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轶 洪福乐
四川泸定地震发生后,人民军队坚决贯彻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迅速展开抢险救援。与此同时,武警四川总队宣传报道骨干随救援部队奔赴一线,以文字、图片、视频等融媒体形式,采写了大量及时准确、生动感人的稿件,为抗震救灾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在灾区救援的新闻报道中,要牢固树立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使新闻报道上连党心、下连民心,在及时、客观、准确报道灾情的同时,更好地传递信心、凝聚民心,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挖掘重点,深刻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抓住第一时间。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重大自然灾害往往全民聚焦,备受关注。在部队挺进灾区的过程中,宣传报道要同步跟进,第一时间抓住窗口、及时发声、稳定民心,以最快的速度将灾区情况和部队任务传播给公众。泸定地震发生后3分钟,震中附近的武警官兵第一时间勘察灾情,展开先期救援,面对道路中断、交通不畅等实际,小群多路、徒步与乘车并行,新闻报道人员随同任务部队千方百计驰援灾区一线,第一时间挺进震中、第一时间报告灾情、第一时间传输视频图片和相关信息。当天下午3时,人民日报抖音号、央视军事公众号最先刊播了武警官兵前往震中核查灾情、清理道路、转移疏散群众的画面。地震当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多家中央媒体跟进报道了救援官兵搜救被困群众、转移伤员等动态,及时高效的报道既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又牢牢抓住了舆论的主动权。
▲图为武警官兵在泸定县磨西镇“飞架生命桥”转移受伤群众
▲记者连轶(左一)跟随任务部队深入灾区走村入户展开救援
记录第一现场。在重大自然灾害救援的报道中,“记者在现场”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在泸定县磨西镇,我们沿着近80度的陡坡,和救援官兵一道利用树枝一路“滑”下河谷,避开坍塌的路基和数十吨的巨石,一路小跑到任务点,抓拍下武警官兵利用树干搭建临时便桥,在湍急河流上转移重伤群众的照片。这张图片被新华社刊发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每日电讯》等中央媒体头版大图刊发,被300多家媒体转载。大量网友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上转发,形成热点话题“‘从飞夺泸定桥’到‘飞架生命桥’”,随后人民日报、新华社新媒体制作主题海报“惊涛拍岸,初心如一”“勇往直前,不畏艰险”进行二次传播,浏览量破亿次。随后,我们继续挖掘新闻特写《生命之桥》《逆行冲锋的生命救援》,分别在新华社和总台央视播发。
坚持正面宣传。灾区救援的新闻报道,新闻工作者不能局限于做“传声筒”,更应该懂得“选择”,探寻正能量,传递信心、凝聚人心。在随同救援官兵前往磨西镇共和村转移物资的路途中,记者采访了一支“党员突击队”,在地震发生后一个半小时他们就率先攀着三条铁锁和两条供水管挺进震中,冒着滚石,手抬肩扛,转移受困群众300多人,其中重伤员40多人。我们及时搜集整理素材,组织采访拍摄,《我的名字叫党员》《“飞架生命桥”的党员突击队》《用生命守护生命》等稿件分别在央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重点时段、重要版面刊播。特别是9月25日,《新闻联播》头条以《领航中国:固本强基 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为题,重点报道了这支救援力量在灾区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重大自然灾害救援的报道,呈现给观众的不应仅是表面的信息,还应该从多维角度、多维空间挖掘更多话题,有效发挥媒体在信息传递、整合沟通、情绪疏导、舆论引导等方面的社会功能,从而实现故事化、情景化、细节化的创新表达,体现社会各界战胜灾情的坚定信心,传达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温情,从而实现新闻作品对受众的心理抚慰和情感动员。
注重挖掘细节。在灾区救援新闻报道中,通过采取合适的方式和手段展示细节,放大事件过程,能够让受众更好地产生共鸣。实践中,我们不仅留意于宏大叙事,而且注重寻找凡人微光,从细微的角度切入报道,发掘沾染“泥土香气”的凡人故事。在转移群众途中,排长胥鸿宇把两岁的邱志豪从妈妈手中接了过来。7公里的山路,有湿滑的竹林,也有洪水冲过的乱石滩,胥鸿宇小心翼翼地背着孩子,而小志豪则趴在胥鸿宇的背上拿着奶瓶静静喝奶。“迷彩绿给了孩子妥妥的安全感”……这个视频在网络平台发布后,很快被近千个媒体账号转载,邱志豪也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淡定喝奶宝宝”。
