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晨 , 张 震 , 杜熙茹
(1.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300; 2.广州体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00;3.西安航空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7)
1952 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题词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从新中国成立到如今进入新时代, 中国历经了70 余载的奋斗历程, 在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征程中, 体育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 体育力量不断壮大,使其承担起促进国家强盛的历史使命。 北京2022 年冬奥会成功举办促进了 “三亿人上冰雪” 的目标达成, 赛场内我国代表团以9 金4 银2 铜的好成绩位居奖牌榜第三名, 赛场外群众冰雪运动开展得如日中天。 “三亿人上冰雪” 不仅仅是要达到参与人数的目标, 更是提升我国冰雪运动普及度的战略考量。 少年儿童是民族的未来、 国家的希望,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短片 《未来的冠军》 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冰雪运动蓄势待发。
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 《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 《冰雪运动进校园》),充分阐明了冰雪运动进校园是提高我国冰雪运动普及度的重要抓手, 是建立冰雪运动人才梯队的基石[1]。 国家体育总局、 教育部联合印发 《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 (以下简称 《体教融合意见》) 中提出, 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积极推进以冰雪等运动项目[2]。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 《学校体育改革意见》) 提出,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指导学生掌握冰雪运动等专项技能[3]。 冰雪运动进校园的直接目的是为在学生群体心里播下热爱冰雪运动的火种,推进学生群体参与冰雪运动, 其本质内涵在于助推我国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国之命脉, 重在人才”, 只有永续不断的青少年滑雪人才, 才能补缺项、 强弱项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体育 “夏强冬弱” “冰强雪弱” 的问题[4]。 因此, 冰雪运动体教融合是冰雪运动推广的重要抓手和具体措施。
体教融合是党中央、 国务院对我国体育事业及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 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自 《体教融合意见》 印发以来备受我国学者关注, 对于体教融合内涵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方面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 将体教融合的 “体” 和 “教” 视为体育和教育两大主体间的融合发展, 包括思想、 评价、 体系等工作内容的融合, 从而实现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在第二种观点中指出, 体育部门注重高水平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而教育部门更注重学生文化水平及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第二种观点认为, 体教融合间的融点是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两个部门间的融合, 将两个部门的优质资源进行整合完成资源优化更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体育后备人才。 第三种观点认为, 体教融合不囿于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而是包括大中小各学龄阶段学生的健康发展。
上述三个观点从不同视角阐述了体教融合的内涵及其培养目标, 体教融合是多个主体共同参与, 并在特定目标背景下有机结合以期共同实现某一愿景的行动措施。 本研究以培育冰雪运动后备人才、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等为目标,探寻广东省冰雪运动体教融合改革策略。 因此, 本研究中体教融合的本质是将竞技人才的培养融入到教育体系之中,即是将学校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竞技比赛三个体系进行融合与完善并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学校体育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载体之一, 是实现体育强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5]。 本研究旨在以体教融合为抓手, 以学校体育为平台, 探析家校社协同育人下广东省冰雪运动体教融合改革策略研究, 为培养学生对冰雪运动的学习兴趣、 持续扩大冰雪运动人口基数、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选拔和培养冰雪运动竞技人才、 快速补齐我国体育 “冬弱” 短板发挥作用。
