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
阜阳市第三中学 安徽 阜阳 236000
引言:高中生正处于汲取知识最佳的年龄阶段,其审美能力正在随着其知识和见识的增长在不断强化。作为高中美术教师,在对学生展开色彩美术鉴赏教学时,要不断创新自身的授课手段,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其学习感受,通过分析其审美心理特征,立足于其学习需求开展教学实践,帮助其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绘画技巧,并使其在意识层面充分感受美术的核心魅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在色彩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往往只是向学生讲解基色、间色、复色的概念和区别,但是如何运用这些颜色去创造富有艺术性的作品,相关教学工作却涉及不多,这也导致教学缺乏启发性和创造性,学生只能从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掌握美术概念而无法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美术技能。如对于邻近色、对比色、同类色等比较复杂的色相理念,由于没有足够的应用实践来积累经验,学生无法理解其在视觉效果上的作用,更不懂得利用这类色彩来深化作品的层次感,往往选择弃之不用,这也使得其作品感染力大打折扣[1]。
高中阶段正处于学业最繁忙的时期,由于美术不在高考的范围之内,很多学校都认为美术课上或者不上对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在教育框架设计中并没有给美术腾出太多的教学空间。部分同学对美术课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有的同学为了准备高考,在美术课堂上会出现做其他科目的习题的情况,在对于色彩中涉及的明度关系、纯度关系、冷暖关系等,学生往往理解不深,对于明亮关系仅仅只是理解为不同色相的明度改变,对于纯度的认知也仅仅只是停留在饱和度上,对于色彩需要传达的意境和情绪理解不深,这种情况造成学生的绘画作品没有情绪和情感,表达不出生气。因此需要在美术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予以积极的改进[2]。
部分老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不够重视教学评价的过程,或者评价的标准过于单一,仅仅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导致很多在其他方面有能力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限制,不能得到良好发挥,这并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艺术理想,严重影响了其对美术鉴赏学习的积极性,也影响学生个人的良好发展[3]。如在写生训练中,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对临摹对象的形体构建外,还要注意对学生色调倾向的评价,从整体观察和归类定位的角度去分析学生在物体基本色调的应用,了解学生的色彩运用情况,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美术水平,帮助学生创作出有灵气、有生气的美术作品。
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本身已经处于初步成熟的阶段,伴随着其不断学习,以及其自身经历的累积,其心智和审美心理也日渐趋向成年人。由于其自身对待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加强,审美的眼界不断拓展,导致审美倾向由艺术转变为将生活中的艺术和自然景观进行融合的形式,这一发展趋势造成了高中生的审美心理特征[4]。
举例而言,首先从题材上出发,高中生拥有较强的艺术品鉴和赏析能力,面对众多优秀作品时,能够尝试从多种角度去理解和分析作品,深度剖析作品当中的内涵,并深刻地了解不同画家的不同绘画风格。所以,很多学生对于一些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已经不再局限于直观性的感受,而是能够结合自己的联想进一步探究到作品当中的内涵,对作品具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其次,在美术作品的画面构成和表现手法上来说,高中生已经能够学会从一个作品中自觉去感受绘画的技巧。比如上色、线条以及相关的风格等等,吸取优秀作品中的优势,以此有效丰富自身的绘画能力,明白上色和作画之间的关联,知晓如何正确上色才能让画作更好看、更有艺术性[5]。总体来说,高中生正在逐渐形成更加多元化的审美心理特征,在鉴赏一幅优秀作品的过程中,其产生的理解会更加地多样和丰富,并努力从中汲取需要学习的知识,不断进行探索。
老师在展开色彩鉴赏教学之前,首先要对班级上不同学生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时刻掌握同学们的审美心理发展的趋势,并采取不同的审美鉴赏教学的方式。比如针对审美心理特征趋向于特别的艺术类型,且具有强烈排他性的同学,教师需要尽量避免其在最佳的学习阶段中封闭自己的视野,要意识到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思维发展和成长极为不利。所以,能够针对其喜好对其进行更加专业和更加优秀的方向对其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在教师的正确带领下养成良好的艺术素养,有效提升其自身的审美眼界,强化其美术能力[6]。
比如在教学《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一课,笔者便改变了美术知识精讲的做法,在课程开始前,首先组织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喜欢该颜色的原因,然后结合学生的审美特点,让学生联想在生活中有什么物体和自己喜好的颜色相符,当看见这些物体时学生会产生什么想法和感受。学生阐述了自己所思所想后,笔者再要求学生将自己刚才所阐述的物体和偏好色作为创作素材,进行物象创作,这样的创作方式可以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在进行色彩创作有更高的参与度和参与积极性。
