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媛 苗宝成 唐 文*
WANG Ruyuan1 MIAO Baocheng2 TANG Wen1*
(1.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昆明 650500;2.兰州市园林设计院,兰州 730000)
( 1.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nd City plann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Yunnan, China, 650500;2.Landscape Design Institute of Lanzhou, Lanzhou, Gansu, China, 730000 )
中国古代地方八景中的声景包含着独特的地方历史故事及文化意蕴。兰州古八景作为典型的地方八景之一,其声景的营造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以明清时期的兰州古八景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和总结,采集到48个声景,从自然声、人工声及生活声三方面入手分析其声景类型。研究表明:其在自然声景营造方面具有山色水声、莺啼燕语及气候之音三个特征;在人工声景营造方面具有人文趣音与钟声佛韵两个特征;在生活声景营造方面具有世俗凡音一种特征。通过对现存遗迹声景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梳理出声景类型留存完整的景点5处、2处部分留存及1处已经完全消失;对其提出补声、提升遗留声景、弱化噪声、规范化管理4个声景保护与恢复建议,以期重现兰州古八景的历史声景意蕴。研究结果可为兰州市古典园林声景的保护及恢复提供一定借鉴价值。
声景;八景;明清时期;兰州
声景的概念最早由加拿大音乐学家Sharfer提出,意为听觉的风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201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将声景定义为“特定场景下,个人或群体所感知、体验及(或)理解的声环境”[1]。有关声景的概念虽由国外学者提出,但却不影响中国古人对声景构建的理解与重视[2],他们着力于将独特的东方意境融入园林声环境的营造中,从而形成“自然风景、诗画意境、人生至境”的三重境界[3],以此达到身体感受及心理思想的高度统一。
中国传统园林的声景营造思想同样成就了一批美景佳构。如西湖“柳浪闻莺”,燕京“燕社鸣秋”等地方八景。八景,指的是地方典型自然和文化景观的集合,一般以四字命名,由八项最具地方特色的景观组成[4]。但也可以是十项、十二项、二十四项等。关于兰州八景的评定,最早可追溯至明代的“金城十二景”,其中包括“皋兰山色、梨苑花光、莲池夜月、榆谷晴云、东川耕牧、北岸渔樵、浩门春涨、洮水秋声、马衔风雪、天都烟云”十景,但另外两景已失载[5]。现在流传的兰州古八景,主要指的是“五泉飞瀑、兰山烟雨、白塔层峦、梨苑花光、河楼远眺、古刹晨钟、虹桥春涨、莲池夜月”八项[6],基本囊括了昔日金城的美好景致。