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可斌 刘 钰 曹 宇
“三全育人”视阈下新时代高校社会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研究
穆可斌 刘 钰 曹 宇
(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社会实践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三全育人”视阈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的目的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实践、组织能力,切实增强高校整体育人效果。当前,社会实践普遍存在学生实践性不强、实践内容不系统、体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实践意义和实践育人效果。基于此,高校应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三个维度着力,建立多效应、多层次、多维段新时代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机制模式,强化实践意识,问题导向,强过程、重总结,在“三全育人”视阈下着力提升社会实践成效,有效构建知识系统化、实践专业化、创新长效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社会实践;“三全育人”;实践育人;大学生
社会实践是高校开展实践育人和思政教育的重要体现,其主要目的是“育人”,即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当前,要培养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就需要有相应符合的教育理念和理论体系进行指导。在实践育人过程中贯穿式融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既能促进其长效发展,也能整体性地提高实践育人的教育质量。实际上,高校社会实践往往是采用传统的实践内容和方式,常常会忽略实践育人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存在一定的约束。鉴于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完善理论体系的创新,作为高校,要在深刻了解的基础上,逐步把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内涵,依据学生的异质性特点,引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实现新时代高质量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实践是现实社会生存发展的本质特征,这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是人类不断认识世界和完善自我的重要过程基础。社会现实是理想信念内涵精髓的来源,从“知”到“行”的转化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一环。正确的理想信念的形成一定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的总结与提炼,逐步升华为真理,最终更加有效地指导社会实践[1]。
狭义的社会实践主要是指大学生假期实习、校外实习及专业实习等,另外也包括了“三下乡”“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具有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强化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明晰职业发展方向、培育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2]。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基本认识[1]。一是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定义为高校为实现高等教育教学目的而组织开展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了解社会、体验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的机会。二是高校为协助配合课堂教育教学目的而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为学生自发地坚持就近、就地和专业定向性原则以团队形式组织开展为主[3]。
从“新学科”发展角度来看,高校社会实践具有多功能性、创造性、长效性的特点,正好是对传统文科类学生缺乏“实践”这一短板的补充[1,4],也是对理工科类学生综合协调能力的锻炼和提升。高校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与社会接触最好的参与方式之一,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去了解、认识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是理论联系实际,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并指导于客观实践活动的有力途径,注重在社会实践中渗透文、理科思维的交叉融合实践。高校社会实践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也应以社会发展为主导方向,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在中国前行的浪潮中推陈出新[1,4],大学生要在实践砺行中加强磨炼、增长本领,要立足校园、企业、社区、乡村等基层单位,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着力将理论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渗透融合,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反衬理论。
目前,高校社会实践根据活动开展地点不同,可以被划分为校内社会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作为高校长期探索积累下来的教学方式,二者均在一定程度上对应于课堂教学。根据教学资源的差异,校内实践又可划分为校内课外实践和校内课堂实践。校内课外实践往往是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社团活动、比赛活动等[1]。校内课堂实践是任课教师依照不同的教学计划及需求开展的课堂实践活动,包含学生展示、情景再现、实践案例解析等[5,6]。
校外实践即高校根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及育人方案开展的,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可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7,8]。第一,社会观察型实践。即大学生有目的性的针对社会现实而自发开展进行的对象性观察调研,探求社会生活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调研等。第二,劳动服务型实践。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掌握生活技能,加强与社会的联结。主要形式有乡村支教、志愿者活动、“四进社区”等。第三,实习就业型实践,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金工实习、勤工俭学、实习就业等。有助于大学生增强独立意识与群众观念,健全自身人格,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对未来职业发展有更为清晰的计划。
在坚决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征程上,“三全育人”的体系构建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4,9]。高校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和做贡献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也是高校开展“三全育人”、提高思政工作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10,11]。