北京2022 年冬奥会推动了广东省冰雪运动的快速发展, 但是广东省地处我国南部,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温度22℃, 相较于我国北部地区校园冰雪运动的开展有更多的制约因素: 1.场地设施受气候及年平均温度的影响, 建造费用巨大, 冰雪设施维持与维护费用较大, 因此广东省冰雪运动场馆较少。 2.广东省夏季奥运会运动项目发展较好, 但冰雪运动项目才刚刚起步, 因此师资力量较为欠缺。 3.开展校园冰雪运动的学校较少, 缺少相对成熟的本土推广经验。
扎根理论是一种将数据进行分析、 归纳、 总结而形成理论的研究方法, 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等多领域研究之中[6]。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 结合 《冰雪运动进校园》 《体教融合意见》 《学校体育改革意见》 开展质性研究。 为保证研究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特设定了梳理原则: 1.搜索中国知网中关于 “体教融合” “冰雪进校园” “体教融合培养目标” 等相关研究的高质量论文; 2.全文梳理后筛选其中核心内容, 同时针对二手文献完成溯源查阅; 3.将收集到的原文材料整理编辑成文本资料。
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及NVivo12.0 软件对文本资料进行深入剖析、 归纳、 编码等, 选取上述 《冰雪运动进校园》《体教融合意见》 《学校体育改革意见》 完成饱和度检验。结果显示, 以家庭、 学校、 社会3 个参与教育主体分别串联了三条故事线, 归纳出3 个核心范畴、 19 个主范畴、 53个基本范畴。 其中, 3 个核心范畴即为家庭、 学校、 社会三个参与教育主体, 19 个主范畴分别是家庭、 学校、 社会的责任目标, 53 个基本范畴分别为家庭、 学校、 社会责任目标下的子目标, 基于此制定冰雪运动体教融合培养主体责任目标框架 (表 1)。
表1 冰雪运动体教融合培养主体责任目标框架
研究发现, 随着各项关于体教融合、 体育改革文件的颁布与实施以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以下简称 《家庭教育促进法》) 的施行, 逐渐转变了原来学校教育责任为大、 家庭教育责任较小的误区, 也逐渐转变了重智轻德、 重知轻能的家庭教育观念。 “放管服” 等政策的落地, 开拓了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及体育服务场地的市场,随之家长借助社会资源教育孩子成长成才, 校企合作达成共识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 (训练) 体育技能的平台。
2021 年11 月, 在广州市花都区举行了冰雪运动进校园暨校队组建启动仪式。 广东省开展冰雪运动体教融合改革的落脚点在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意识形态, 强健体魄愉悦身心, 激发学生对冰雪运动的学习兴趣及自主参与体育运动的行为习惯, 为培养我国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建立基础。 虽然广东省已有个别学校在学校开设了 “真冰”运动场地, 但大部分学校由于场地有限、 室内冰雪场馆建设造价巨大、 维护费用等因素未能实现建设 “真冰” 运动场馆。 据媒体报道, 自2021 年11 月起广州融创雪世界先后为30 余所学校的冰雪运动开展提供校外资源支持, 为学校建设滑雪竞技校队提供指导与帮助, 同时免费为学校配备冰雪运动装备、 教练、 课程方案及训练场地等资源。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 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力量的支持, 在冰雪场地有限的情况下, 家长向外探寻社会资源而保障学生能够接受系统的冰雪运动训练。 因此, 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联合培养模式,即家校社联动的培育方式。 基于此, 以冰雪运动进校园体育改革为目标, 构建冰雪运动体教融合家校社联动模型(图1)。 这种联动培养模式是家庭和学校合作、 家庭和社会合作、 学校和社会合作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
图1 冰雪运动体教融合家校社联动模型
《家庭教育促进法》 首次在法条中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概念, 规定父母是家庭教育第一责任人 (即由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来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从生物学角度和心理学角度而言, 家庭教育是源于血缘关系而天然形成的一种教育关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 “人生第一粒纽扣” 的起始点, 家庭教育责任重大, 其是人生教育阶段至关重要且不能取代的一个环节。