组织热点话题。话题新闻接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参与性。只要题目选得准、时机把握对,就能在一段时间内形成舆论热点,吸引受众关注话题并参与讨论。地震发生后,我们组织了两组话题新闻,一组是“震后再相逢”,当危难来临,各路救援力量全力搜救生命转移群众,留下了一幕幕感人的瞬间。虽然只是一次擦肩而过,但深厚的情谊早已留在了彼此心中,当三组救援人员与被救群众在震中再一次相逢,感动和温暖依然在灾区涌动。这组报道以8—10分钟的视频形式在央视新闻频道、国防军事频道滚动播出,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另一组是“震中中秋节”,从群众的吃、住、用等方面探访他们的安置情况,军民鱼水情深的现场让人动容,新华社现场云平台编发的《震中安置点中秋见闻》在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达76.5万;“武警官兵把部队发的月饼送给灾区群众”“大妈拥抱救援武警哭着说辛苦娃娃”冲上百度热搜榜,全网浏览量破千万次。
关注受众视角。如今,媒体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使用UGC模式,将主流媒体报道和用户原创内容相结合,用更加多样化的角度披露信息,保证受众接收信息的全面性。身处现场的当事人也担负起了记者的角色,通过视频和图片第一时间传递消息,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也让受众的表达诉求与参与积极性得到极大释放。救灾过程中,网友“mine妈妈”拍摄到了一名18岁的年轻武警战士在一线抢险救援,立刻引发了网友共鸣:“希望你们平安归来,妈妈等你们回家吃饭。”“他们是英雄,也是父母的宝贝。”人民日报抖音号主动联系到这名网友,以《看到这些年轻的面庞,感动!》为题转发这段视频,获得180万点赞。群众自发拍摄的“被救村民为武警官兵送热饭被婉拒”也在央视新闻抖音号播发,获得110万点赞。这些正能量作品,进一步放大了灾区迸发出来的特殊情感,形成了强大声势,有效鼓舞了人心。
自然灾害放大了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心手相连”的情感。灾区救援新闻报道,好比一面镜子,真实地折射出媒体从业人员的精神境界与职业操守,而坚持对生命的尊重,推崇积极向上的人文情怀,是救灾新闻报道的起点和归宿。
规避渲染,保持理性。灾区救援的新闻报道应客观理性,不肆意渲染,坚决摒弃带有歧视性甚至是漠视生命和人格尊严的描写,避免对灾区群众的隐私信息过度引申,避免导致人文关怀缺失现象的发生。在磨西镇蔡阳村,53岁的村民罗科军被家中墙体压倒在地,腰部、脚部不同程度受伤。采访拍摄中,我们将镜头对准没有受到地震伤害的妻子王群,当夫妻二人被武警官兵安全转移到安置点时,王群连忙在电话中安慰远在贵阳务工的儿子放心。根据这段母子对话,记者采制了新媒体稿件《你护我平安,我送你温暖》入选当日“新华全媒+”,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达153万,全网浏览量破千万,网友纷纷评论:“有当兵的在,就不用怕!”
服务群众,解决困难。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难免出现一些需要帮助的群体,搭建信息桥梁,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也是一线记者应尽的义务。地震发生后,在泸定县磨西镇贡嘎广场安置点,一名抱着婴儿的母亲焦急万分,她的宝宝是刚出生4个多月的早产儿,却买不到专用奶粉。在记者联系下,部队医护人员协调相关力量,从150公里外的雅安市买到奶粉,连夜接力送到了这位妈妈手中,记者采编的新闻《多方接力 帮助安置点婴儿购买奶粉》在央视播出后,为救灾树立了信心,增添了力量。震后第二天,武警甘孜支队和重庆巴南救援队的救援人员利用溜索,将失联20多个小时的4岁男孩钟嘉懿安全转移到父母身边。事后,一家人特别想找到自己的救命恩人。记者积极协调,让他们取得联系,采访制作的新闻《4岁男孩 精心动魄的飞渡》在央视播出,记录下人间真情,彰显了人间大爱。
疏导心理,缓解创伤。灾区救援报道中,有的记者为了追求流量、博取眼球、不顾报道对象的心理伤害,不顾受灾者心理承受能力挖掘他人隐私,暴露他人弱点,造成了对灾区群众的“二次伤害”,引发社会恐慌。此次地震报道中,我们以报道真情、稳定人心为己任,认真倾听被访者的心理诉求,帮助疏导不良情绪,向公众传递正向的价值观。雅安市石棉县王岗坪乡爱国村的一所小学在地震中墙体多处开裂,官兵们利用冲锋舟将物资送进村子,为学生们搭建起“帐篷课堂”,校长邀请武警官兵为学生们上开学第一课。磨西镇贡嘎广场,部队医院的医护人员同青年志愿者一起,陪伴孩子们绘画、做手工,缓解孩子的心理创伤。记者的体验式报道《爱国村里话爱国》《震中儿童乐园》映照出人文关怀精神,体现了“人”的核心概念,展现出全面、生动的抗震救灾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