“全员育人”的理念在我国教育史上有据可循,“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全员育人”延绵存续的历史证据。“全员育人”强调教育的多主体参与性,即“育人”这一持续性系统工程应该由从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个主体共同完成,并不依靠学校的单方面教育。基于“全员育人”理念所构建的“社会、学校、家庭”多主体复合育人阵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力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7,11]。
家庭是每个人向外界学习的初始场所,自然成了教育的开端,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以来,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也是“三全育人”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外界大环境,相较于学校和家庭,社会往往具有更加多样化的参与对象和人类活动,参与对象和人类活动的广泛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其育人功能的复杂多样性,故社会带给学生的教育和启示也更加全面和深刻。基于上述分析,对于学生的教育培养,要始终坚持“家庭、学校、社会”的多主体复合型培养方式,协调好多主体育人背景下各环节教育的参与比例,力求在多方教育中迸发出“全员育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社会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也是充分利用、发挥“实践育人”这一平台体系的关键手段,更是“学思悟践”过程的重要环节,多方联动着力构建多效应协同式育人路径体系[9]。
“全方位”是一个相对空间概念,相较于“全过程”这一时间概念而言,全方位育人主要强调育人空间位置的多样性,或者说要发散式培育拓展育人的角度、层次和方式。针对不同的育人载体,要秉承“全方位”育人理念开发不同的方式,将高校育人工作灵活多样地渗透到课堂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管理和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某种意义上,高校育人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范围如出一辙[6]。建立健全显性教育,积极培育隐性教育,并探索性地将二者融合推进,逐步实现高校社会实践的多层次、多维度、多形式工作格局,将育人工作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2]。依托社会实践,着眼于课程、科研、文化、网络等学习阵地,构建多空间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空间架构。
“全过程”是一个相对持续的时间概念,这里是指要将育人工作渗透于学生在校生活、学习和成长成才的全过程;紧扣立德树人工作主线,不仅要抓好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更要重视其思想政治教育[2,4]。“全过程育人”的理念,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融合发展,特别强调“全员”和“全方位”在育人过程中的“全过程”有机贯穿。在校学生,不同阶段会凸显出不同的发展特征,所面临的问题类型也是不尽相同。因此,要基于不同年级、不同时段的学生特质及时更新和优化教育方法,针对性地谋划全过程育人体系,确保思政教育在课堂学习、课余生活、假期等环节持续推进。社会实践是保障假期期间有效开展育人工作的有力载体,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学生的假期学习和生活[2,7]。依托假期社会实践载体,可以构建起多维段链锁式育人体系。
社会实践是高校发挥实践育人作用的有力途径之一,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政教育原则开展育人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2,7]。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的有效途径,故本文基于“三全育人”理念,融合构建高校实践活动“多维多层”立体化实践育人体系(见图1),该体系的落实将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7,8]。
图1 “三全育人”视阈下“多维多层”立体化实践育人体系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多方参与、多元复合的高校育人过程。从国家层面来讲,可以从政策方式、价值引导和资金支持等方面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基础保障,全面提高社会实践的深度和高度,切实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有所思、学有所悟。从社会角度来说,倡导各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岗位,积极开发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方式[8,12]。从学校来说,要当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者和监督人,在学校层面明确实践内容和方式的基础上,通过荣誉表彰、学分认定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为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高效地开展,也应把社会实践带队教师的培训纳入重点工作范畴之中。从学生家庭来说,家长自身要先认识到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在家长理解、家人支持的基础上,家庭应明确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从精神层面、物质层面给予一定支持,积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参与生产,以达到学以致用、家校共育的目的。只有各方联动协同合作起来,充分融合各方资源,构建“国家有政策-社会有资源-学校有管理-家庭有引导”的多效应实践资源协调融合,形成育人合力,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形成多空间立体式育人格局,全面提升实践育人转型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让实践育人融合多方位领域系统化开展,统筹将“德智体美劳”渗入社会实践,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社会实践,打破校外资源瓶颈,整合校外社会面各方资源,如政府、媒体、企事业、协会等主流产业资源,将实践育人社会化、科学化推进。一方面,要利用校外各类产业、前沿技术领域资源,使校内社会实践团队得以充分交流,为实现多方联合实践活动积蓄力量;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基地,让社会实践教育应有的持续性和有序性得到必要保障。进而建立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品牌化发展,由青年大学生自主开展实践、利用实践、发展实践,有效推进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将实践育人渠道有效拓宽,让学生变实践客体为育人主体,创新价值观建设机制,借助多样社会领域资源载体,促使实践育人工作机制多层次、多维度、多形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专业教育的主要补充形式之一,有利于高校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4]。但由于高校社会实践的阶段性开展,高校实践育人持续性较差,存在周期性断层。首先,高校实践育人长效化机制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优先构建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的管理和保障机制,并以此为核心展开驱动式探索,实现高校实践教育内容与体制机制、建立实践基地与优化运作方式的高度融合,从而从上根源性地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质量。其次,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导向作用,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最后,要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与方法拓展,强化高校社会实践与企事业单位的协同合作,以实现“三全育人”的多主体复合式教育联结机制构建。
