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旅游背景下的碧道设计探究

2023-02-01 06:43
现代园艺 2023年3期
关键词:旅游生态建设

肖 瑶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 518115)

近几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远途旅游受到限制,人们纷纷把目光聚焦于短途旅游,而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广东“万里碧道”建设延展到乡村区域,这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但是,“碧道”作为新兴概念,可参考的理论并不充足。因此,对乡村旅游背景下的碧道设计进行探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

1 乡村旅游与碧道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乡村旅游包含2 个要素:一是发生在乡野地区,二是具有乡村性的旅游吸引力,两者缺一不可[1]。

碧道是以水为纽带,以江河湖库及河口岸边带为载体,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建立的复合型廊道。通过系统思维共建共治共享,优化廊道的生态、生活、生产空间格局,形成碧水畅流、江河安澜的安全行洪通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自然生态廊道,留住乡愁、共享健康的文化休闲漫道,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本研究探讨的碧道主要是指乡野型碧道[2]。

2 碧道与乡村的关系

2.1 碧道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乡村碧道建设始终围绕乡村振兴20 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也为碧道建设指明了方向[3]。

2.1.1 碧道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在碧道建设的带动下,沿线乡村迎来了产业的发展契机。碧道的开发建设为乡村招商引资带来了经济上的帮扶。土地承包商也盘活了乡村撂荒土地。

2.1.2 碧道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万里碧道的提出,初衷就是要统筹各种生态要素,打造碧水清流的复合型廊道,生态系统的改善与修复是基础任务,这与乡村振兴的要求具有统一性。

2.1.3 碧道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乡村碧道建设离不开乡风文明内涵的挖掘。例如建造历史博物馆、民俗体验园、红色教育基地等多重载体,积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乡风文明,也提高了当地百姓的文明思想,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2.1.4 碧道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以碧道建设为契机,相关部门统筹实施河流治理,有效开展河道水环境整治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重视河长制度,将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大大提升了其治理效能,也提高了群众的治理意识。

2.1.5 碧道带动村民发家致富。通过碧道的建设开发,提高了周边村民的收入,生活越来越富足。首先,碧道畅通了乡村电商物流等,越来越多的村民可以发展电商销售;其次,乡村旅游带动众多回乡年轻人发展多种产业,促进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

2.2 碧道为乡村旅游提供新方式

碧道的提出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以及建设思路,需要探索“碧道+旅游”多元融合发展新模式。

第一,道路条件落后是乡村旅游受到制约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碧道作为线性空间,显而易见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碧道可以改善乡村生态。碧道五大建设任务均有涉及到自然生态的改善与特色景观的提升,这已经为乡村旅游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三,景观与氛围的提升,也随之会带动文旅产业的发展。沿线乡村发展不同产业,打造“一村一景”,活化古村,具有“灵魂”的地方一直是游客青睐的目的地。第四,碧道为乡村旅游带来充足的配套。碧道沿线会建设充足的驿站、停车场、卫生设施、休憩设施等。

3 设计理念

3.1 以人为本·宾至如归的旅游体验

基于乡村旅游背景的碧道设计探究将从3 个方面进行探索:①基于旅游者行为理论对碧道设计影响,旅游者行为理论的研究能反映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真正需求;②考虑旅游者对碧道的景观感知,人们对事物的感知一般主要通过视觉感知,进而基于这点出发创造出符合视觉审美的碧道形象;③根据人体工程学理论合理设计场地。从上述3 个理论出发,设计更能充分服务于旅游者,满足他们的生理与心理上的体验感,真正打造以人为本的旅游体验。

3.2 以文为魂·底蕴厚重的特色文化

文化是“灵魂”。碧道设计需要深入挖掘人文资源,加强文化多方面的渗透,将抽象转化为外在具象的表达,通过较为简单的方式展示给旅游者,杜绝村与村特色产品之间出现雷同,让旅游者体验不一样的文化之美。

3.3 以水为脉·水清岸绿的田园风光

在农村,农业以水为脉,碧道临水而建,人们临水生活。碧道景观设计以水为脉络,最大程度保护及治理河流,注重驳岸的建设,通过营造宜人的岸边带环境。例如东莞市华阳湖,通过河岸两侧生态修复和公园建设,统筹推进周边农用地、关停污染企业,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带动城镇发展,进而改善整体水环境。

3.4 以道为链·完整畅通的碧道系统

我国乡村之间大部分距离较远,呈“散点状”分布,交通落后。而碧道作为新兴的线性交通系统,可以将村与村、景与景等串联起来,促进了乡村道路系统的大力发展,带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3.5 以业为基·持续发展的乡村产业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突出每个区域的主导产业,还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总之,可持续的乡村产业必须要把生态、社会和经济相统一,这才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4 设计原则

4.1 生态优先原则

旅游开发中注重生态优先是一种积极的生态发展观念,旨在贯彻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优先原则,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原则要求乡村碧道设计中应尊重当地现状,最大程度保留当地自然特色,采用轻程度、低影响开发的设计模式,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将碧道系统与自然环境融合,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建设模式。

4.2 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至关重要。旨在带动乡村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这就需要公众参与原则协调好各村各寨之间的利益,加强村民的团结参与意识。另外,还需要社会企业与社会群众的广泛参与。数据表明,利用互联网是目前最直接、最方便的营销手段。其中,最常见的是乡村旅游口号、标志的网络征集,让大众纷纷参与进来。