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不断发展,旧时景致除“兰山烟雨”及“白塔层峦”外,其他景观都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目前,关于兰州古八景的系统研究较少,主要以阐述兰州八景的演变特征及单纯的描述景色为主[6-8],鲜有从声景视角切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将采取文献研究法,梳理志书、相关古诗词等历史资料以分析兰州古八景之声景,归纳声景类型、分析其营造手法,并通过现场调研,为兰州古八景声景的保护及恢复提供参考性建议,以此填补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重现其历史意蕴。
清代民间画师马五曾绘《金城揽胜图》,该画作长150 cm,宽83 cm,现存于甘肃省博物馆内。根据画面中细致描绘的清末兰州总貌,即可清晰辨识出兰州古八景的布局(图1)。现今兰州市整体规划布局已发生较大变化,但依然能够通过卫星地图,识别到相关景点在当下的方位(图2)。
图1 《金城揽胜图》中的兰州古八景Fig.1 The eight ancient scenic spots of Lanzhou in Jincheng Range Rover
图2 兰州古八景当下位置Fig.2 Current position of the eight ancient spots in Lanzhou
五泉飞瀑:位于兰州市南侧五泉山。五泉山因有五泉(甘露泉、掏月泉、摸子泉、蒙泉、惠泉)而得名。山涧有瀑布直泻而下,飞珠溅玉,气贯长虹,故被列为古八景之一。
兰山烟雨:位于兰州市皋兰山。每逢细雨飘洒,亦或骤雨初歇之时,云雾四起于山峦之中,亭台楼阁在雾中若有若无,飘飘然好似瑶池仙境。
白塔层峦:位于兰州市区黄河北岸的白塔山。元代时期,一著名喇嘛受西藏萨迦派法王要求前去谒见成吉思汗却不幸病逝于此,故建白塔以示纪念,白塔山由此得名。从城内向北望去,可见白塔山峰峦秀美,高低起伏,一重一掩,或陡峭,或崎岖,沟壑纵横,遂起名“白塔层峦”。
梨苑花光:自明代起,兰州黄河两岸就有许多梨园,当中属上沟及下沟一带的梨树最为稠密,晚春三四月,梨花竞相绽放,晶莹耀眼,美而不娇。当时龙尾山山腰还建有悬楼十多间,登楼赏花,好是自在。明代肃王府仪卫司校尉丁晋就曾有诗云“弥果花开及暮春,夭桃艳杏岂同群”。
河楼远眺:河楼指建于肃王府后花园北城墙上的拂云楼,也叫望河楼或源远楼,现为兰州市委招待所大楼。登上望河楼即可远眺白塔层峦之势,赏黄河东流之壮阔,叹镇远浮桥之巧工,把酒临风,借景抒情。
古刹晨钟:历史上的兰州城多佛寺,清朝光绪年间就有20多处。以五泉山寺、白塔山寺、华林山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晨间佛寺钟声敲响之时,响彻云霄,余音不绝,成为兰州古八景之一。
虹桥春涨:兰州握桥之上的景致,位于兰州市工人文化宫雷坛河(原金天观)上。兰州握桥,俗称卧桥,是“伸臂木梁桥的一个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全长27 m,净跨度22.5 m,桥高4.85 m,桥宽4.6 m,木结构[9]。每至晚春时节,山洪暴涨,水流奔涌于握桥之下,水花四溅,此时的握桥,就像一条横卧在波涛上的彩虹,带着烟云,故为“虹桥春涨”。
莲池夜月:莲池指莲荡池,位于现联勤保障部队九四○医院、兰州文科职业学校、小西湖一带,原为明肃王府园林。光绪六年,陕甘总督杨昌浚组织人力,为莲荡池清淤泥,挖深扩湖,湖内养鱼栽莲,岸边植杨柳依依,整个莲池风光旖旎,美不胜收。每逢月落星沉之时,泛舟湖上,如画风景映入眼帘,好似置身西湖一般恬静舒畅。
明清以来,曾有不少文人墨客写下有关兰州古八景的诗词,其中不乏有对于声景的描写,这是本文重要的研究佐证。如清代进士巫揆《兰山烟雨》“僧归不辨山前寺,隐隐钟声烟雨中”,记录了兰山烟雨时节皋兰山中的隐隐钟声;俞明震《月夜登兰州城楼望黄河隔岸诸山》“忽闻伊凉歌,河声助慷慨”,借歌声和河流声表达自己夜晚登上河楼的万千思绪。
