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吉木乃草原石城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综合价值及需注意的问题

2023-01-26 03:27:13郭建强
四川地质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石城花岗岩草原

郭建强

新疆吉木乃草原石城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综合价值及需注意的问题

郭建强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O二地质队,成都 611743)

拟建吉木乃草原石城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中国版图的最西端的新疆吉木乃县境内,其核心地质遗产为大面积分布的花岗岩石蛋石臼石穴地貌,木斯岛冰川、双弧构造、喀尔交雅丹地貌和峡谷,以及典型莫斯特文化遗存--通天洞遗址和草原游牧文化--岩画等,通过分析研究具有极高的国际意义和综合价值。吉木乃草原石城通过近年的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地方政府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但还存在原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地质遗迹的国际意义提升不够,以及公园的范围、边界、管理等问题。为此,结合吉木乃草原石城国家地质公园的现状及周边资源情况,对上述问题展开一些讨论,供申报主体参考,避免因这些问题影响申报和以后的建设,并预祝申报成功。

吉木乃草原石城;世界地质公园;遗产价值;公园范围与边界;新疆

拟建吉木乃草原石城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中国版图的最西端的新疆吉木乃县境内,吉木乃草原石城国家地质公园,于2012年11月取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级地质公园。2018年2月,被国土资源部拟授予第八批国家地质公园资格。2019年5月2日正式开园迎客。近期,当地政府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正在加紧申报材料的编制工作。但目前从世界地质公园的角度就公园核心地质遗迹的综合价值分析不够,以及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范围和边界、管理等问题还需引起注意。

1 公园地质遗产价值

世界地质公园理念就是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的价值,结合区域内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张建平,2021)。

世界地质公园是一个拥有国际意义的地质遗迹、具有明确界定的、单一边界的地理区域,具备足以发挥其职能的合理面积。由此表明世界地质公园具有3个必备要求:首先是资源情况,世界地质公园必须拥有具国际意义的地质遗迹;其次是具有统一边界在整体的保护、教育、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进行管理;第三是在保护的同时,进行经营,提高原住居民生活水平和社区经济发展。要让社会区充分利用世界地质公园这一品牌,改善不合理或对生态环境不利的生活生产方式,提升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新疆吉木乃草原石城地质公园核心地质遗迹为花岗岩石蛋石臼石穴地貌、双弧构造、通天洞古人类遗址、木斯岛冰川、白色沙漠、喀尔交雅丹地貌、喀尔交峡谷等,以及其它自然和文化,如生物多样性(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唯一承认和任命的哈萨克郡王——艾林郡王的私家牧场)和史前文明(如花岗岩通天洞遗址、岩画等)、多民族文化等。

公园应以囊括核心地质遗迹在内的一系列遗迹组合,而非某个单一的具有高度特异性的遗迹作为分类对象(吴亮君,2019),按这一思路,吉木乃草原石城地质公园核心遗产有以下5类,其国际意义/价值是:

1.1 花岗岩石蛋石臼石穴地貌世界罕见

神石城花岗岩石蛋地貌:包括石蛋、平衡石、石洞、石盆、石林、石柱、石槽、崖壁等微地貌,奇石林立,造型繁杂,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处处彰显一个字“神”。神石城分布面积达400km2,是中温带气候下寒冻风化的典型产物,虽然和一般石蛋形成的机理一样,岩体主要被三组裂隙切割成近似的立方体,并由表及里、由上至下进行石蛋化的过程。在草原、荒漠的衬映下,自有一种苍凉、阔远的意境(范晓,2015)。

恰勒什海花岗岩石臼石穴地貌:石臼分布于恰勒什海花岗岩丘平坦的顶面上,大小近千个石臼,最大的直径约5m,最小的似鸡蛋大小,深几厘米至几十厘米不等,其成因仍是寒冻风化的典型产物。石臼形态多样,就像一个个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除石臼外岩丘上,还会看到许多石穴——坚硬的岩石仿佛历经了雕刻大师的精心雕琢,形成了一座座造型奇异、结构精巧的镂空石雕。其实就是携带着沙石或冰雪的强风对花岗岩风蚀作用的结果:强风吹过岩石,它所携带的沙石或冰雪在岩石表面不断滚动、旋转,进行磨蚀,最终侵蚀形成了千奇百怪的一个个石穴。石蛋被从内部掏空,只留下残破的蛋壳;巨大的石块被侵蚀得只剩残体,残体上甚至还被石穴洞穿,最终形成奇丽迷幻各种造型。

