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园
上海大学 上海 200433
近些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民族文化受到了广泛学者及市场的关注;花腰傣地区地域封闭,保留了很多原始的文化,特别是其服饰艺术具有鲜明的色彩表达,独特的织锦和刺绣工艺将五彩斑斓的颜色很好的融合和展示,这些原汁原味的服饰艺术和色彩配色为文创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故此次课题以花腰傣为研究设计对象,探讨非遗在文创品牌设计中的文化创意与色彩表达。
花腰傣的名称也来源于缠绕在腰间的花腰带,花腰带是花腰傣明显的族群特征,代表着身份和财富。花腰傣的成年礼包括缠花腰带、文身、染齿,女儿成年时,母亲就为其缠上花腰带。而在婚嫁中,花腰带也是聘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织花腰带时讲究很多禁忌:如杀猪杀鸡时,动物的血是否鲜艳决定织锦的颜色漂亮与否;织锦的颜色是否细腻光洁取决于猪肉练出的油成形后是否光滑细腻;妻子也会交代丈夫出门不能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影响织锦的花色。接下来本文将对花腰傣的各个服饰进行颜色和形态的具体分析[1]。
花腰傣被誉为傣族的一颗五彩斑斓的宝石,颜色丰富、刺绣复杂,银饰丰富(图1)。盛大场合的服装和平时服装也存在着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盛装的银饰更加丰富。傣雅女装以青黑色布料为底,装饰着菱形图案。这件外套的领子上排列着整齐的银饰。在距离外套底边约6厘米的地方,有一块对称的长方形银片,两边各有一条花边,长度一直延伸到连衣裙的侧缝。花边还装饰有菱形图案,并在菱形图案的上面覆盖了银饰,外套的背面也有同样的花边,上面也同样覆盖着银饰。在正面的左侧,有一条彩色花边,延伸到衣服背面的整个底边。袖口装饰着不一样宽度的红绿色布片和刺绣。不对称的装饰以及色彩的强烈对比增加了服装的美感,体现出一种异域风情。
图1 从左往右分别是傣雅、傣卡、傣洒的服饰
傣卡的传统服饰较平滑, 外衣领口排列着菱形银饰。衣服的正面对称的绣着长方形图案。长方形图案下是蓝、白、红色相交的条纹,袖口上也出现了相同的五条边,但颜色顺序不同。在左右衣袖中间有一圈狭窄的刺绣。这件外衣的底部用红布包边。衣服的背面,用了刺绣来占据半个衣身。
傣洒老年人穿的衣服以黑白相间为主,而年轻女子穿的衣服则以红色为主,上面绣着金色的“福”字和铜钱的图案。傣洒的外衣前襟装饰着各种彩色的刺绣。在上下对称的刺绣上有三块鱼形方银片,底部也装饰着银铃。衣服的底部有紫色和大红色的花边。后背的中下部装饰有一条银铃。袖子上排列着绿色、黄色、红色,其中绿色占据袖子一大半的位置。背部中心的地方还纳了一条自上而下的红线,有一定的硬度,让整个外衣的背部在穿着的时候微微翘起[2]。
花腰傣女子内衣较短,像是一个小马甲,漏出了小蛮腰。但大部分时候围在腰部的花腰带会遮住腰部的肌肤使其不漏出来。
傣雅、傣卡和傣洒的传统内衣服饰,都是在左面的衣片。因为右侧的布料会压到左侧衣服之下,所以没有装饰的必要性。花腰傣女子的内衣虽然小并且被外衣完全遮住,但是装饰也同样讲究。傣雅妇女在内衣的前后布片上都缝上了红布条,在左面衣襟上又拼合着一个三公分左右宽度的红条,在青黑色的底布上特别引人注目。在衣领、靠左衣襟处和底摆上了铺满菱形三角形的小芝麻银铃。在左前襟和后背的下面也都装饰了密密麻麻的银饰。
