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

2023-01-30 06:55本刊综合报道
人民画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乘组飞天神舟

本刊综合报道

时隔17年再度飞天的费俊龙、执着坚守24年终圆飞天梦想的邓清明、12年如一日艰辛训练换来首次太空之旅的张陆,作为接力空间站建造阶段载人飞行任务的最后一棒,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3位航天员,为出征太空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执着坚守和艰苦训练。2022年11月29日,这个目前平均年龄最大的航天员乘组踏上了为期6个月的飞天圆梦之旅,在太空见证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正式建成的圆梦时刻。

费俊龙:“飞天就是我的职责使命”

1995年,第一批航天员选拔工作在空军飞行部队展开。费俊龙报了名。3年后,他如愿以偿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10月,费俊龙担任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指令长,与战友聂海胜踏雪出征,环绕地球飞行77圈。17年后,这位年过半百的将军再次担任指令长,挂帅出征,向天行进。

任务训练时,他要求乘组一定要考虑到天地差异,一丝不苟将动作做到位。如安装零件时,他从包里每拿出一个小配件,都要合上包,将包固定。在太空,如果操作不规范配件就会飘出来,钻到舱内设备里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

航天员的水下训练是非常耗体力的一项训练,而水下验证试验比水下训练时间更长更累。有一次做水下验证试验时,要进行舱间电缆堵帽安装工效验证,数十个堵帽依次分组安装。安装完第一组时,已经检验出工效不合格的地方,但他不想这么简单地下结论,坚持要将各个作业点的全部堵帽安装完。那天,他穿着厚重的水下训练服,戴着厚厚的手套足足花了一个小时,才把8组堵帽安装完毕。出水后,他顾不上休息,第一时间向科研人员分享自己的体验。

如今的太空家园宽敞舒适,还有各种先进的设备仪器,为此,出发前费俊龙十分激动,他特别期待在中国空间站工作和生活。

邓清明:“宁可备而不用,决不用而无备”

1998年1月5日,邓清明成为航天员大队其中一员。几年刻苦训练后,他取得了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资格。

此后的24年中,邓清明执行过“神九”“神十”“神十一”的备份任务,保持着与主份航天员一样的训练内容和强度,却数次与梦想擦肩而过。

守得云开见月明。仍在坚持训练的56岁的邓清明成功入选神舟十五号乘组,在此之前,他是我国首批航天员中唯一一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却仍然在参加学习训练和任务备战的现役航天员。

神舟十五号任务繁重,太空出舱的次数超过以往,需要加大水下训练强度次数。每一次,他都要穿着厚重的训练服,在水下一操作就是好几个小时。每次出水后,他的贴身衣服全都湿透了,手也抖得握不住筷子。

上机械臂是项难度挺大的操作,脚穿着厚厚的鞋子没有感知力,靠腕部反光镜来调节相对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把巨大的鞋子卡到脚限位器上几厘米宽的卡槽中,这近乎是项盲操作,主要靠反复训练后形成感觉。第一次在水下练习上脚限位器时,邓清明费力把脚塞进去一半,一不小心没稳住,脚又滑脱了。这时,他的体力消耗已经很大,呼吸也变得粗重。工作人员建议他先休息一下,他执意要继续下去,直到成功上了脚限位器。

邓清明曾说:“不管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2022年11月28日,56岁的邓清明终于圆梦。当他作为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的一员正式亮相时,虽面有沟壑,但英姿飒爽。

张陆:“虽然我是首次飞天,但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

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一飞冲天,在张陆心中埋下了飞天的种子。2009年我国开始选拔第二批航天员,已是空军某团空战射击主任的张陆报了名。2010年5月,经过层层选拔,张陆成为我国第二批5名男航天员中的一员。

在30多岁的年纪重回教室,张陆一年时间里要学习30多门理论课程,不仅有高数、英语等基础学科和空气动力学、飞船设计原理等专业学科,还要会观天象,熟悉地理地貌,了解植物特性,为了应对空间站阶段的长期驻留,还要会扎针、输血,甚至做小型手术。

尽管拥有强五攻击机的飞行经验,一些挑战身体极限的训练,还是超出了张陆的想象,超重耐力训练就是其中之一。“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要承受8个G的重力加速度,相当于8倍自己体重的重量无死角地挤压着全身,感觉五脏六腑和喉管都被压扁,还有一种强烈的窒息感,眼泪也会控制不住地甩出来。”

第一次超重耐力训练,给张陆留下了一定的心理阴影,因为他训练时感觉自己无法呼吸。于是,他请教首批老大哥,结合他们的经验和自己的亲身体会,反复琢磨、多次训练,他终于调节好呼吸,不再惧怕训练,成绩达到了一级标准,而且一直都保持住了这一水平。

“汗水伴着孤单和平淡,我还会仰头望着天,那个梦让我一往无前。”这是曾经梦想当一名歌手的张陆给自己写的歌,也是他追梦历程的真实写照。

猜你喜欢
乘组飞天神舟
天宫热闹啦:神舟十五号乘组进驻天宫
飞天之梦
神州十四号乘组进驻天宫空间站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中国航天员乘组抵达空间站开展为期六个月的建设工作
神舟十三号乘组顺利返回地球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飞天
飞天探月,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