在一定的条件下,石穴进一步发育便形成了规模宏大的花岗岩洞穴。以通天洞为代表,分为上中下三层:有宽大的洞厅、通向地表的天窗以及天然的石桥、石梁等,在花岗岩中形成如此大规模的洞穴极为少见。

中国是花岗岩出露最多的国家之一,地质历史上各个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类型、不同构造背景的花岗岩齐全,形成了丰富的地貌景观,如以安徽黄山和江西三清 山为代表的“峰林地貌”、以内蒙克什克腾为代表的“塔林”地貌、以河南神灵寨为代表的“低山圆丘”地貌、以新疆吉木乃为代表的“石蛋”地貌均为世界所罕见。但对中国花岗岩地貌描述的文献不小,且多偏重于南方的花岗岩地貌,关注北方花岗岩地貌较少,缺少对石蛋地貌的详细论述(卢云亭,2007;魏罕蓉等,2007;赵志中等,2007;郭建强等,2007;崔之久等,2007)。奇景迭出的吉木乃石蛋花岗岩地貌,形态多样,成景作用过程系统而完整,分布规模宏大,造型复杂而优美,观赏价值高,堪称花岗岩石蛋地貌的博物馆。是研究中亚中温带花岗岩地貌最为典型的地区,丰富完善了花岗岩地貌分类和成景作用。

作为阿勒泰山千里画廊的重要支撑点之一,神石城与草原有机融合,特色鲜明,成为新疆摄影家协会摄影创作基地、新疆美术家协会美术创作基地等。

1.2 萨吾尔木斯岛冰川生态环境价值

萨吾尔山是一座国际山,东西走向,与哈萨克斯坦国山体相联,山体在吉木乃县境内长100km,是北冰洋与新疆内陆水系显著的分水岭。萨吾尔冰川之下,其北麓坡面缓倾,为高山草原,是阿勒泰地区甚至北疆地区著名的优质冬牧场。萨吾尔山主峰,海拔3835m, 发育大陆性冰川,面积17.69km2,冰川17条,其中北坡9条、南坡8条,冰川持续退缩明显,平均每年退缩0.14km2(怀保娟等,2015、2016)。北坡的木斯岛冰川,根据《中国冰川目录》-阿尔泰山区(Ⅱ)编号5A259C0001,面积为4.27km2,长度为3.7km,平均厚度为66m,末端海拔为3090m,冰储量为0.28km3。近年来冰川退缩趋势严重,1959~2013年冰川面积减少约34.6%。围绕冰川之外分布的是以垅坝、平台、U谷、冰蚀湖等为代表的典型第四纪冰川地貌,其间撒落草原、爬地松、奇景怪石、古老的草原岩画,以及生活区内的羚羊、盘羊、马廘、雪豹、飞狐、雪鸡、松鸡等众多野生动物。构成一个以萨吾尔冰川为源的高山山地生态系统。

萨吾尔木斯岛冰川是中国冰川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也是生态功能极重要和生态功能极脆弱区域,故是研究冰川退缩,以及带来的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功能影响极重要示范地,极具有国际对比意义,是建立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野外观测站的理想之地。

1.3 新疆吉木乃双弧构造带的全球地质意义

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亚造山带中部。中亚造山带介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陆块-塔里木地块-卡拉库姆地块之间,是古生代古中亚洋经过复杂的扩张-闭合过程形成的十分宽阔的造山区。中亚造山带既不同于以洋-陆俯冲作用为特征的环太平洋型造山带,也有别于以陆-陆碰撞作用为特征的阿尔卑斯-喜玛拉雅型造山带,而是以多块体、多缝合带、山盆耦合等组合而成的最复杂造山带,称为中亚型造山带(杨富全等,2020)。