傣卡的主要纹饰集中在后背和左侧衣服。衣服的左侧嵌有一条六厘米长的布条。它中间是白色的,两边都有彩色的细纹,旁边的布条中间是一条彩色织锦条纹,底边是一条三四厘米长的玫红色花边。背面的袖子中间是一条约两厘米左右的花边,绿色布料中间几厘米以下是彩色织锦条纹和玫红色花边,如同前襟一样。左侧正面和背面的下半部分装饰着小银泡和芝麻银铃。傣卡妇女有时会在纽扣上佩戴一长串鱼形状的银饰,增添了魅力。
傣洒老年人的内衣是黑色布料为底,配以红色花边,年轻人的则是绿底的布面镶着红花边。立领也是红色的,沿斜翻领的方向有六七厘米宽的刺绣边,甚至左边翻领的底部也有同样宽度的花边。袖笼两侧是白色、红色、蓝色和红色的布条,背部底部和左襟底摆的花边是垂直密集排列的彩条,像彩虹一样。纽扣两边还有一些缝制的小彩线。傣洒内衣的芝麻银铃和小银泡一般装饰在领子和前后底摆部位[3]。
傣雅、傣卡和傣洒里的传统筒裙装饰部位相同,但工艺不同。傣雅的传统筒裙是由很多条宽窄不等的红绿色边,由多条刺绣工艺蕾丝的红黑布和红布拼接而构成;傣卡的筒裙是由绣花和细条纹与玫红色、湛蓝色、绿色、白色布条拼接,五颜六色;傣洒的筒裙则是在青色黑布上面进行刺绣,而傣洒的盛装筒裙则是在绣满了福字的青色黑布上与之拼接,其他色彩的由刺绣花边组成。并且在绣花中间装饰各种亮片,更为靓丽。
围腰在花腰傣服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傣洒没有围腰,傣雅和傣卡的围腰形式相同,长方形的布面四周都有装饰。腰部和底边都是相似宽度的彩色细条纹织锦和绣花,傣卡围腰两侧的绣花较宽。
花腰傣的绑腿类似从日本流行过来的小腿袜,但是没有脚部的布。傣雅一般不用绑腿,傣卡女子喜欢在绑腿的一侧绣花。傣洒,盛装时候的年轻女性的绑腿会使用同样的绿色面料在裙底镶上一圈红色布条,颜色对比强烈,更加靓丽夺目。
斑斓的服饰艺术和色彩配色是花腰傣的灵魂象征,而服饰也离不开美丽的花腰傣女子来呈现。所以本课题选择设计出三套代表花腰傣三个支系(傣雅、傣卡、傣洒)的人物形象IP,能够直接表现出花腰傣各个支系的特征。由于花腰傣的盛装更具精美复杂且更具有代表性,所以在制作人物IP形象服饰的时候均以盛装为参考样式。
花腰傣女子身材匀称,四肢纤细,盛产美女,作者在花腰傣女子身材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夸张处理,拉长腿部比例,同时加粗腿部围长,让人物形象在原有花腰傣女性优雅的特征之余增加一丝萌态。让人物显得更高挑的同时更具有稳定性,能站立,为后期开发成实体模型鉴定基础。
1.傣雅
上文中讲到傣雅女子的服饰可以分为:帽饰、外衣、内衣、筒裙、花腰、绑腿。傣雅的帽饰多为形似云南特有菌种“鸡枞菌”的“鸡枞帽”,其外衣稍长于内衣,外衣上以青布为底,表面织有双重菱形纹样,以及在衣领、前襟、底部等都绣有花纹以及装饰上芝麻银铃。花腰傣的服饰都非常精美且繁杂,傣雅也不例外。在创建人物形象IP的过程中,其特征尽可能简洁明了有代表性,于是本课题提取了傣雅服饰两个最明显的特征来进行设计:(1)装饰:菱形纹样以及芝麻银铃作为服饰的象征性装饰;(2)颜色:傣雅服饰的颜色主要有红色、青黑色以及少量的黄色、绿色、蓝色作为辅助色。在模型创建的过程中,作者以先手绘后模型的方式进行设计。
2.傣卡
傣卡的女装外衣领口的小银泡排列呈三角形和菱形,组成的宽度和傣雅女装相似。衣身胸口位置有对称的刺绣图案,图案下方是玫红、湛蓝、白色等五道彩条边装饰,袖口也是如此。筒裙上也有彩色的条纹织锦。于是作者归纳出傣卡服饰的特点:(1)装饰:彩色条纹;(2)颜色:玫红色、湛蓝色、白色。
3.傣洒
傣洒年轻女子和老年人差别很大,本次制作的IP形象先以年轻人为主。年轻女子的外衣以红色为主,上面有金色的“福”字和铜钱图案,衣领和前襟有和其它两个支系相似宽度的装饰,不同的是并没有装饰小银泡,而是彩色刺绣做以装饰。左右绣花有银片装饰,外衣下面也挂满了芝麻银铃。