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10],本研究从《兰州古今诗词选》《历代咏甘肃诗词精选》《兰州南北两山绿化之歌》,以及兰州市相关志书、文献等资料中[5-8,11-18],收集到描写明清时期兰州古八景的有关诗词共79首,提取当中有关声景的诗句,分析声景类型(表1)。
表1 与兰州古八景声景有关的诗文描写Tab.1 Poetic description related to the sound and scenery of the eight ancient scenic spots in Lanzhou
结合诗文资料,本研究共捕捉到48个声景。参考相关资料分类方法[19],将兰州古八景的声景类型划分为三大类:自然声(自然界的声音)、人工声(通过人工或人为制造出的物体所发出的声音)及生活声(人在生活中所发出的不可避免的声音)。自然声共计22个,以水声为主,配合着动物声、雨声、风声、雷鸣声等共同构成兰州古八景的自然声景资源;人工声共计20个,以钟磬风铃声为主,伴随乐器声及划桨声;生活声共计6个,包括交谈声、歌声及叫卖声,与人工声一起构成兰州古八景中的人文声景资源(图3)。
图3 兰州古八景历史声景类型Fig.3 Historical soundscape types of the eight ancient scenic spots in Lanzhou
《金城北楼》有云:“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从诗中描绘场景即可知,古时兰州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是兰州古八景中自然声的重要来源。依据前文资料,将自然声包括的水声、雨声、风声、雷鸣声、动物声进一步归纳为三大类,即山色水声、莺啼燕语及气候之音。
3.1.1 山色水声
兰州地形为两山夹一河的盆地,明清时期,兰州城就构建了良好的山水格局(图4),这种山与水的融合,可在创造丰富声景的同时,使水声景更为生动并富有意蕴。
图4 清代兰州市山水格局Fig.4 Landscape pattern of Lanzhou in Qing Dynasty
“河楼远眺”中的河楼是观美景、品声景的好去处。登此楼,则可观白塔山层峦叠嶂、听黄河流水浪滔滔。山的静景与水的动景相结合,不仅互为补充,还可借山的沉静衬托水的明快,使整体山水环境更加和谐有序。“虹桥春涨”中的山洪来源于每年暮春时节马啣山、阿干镇等山上消融的冰雪,洪水驰骋握桥下,浪花拍打,水雾氤氲,声如雷鸣,是兰州古八景中利用山势刻画水声景象的代表。明清时期城外五泉山的泉水较为丰沛,有顺山石而下的涓涓流水,从峭壁上迸发出的清泉,还有泉水汇集形成的瀑布等,这些形态不一的水景与山体相交织,便形成“淙淙乱石中,飞泉时断续”的对比关系,在声与声之间创造出强弱变换的独特韵律,使景色更具趣味性。由此可见,水作为兰州市重要的自然资源,与山色风光相辅相成,为兰州古八景提供了河流、山洪、泉水、瀑布等诸多丰富及富有灵性的水之声景。
3.1.2 莺啼燕语
明清时期的兰州古八景多位于城外,生态环境很少受到人为影响,因此吸引了各类飞禽在此栖息,如“梨苑花光”的“语燕鸣鸿”,五泉山林间的“野鹤闲相语”,以及“河楼远眺”中的“雁声出云背”等。兰州园林绿化志上也有对于当时“莲池夜月”内广植芦荻、水鸟起落的记载[18],由此奠定了兰州古八景运用鸟鸣烘托景观的定论。除鸟鸣外,“白塔层峦”和“古刹晨钟”二景的诗词中还出现了有关其他动物声景的描述,如“慈恩寺里炊钟动,惊起寒鸦拍蓦天”及“韵逐鸡声远,音催蝶梦浓”,运用借声的手法,将园林外的动物声引入景中,引导人们把视线从地面转向更大尺度的空中,从而感受自然声景的清逸之感。