公园属中亚型造山带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准噶尔北缘古生代活动陆缘萨吾尔晚古生代岛弧,是板块最活跃阶段。是由于北部额尔齐斯河洋向南俯冲消减在早古生代岛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吴国等,2008)。以泥盆-石炭系为主体,泥盆系发育中基性-基性火山岩、陆源碎屑岩建造。泥盆纪侵入岩以花岗岩类为主,次为辉长岩、闪长岩小岩体,石炭纪花岗岩以钾长花岗岩为主,多属后造山产物,在萨吾尔山主脊为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为320Ma。二叠纪为非造山期“A”型花岗岩或碱性花岗岩,公园内的恰其海岩体由细中粒石英钾长正长岩及中粒钾长花岗岩组成,形成时代280 Ma。由此表明,本区域是研究中亚型造山带晚古生代岛弧构造的关键地区,也是早古生代岛弧和晚古生代岛弧叠加的“双弧”区,对全球板块演化历史的重塑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对比意义。

1.4 通天洞遗址的史前文化价值

花岗岩通天洞遗址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天洞遗址首次提供了新疆地区旧石器-铜石并用—青铜—早铁时代的连续地层剖面,对了解新疆地区古人类演化发展过程、确立区域文化发展的编年框架有非常重要义(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21)。

(2)通天洞遗址出土了大量勒瓦娄哇(Levallois)技术的产物。勒瓦娄哇技术是人类演化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的一项重要发明(陈宥成等,2015;高星,2014),大约于30~40万年前出现在非洲和欧洲、西亚。勒瓦娄哇技术从南非到西伯利亚和蒙古是基本一致的。在中国,勒瓦娄哇技术则显得很神秘,仅在少数遗址有所发现。吉木乃的出现说明通天洞遗址属典型莫斯特文化遗存,填补了中国缺少典型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文化类型的空白,也为进一步探讨更新世亚欧大陆东西两侧史前时期人群的迁徙、交流、扩散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3)通天洞遗址是新疆地区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完整保存着从旧石器时代到2500年前古人类生活、居住的遗存,如45000年前的动物群落、用火遗迹、距今5200年的碳化大麦小麦颗粒和黍颗粒等文物及各类编号标本约3000件。不但是旧石器考古的重要收获,也是新疆北部史前考古文化序列构建的重大突破。

1.5 岩画与古道草原文化价值

拟建的吉木乃草原石城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地处于萨吾尔山和阿尔泰山之间的额尔齐斯河谷的南西侧,属千里画廊的西端。通过额尔齐斯河谷经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斋桑泊直通中亚各地,远古时期一向是重要通道(孟悠悠,2015)。由此河谷为通道的两侧,逢山必有画。

吉木乃县岩画主要包括塔特克什阔拉斯岩画群和托海阔拉岩画,以及哈尔交、唐巴勒、卡尔麦斯干等岩画,塔特克什阔拉斯岩画群总画面积达10×104m2,是阿勒泰地区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岩画,是人类先民们留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岩画群刻画于距今约6 000年到10 000年间,画面主要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如狩猎、游牧、舞蹈、宗教活动及家畜和野生动物形象。

此外还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多民族文化价值等。

2 公园范围与边界

2.1 公园范围

世界地质公园的标准要求在单一、统一的区域范围内,依照整体的保护、教育、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所有资源进行管理。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人类的文化遗产与自然密切相关,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因此,在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人是关键因素,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世界地质公园的范围不能仅仅包括地质遗迹聚集区, 也要将更多社区纳入到世界地质公园范围,按照这个理念,其范围一般比我国的国家地质公园要大许多。

新疆吉木乃草原石城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疆吉木乃县境内,由神石城和恰其海两个园区组成,面积约60km2。除了地质遗迹聚集区外,可持发展空区不足,与合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定义不符。在四川的自贡和光雾山-诺水河等世界地质公园,均在国家地质公园的2~3个独立园区基础上扩建成现有的公园的单一统一的面积。故在吉木乃草原石城国家地质公园范围的基础上,扩展园区面积使之连成一片,形成一个统一的区域。

