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
谢磊明(一八八四—一九六三),永嘉(今浙江温州市)人。名光,字烈珊,一字磊明,以字行,号玄三、磊庐。因出身于盐商家庭,故曾自号卖盐客。又因家住墨池坊,颜其居曰墨池居。自幼饱读诗书,性耽金石书画,喜收藏,家中文物满坑谷。诸如书画、碑帖、玺印、陶器、玉器、青铜器等,拈来无不价值不菲,故人称富甲浙南。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浙江文史馆馆员,温州市文管会委员等职。著有《春草庐印谱》《磊庐印存》等。
关键词:谢磊明 印风 碑帖入款 長款
谢磊明系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据《西泠印社志稿》卷二所载小传曰:『(谢磊明)刻印得徐三庚风致。富收藏,得上海《顾氏集古印谱》为海内孤本,因名所居曰顾谱楼。著有《春草庐印谱》六卷、《磊庐印存》五集。』[1]谢磊明所藏明代《顾氏集古印谱》六卷为海内孤本,其珍稀不言而喻。谢磊明一生刀耕不辍,其篆刻在取法明清印人、浸淫浙皖两派的基础上,上溯秦汉,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谢磊明擅刻长款,且能缩摹碑帖于印侧,以刀为笔,形神兼备。其边款创作相对于印面而言,具有独立的审美意识,迥出时人。谢磊明篆刻内容丰富,从其残存印谱及印石可知,至少涉及西泠八家印跋、水浒人名、红楼梦人物、雁荡山胜景、十二花神、毛泽东诗词、郭沫若诗词、鲁迅笔名、唐宋诗词等多种主题创作。此外,谢磊明篆刻艺术还对蜚声近现代印坛的方介堪昆仲有着重要影响。
金石收藏与古印目鉴。谢磊明壮年时曾经营盐业,家境富足,性嗜收藏,有『富甲浙南』『家中文物满坑谷』之誉。谢磊明藏品多由吴廷康、郭钟岳两大寓瓯藏家家属处购得,可谓流传有绪。黄宾虹曾三游雁荡山,期间专门前往春草庐观看谢磊明的藏品,黄宾虹《游雁荡日记》载:『十七日,晤谢磊明,观书画杂器。』[2]民国乐清学者洪邦泰曾有《谢烈珊》一诗记载了谢磊明的好古生平:『图书金石萃珍奇,晨夕摩挲意自怡。世正好新君好古,此心难语俗人知。』[3]
谢氏藏品中当属吴廷康旧藏明代《顾氏集古印谱》六卷全本最为名贵。一九二三年,谢磊明得谱于栝苍许氏,先后刻『谢光所得明顾光禄集古印谱』『谢氏顾谱精舍』二印为念。是谱为明代王常集顾从德家藏玺印而成,成谱于隆庆壬申年(一五七二),系原钤印谱之嚆矢。因仅钤成二十部,在明末已经罕见,现已逾四百年,终成秘籍。谢磊明藏本为六册六卷,黄纸黑格,原印朱拓,谱首有黄姬水序一则,印以秦汉官私印分列,按照四声顺序分类排列,册首钤有每本『白金十两』木戳印。[4]现西泠印社藏有四卷不全本,系张鲁庵捐赠褚德彝旧藏本。褚德彝得见谢磊明所藏六卷全本后,跋言:『余既得宝残册,复见完帙,窃幸古缘不浅也。』[5]方介堪对谢磊明所藏《顾氏集古印谱》有专门考证,并曾携此谱请吴昌硕题字,吴昌硕获睹全谱,惊叹不已,以为洪福。谢磊明藏本现藏于谢氏后人处,是谱系海内孤本已为学界公论。韩天衡曾在《天衡艺谈》一书中曾呼吁文管部门对是谱予以关注和保护。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谢氏住宅曾两遭火灾,大量藏品被烧毁,从存世谢磊明旧藏印章及部分抢救下来的印谱来看,均有明显过火痕迹,《顾氏集古印谱》因存沪未损。