3.1.3 气候之音
风声、雨声、雷鸣声是气候产生的声音。风虽无形,却可依他物发声,如“河楼远眺”的“树动风无声”、莲荡池的“芦苇声来风习习”等,借植物的沙沙作响构建风的声景。四季的交替能够为恒定的空间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而春登兰山闻雨声,夏至莲池听雷鸣等声景的营造,又可在视觉体验的基础上,为游人增添不同时期的听觉乐趣,引导人们感受季节的变化,丰富人们对不同时空下园林的赏识。
人是万物之灵,其行为能够为园林环境的营造增添人文意境。兰州古八景中的人工声包括乐器声、钟磬风铃声及划桨声三种,进一步归纳为两大类,即人文趣音与钟声佛韵。
3.2.1 人文趣音
明清时期,每年农历4月初一至初八,五泉山都会举办龙华浴佛节庙会,引得城内人纷纷到山上感受节日氛围,可谓是摩肩接踵,盛况空前。前来参加庙会的,既有拜佛祈福的香客、摆摊设点的商贩,也有献艺演出的戏班。人们云游此地,不仅可品尝美味的风味小吃、赏听秦腔一曲,还可观五泉山飞瀑顺流之下的佳景。届时,以锣鼓、笙簧等乐器为主的人工声伴随着以瀑布、泉水、鸟鸣等为辅的自然声合同而化,将味觉、听觉、视觉等的多重感官体验相融合,从而营造出丰富的声景环境,为景观的营造增添画龙点睛的一笔。
除庙会之外,清代兰州人民的日常生活也颇具趣味,秦维岳《醉蓬莱·游五泉》记载道:“对客弹琴,同人豪饮,又冠童风浴。”王澍霖《小西湖竹枝词》亦有云:“断续水风吹玳席,棹声歌里日初斜。”借悠悠的琴声、咿呀的划桨声突显传统园林景观环境中的闲情雅致,从人工声的角度体现游人对园林的参与性。
3.2.2 钟声佛韵
中国传统园林较注重与寺庙相关的声景,如杭州西湖十景的“南屏晚钟”、汴京八景的“相国霜钟”以及关中八景的“雁塔晨钟”等,此类声景表现出的是世人对佛教思想的追寻及对禅意生活的美好向往。
西汉时期,佛教沿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兰州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也接受到了佛教的思想。明代时期,兰州佛教已有了较大发展,城内外修建寺庙数座,并逐渐形成以南部五泉山与北部白塔山为主的寺院密集区[20]。清代,受统治阶级的影响,兰州市又兴建了众多寺庙,并对原有的佛寺进行了修复,如修复五泉山燃灯寺、新建白塔山慈恩寺等(图5,图6)。众多寺庙钟声齐鸣,即可声震全城,伴随着城内宏伟的号角与战鼓声,便创造出了更为空阔的场所感,从而形成兰州古八景中唯一一个以声景命名的景观——古刹晨钟。除此,在其他景点也可听闻寺庙钟磬声,如五泉飞瀑的“梵钟洪响遥相答,远岫斜阳淡不收”与白塔层峦的“身到禅林心自静,耳闻佛磬俗缘捐”等。钟声、磬声及檐下风铃声之间相辅相成,干净纯粹,从物理层面上引导着人们去接受灵魂深处的洗礼,感受超脱世俗的声景意韵。
图5 清代五泉山示意图Fig.5 Sketch map of Wuquan Mountain in Qing Dynasty
图6 清代白塔山示意图Fig.6 Sketch map of Baita Mountain in Qing Dynasty
兰州古八景中的生活声虽不如自然声及人工声占比大,却也是举足轻重的人文声景资源。主要包括有交谈声、歌声及叫卖声三种,进一步归纳为一大类,即世俗凡音。
交谈声、歌声及叫卖声皆是人作为主体时所发出的声音。此类声景虽平凡质朴,却是不同园林环境意蕴的呈现。五泉山夙日流水潺潺、清雅幽静;庙会时节门庭若市、鼓乐喧天,环境的变化增强了人们的感知能力,促使人们做出不同的行为动作,从而通过“与僧乐话”“清歌妙舞”及“声声角黍对人哗”等行为诠释出不同时期的声景美。此外,河楼及莲荡池的美景,运用以歌述景的手法,前者以悠远的歌声突出河楼景色的壮阔之势,后者歌声较为清脆,则体现出莲荡池内景色的爽心悦目,歌景相融,从而构建出一幅天人合一的园林画卷。