4.3 文脉传承原则

目前常见的绿道、碧道规划建设如春笋般出现在各个城乡之中。但设计风格雷同、旅游项目千篇一律,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当地特色文化场所精神的表达。因此,乡村旅游背景下的碧道设计应传承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脉络,深挖当地文化,视觉化地展示其地域特色,保护传统部落与农耕文化,打造别具一格的空间场所,用当代手法唤醒传统魅力,提升旅游者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4.4 亲水性原则

一直以来,人们都对水有着特殊的情感,但如今自然河流遭到严重破坏。结合该现状,广东省提出了“万里碧道”建设规划,其任务之一就是改善水环境、保障水安全。碧道临水而建,旅游区滨水功能更能满足游客的亲水需求,其设计具有水岸带与水域带之间的多种组合方式,让游客能够体验到丰富的亲水活动。亲水原则要求采用环保科技的现代化手段,整治水体环境,采用自然驳岸、亲水栈道、亲水平台等多种亲水设计,构建绿色、生态、安全的亲水环境。

4.5 观景整体性原则

基于乡村旅游背景下的碧道设计探究中,不仅要保证旅游者与景点、景点与碧道、景点与景点连接的交通功能,还要提升整个旅游片区的景观与旅游服务功能。从整体角度出发,碧道以及碧道沿岸的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统一性,通过对碧道沿线空间的综合性景观设计,让旅游者在静态停留与动态行驶过程中都能有美好体验。

5 设计策略

5.1 抓规划——以市场和运营为导向的旅游策划与规划策略

第一,调研分析旅游市场。主要目的是为旅游管理部门或企业领导者提供参考依据,方便制定不同阶段旅游规划以及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第二,策划区域旅游线路。从整体角度出发,确立碧道整体发展方向。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段建设重点旅游项目,同时,规划上需具有差异性。第三,结合本地资源与运营策划项目产品[4]。例如,生态观光型、民俗文化型、体验型等多种产品。第四,分期实施规划项目。从整体出发,设计要遵循“分期实施,持续推进”的原则,应边建设边营业,分阶段滚动发展,逐步完善建设,最终实现建设目标。

5.2 植文化——以文化为魂彰显地域特色

第一,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挖掘,即挖掘当地独特的风俗习惯、发展历史等地域文化,实现“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第二,综合比选核心文化。核心文化即最大程度代表当地特色的文化。以核心特色文化为主要文化元素,提高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第三,塑造核心文化新形象。例如标识设计,更加方便记忆与传播。第四,结合核心文化打造节点与项目形态意向。即该节点与项目将体现何种文化元素、主题以及在文化因素影响下采用何种设计风格与手法等。第五,注重红色文化的建筑。

5.3 显山水——延续山水记忆,注重绿色生态

第一,保留原始山水格局。在设计中,依旧呈现出“显山露水”的环境特征,对旅游产品的尺度与设计形式等提出管控要求,避免破坏乡村山水格局。第二,全面打造“水碧山青”新生态。建设水碧岸美的万里碧道是碧道的目标,注重水环境治理与水环境修复两个方面。第三,建设曲径通幽处处景。碧道作为线性空间,应采用曲径通幽的手法进行设计,这种手法在观景时不仅能够对空间起到暗示作用,还能让空间形态显得更为丰富,使旅游者体验到千村千面的效果。第四,改善村居环境,打造山水宜居乡村。

5.4 融产业——以产业为引擎助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利用碧道线性空间的特性,形成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第二,发展“旅游+”产业融合。乡村旅游实质上就是把乡村各种资源转换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转换为旅游产品,供旅客消费(图1)。第三,实现三产融合——文创。文创产业是一种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所以在本研究中,需要注重旅游文创产业的建设(图2)。

图1 乡村旅游产业链

图2 乡村旅游文创产业链

5.5 聚人气——通过项目与活动吸引各类游客

第一,树立乡村碧道旅游形象。采用网络征集、打造文创产品、引入节目等手段进行宣传,树立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鲜明形象。第二,策划与组织特色活动。活动主题要遵循独特性原则,具有鲜明特色的活动才能吸引游客。例如地方节事活动、文化教育活动、体育运动活动等。

5.6 塑空间——创造建筑与景观空间

第一,建设和谐统一的建筑样式。建筑设计应考虑该区域地域文化、传统建筑风格等因素,使新建建筑风格与场所环境和谐统一。第二,重视景观空间的塑造。对其进行合理与艺术化的设计,除了能满足观景功能的同时,还要给人提供良好的视觉感受与心理感受。第三,注重丰富的景观设计。应对道路景观、公共空间景观以及景观小品3 个方面进行合理设计。第四,尽量选择本土品种,禁止选用外来入侵品种。注重常绿与落叶等种类合理配置,打造四季常绿景观。

5.7 疏交通——以水为轴创造观景廊道

第一,坚持点线面结合的布局方法。点+线——以水道为轴,合理嵌入景观节点;面——合理布局,规划景区功能分区。第二,注重视线通廊建设。碧道线性空间整体风貌应有效衔接两岸现有的开放空间,预留视觉通廊,形成视线通廊。第三,结合海绵理念塑造观景廊道。观景廊道路面铺装材料应生态、经济合理,满足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优选本土材料,地面铺装应选用沥青、透水砖、鹅卵石等材料。第四,营造丰富的观景体验。中医有云“望闻问切”,可见五感是最好的体验途径。注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感体验的营造。

6 结语

在我国,碧道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碧道的建设,契合乡村旅游的发展需求,也符合乡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生活的需求,两者融合发展是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通过思索乡村与碧道之间的关系,为乡村旅游背景下的碧道设计理念、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提供思路。

猜你喜欢
旅游生态建设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旅游
生态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