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的入河(海)排污口监管机制探究

2023-02-02 20:18高超张吉臣贾晓君李丽芬赵宇
中国环保产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入河排污口排查

高超,张吉臣,贾晓君,李丽芬,赵宇

(北京万维盈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2209)

入河(海)排污口作为美丽中国建设中巩固和提升水环境质量的工作重点,需以“水陆统筹,以水定岸”为原则,协调重点攻坚与协同治理的关系,坚持依法治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在2023年7月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指出,要以入河排污口整治为抓手,切实解决河流沿岸污水违规溢流直排等突出问题,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紧紧抓牢排污口排查整治这个“牛鼻子”,力争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长江全流域整治,完成黄河等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排污口整治。

1 健全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政策体系

202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出要“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建立“断面—水体—污染源”全链条监测溯源技术体系。2022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三项重点任务:一是开展排查溯源;二是实施分类整治;三是强化监督管理。

2022年生态环境部、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指导督促地市级人民政府制定实施方案。各地区依据“统一要求,差别管理”根本原则,制定区域工作方案,多地在编码命名排污口的基础上,实行排污口二维码、“身份证式”管理模式。江西省对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污口、规模化水产养殖排污口、大中型灌区退水口等安装自动监测设施,开展规范化整治工作。《入河(海)排污口三级排查技术指南》《入河(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系列标准逐渐形成了针对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分类、溯源、整治、设置与审核、规范化建设、监测、信息传输交换、数据库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技术导则与实施指导。

2 推动入河排污口精细化管控

坚持精准治污,以“更大力度”推进排污口常态化排查溯源工作,从“查、测、溯、治”入手,提升工作效能,建立常态化排查溯源的工作机制。

2.1 以“查”打基础,做到“有口皆查、应查尽查”

实现排污口精准管控,如何“查”是关键。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地毯式”查漏补缺排查重点敏感区域和疏漏盲区,确认2388 个排污口。宁波市采取全口径思路,把各类“口子”划入排查范围。依托于多种排查方式,有效衔接排污口多级排查工作,是排污口排查阶段精细化管控的关键。伴随着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衍生新型环保需求,生态环保产业可就助力执法人员提升效能发力,细分服务对象,升级技术方法,提供更系统的服务监管支持。例如,服务于排污口排查的小程序、APP,可实现巡查端、排查端、监测端等多方人员互联互通,加快工作流转审核,以实时定位、GIS 地图实现排污口精准定位,支持三级排查阶段在移动端完成信息填报、审核、排污口信息录入,衔接监测端、整治端工作,结合信息化平台建设“一口一档”的排污口档案,实现排污口精细化监管。

2.2 以“测”明情况,实现河流状况快速查

上海市工作方案要求“边排查、边监测”,对有水排放且具有采样条件的排污口开展现场快检。由于排污口地势复杂、周边环境状况差,人工监测数据准确性堪忧,难以实现“边排查、边监测”以及应急监测、补位监测等多种监测需求,需匹配满足现场监测条件的监测系统。第三方检测公司及实验室可配备满足快捷检测、监测预警,对水环境进行水质实时监测,并实时上传监测数据的水环境移动监测车。此类装备具备一键开启自动热机、自动校准、短周期监控取证的功能,自带供电单元,采配水单元,也可充分满足应急监测需求,具有机动性强、集成度高、部署灵活的特点,保障水环境的全流域多模式多方位自动监测。

2.3 以“溯”促精准,促进排污口责任落实

“排污口无主”问题常有发生,长期困扰基层管理工作。在《实施意见》指导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明晰责任,严格监督”为主要原则推进排污口溯源工作,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溯源工作按三级溯源步骤开展实施,分别为排污口现场溯源、资料和人工溯源、技术溯源,排污口周边情况简单时,可同步实现排查与溯源工作。水质指纹溯源技术可实现特征污染物精准识别与追溯,该技术需配备现场监测设备,适用于开发区以及工业园区排水管网溯源。现场溯源工作可结合小程序现场填报溯源信息,并同步登记现场溯源困难的排污口。

2.4 以“治”理清单,推动排污口规范建设

通过分批分类治理,建立清单,推进各地排污口后续规范化建设及档案建设工作,以及设立标识牌、采样平台、安装自动监控等方式,协同推进污染源管控体系构建,落实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目前来看,宁波市983 个入海排污口均建立“一口一档”;2022年8月,黑龙江省完成5462 个排污口整治工作;2023年2月,甘肃省完成3698 个排污口整治工作;2023年4月,重庆市“三江”干流4012 个排污口全部完成监测溯源。