总之,明清时期兰州古八景的自然声景营造具有尺度大、富有空灵感的特点,偏向于体现水景的波澜壮阔、山林间自然之景的静谧、动物迁徙鸣叫的安逸舒畅及气候变迁的朦胧意境;在人工声景营造方面注重地方风俗、佛教传承等历史文化故事的展现;生活声景的营造则试图通过声元素建立起人与环境的联系,从而构建出引人情感共鸣的园林意境。
明清以来,兰州古八景因受到自然灾害、战乱、城市规划建设等的影响,部分景观已经消逝不见,声景也随之消失。因此,需要梳理兰州古八景声景遗迹现状,为后续的保护及恢复提供参考性依据。
对兰州古八景的声景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参考相关研究方法[21],依据声景留存状态的不同,将八景划分为三大类:(1)留存完整;(2)部分留存;(3)已无声景。调查结果如下:
(1)留存完整,包括“兰山烟雨”“白塔层峦”“梨苑花光” “莲池夜月”“虹桥春涨”。
“兰山烟雨”现已被建设为兰州市生态山地公园。山上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山间绿树成荫。雨季时节,依然能够呈现出云雾笼罩的朦胧感,自然声景留存完整。园内有黄铜巨钟一座,并于2002年复建明清时期“古刹晨钟”景中的普照寺,使得旧时钟磬风铃声得以重现(图7)。
图7 兰山烟雨中的人工声Fig.7 Artificial sound in the Misty Rain in Lanshan
“白塔层峦”现为兰州市白塔山公园(图8)。经多年绿化,生态系统已得到很大改善,树高浓密、曲径通幽、鸟鸣嘤嘤。山间有明清时期建筑数座,如法雨寺(旧罗汉殿)、白塔寺(旧慈恩寺)等,梵音塔铃靡靡(图9),声景完整。
图8 白塔山公园Fig.8 The Baita Mountain Park
图9 白塔寺塔铃Fig.9 Tower bell of the Baita Temple
“梨苑花光”原址已被拆除改为居住用地及商业用地。当下最佳的赏梨景点,主要指皋兰县什川镇的古梨园。黄河从此地穿腹而过。每年4月,沿河梨花怒放,景内亦有莺吟燕舞,重现旧址自然声中的河流水声与动物鸣叫声。
“莲池夜月”已在原明肃王府园林“西园”之上得以复建,现为小西湖公园(图10),最新改造方案已于2019年出炉。园内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景观布局,亭台楼阁风景秀美,水天一色。自然声景留存完整。此外,园内还提供划船、茶摊、儿童游乐等娱乐项目,夏季午后亦有游客自发前来奏乐弹唱,活动项目丰富,使得人工声及生活声得以保留。
图10 小西湖公园Fig.10 The Xiaoxihu Park
原“虹桥春涨”已被拆除改造为市政道路。今复建景点位于兰州市水车博览园内,桥下为人工河道,河道尽头设有闸门,可营造泄洪之景,重现山洪之水声(图11)。
图11 洪水自然声Fig.11 Flood sound in natural sound
(2)部分留存,分别为“五泉飞瀑”和“古刹晨钟”。
“五泉飞瀑”现已被建设为兰州市五泉山公园。生态环境较好,草木茂盛。但现今山上水量减少,泉水几近干涸,瀑布消失,虽营造了较好的遗址景观,却失去了水声声景(图12),使得自然声景中仅余鸟鸣一种。但山上遗留有明清时期古建筑群10余处,包括寺庙数座,引得香客络绎不绝。山脚设茶摊商铺,佳节之时更是热闹非凡,很好地继承了明清时期的乐器、叫卖、谈话、歌声等人工声及生活声(图13)。
