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珠,杨 波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辉煌历程,党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始终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从初步确立到日益完善,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的,它贯穿我们党从幼稚到成熟、从弱小到强大的整个百年发展历程,是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开创辉煌事业的重要法宝。党的群众路线深刻体现了党的性质,诠释了党的宗旨,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生动展现。“我们党的历史就是我们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1]新时代回顾和总结百年来党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历程和经验,有助于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夺取更伟大的胜利。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党的百年实践充分说明,党的群众路线是正确的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它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既汲取了中华传统民本思想的精髓,又扎根中国大地,消化、发展了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群众观。新时代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搞清楚群众路线从何而来。
从先秦时期起,民生疾苦就受到了思想家和政治家的重视。在百家争鸣的大时代下,实现了从“仁爱”向“仁政”过渡的儒家,提倡亲近人民,主张“君轻民贵”;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体现了对民力的爱惜;法家虽崇尚严刑吏法,但也认识到民本思想利于统治,流露出了顺应民意的理念。先秦诸子百家思想虽有不同,但在民本理念方面却如出一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汉初“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到隋唐时期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再到明代“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等思想,都体现了统治者敬民爱民的理念。尽管民本思想的实质是为了维护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可是作为一种关心民生疾苦、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它为中国共产党提出和确立群众路线提供了可鉴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革命的现实需要,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批判继承,汲取了大量营养,为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民为邦本” “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党的所有实践中体现为“为了群众” “依靠群众” “对群众负责”的价值理念。无论是在战争、建设还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谋福的价值取向,不断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奋斗。党的百年历史实践活动本就是对“敬民爱民”的传统民本思想的精辟回答。
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确立和发展起来的群众路线不仅是对中华优秀民本思想的批判继承,更是对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群众观的继承与扬弃。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群众观的实践形态。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唯心史观重视杰出人物的作用,忽略了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其深入的批判,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他们在《神圣家族》中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2]104,劳动群众才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样,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列宁在探索俄国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群众的作用,他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和群众在一起。”[3]28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论述表明,无产阶级政党所面临的头等大事就是做好群众工作,只有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标。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群众观,内在地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这为党提出并确立群众路线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以中国革命实践为大前提,从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动力上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进行了透彻地分析,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创造人类文明的实践主体,创造性地将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群众观转化成了党的群众路线,激发了全民族大团结的力量,推动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阶段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保证。作为党在百年探索历程中的显著成果,党的群众路线经历了确立、丰富、恢复和创新的四个阶段。这四个紧密衔接的重大历史阶段集中展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百年探索及发展历程。
“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开启了新纪元。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强有力的革命政党。面对较为强大的封建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如何最大限度地发动和动员广大工农兵群众来壮大革命队伍就成了党在幼年时期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因此,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要求加强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要把工农兵组织起来,并对组织和宣传工作做了详细的规定。1925年1月,党的四大在革命的紧要关头召开。大会指出,党要取得胜利只有不断扩大群众基础。大会首次将农民列为工人的同盟者,这表明党对农民阶级有了全新的认识。尽管这一认识对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探索完善党的群众路线具有深远影响,但由于党内存在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未将工农联盟摆在首位,致使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陷入了低谷。
1927年南昌起义后,党深入总结实践经验,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广泛地开展了土地革命,赢得了农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使得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渐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回顾党的历史文献,“群众路线”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1929年9月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信中专门阐述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同年12月,在上杭县古田镇,毛泽东主席发出“要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4]的号召,要求红军做好群众工作。进入20世纪30年代,党愈加重视群众路线,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作为党和红军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为战胜强大敌人汇聚起了群众力量。从党的成立到土地革命时期,是党的群众路线从萌发到基本确立时期,这不仅是党开展工作的需要,更是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抗战期间,党在内容和方法上对群众路线进行了完善和发展,使其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很大的进步。长征胜利结束后,党中央在延安获得了较为稳定的环境,这时候党着手总结了土地革命期间的宝贵经验。在思考如何带领全民族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同时,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群众路线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和探索。1937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革命任务的迅速完成在于党是否能够领导群众,要求全党要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地开展群众工作。刘少奇同志同时在会上强调,党在白区的群众工作要注意根据时局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1943年,毛泽东主席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第一次对群众路线进行了较为全面地阐述,这是党的领导集体首次对群众路线进行概括总结。1945年,毛泽东主席又在七大的讲话中多次强调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全党要把群众当作“上帝”,依靠“上帝”战胜敌人。七大通过的新党章从理论和实践上较为全面地对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进行了论述,这是党章对群众路线这个问题的首次阐述,表明群众路线已在党内占据了重要位置。
