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春,迟丽华
曹锦清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黄河流域是我国人口活动和工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经济的转型,黄河流域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失地老人。在缺乏稳定平衡的社会保障和农村养老制度的情况下,这些失地老人或许会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稳定发展的不安定因素,因此解决黄河流域农村失地老人养老问题迫在眉睫。由曹锦清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基于实证调查还原了转型中的黄河流域农村社会的人文风貌,描述农村社会事实与改革中的社会矛盾,着力反映了社会转型过程中黄河流域底层群众的思想情感、情绪态度与利益体现。
《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分上下两篇,记录了作者进入中原的所见所闻,主要包括通过何种方式进入调查,走访了何地,所见何人,发现了何种问题,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全书较为细致地展示了中原大地的真实社会场景,引领读者见到中原地区人们从衣食温饱变化到乡情习俗凝滞、行政指令集资贷款到乡村企业近乎破产、从住房交通改善到干群关系走冷的全部历程,将乡村民主建设的困惑展现于众人面前。整体来看,全书表述较为真切、详实、全面,具有极高的研读价值,为探索中原地区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之路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黄河流域是我国农耕文明发源、定型且绵延不绝的重要区域,然而随着现代化文明的推进,农耕文明开始逐渐消失,虽然黄河流域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繁荣发展,却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极为严峻的便是黄河流域农村失地老人的安置,这些老人以土地为经济依托,失去了土地也意味着失去了最基本、最稳定的经济来源,因此这些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结合《黄河边的中国》一书,黄河流域农村失地老人的养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家庭养老虚空化严重,自我养老难度大。目前黄河流域农村失地老人仍多延续传统养老模式,通过子女养老或亲戚互助养老,然而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转型发展而对农村耕地的征用,农村年轻人多依靠外出打工来保障生活,经济拮据且空余时间少,以至于经常忽视对老人的照顾。而农村老人失地后也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最基本的养老物质无法保障,加之儿女亲人不在身边,缺少精神慰藉和生活上的照顾,以至于在农村家庭养老空虚化现象严重。还有一部分农村老人以自行照顾为主,有些老人无儿无女会保持一定的经济独立,奉行自我养老。然而当失去土地这一重要生活来源时,晚年医疗和自理能力下降后,自我养老变得困难重重。
第二,社会养老资源不足,养老制度保障力度小。近些年,国家也逐渐意识到养老问题这一难题,但在实际开展工作后,受限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养老服务资源不足,养老制度保障力度较小。且农村失地老人受观念限制,并没有较好的养老存储意识,很多人未缴纳养老保险,即使有些人缴了保险,选择的也是最低缴存基数,为我国养老制度的推行增添了不少阻碍。同时,社会养老机构数量较少且建设不完善,许多老人对进入养老机构心理有所抵制,致使政府对这一问题始终得不到完美解决。
如何在经济转型的洪流中解决好农村失地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难题,结合《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可以探寻这一问题的具体解决路径。
第一,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模式,将养老选择多样化。目前,应及时转变黄河流域失地老人传统的养老观念,让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功能弱化。一方面,可以由政府发挥主体作用,对养老工作实施托底,对一些养老困难的群众,以救济的形式满足其基本需求。同时可以借助社区力量,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把失地老人所在社区作为依托,让失地老人在家中就可享受养老服务。另一方面,可以依托社会力量,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失地老人提供个性化养老服务。一部分失地老人满足了基本温饱问题,对养老需求更关注的是自我感受,对这部分人群可以借助互联网等平台帮助其搭建情感诉求空间,组织开展日常娱乐化服务。
第二,充分调动社会养老资源,提升养老制度保障。首先,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尽量保证农村失地农民的权益,同时建立普惠性的养老机构解决后顾之忧。其次,要鼓励全民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养老民生工作,在减轻政府压力的同时合理分配社会有效资源,提高养老工作效率。最后,要建立养老监督机制,确保养老资源对应到个人,防止权力滥用、救济金发放不到位。
综上所述,黄河流域推进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农村失地老人的养老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应积极探寻解决之路,为农村失地老人提供良好的养老保障,推动黄河流域农村失地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