图12 五泉山泉水Fig.12 Wuquan Mountain spring water
图13 五泉山生活声Fig.13 Living sound in the Wuquan Mountain
“古刹晨钟”中的现存佛寺多位于白塔山及五泉山,两山生态环境较好,动物声并未因此消失,但钟声已不及明清之势,战鼓号角等乐器声也已消失。
浙江省水功能区划修编案例分析与关键问题探讨…………………………………………………… 蔡临明(17.44)
(3)遗迹消失,已无声景,仅“河楼远眺”一处。该景原位于金城北城墙之上,但随着城市建设,北城墙已被拆除,相应景点也已不复存在,声景消失。
由此可见,想要进一步做好兰州古八景的恢复工作,就必须对兰州古八景的声景做出相应的保护及恢复措施。
根据上述声景研究分析及梳理,发现现今兰州古八景声景在遗失声景恢复、遗留声景提升、景点内降噪及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提升空间。因此,研究对其分别提出补声[22]、提升遗留声景、弱化噪声、规范化管理4大建议。
4.2.1 补声
(1)自然声的补声。根据前文分析,兰州古八景在自然声中存在“五泉飞瀑”水声遗失的问题,而“兰山烟雨”及“莲池夜月”在气候之音方面有一定提升空间。因此,本研究针对不同景点特色提出恢复遗失水声及增补气候之音两个建议。
恢复遗失水声:水声是兰州古八景的重要声景资源之一。随着时间流逝,“五泉飞瀑”作为各类水声的载体,声景资源流逝严重,通过增加声源,对其进行恢复。一是做好相关给排水施工工作,在现有水池之中加装喷泉控制系统,通过调节水的流量及流速营造不同的水声效果。对于泉水景点,则以保护原址为主,在原址周边增设隐蔽的音响小品,适时播放泉水声,增强游客感受(图14)。二是可参考皋兰山新建的人工瀑布,利用高差构筑瀑布声景(图15)。
图14 五泉山水声补声Fig.14 Supplement water sound of Wuquan Moutain
图15 皋兰山人工瀑布Fig.15 Artificial waterfall of Gaolan Mountain
增补气候之音:气候之音能为恒定空间带来景观变化,增强游人感受,但同时,气候之音也存在着自身的缺陷。如“兰山烟雨”及“莲池夜月”中的各类气候之音,会受天气因素制约出现声景缺失的现象。为还原景内声景意蕴,可在景区内加设趣味性或隐蔽性的草坪音响,适时播放雨声、风声、雷鸣声等白天噪音,填补此类声景空缺。
小规模补声:“古刹晨钟”声景因涉及到宗教问题,故很难完全复刻历史声景。但可以当下寺庙密集的白塔山及五泉山为主体,在园内寺庙附近选点布置钟磬,并加装音响广播装置补声,增补战鼓及号角声,设立讲解牌,每日定时播放,吸引游人在两山之上感受历史声景意蕴(图16,图17)。
图16 五泉山“古刹晨钟”补声Fig.16 Supplement sound of the Ancient Temple Morning Bell in Wuquan Mountain
图17 白塔山“古刹晨钟”补声Fig.17 Supplement sound of the Ancient Temple Morning Bell in Baita Mountain
原景复建:鉴于“河楼远眺”一景已消逝,原有声景意境不复存在。因此,可借鉴“虹桥春涨”,沿河选取适宜场所,复建原景。以河流声、风声及动物声等自然声为基调,歌声为辅助,丰富声景元素。其次可考虑选取非沿河场所,利用现代全息投影或VR等数字技术,还原历史建筑风格及周边环境,配合遗失历史声景,创建沉浸式虚拟互动空间,给人以无限遐想,重现往日风光。原景的复建也可进一步推动兰州古八景声景恢复与保护工作的发展,从技术层面打造新的兰州特色景观。
4.2.2 提升遗留声景