体教融合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后备力量补给新策略,学校以培育高质量人才为目标、 以提升学生健康水平为出发点, 贯彻 “健康第一” 的教育理念, 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深入探讨、 深化改革制定一套详实的授课方案。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 丰富理论知识储备、 提高冰雪运动教学技能。 学校是校园冰雪文化引导和校园推广的主导者, 应制定宏观推广方案、 完善冰雪运动进校园的顶层设计, 在目标设置、 教学训练实施、 教师评价、 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构建学校与社会合作教育体系, 借助社会力量完成冰雪运动的教学和训练, 合作单位可包括政府部门、 体育场馆、 教培机构等各种营利或非营利的社会单位。 主要通过社会教育资源共享、 数字化平台合作、 校企联合培养等合作模式形成学校与社会教育合力。
继 《家庭教育促进法》 提出的 “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之后, 教育部宣贯并强调了要完善家校社衔接配合机制[7]。结合 “冰雪运动体教融合培养主体责任目标框架” 和 “冰雪运动体教融合家校社联动模型” 构建 “冰雪运动体教融合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模型” (图2)。
图2 冰雪运动体教融合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模型
基于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 学生心理状态改变是引起其行为变化的主要原因, 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运动从中获取获得感和幸福感, 促进其参与运动的意愿和完成学习 (训练) 任务的行为动机。 然而广东省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制约因素相比我国北方城市较多, 仅靠学校单方面力量促成冰雪进校园体教融合改革相对困难, 因此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当下冰雪运动体教融合改革的必然选择。
广东省冰雪运动进校园体教融合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在家庭、 学校、 社会三个教育主体的共同作用下, 通过家庭学校合作、 家庭社会 (包括政府部门) 合作、 学校企业合作, 以政府为主导整合多部门、 多渠道、 多资源、 多平台的全方位一体化行为干预教育方式, 激发和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形成学习 (训练) 的主观能动性, 进而养成自主练习冰雪运动的习惯[8]。
转变政府驱动力实行跨部门协同治理, 以 “多元、 融合、 协作、 共赢” 为工作理念, 形成政府牵头多部门联动,达成政府职能部门——学校——培训机构等多方位协作共治关系。 从体系建设、 监管机制、 师资配置、 资金投入等多方面入手, 提升校园冰雪运动发展质量、 建设校外冰雪运动合作机构、 培育冰雪运动后备人才, 为促进校园冰雪运动稳健发展贡献社会力量。
校企合作是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能使学校快速便捷地借助企业 (校外培训机构) 资源弥补学校软硬件设施的不足。 另一方面, 校企合作也是新发展格局下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路径之一, 与冰雪运动培训机构建立共赢合作关系以提供场地设施等供给侧链条的持续化保障, 构建企业运营、 学校使用的双赢局面。 以企业力量为依托, 扩大冰雪产业品牌效应, 加大冰雪文化建设。 同时, 在学校方面加强文化引导, 将中国传统文化、奥林匹克精神、 思政教育等融入冰雪, 创建中国特色冰雪运动文化氛围。 在校园冰雪运动推广方面可借助社会力量,在政策的保障下搭建教师培训平台, 优化课程结构,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增大学生参与数量。
“天下之本在家”, 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9]。 《家庭教育促进法》 进一步明确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 因此家长须在思想上破除桎梏, 重新认识体育的重要性。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引导教育孩子积极参加冰雪运动, 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竞技比赛。 积极创造条件、 在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 寻求校外冰雪运动培训机构, 并在精神、 物质、 后勤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
家长是孩子的 “镜子”, 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家长应与学校教学任务步调一致、 统一原则, 担负家庭教育责任,帮助学生进行时间管理、 制订学习计划。 积极参与家庭体育活动, 身体力行保障高效的 “每天锻炼一小时” 顺利完成。 营造家庭体育运动氛围, 结合家庭条件创造 “旱滑”或 “真冰” 学习 (训练) 条件。
激发学生对冰雪运动的行为离不开家庭、 学校、 社会间的协同合作, 开展校园冰雪运动更离不开运动监督、 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 场地设施、 组织管理、 安全保障多方面要素支撑。 由于广东省自然条件等制约因素的限制, 更加凸显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性。 发挥广东省体育大省优势, 结合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进行广东省冰雪运动体教融合改革, 有望为我国培育冰雪运动后备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