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岗上镇杜村打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关心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明显提升,并因此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利用农村“大喇叭”,每天定时播放国家大事、三农政策,让党的声音成为杜村最强音。
新时代农村工作需要新方法、新手段,杜村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自2004年起,该村先后建立了“杜村妇女”“杜村之家”两个QQ群,以及党员、村民代表、巾帼志愿者等6个微信交流群。2019年,创建了“德善杜村”微信公众号,将过去手写的功德录转换为电子版“德善档案”及时发布、永久保存,让更多人了解杜村。
村委会在群内可发布消息、组织群众、落实工作,同时又能及时解决群里提出的问题,即使村民不在村里,也可以了解村务大事,还可以交流互助,有困难有问题可以直接“@”有关负责人及时解决,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办事。
感动就在身边,先进并不遥远。为发挥典型的引领作用,引导全体村民向上向善,杜村积极开展“新乡贤”“星级文明户”“孝老爱亲模范”等各类典型评树活动,引导村民向上向善。目前,全村共评选各类典型500余名。
据了解,杜村坚持把评选的过程作为教育人的过程,通过“群众推、村里找、大家评”,让大家学会去发现身边的真善美,让杜村的好儿女、好媳妇、好公婆等不断涌现。
对于评选出的“杜村好人”“星级文明户”等,杜村通过大喇叭、善行功德榜和“德善杜村”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并颁发荣誉奖励,让好人受到尊敬、感到光荣。评选出的先进模范并不仅仅是留在功德榜上、挂在事迹栏里,而是走进村民中,经常面对面与村民交流,分享他们的心路历程和收获,引导和鼓励大家积极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同时,杜村进一步规范了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狠刹高彩礼、人情债之风,使得正能量在杜村广泛传播,进一步激发了争树良好村风、民风、家风的动力,使争做“杜村好人”成为全体村民的精神追求,有力推动了杜村乡风文明建设。
群众的困难就是村里的困难。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杜村积极推行志愿者联系卡制度,分别建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少年志愿服务队4支志愿服务队伍,共1300名志愿者,将1139张党员联系户连心卡、47张巾帼志愿者爱心联系卡、212张青年志愿者应急联系卡全部发放到户,志愿服务覆盖了全体村民。张张连心卡,颗颗火热心,使杜村的每一个村民在遇到困难时都能及时得到帮助。
近年来,杜村积极响应区委组织部号召,深入开展“群众点单、干部设岗”活动,设立了街道卫生岗、蔬菜种植岗等10个特色岗位,由党员、村民代表以及群众志愿者依据自身特长选择岗位,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难题,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杜村建有功能完备的村民活动中心,每个文化广场都有健身器材供村民使用,为各类宣传文化活动提供了场地保障。此外,该村还建立了寓意杜村人文精神的村庄标识“和氏璧”,建设了村史馆,修缮了古槐园、戏台,重建了古庙。在图书室、便民服务中心和5个文化广场,以及主要街道绘制了文化墙,打造了一批村庄文化精品景观。
开展基层文化队伍培养。该村不断挖掘村内具有文化特长的村民,组建了由180多人组成的文艺队伍,包括北会飞龙战鼓队、杜村女子金钹战鼓队、创新鼓乐队和华林乐队等,每逢重大节日都会举行文艺演出活动,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农闲时节,杜村常开展广场舞表演、羽毛球友谊赛、诗朗诵表演等文体活动,使村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更好地凝聚群众。
挖掘本地特色文化活动。杜村利用春节、三八妇女节等节日,组织村民晚会、广场舞表演等大型娱乐活动。《我骄傲我是杜村人》等一大批节目,都是杜村人自编自演的,在娱乐的同时,增强了孝老爱亲、助人为乐、保护环境、热爱家园等意识。
现在的杜村,不仅是村民身之所寄的“安身之所”,更是心之所系的“精神家园”。走在杜村的街道上,能感受到杜村人不一样的精气神。杜村将继续为建设“时代芳华、幸福杜村”奋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