存世藏品中尚有宋叶适墓志瓷砖、曾七如《小豆棚》手稿,均属名品。谢磊明生平藏品数量现已无从考证,据方介堪回忆,其为谢磊明藏品做过分类目录,耗时一年才完成。谢氏藏印数量也十分可观,仅誊录印章边款便耗费方介堪近两年时间。从西泠印社藏谢磊明辑《春草庐印存》六册来看,其藏品中不乏文彭、何震、丁敬、赵之谦、吴昌硕、陈祖望、赵穆等名家印作。谢磊明『春草庐』朱文印边款记载了一九三0年刘绍宽为《春草庐印存》所作跋文:『谢子博雅好古,于篆刻尤有癖嗜,搜集名家印谱及名人石刻,有美必收,无体不备,而于古今印人流别,尤能条分缕析……是编辑存诸印皆其所昕夕心赏,取而摹之者。』可见,谢磊明篆刻及边款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其印章鉴藏不无关系。
篆刻取法及风格。谢磊明一生刀耕不辍。一九三五年,曾由宣和印社印行《谢磊明印存》(初集、二集),有赵叔孺、丁辅之题签。一九四七年,又自辑有《磊庐印存》五集,有王福庵题签。另自辑有《磊明印玩》《月令印谱》《十二花神印玩》《雁荡山印集》《水浒印草》《唐宋诗词印谱》《毛主席诗词印谱》等印谱多部,多为编未梓本。一九八四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现代篆刻选辑》第五辑,合丁尚庾、陈衡恪、谢磊明为一册刊行。由于其自藏文物及部分印谱、印石损毁严重,除西泠印社、温州市图书馆等少量文博单位及部分私人藏家所藏外,几乎不存。尽管如此,我们从其残存印谱及印石可知,谢磊明篆刻至少涉及西泠八家印跋、水浒人名、红楼梦人物、雁荡山胜景、十二花神、毛泽东诗词、郭沫若诗词、鲁迅笔名、唐宋诗词等多种主题创作。
《西泠印社志稿》称,谢磊明『刻印得徐三庚风致』,林乾良在《西泠群星》一书中却质疑:『谢氏的印作,属传统一路,但并不纯出哪一家。』[6]从其存世印石及印谱来看,林乾良所言不无道理。谢磊明确曾学习过徐三庚,其所治『永嘉谢光之印』『谢光印信』『温州谢光字磊明之印』等,均是典型的徐三庚风格。但我们不难发现,这批徐三庚风格印章多收录于宣和印社一九三五年所刊行的《谢磊明印存》(初集、二集)内,而在谢磊明于一九四七年自辑《磊庐印存》五集中则极少收录。一九三五年,谢磊明年仅五十二岁,可以说徐三庚风格仅是其早期印风之一。谢磊明篆刻面目较多,能够看到吴让之、邓石如、赵之谦及赵之琛等不同风格,如『不怨不尤』印边款记『磊明拟让之法』,『谢光』印边款记『自作名印,完白山人法』,『天道忌盈人贵知足』印边款记『赵撝叔大令有「天道忌盈人贵知足」一印,别饶古趣,兹仿其意,识者鉴之』,『二十余年成一梦,此身虽在堪惊』印边款记『赵次闲先生有此刻,己卯九月磊明仿制』,等等。
谢磊明还有摹写古印谱的经历,如有手摹《近鄦斋印存》墨稿存世,这均是谢磊明篆刻大量仿古的表现。但谢磊明并不满足于临习古人,其『浑然』印边款曰:『太极未判天地之气浑然。秦汉故物金石之气浑然。唐六如题绝妙好辞篆刻后云:两汉模糊气浑然,宋元工整及鲜妍,此中妙处,从心会俯仰,随人最可怜。余每仿古,辄有俯仰随人之意,不能浑然,盖因会心少为可愧也。爰篆二字置之座右以自励。磊明制。』谢氏认为『随人最可怜』,在『仿古』的基础上,应自成面目,达到『浑然』之境。而关于『浑然』,其边款中所述『秦汉故物金石之气浑然』,或正是其篆刻艺术的追求。谢磊明曾刻有『溯源仓籀订斯邕』一印,这便不难理解其篆刻中常见先秦古籀的现象了。