作为一种占据立体空间和平面空间的艺术,美术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卡拉瓦乔、伦布朗、梵高、莫奈等名家的作品作为引入文化元素的切入点,让学生理解色彩运用在绘画中的历史渊源。如伦布朗的油画作品善用红黑强色对比,并会在画作中加入大面积的黑影,这样做的目的是衬托出画作中心景象的突出感,和周围景物形成高强度对比,让画中景物更具宏大感和史诗感(图1)。而名家梵高作画也善用色块对比技巧,其代表作《星月夜》(图2)中始终饱和度高的橙黄作为中心色,然后在中心色块周围添加不饱和颜色,从明亮的黄色和橙色过度到较为黯淡的深蓝色,如此一来,画作就会因为颜色的渐变呈现出动荡感,给观者一种画作景物在真实运动的感觉。教师可以将二者共同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互相对比,并思考同样是使用色彩对比,梵高和卡拉瓦乔的作画和用色有什么区别,并伴随学生的反思向学生讲解二者生活的年代、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如此既加深学生对用色技巧的理解,又能更深入了解绘画艺术中色彩艺术的发展历程[7]。
图1 《34岁的自画像》
图2 《星月夜》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一些资源是带领高中生赏析美术作品时非常重要的元素。老师要积极结合同学们熟知的事物进行教学指导,通过结合大家熟知且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其对美术鉴赏教学的积极性。
例如,对于画作的补色教学,如何补色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色彩不仅是增加画面的观赏性,同时也是画面空间感和层次感营造的重要工具。比如在作物中,光源的体现就是利用颜色来表达,一个物象,其暗面应该要有反光,亮面也不能只有一个颜色,物象的不同面之间有颜色的对比和渐变,物象才会有立体感,给人的感觉才会更栩栩如生。教师要让学生从生活和现实中观察色彩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变化,掌握色环理论,懂得色彩造型和物象创作的关联,尤其是相近的颜色对比是学生在创作中经常被忽略的地方,教师要告诫学生注意对颜色纯度的甄别,通过调整颜色纯度,合理利用类似色、临近色、中差色和对比色营造出画面层次感。
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带领大家分析画作的历史文化和创作背景之外,也要重视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绘画技术。
比如在色彩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授学生以色彩凸显画作的精神创作,绘画是精神上的沟通,画作要有情绪、有感情表达,观者才能从作品中感受到生气,才能和画者心意相通,理解画者想从作品中传递的思想主题或者情绪感受。色彩的区别和明亮度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轻重感,如浅色代表了轻松和温馨,画面中大量应用浅粉、淡蓝、浅紫等轻色,会给人放松和愉悦的感觉,减轻负面情绪,而黑色、灰色、蓝色等重色,传递的情绪氛围比较沉重,一般用于表达深层次的创作主题。色彩的轻重感和明亮度是学生表达创作情感的关键,合理利用色彩才能让画作富有生气。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现实中的色彩运用案例,如各种芭比娃娃、星之卡比等玩偶玩具,为何主色调都是粉红色,这是因为粉红属于明亮度高的浅色,能传递明快和轻畅的情绪感受。而在各种灾难片中,为何当灾害发生时,导演会将画面调暗,打光也开始减少,这是因为明亮度低的深色能传递出阴暗、沉重的气氛,增强灾难场面的紧张感和不安感。色彩的深浅、明亮度都会影响到画面中情绪、氛围乃至画面本身的轻重感传达,教师要通过让学生学习和分析画面的形式及颜色构成,最终掌握合理的物象造型及色彩搭配,才能让学生创作出有深度感的艺术作品。
在学生完成创作后,教师可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将优秀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为大家分享自己的绘画意图和绘画构图,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在评价中要说出这幅作品好在哪里,为什么,如果是不好,具体原因是什么,要怎样改进,通过这种模式将评价权利转移给学生,最大化彰显学生是课堂主体的作用,如学生临摹时,对画作中衬布与物体的颜色占比调度是否得当,衬布色彩和静物色彩是否能形成协调关系或者是对比关系?学生在绘画时是否遵从了同类色或者对比色的应用原则,整体色调使用是否恰当。为此,在生生互评时,教师还可以从情感角度出发,让学生在评价同学的画作时,不仅注意其绘画细节的展现,还要重视其情绪发达,学生可以分析其画作中的用色给自己什么样的情绪感受,这种感受是否和作者创作初衷吻合。在评价之后,教师可以让画作的作者自己进行点评和反思,思考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最终成品是否有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在哪?如一副本来描绘节庆的作品,同学的评价在情绪评价上却偏冷清,画面没有热闹感,那么是否是用色出了问题,作者自己在作画时是否过度使用了绿、青、紫等冷色调或者中性色调,暗色的色块面积是否过大,而没有过多运用红、橙、黄等暖色调,导致了画面太过冰冷或者孤寂,缺少节庆的生气?通过这种用色的反思,可以加强学生对色调运用和作画情绪关联性的掌握,学生能更深入体会如何利用色彩来展现画作情绪,画出的作品也就更贴合主题,更能代入观者的情绪。
总而言之,美术作为一门人文综合类的学科,不同的绘画作品承载的意义和美学意识也各不相同,对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教师在授课中要能够善于把握学生的审美需求,结合实际生活当中的现象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通过选择其感兴趣的内容有效加深其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强化美术鉴赏教学的质量,并促进学生自身个性化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