解放战争时期,党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到土改、支前等工作,成为摧毁国民党的统治、建立新中国的中坚力量。1949年3月,毛泽东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5]1428,进城后要端正为民服务的态度。毛泽东主席的重要论述再次表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深刻意识到党的执政基础是人民,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始终都要保持初心不变。只有相信人民、团结人民、依靠人民、动员人民,党才能开拓进取,不断创造新辉煌。
革命战争年代,党依靠人民的力量,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中外反动派,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过程中,党不仅确立了群众路线,同时也为之后的发展夯实了根基。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从革命战争迅速转移到了恢复国民经济上,工作重心也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随着工作重心的转变和实践的发展,党的群众工作也面临着众多新的问题。针对当时党内存在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不良作风,党中央在20世纪50年代多次开展整风运动和整党运动,既有效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和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不良作风,加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又依靠群众完成了“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950年5月,党中央作出开展整风运动的决定,要求全党全军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发扬优良作风。1951年,党中央在整党运动中要求“党员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即党的利益,摆在自己私人的利益之上”[6]170。1956年4月,针对社会主义阵营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经验教训,毛泽东主席在《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中指出,党要通过相关的制度来确保群众路线的落实,坚决杜绝出现脱离群众的现象。同月,他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党要注重解决好工人群众在劳动和生活中的迫切问题。同年9月,党的八大在北京顺利召开。这次大会将贯彻群众路线作为党必须努力解决的历史任务。党对群众路线的丰富发展集中体现在八大通过的新党章和邓小平同志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八大党章首次将群众路线写入总纲,这也是党史上第一次在党章中明确“群众路线”这一概念。邓小平同志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党的群众路线在七大到八大的这十几年间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全党要根据执政情况改进群众工作,坚决同各种脱离群众的现象做斗争,确保党同人民血肉相连。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群众路线的有益探索和积极落实,使党的执政根基得到有效巩固,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向前。然而,随着反右扩大化和“左”倾思潮的出现,特别是十年“文革”期间,党的各项工作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致使群众路线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了惨重的灾难。经验和教训是非常沉重的,必须正确汲取。
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我国的社会秩序逐步恢复,党和国家的工作重新走上正轨。面对国际国内大势和中国向何去的历史关头,1978年12月,党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大会恢复和发扬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增强了全党的团结。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强调“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7]45,要学会从群众的议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拨乱反正工作的展开,党的群众路线也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高度凝练,形成了沿用至今的最权威、最完整的表述,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8]204。至此,我们党明确了“群众路线”的完整定义。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着重强调了党群关系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各级机关要俯下身子,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掌握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将党的政策落到实处。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再次对“群众路线”进行了科学完整地阐述。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与实践中,通过对群众路线的不断应用,既调动了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推动改革事业大步向前,又进一步丰富了群众路线的内涵。
进入21世纪,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实践的变化与发展,于2000年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根本落脚点在于维护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前进方向,符合民意的具体体现,有力地推动了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拓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为党在新世纪初期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提供了思想指引。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实践,坚持人民至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思想,这是胡锦涛同志对“两个一切”观点的拓展和延伸,是对群众路线的继承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第二、三、四代领导集体推动群众路线取得了新发展,为新时代坚持和创新群众路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将党的群众路线运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在继承的同时对其进行了创新性发展,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新胜利。
