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文博 马汉鹏 刘行 胡子恒
(1.华北科技学院 矿山安全学院,河北 廊坊 065201;2.华北科技学院 安全培训中心,河北 廊坊 065201)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从“中国制造”向着“中国智造”进行转变,“十四五”计划中,明确指出我国制造业要进行产业升级,随之而来的大规模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对现有应急管理体系造成一定的冲击。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专业培养规划也逐渐成为社会讨论焦点,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的缺少也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除此之外,机构改革的“阵痛期”带来了各类应急队伍之间联动不及时,协调性不高等阶段性问题[1],基层应急水平能力亟待提高。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已经成为就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职院校开设专业相关的岗位大多在企业一线,职业院校开展应急管理学科建设,成为提高企业安全水平,巩固基层安全的一条有效途径。国家政策的指导也为高职院校开展应急学科建设带来了机遇。
我国的应急管理,应急安全教育大多是基于实际需求进行开设,更多地面向政府单位。而以高等院校为主要阵地的应急相关人才培养却起步较晚,在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催生下,我国开始建设应急管理专业,并出台与应急管理相关法律,形成“一案三制”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使社会再度聚焦于应急管理学科的发展,2020 年4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推动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通知》(学位办〔2020〕4 号),鼓励建设应急管理一级学科。在2021 年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增设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岗位。在一系列的政策推动下,应急管理学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将应急管理人才分为综合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完善了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越来越多的本科高校开设了应急管理相关专业,应急管理硕士点的建设也在逐步推进。据统计,2021 年全国高职院校共1 468 所,但开设应急管理学科的比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相较本科高校均存在较大差距[2]。2021 年12 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出要加强应急管理学科专业体系建设,鼓励建设一批应急管理专业院校和应急管理职业学院。2022 年4 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着同等地位,明确了国家鼓励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等内容,为高职发展应急管理学科提供新的机遇。
在学科建设发展与相关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学科发展较晚,我们依旧存在诸多困境需要克服。
我国开展应急管理学科建设较晚,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健全,且规范化程度较低。在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方面,多数高校依托原有安全系统工程类专业以及管理类专业进行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加之学校之间联系不足,导致培养方案离散型大。对人才培养的统一性有着较大影响,使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在制定人才需求时产生困难。
依托原有专业进行学科建设,虽可以提高人才培养速度,但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仍不可忽视。目前,高校中存在应急本专业教师教材缺乏、“双师型”模式不健全、实训基地不完善等问题[3]。应急管理是注重现场经验的学科,缺乏应急处置经验教学以及实训教学,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不良影响。
不仅人才培养数量与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在人才培养类型上与需求也存在不匹配。目前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开设应急管理相关专业高校较少,而且招生数量也不能满足社会所需。同时高校培养方案中通识类、管理类课程居多,并未针对不同类型人才需求进行专门设置,因此培养出的人才对于应急管理知识的理解仅停留在理论上,缺少实践能力。据统计,2020 年全国范围内应急管理应用型人才缺口高达43 万人[4]。可见,在量的不匹配之下还暗藏着类型的不匹配,应急管理人才供需的两方面问题亟待解决。
应急管理学科建设是发展大安全大应急,完善公共安全体系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应急管理人才,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以来高职院校的工作重点。
目前我国应急人才缺口较大,需要拓展人才培养途径,加快人才培养速度。高职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招生人数逐渐超过本科,2019年和2020 年高职院校招生数分别为483.61 万人和524.34 万人,较本科分别高出52.33 万人、81.22 万人;且高办学规模稳步扩大,从近10 年数据来看,高职院校校均在校人数的年均复合增速为2.52%略高于本科院校的2.36%,每年可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同时有相关研究[5]显示,用人单位对于应急管理人员学历期望上,有近1/3 的参研人员的期望是大专学历。通过本次调查还可发现,应急管理相关人才在社会中需求量很高,但大多数都是面向基层与生产一线。可见,企业对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应急管理人才有较高的接受能力。在目前高职院校进行应急管理学科建设较为落后的情况下,挖掘高职应急人才培养能力,对提高人才培养的“量”有着重要意义。
应急管理人才“质”上的不足,究其原因是由于培养类型不明确与培养资源不充足,高职院校可通过校企合作和学科交叉克服这两点问题。
2.2.1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点,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具有丰富经验[6],形成了目前以“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合作办学”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弥补学科建设初期培养资源不充足带来的影响。首先,面对学科建设初期实训基地不完善的问题,可依托企业自有的实训条件,开展针对性的应急管理实训课程,提高培养人才的实操能力。其次,应急管理专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情况多变,因此应急管理人才不仅要懂得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现场经验,企业中拥有生产经验丰富的员工,可以依托其开展“双师型”教育,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培养类型更加明确的应急管理人才,加强“应用型”与“技能型”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以理论知识见长又兼顾实践经验的一类人才,技能型人才是拥有充足实践经验又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人才,二者定义虽存在不同,但都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经验的培养[7],都离不开“双师型”教育模式。