根据花腰傣的三个支系——傣雅、傣卡、傣洒,作者分别创作出三张各有特色花腰傣插画(图2)。依据傣雅、傣卡、傣洒三个支系服饰的配色,插画的风格也各有不同。傣雅的插画色调与傣雅的服饰一致,配色选择蓝绿色和红色,其次用黄色等作为辅助色点缀。
图2 傣雅、傣卡、傣洒系列插画
在近几年中,以泡泡马特为代表的潮玩席卷市场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泡泡马特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为年轻人打造了属于年轻人的玩具,使玩具市场扩宽了年龄边界。因此在花腰带文创的设计过程中,本课题希望引进潮玩的概念,让IP形象实体化,也就是IP形象不能只是平面的插画形式,而是3D形式,伴随着IP形象的立体化,相应的场景也应该被设计出来。因此,作者以创作的插画为基础创作出了一系列三维插画作品(图3)。
图3 傣雅、傣卡、傣洒3D插画
三维插画的创作为今后花腰带潮玩产品的设计打造了良好的视觉基础,比如开发相应的潮玩产品。作者以三维插画为基础,设计出了相应的人物组装潮玩产品。由于花腰带三个支系男女老少的服饰种类各有不同,所以以花腰傣人物为原型设计出IP潮玩,在后期可以继续开发不同形象的组装潮玩产品,丰富其种类,使花腰傣形象更鲜明,且能达到收藏效果。(图4)潮玩产品附带的说明书上面放置有作者为花腰傣建立的微信公众平台,公众号里面以诙谐幽默的方式介绍了花腰傣的服饰艺术和民风民俗,从实体的文创产品将购买者从线下引流到了线上,一方面让游客了解了花腰傣更丰富的民族文化,让旅游变成了身体和思想上的双重受益,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用户的粘性,使游客即使离开了花腰傣这个地方也能继续收到花腰傣地区的信息,并且很有可能会在朋友圈进行传播。那么文创产品的意义就从最开始的单方面盈利的产品成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且有内涵有深度的产品。
图4 花腰傣文创产品
文化旅游创意产品是旅游区形成竞争优势的有力工具之一,优秀的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可以促进新平县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传播和可持续发展。
花腰傣服饰的造型、图案和色彩等在IP形象的设计上都有很多可供参考和应用的地方。根据花腰傣自身的民族特色情况,IP形象的打造能够较为直接让大众感知到花腰傣的服饰艺术的特点。花腰傣的文创产品设计则根据作者所设计的“平面插画”“三维插画”两个方向进行延续,平面插画利于接地气的文创产品的开发,三维插画更加个性化,符合追求潮流的年轻人的心态。两种文创产品开发模式各有其特色之处。
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色彩表达,是文创本身的灵魂所在,花腰傣族服饰色彩艺术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一方面是为了丰富当代文化旅游产品,另一方面是通过最直截了当的视觉冲击力传达民族的、异域的文化特色。民族性的服饰艺术等特色文化为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最丰富的资源库,现代化的设计手法又能让民族性的文化更符合现代审美的传播,这种相辅相成、互相推进的手段推动了文化产品设计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