范围确定原则:

(1)要全面梳理吉木乃县域地质遗迹,并进行评估,列出最有价值的地质遗迹和文化资源,根据其分布聚集规律和关联性,纳入公园范围。

(2)除有高价值的地质景观和文化资源外,还应有大面积的社区经济可持续区域。通过保护保育高价值景观资源,改变原住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9〕42号)要求,结合本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公园范围内作为一般控制区进行管控。具体范围的确定一定要与地方政府勾通,协商而定。

根据上述原则,公园以典型的花岗岩石蛋地貌和古人类活动遗址为特色,分为草原石城、喀尔交大峡谷、恰勒什海、北沙漠四个景区,拟定面积为2343km2。

2.2 公园边界

根据世界地质公园单一边界的原则,不再在其边界范围内进一步划分不同级别的园区。

拟建草原石城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新疆吉木乃县,属于边境县,边境线长141km。其公园的边界划定,要注意国境线,特别是有争议的边境线,不宜与边境线重叠,最好离它有一定距离较好。边界划定尽量以行政区划一致,以及地形地貌的转折分界处,以便今后公园勘界和界碑、界桩的标定。

3 保护与科普

3.1 地质遗迹的保护

地质遗迹保护分为两个层次:即保护和保育。以前谈保护多而保育少,其实二者一样重要,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和服务功能来保护和管理,这才符合“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在拟建新疆吉木乃草原石城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划定保护保育区,确定保护级别;对公园及邻区,要取消地质物品(如岩矿石、宝玉石、古生物化石、奇石/观赏石等)的买卖及各类交易场所。

3.2 地质公园科普

加强地球科学的普及工作,同时强调地质遗迹与区内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密切,要求在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必须清楚认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科学研究基础上展开科学普及。

拟建新疆吉木乃草原石城世界地质公园进一步收集资料,加强综合研究,尤其是地质作用与古人类演化进程的关系,把科研成果转为科普化,完善域内标示解说系统和博物馆建设。标识系统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吉木乃本地域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入,如史前文化和岩画等文化元素的符号,满足游客的文化体验需求。当地文化是设计创新的重要源泉,需要扩大设计视野,加大取材广度,丰富设计手法。

4 公园管理

4.1 与其他保护地的重叠

吉木乃草原石城国家地质公园范围仅60km2,显得过于太小,势必造成世界地质公园只有保护区域而没有足够的发展区域。需扩大面积,为避免因多品牌重叠而产生的困惑和矛盾,要研究拟建新疆吉木乃草原石城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与国家公园或其它保护地类型,如国家湿地公园、国家2A景区、自治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的关系,梳理清楚,尽量避免重合或少重叠。

4.2 管理问题

按照世界地质公园的标准,各世界地质公园应设立法律地位受国家立法承认的管理机构。为此,拟建新疆吉木乃草原石城世界地质公园应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健全公园管理局,并适当配备地学专家和外语人才。行使对整个公园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4.3 社区参与

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原住居民和社会一定要参与公园的管理和经营。使原住居民通过参加保护和管理、经营获得利益。这是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的第三个目标。

作为公园管理者,以园内的社区和原住居民,如草原石城所地的托斯特乡(旅游小镇),以及吉木乃县城等地,要充分利用世界地质公园这个品牌效应,提供生态服务产品和特色游、体验游、草原游牧文化游、观光游、反季节天然滑雪场等服务产品,提升社区经济发展。

上述问题分析与建议,可供申报材料编写时参考,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操作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本地区实际,充分借鉴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的经验,编制出高质量申报材料。最后,祝拟建新疆吉木乃草原石城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成功!

张建平.2021.国家地质公园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异同点分析[J].地质论评,67(2):459-466.

吴亮君,朱海燕,陈伟海,容悦冰,莫大桂,容海莲.2019.中国世界地质公园格局浅谈及展望[J].地质论评,65(5):1198-1216.