“双师型”教育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与“技能型”应急人才的关键,目前对于“双师型”的解释虽不统一,但是整体上来看均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合目前高职院校现状,依托校企合作模式,与企业共建“双师型”教育模式成为应急人才培养一条出路。通过该教育模式可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充分了解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提高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又可在实训时接受教师指导了解现场实操时的注意事项,从而达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进而培养出“应用型”与“技能型”应急人才,提高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类型的明确性。
2.2.2 学科交叉
学科交叉以跨学科为探索途径,通过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知识的融合产生相互作用,来解决综合性问题,提供系统性结果与解决方案。应急管理学科在现实中面对的场景是多种多样的,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宽泛,仅依靠应急管理单一学科知识不能很好地应对突发的、多样的现实问题。面对来自不同领域越来越多的安全挑战,应加强应急管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科交叉培养应急管理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设立有许多面向一线的学科,开展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将原有学科与之相结合,可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例如: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我国缺少应急公共卫生管理人才的弊端展露无遗。虽在“非典”疫情之后便有专家、学者提出建议提倡增加人才培养数量,但从此次的疫情中可以看出应急公共卫生管理人才数量是目前公共卫生安全的一块短板[8],需要培养大批兼顾应急管理与医疗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在“7·20”河南暴雨事件中,由于灾害的发生,物资、装备的运输途径严重受阻,加之物流运输时优先程度分配不合理,造成货物积压,物资缺少等现象,对抢险救灾行动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应急物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还有许多的类似的问题需要复合型人才来解决,高职院校拥有例如护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机械加工专业等面向应用的专业,通过与应急管理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可以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培养契合应急管理体系发展建设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缓解人才需求压力,提高人才类型适配度。
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简称“新安法”)显著增加了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的重视程度,对企业的生产安全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使企业认识到成熟的应急管理队伍对于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程度,提高企业应急管理人员招聘数量。但目前大部分招收的应急管理人员对实际生产业务了解不多,管理缺乏针对性。企业面临着新职员培训时长与效果这类生产效益与安全程度之间的权衡,间接提高了企业对于“应用型”“技能型”这类人才的需求。
针对性人才的需求不仅体现于此,在以抗击新冠疫情为首的一系列事件的应急处理过程中可以发现,传统“大而全”应急管理人才教育模式不能应对今后出现的各类风险,需要针对不同的社会需求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在对应急管理人才学科建设提出要求的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带来了机遇。
面对日益迫切的人才需求,国家政策对高职开展应急管理学科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机遇。
2021 年12 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到,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多种类型人才,依托现有资源建立一批应急管理职业学院。
2022 年4 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持。本次修改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认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为职业院校学生再升学、就业、职业发展上提供了保障,使学生在选择职业教育减少了顾虑。同时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明确企业在新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支持企业进行学科培养方案制定、教材开发,鼓励学校聘请技能大师、劳动模范,奖励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业,并对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度,丰富了校企合作开展的途径,使人才培养类型进一步匹配社会需求。新法还明确了办学主题多元化,丰富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为高职院校培养应急管理人才提供了更多的资源支持,契合了社会需求。
1)以国家政策为依托,建成高职特色应急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于人才仅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培养过程。学科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充分依托国家政策,明确高职培养的应急管理人才在国家应急事业发展中具有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地位。在培养方案设置上应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定位与人才发展方向,建成高职特色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特色鲜明的应急管理人才,为国家应急管理事业增砖添瓦。
2)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提高人才针对性。高职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应面向需求,契合需求。学科建设过程中,应针对当下实际需要与未来发展方向积极求变,提高各类型人才的针对性,解决高职应急管理人才就业问题,缓解人才流失,响应社会对各类型人才的需求。
3)以现有途径为阵地,探索多种人才培养途径。校企合作与学科交叉是高职院校相较于其他类型院校最为突出的优势,在开展应急管理学科建设过程中,应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学科交叉模式,培养更契合需求的应急管理人才,更应积极探索多种人才培养途径,发展多元化办学,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提供更充足的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