地震远近,从而避免因有感带来的不安和慌乱。这当然还需要不断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的教育。
这个观念的转变,对更好地完善、使用地震预警系统,使其发挥更大更有效的减灾作用是很重要的。
地震信息是地震应急行动的报警器、望远镜,是正确指挥决策的依据。地震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更好地实现地震应急能力的提升。
有些观念的转变,可以影响和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如地震参数速报的突破,如解除对地震低烈度区域预警效果的担心等。
还有其他一些认识,如震防区判定、中长期预测等,随着科学、社会的进步也会逐步深化,发生一定的转变或提升,这种转变、提升的目的,都是为了向着更加科学、有序、有效的应急管理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