范晓.2015.奇丽迷幻,发现新疆阿尔泰山的花岗岩景观[J].中国国家地理,655(05):54-73.

卢云亭.中国花岗岩风景地貌的形成特征与三清山对比研究[J].地质论评,2007,53(Supp):85-90.

魏罕蓉,张招崇.花岗岩地貌类型及其形成机制初步分析[J].地质论评,2007,53(Supp):147-159.

赵志中,钱方,何培元,凌小惠,李名则,孙继民,郝治,田明中.2007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花岗岩石林发现及成因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花岗岩石林的发现及成因[J],地质论评,53(Supp):98-103.

郭建强,吴昊,罗中云,卢志明.新疆额尔齐斯河源花岗岩景观与成因浅析[J].四川地质学报,2007,27(1):47-52.

崔之久,杨建强,陈艺鑫.中国花岗岩地貌的类型特征与演化[J].地理学报,2007,62(7):675-690.

怀保娟,李忠勤,王飞腾,王璞玉,李开明.2016.萨吾尔山木斯岛冰川厚度特征及冰储量估算[J].地球科学,41(5):757-764.

怀保娟,李忠勤,王飞腾,王璞玉.2015.1959-2013年中国境内萨吾尔山冰川变化特征[J].冰川冻,土37(5):1141-1149.

杨富全,刘德权,赵财胜,等.2020.中国新疆北部与西部邻区地质矿产对比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1-63.

吴国,董连慧,薛春纪,等.2008.新疆北部主要斑岩铜矿带[M].北京:地质出版社:1-31.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稿.2021.“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疆篇之吉木乃通天洞遗址[EB/OL],书画家之家网址:www.shuhuajia.me

陈宥成,曲彤丽.2015.“勒瓦娄哇技术”源流管窥[J],考古,2015(2):71(总191)-78(总198)

高星.2014.更新世东亚人群连续演化的考古证据及相关问题论述[J].人类学学报,33(3):237-250.

孟悠悠.2015.新疆吉木乃县岩画——羊年吉“羊”系列[J/OL],2015-04-24:中国考古网中文版(kaogu.cn/cn/kaoguyuandi/kaogubaike/2015/0424/50025.html).

张建平.2020.解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标准[J].地质论评,66(4):874-880.

Comprehensive Value of the Jeminay Grassland Stone Town,Xinjiang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Applying For the World Geopark

GUO Jian-qiang

(The 402nd Geological Team, BGEEMRSP, Chengdu 611743)

The proposed Jeminay Grassland Stone Town world geopark lies in Jeminay County, Xinjiang at the westernmost tip of the Chinese map. Its core geoheritages are large-area granite eggs, mortars and caves, Mushi Island Glacier, double arc structure, Karjaw jardang and canyon, typical Mousterian—Tongtian Cave site and petrogram as nomadic culture of grassland and so on. They have extremely high international significance and comprehensive value. In recent years, national geopark construction of the Jeminay Grassland Stone Town has achieved better results. At present, the local government intends to apply for it as a world geopark, but questions remain about the park’s scope, boundaries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has a discussion on these questions remain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national geopark construction of the Jeminay Grassland Stone Town.

Jeminay Grassland Stone Town; world geopark; heritage value; scope and boundaries of a geopark

[P66]

A

1006-0995(2022)01-0172-05

10.3969/j.issn.1006-0995.2022.01.034

2021-08-23

郭建强(1963— ),男,四川成都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找矿与调查、地质遗迹保护保育、地质公园研究

猜你喜欢
石城花岗岩草原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散文诗(2021年22期)2022-01-12 06:14:28
一生的草原
散文诗(2021年22期)2022-01-12 06:14:10
花岗岩
抗剥落剂TR-500S改善花岗岩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石油沥青(2020年1期)2020-05-25 06:53:56
石城旧事
用心呵护青山绿水 江西石城:绿色高颜值 引来八方客
环境与生活(2016年6期)2016-02-27 13:46:42
可可托海的草原
石城秋色
中国农资(2015年35期)2015-07-31 05:53:40
花岗岩储集层随钻评价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