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卞永祖
近日,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相继发布了2023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金融等运行情况,总体来看,经济发展超过预期。比如,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同比增长5.2%,为全年实现5%的增长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些数据可以切实观察到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正在快速提升。
本次数据公布受到国内外经济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当前全球经济相对萎靡的情况下,大家希望中国经济能够为大众带来更多信心。另一方面,据此可以相对客观和准确地预测中国全年经济发展情况,并进一步预测未来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曾有学者认为,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环境看,今年中国经济都面临诸多困难,实现既定目标难言乐观。这次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实际上超出了大部分学者的预期。
除了经济增速,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9%,超过经济增速,同时农村居民实际增长7.3%,远高于城镇居民的4.7%,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差距。由此可见,中国经济无论从规模还是增速来看,都像一辆快速行驶的火车,即使有时逆风,依靠自身惯性仍能保持稳定、持续的运行。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不会因为内外部一些因素的变化而导致发展速度发生大的改变。
而这次公布的数据中,不同领域的数据相互印证,更能证明中国经济正在快速嬗变,技术迭代加速升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由此激发的内生动力更加充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内需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绝对主力,为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3.2%。其中,三季度贡献率达94.8%,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远超过出口和投资,这种趋势将极大增强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信心。从内部来看,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扩大,继而推动企业扩大投资、加大研发力度,最终推动经济形成不断向前发展的良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居民消费的广度和宽度都会得到极大提高,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也会不断得以满足。从外部看,中国消费大市场的形成,对外资企业也是巨大的机遇,将会有更多国家愿意搭中国经济便车,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会进一步优化。
其次,民间投资更加聚焦于高科技产业和实体经济,经济活力持续提升。根据本次经济数据,前三季度民间固定投资同比下降0.6%,主要原因在于房地产投资下滑。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的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做出改变,民间投资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
如果扣除房地产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1%,相当一大部分投资都流向了与民生相关的实体经济和高科技领域。前三季度中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4%,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新三样”已经领跑世界,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以及“新势力”车企等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科创新品持续涌现,并不断培育和催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另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金融与实体经济是共生共荣的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二者的良性互动。实体经济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同时金融强国也需要科技强国、制造业强国、农业强国的支撑。根据央行数据,今年前三季度,金融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比如,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24.1%,绿色贷款同比增长36.8%,科技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长22.6%,极大提高了中小企业获得金融资源的可及性,对中国加快弥补经济短板、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一系列的改变,与坚持习近平经济思想密不可分。随着金融强国目标的确立,金融和实体经济相互助力、双轮驱动,将助推中国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当然,中国经济发展中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不快、房地产市场相对乏力等情况,不过事实证明,中国经济总是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快发展。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说明,中国经济不仅能够抵御国内外的下行压力,且已经走向了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