此外,谢磊明所刻『演音』印边款记『磊明拟秦小玺』,『天门一长啸』印边款提及『仿汉凿铜法,作此印』,亦可证明其篆刻有取法秦汉印章的实践。谢磊明还曾于刘庆祥所刻『寿辰私印』一印上补刻跋款,款中摘录仲伯题《铁耕小筑印谱》跋言,其中『末流浙皖赵愈下,古意斯冰了不存』句,与其自刻『我师二李』印同调,均是其篆刻上溯秦汉诉求的体现。在谢磊明存世印作中,还能看到部分临习明代何震的印作,有论者认为谢磊明篆刻受明人影响亦不无道理。可以说,谢磊明在对明清印人学习的基础上,上溯秦汉,追求金石浑然之气,形成自己独特的篆刻风格,这在其一九四七年自辑《磊庐印存》中已有充分表现。总体来看,谢磊明篆刻早年虽受明清印风影响,浸淫浙皖,但其后上溯秦汉,古雅俊逸,虽未能形成流派性影响,但其主张复古秦汉,与时风迥异,亦是一股清流。
谢磊明还常以草书入印,时见章草笔意,自然成趣。其所作『水浒传人物印玩』系列双面印,一面多以篆书入印,另一面则多用此法。他曾自辑草书部分印作成《水浒印草》一谱,颇可玩味。谢磊明又刻有部分细朱文小印,这类印章结字方整,线条爽利,别开生面,『瓣香南田』『讬兴毫素』『悠然见南山』诸印便是如此。
缩摹碑帖入款及其边款特色。谢磊明篆刻艺术由『仿古』至『浑然』的过程,在其边款创作中也有所体现。谢磊明擅以经典碑帖缩摹入款,长篇累牍,以刀为笔,点画逼真,别具一格。其临碑者,如『张黑女』印,边款缩摹《魏故南阳张府君墓志》,并明确指出『用勒碑法缩临』,王家葵将其与原碑进行对比,称『得原刻神形之八九,真令人叹为观止』[7];又有『董美人』印,边款缩摹《董美人墓志》;『张贵男』印,边款缩摹《隋邯郸县令蔡府君故妻张夫人墓志铭并序》;『李富娘』印,边款缩摹《大隋左武卫大将军吴公李氏女墓志》;『蝉蜕龙变』印,边款缩摹《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常丑奴』印,边款缩摹《隋都督荥泽县令故常府君墓志》等。其临帖者,如『愿把兰亭比美人』印,边款缩摹东阳何氏定武本《兰亭序》,并保留了将原帖增补『崇山』二字的章法,刀法亦生动传神,如见笔墨;又有『书临大令十三行』印,边款缩摹王献之《大令十三行》;『草书曾悦圣明君』印,边款为缩摹汉代张芝《冠军帖》;『东坡居士集归去来辞诗』印,边款缩摹苏轼《晚香堂帖》;『天根月容之巧牛鬼蛇神之奇』印,边款缩摹董其昌《秣陵旅舍送会稽章生帖》;『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印,边款缩摹文徵明《后赤壁赋》。细审谢磊明所缩摹碑帖,楷书碑刻,单刀刻就,如对原碑,无一差讹;以张芝、『二王』、苏轼、董其昌、文徵明等行草书入款,各得其神,绝不雷同,其墨拓宛如刻帖,惟妙惟肖。孙洵称『见其边跋如临法帖,字字珠玑,笔笔生辉,气宇不凡』[8]。
一直以来,边款被用于记载篆刻内容、时间、地点、作者等信息,以实用性为主,并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印面而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在谢磊明的篆刻艺术中,边款具有独立的审美性,其对边款的关注远超时人。如其缩摹《曹全碑》入边款,仅见《曹全碑》栩栩如生镌于印侧,却未刻印面;又如其缩摹《魏龙骧将军崔公敬邕墓志铭》入边款,该印甚至以顶款形式摹刻了原碑的篆书碑额,却也未见印面。