3 建立入河排污口长效监管机制

建设美丽中国需加强科技支撑力量,坚持科学治污。排污口作为“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工作重点,更应深化科技赋能,各项举措协同并举,结合信息化平台,建立精准追溯、过程监管、联动治理、高效执法的长效监管机制。

3.1 明晰责任

3.1.1 科技赋能,污染溯源

以智慧监管溯源系统为例,该系统以覆盖多源、多排污口的在线监测网络为基准,构建污染溯源模型与关联关系模型,以期在水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及时捕捉水环境监测指标的变化、及时准确追溯到污染相关源头,并定量化评估污染贡献度,从而为辅助相关部门及时启动污染排查、污染减排等应对预案提供方向指导与数据支撑。结合信息管理平台强化日常监管、执法联动监管,建立“在线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超标河段定位—排污口锁定—精准溯源排污单位”的环境监管体系,加强执法部门事前监管能力。

3.1.2 属地管理,压实责任

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需强化属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责任落实。江西省宜春市形成主要领导过问、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协调机制;北京市将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河长制考核和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围;山西省将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3.2 过程监管

3.2.1 规范审批,优化服务

排污口作为推动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的重要抓手,实行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入河排污口“三证合一”行政审批制度,贵州省作为“三证合一”试点单位,分批处理已设置但未办理排污口审批手续的问题,有效解决了衔接不明的问题。在审批工作方面,新增排污口加强规划布局引领、规范设置审核备案,严格准入;现有排污口形成排污口动态管理台账,一方面掌握现有排污口排查整治情况,一方面记录排污口设置审核、变更、注销、关闭状态,实现现有排污口和新增排污口同步“管”。

3.2.2 科技支撑,从严整治

入口严把关,过程准发力,完成固定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工作。实际监测中,排污口周边环境、水流体量差异大等多种情况都给监测装备的安装、运维造成了难题,据此,生态环保产业可把握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机遇,转变服务方向,强化系统装备研发,设计差异化监测方案。例如,对于干支流交汇处、关键、敏感、高通量排污口可以选择监测准确度较高的户外小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对于需要定期采样的间歇性排污口或排污管网,可使用具备雨量或流量触发、定时采样等多种采样模式的户外智能水质采样站或综合多种类自动监测系统。在此基础上,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前端系统积累经验数据建立智能化模型,智能巡检、智能诊断、智能修复,实现非现场运维。

3.3 联动共管

衔接多方工作,建立联动机制。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要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水利部门等协同,衔接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排污管网配套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结合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等工程,以排污口长效监管为契机实现水环境全面综合整治。结合当地水污染防治工作,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对排污口定期巡查,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快速响应水污染突发事件,加强事前监管。发挥公众监督作用,建立健全信息公开、违法举报制度,鼓励群众发现问题积极上报,形成多方联动共管的格局。

3.4 末端执法

健全执法体系,加强执法力度。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联合执法、交叉执法、流域执法,严厉打击非法偷排、超标排放、违法违规设置排污口等违法行为。为了进一步强化监管,提升对排污口责任主体的要求。排污口责任主体有义务定期巡查和维护排污管道,确保其正常运行。排污口责任主体作为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者,通过自觉遵守规定、自证清白、积极报告等方式维护河湖健康。

4 入河排污口监控数据应用展望

数字经济的背后是数据经济,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源自各级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技术单位和研发机构的生态环境数据积累增多,也为生态环保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通过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生态环境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盘活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入河排污口监控数据、水文数据、气象数据等数据要素市场资源,为水环境监管部门提供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数字化服务,助力打通地区间生态环境数据壁垒,促进水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排污口监控数据作为生态环境数据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采集、存储、加工、流通、分析、应用,建立区域水质模型,展开影响机制研究,结合城市河网结构数据,对抗生素、微塑料等新型污染物的排放足迹展开探究,并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为解决排污企业违规偷排、河流沿岸污水违规溢流直排等突出问题提供数据支撑,探索建立符合种植业、养殖业特点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模式。通过对农业排污口、城镇雨洪排污口及其他排污口监督管理模式的探索,突破城乡面源污染治理瓶颈,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猜你喜欢
入河排污口排查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直击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十四五”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牛鼻子”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如何排查并改错
河南省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及布设研究
淮河流域永城市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调查分析
河南省2014年入河湖排污口数量
海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分布强度分析
枣庄市2011年入河排污口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