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兆英,卢 蝶,闫 哲,封林林,于 翠,祝 宁,周 宇,尚巧霞*
(1.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2.北京开心格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2200;3.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2200)
近几年,草莓设施栽培的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设施内温度高、湿度大,为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加之北京地区设施草莓品种、栽培模式高度单一,导致草莓病虫害普遍发生[2]。其中,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真菌界子囊菌亚门羽衣草单囊壳菌(Sphaerotheca aphanis(Wallr.)Braun)侵染引起,属于低温高湿病害[3],尤其在温室环境下极易发病,该病多为害叶片(叶背)、果梗和果实[4],发生严重时,病叶、病果率达45%以上,严重影响草莓产量和品质[5]。草莓白粉病具有发生时间长、为害严重、为害频率高的特点[6-7],如果不科学规范地使用农药,极易产生抗药性,使防治难度加大,一旦暴发则很难根治[8]。如今市面上防治草莓白粉病的药剂种类繁多,加上人们对农药缺乏全面认识和不合理的乱用、滥用,导致生产出来的草莓会出现食品安全等问题,因此,筛选出高效、低毒、安全的防治药剂投入到生产中很有必要[9]。通过摘除病叶、清除病残体等农业防治措施,不仅可以减少侵染源,还可以减少农药用量,同时提高防治效果[10-11]。鉴于此,本研究选用市面上常用的11种杀菌剂结合清除病残体进行田间药效筛选,旨在筛选出防治草莓白粉病的高效杀菌剂,促进设施草莓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设施草莓白粉病田间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本试验在北京市昌平区金六环农业园日光温室中进行,供试草莓品种为红颜,试验前草莓植株长势一致,健康状态都处于白粉病发病前期。
供试11种杀菌剂及施药剂量见表1。
表1 供试药剂及使用剂量
共设12个处理,按照表1中的剂量,使用11种杀菌剂,在草莓感染白粉病初期对草莓叶片及果实均匀喷雾处理,喷施等量清水作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36个小区,每个小区20 m2。施药前清除所有病残体,集中带出棚外,每7 d施药1次,共施药3次(3月13日、3月20日和3月27日),施药器械为D000017腾燕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1.4.1 防治效果调查
在每次施药后7 d调查病果率,共调查3次。试验调查方法均参考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20部分:杀菌剂防治草莓白粉病》进行。采用5点调查法,每点调查50个草莓果实,记录总果数和病果数,依据调查数据计算防治效果[12]。
病果率=病果数/调查总果数×100%;防治效果=[1-(CK0×PT1/CK1×PT0)]×100%。
CK0表示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果率,CK1表示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果率,PT0表示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果率,PT1表示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果率。
1.4.2 安全性调查
每次药后第3、7天调查植株各部位是否有矮化、褪绿、灼伤、斑点等明显的药害症状[13]。
药害分级标准如下:-为无药害;+为轻度药害,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为中度药害,可复原,不会造成作物减产;+++为高度药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对作物产量和品质都造成一定损失;++++为严重药害,作物生长受阻,产量和品质损失严重[12]。
试验中所有数据均由Excel 2010进行计算,采用SPSS 21软件中Duncan方法进行单因素显著性分析。
在结合清除病残体的情况下,11种杀菌剂对草莓田间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如表2所示。第1次施药后7 d,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6.8%嘧霉胺悬浮剂和25%乙嘧酚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50%以上,其中66.8%嘧霉胺悬浮剂的防治效果达到84.99%,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5%乙嘧酚悬浮剂次之,防治效果为71.35%。
表2 11种杀菌剂对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第2次施药后7 d,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6.8%嘧霉胺悬浮剂、25%乙嘧酚悬浮剂和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50%以上,其中66.8%嘧霉胺悬浮剂的防治效果为80.8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5%乙嘧酚悬浮剂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次之,分别为76.95%和73.56%,二者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除66.8%嘧霉胺悬浮剂外的其他处理。
第3次施药后7 d,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的防治效果达到79.9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66.8%嘧霉胺悬浮剂、25%乙嘧酚悬浮剂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次之,防治效果为67.25%、47.24%和45.47%,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药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处理的草莓植株出现叶色黄化、叶片皱缩严重及植株矮小等情况;其余药剂施药后,草莓果实、植株及叶片与清水对照相比均未出现药斑以及发黄、植株矮化等现象。因此,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有轻微药害产生,其余各供试药剂按照试验浓度施药,草莓生产安全、无药害产生。
目前,我国防治草莓白粉病仍以化学防治为主[14],多采用三唑类杀菌剂,易产生抗药性[13]。有研究发现,在瓜类白粉病菌中,同类杀菌剂之间会产生交互抗性,导致一些菌株同时对几种杀菌剂产生抗药性[15]。清除病残体等农业防治是将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最优化的防治方法,在草莓生产中,化学防治应与清除病残体相结合。
试验结果表明,在清除病残体的情况下,11种杀菌剂中,2种嘧啶类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中,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在3次用药后防效逐渐增加,至第3次药后7 d在所有药剂中防效最好,达到79.90%;66.8%嘧霉胺悬浮剂药效的速效性和持续性好,在第1、2次施药后7 d调查中,防效均为第1,分别为84.99%和80.80%.,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第3次施药后7 d,药效有所降低,但仍达67.25%,仍显著高于除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外的其他处理,该试验结果与武雯等[16]研究结果相一致。丙烯酸酯类杀菌剂25%乙嘧酚悬浮剂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续性,前2次施药后7 d防治效果均居第2,都在70%以上,显著高于除66.8%嘧霉胺悬浮剂以外的其他药剂处理,但第3次施药后7 d,防治效果有所降低,该试验结果与张红杰等[17]的研究结论相符。
综合3次施药的防治效果,可选用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在丙烯酸酯类杀菌剂25%乙嘧酚悬浮剂或嘧啶类杀菌剂66.8%嘧霉胺悬浮剂施药14 d后进行交替轮换使用,防治草莓白粉病,避免连续、单一的施用同一类药剂,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另外,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白粉病发生的主要环境因素,草莓白粉病的防治还应结合科学育苗,加强肥水、通风等管理[18],及时清除病残体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