通过上述研究发现,除“河楼远眺”一景外,自然声景中的动物声保留较好,乐器、歌舞、叫卖、交谈声等人工声与生活声等保留较好,未出现严重遗失情况。这些声景要素不仅是单纯的声景组成部分,其背后蕴含的是丰富的兰州历史与文化故事,因此,需要加强此类遗留声景的保护工作,采用正向设计的手法,结合声景现状,在原有声景上进行一定的提升工作,以此放大声景特色。
对于动物声:上述研究中,遗留有动物声的景点共4处,即“白塔层峦”“梨苑花光”“五泉飞瀑”及“古刹晨钟”。所有景点皆应继续做好绿化工作,在避免自然声景流失的基础上,利用现有条件,创造适宜不同生物生存的栖息地。如丰富“白塔层峦”“五泉飞瀑”及“古刹晨钟”山地景点的植物多样性,便于在不同高差生活的飞禽获得食物及栖息地;“梨苑花光”一景地势较低,靠近黄河,则需积极做好陆地及河流两部分的生态规划,构建不同飞禽、鱼类,甚至两栖动物的生境,从而丰富动物声的构成。
对于人工声及生活声:遗留有人工声及生活声的景点包括“兰山烟雨”“白塔层峦”“莲池夜月”“五泉飞瀑”及“古刹晨钟”5处。首先需要提高各景点优美程度,完善其功能设施及服务设施,从而吸引游客自发前来开展各项活动,增加声景层次。其次是选择在合理时间段内播放不同风格的人工声乐,舒缓游人情绪,从而创造出宜人声景,如“古刹晨钟”亦可选择在适宜时间播放佛寺梵音,提升景内声景意蕴。另外,对于不存在宗教因素影响的景点来说,可选择在景内定期开展特色历史文化活动,将兰州文化融入声景,丰富声景内涵。
4.2.3 弱化噪声
在做好兰州古八景中各项补声及优化工作的同时,也要扎实做好各景点的声景保护工作。当下兰州古八景的声景易受人为干扰,因此,首先可采用掩声手法,利用植物或围墙在重要声景周围进行遮挡,防止交通及各类人为噪声的影响;其次弱化各类人为噪音,突出以自然声景为主景点的氛围感。例如,在“虹桥春涨”景点两侧,铺设吸声材料,弱化游人脚步声,并设警示标识,提醒游人积极维护景内声景,降低噪音音量,以此烘托水声声景(图18)。亦可在重要景点之外设置趣味性活动场地,吸引部分人流,从而减少景点内的活动人群数量,从源头上降低噪声。
图18 握桥景点噪音弱化Fig.18 Noise attenuation of Bridge Holding scenic spots
4.2.4 规范化管理
良好声景的营造,少不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对于园林从业者,需积极提高自身声景营造水平,做好不同景点的声景恢复保护或提升改造,促使声景设计规范化。对于政府部门,应加大声景宣传,加强游人对声景的认识与关注,从而自觉维护景点内的声景。对于景区管理人员,应加强景区内声景保护工作,在声景效果俱佳地段设置警示标识,及时劝导游人扰乱声景的行为。
本文通过梳理明清时期兰州古八景相关资料,归纳其历史声景营造特征,并结合现场调研,分析声景遗迹现状类型,总结如下:
(1)通过明清时期古诗词、文献、史料的梳理与总结,得到兰州古八景内48个声景。依据声源的不同,将其分为自然声、人工声及生活声三大类。分析得出,其在三个类型方面都具有不同的营造特征。其中,自然声景营造特征包括山色水声、莺啼燕语及气候之音三点;人工声景营造特征包括人文趣音与钟声佛韵两点;生活声景营造特征包括世俗凡音。
(2)通过对兰州古八景声景遗迹现状调查,依据声景遗迹留存完整度,将其划分为留存完整、部分留存及已无声景三大类,并对当下兰州古八景的声景恢复及保护工作提出补声、提升遗留声景、弱化噪声、规范化管理4大建议。
注:文中图1改绘自《金城揽胜图》;图4改绘自清代光绪年间甘肃省会城关全图;图5、图6源自兰州市志园林绿化志,其余均为作者自绘/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