另其摹刻《何子贞先生藏小字麻姑仙坛记》所用印侧共计八面,分『东海三为桑田』『海中行复扬尘』二印完成;其所刻《长恨歌》边款亦是如此,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二印完成;其存世『谢光印信』印,四面印侧满刻陈师曾《篆刻小识》竟是未完稿,想见亦是分多印完成。由此可见,谢磊明已大胆突破一印一款的传统。也不难看出,谢磊明的篆刻创作中,边款的艺术性已超越实用性,其边款创作具有与印面相同甚至更高的审美意识。
在篆刻创作中,谢磊明会刻意发挥边款的可创造性,故而多作长款。谢磊明曾创作西泠八家印跋系列印章,其中存世的仿黄易『一蓑烟雨意吴松』、陈鸿寿『心香』、丁敬『茅屋赏雨』等印,印侧均以楷书刻录所仿印章的原跋,这或是其增加边款内容的一种方法。谢磊明另有『十二花神系列』创作,以每月花名及其代表人物入印面,印侧则以相应诗歌入款;又有唐宋诗词系列创作,以诗词或词牌名称入印面,印侧以诗词内容入款,均是着眼于边款内容的系列创作。谢磊擅作长款,曾创作较大尺寸印作,如『湌经养年』『野竹上青霄』等印,印面尺寸可达五厘米左右。
谢磊明边款创作中,最令人称奇的是近乎微雕的蝇头小楷款,如『谢枋得北行别友』『心香』『独卧』等诸印。据其子谢宏文回忆:『(谢磊明)刻制边款,尤为精工,每字仅见方三毫米左右,针头小字,笔画清楚不苟,见者無不惊异钦佩;虽然近于市上神刻微雕,但先父之作,艺术性甚高,不以奇巧炫人,观求者皆对边款欣赏不释。』谢磊明边款创作所用书体中,楷书、行草书较多,偶有篆书、隶书款。篆书款者如『四维』等印,隶书款者如『才薄将奈石鼓何』等印,亦多是长款,与其篆隶书法风格相近,特色鲜明。
谢磊明对于近代印坛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其本人的篆刻和边款艺术成就,更在于他对于方氏昆仲的栽培。《西泠印社志稿》『方岩』条称方介堪为『谢光、赵时棡入室弟子』,不过,关于方介堪的老师,学界大多只知后者而忽视前者。方介堪在谢府得到的金石书画目鉴机会,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谢磊明不仅对方介堪有伯乐之识,更有师授之实。温州学者王季思在《白鹃楼印记》中言及:『介堪与其(谢磊明)旦夕相处,并与摩挲观赏,且师事之。磊明为友朋酬应之作,或假手焉。』[9]谢磊明存世印谱中『磊明长物』印、『陋室铭(全文)』印可以为证。此二印系谢磊明篆稿,方介堪刻制,这样的篆、刻合作的代刀关系,正是师徒授受的重要形式。方介堪的堂弟,方节盦、方去疾两兄弟亦深受谢磊明影响。二人均被谢磊明选作东床快婿,据说当时的嫁妆便是谢氏的金石书画藏品。方节盦创办的宣和印社影响较大,谢磊明曾亲为其刻制『宣和印社』椭圆朱文印。谢磊明传世部分无款印石上,可见方去疾的补款,款中亦多见翁婿之情。
在『大印学』语境下[10],印学收藏逐渐成为印学研究的重要论题,又社人、社史研究历来为西泠印社所重。作为明代《顾氏集古印谱》孤本的收藏者,以其丰富的印学收藏滋养了蜚声印坛的方氏昆仲,且自身篆刻艺术成就斐然的西泠印社早期社员谢磊明,有必要被学界重新认识和重点关注。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