不同学科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各不相同,其社会实践需求也存在差异,如果能基于学科性质给不同专业大类的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地适配社会实践活动,将更有利于多维段链锁式育人体系的长效化机制构建。针对工科类专业,要对标专业需求寻求校企合作,搭建起符合专业导向的实践育人平台;立足于学生的专业课程教育,通过校企签约、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等逐步推进校企联动深度,将为工科大学生提供更贴合专业需求、更符合工作实际、更具备教育价值的社会实践平台[9]。针对人文社科类专业,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发展进程、讲好中国故事;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中国立场的“新文科”人才,要通过社会实践重点提高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的社会观察、素材整合、观点输出及融入社会的能力,因此也更加关注社会实践过程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引领作用。
作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必修课程,高校社会实践为大学生融入社会吹响了“冲锋号”,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全面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从“三全育人”的角度来讲,社会实践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路径和举措;从社会实践中汲取人文知识,内化为强大的人文精神和理想信念,进一步推动实践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这样一来,社会实践活动将逐步迸发出“吸引力”和“向心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认真、用心体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优秀人格的塑造。在“三全育人”视阈下,持续推进社会实践育人模式从“项目”走向“课程”,逐步实现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是有效探索新时代实践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必然路径。
[1] 田子祎. 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 石家庄: 河北经贸大学,2021.
[2] 苌宇慧.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问题研究[D]. 兰州: 兰州大学,2021.
[3] 郝卿,陈振兴,薛建航.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J]. 高教学刊,2021(4): 6-15.
[4] 胡守敏.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三全育人”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4): 68-70.
[5] 胡靖.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历程、价值意蕴与发展趋向[J]. 思想理论教育,2018(1): 108-109.
[6] 磨有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机制创新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7): 194-195.
[7] 章鸣,刘大闯. “三全育人”视阈下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探析[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4): 85-90,108.
[8] 张雪红,何宜丽. 浅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存在问题及提升对策[J]. 高教学刊,2019(24): 60-62.
[9] 商丽莉. 基于“三全育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探索[J]. 陕西教育,2021(8): 22-23.
[10] 王丽萍.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 西安: 西安科技大学,2019.
[11] 苟建强.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路径研究[D]. 重庆: 重庆工商大学,2020.
[12] 张建明,唐杰. 高校社会实践引领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千人百村”项目的实践[J]. 思想教育研究,2017(4): 119-122.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Practice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Whole Education"
Social practic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in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whole 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social practice is to cultivate and enhance the practical and organizational abi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overall educational effec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social practice, such as weak practicality of students, unsystematic practice content, and imperfect system and mechanism, which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significance of practice and the effect of practice education. Based on thi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ocus o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all staff, all directions and whole-process to establish a multi-effect, multi-level and multi-dimensional mechanism model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talents in the new era,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practice, problem orientation, strengthen the process and focus on summary, and make efforts to improve the social practice eff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whole education", so as to effectively build a knowledge systematization, practice specialization, innovation and long-term composit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social practice; "three-whole education"; practice educ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G641
A
1008-1151(2022)11-0118-04
2022-09-11
陕西科技大学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高校青年网络‘亚文化’现象的教育引导研究”。
穆可斌(1994-),男,陕西西安人,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专职辅导员,助教,理学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