2013年,为了贯彻十八大精神,党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9]368,党群关系才能稳如泰山、坚如磐石,全党要铸牢人民立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之后,党中央部署了“三严三实” “两学一做”等一系列教育活动,进一步厚植了党员干部的公仆情怀,夯实了群众基础。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着重阐述了“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这不仅对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深刻地回答,而且彰显了厚重的人民情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新时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思想指引。2019年6月,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群众路线,党中央开展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要“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10]523,牢记使命,永远同人民群众在一起。这些重要论述和教育活动,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了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并赋予了其新的时代价值,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将创新发展群众路线与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改善党脱离群众不良局面的同时,继续深化社会各领域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使党的群众路线在实践中获得了全新的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积蓄了力量。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带领中国人民奋发向上、不断取得新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充分说明:党的力量在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只有贯彻落实好群众路线,党群关系才会紧密相连,社会主义事业才会不断向前;反之,党群关系就要受到破坏,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陷入低谷。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就是党深入贯彻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正是因为有了以“两个一切”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遇水架桥、逢山开路,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最终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的群众路线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所蕴含的丰富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历史财富,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具有重要启示。
加强唯物史观教育是新时代贯彻群众路线的理论前提。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以“两个一切”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回顾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和平时期,党中央都强调将唯物史观教育融入到历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广大党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把握历史前进的规律,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掌握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主动改进群众工作作风,进而在实践中坚定不移贯彻群众路线,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突出,部分党员丧失了理想信念,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存在脱离群众、忽视群众利益的不良现象,严重阻碍了群众工作的开展,影响了党群关系。为此,全党要持续开展唯物史观教育,不断强化广大党员的历史观、群众观,增强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确保群众工作顺利开展。
党的领导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与命运,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保证。国民革命期间,由于受党内“右倾”错误的影响,致使党丧失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导致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陷入了低谷。大革命失败后,党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强化了党对革命的领导,带领中国人民淌过了血雨腥风,迎来了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经验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发展史表明,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尽管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但要清醒看到,由于党长期执政于和平年代,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不思进取、庸政懒政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党脱离了群众,弱化了党的领导,进而损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的教训是沉痛的。
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在推动其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全党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原则,将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到群众工作的方方面面,牢牢掌握群众工作的主动权,不断提升党的领导力、引领力、组织力、动员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四方。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地执行好党的一系列群众政策,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始终在各条战线上高高飘扬。
为了谁、依靠谁,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100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其根本就在于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与支持,“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的支前老歌就是最好的证明。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战胜了新冠病毒,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成功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使民族复兴大业迈出了崭新的一步,这不仅是对党坚持人民立场、践行初心使命的展现,同时也生动诠释了人民群众对党的大力支持。只有依靠人民,党才能生存和发展。
过去,我们党依靠群众,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后,我们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必须继续经受考验,做出合格答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党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初心,牢记使命,厚植人民情怀,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融入到思想观念中、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做到永不忘本、永不变色。
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是党必须持之以恒给予高度重视的事情。党的百年历史有力地证明了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是夺取中国革命伟大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伟大事业永续发展的力量之源。我们党作为始终走在前列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群众路线,是党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最大保证,是党执政的最大优势。从土地革命期间的“革命成功,尽在民众”到延安时期的精兵简政、整风运动,从新中国初的“三反”“五反”到改革开放后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始终贯穿其中的一条原则就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十八大以来,党群关系总体上是好的,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广大党员干部舍生忘死、冲锋陷阵,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与拥护,密切了党群关系。但是,由于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党内仍存在的“四风”现象,就使得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损害党群关系,危害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为此,全党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兴调查之风,问需于民、问策于民,及时查漏补缺、汲取智慧、改进工作,多办惠民利民的好事;要积极领导群众的实践活动,将党的方针政策讲下去、讲进去,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努力将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党群关系。
通过全面梳理党的群众路线的百年历史经验可知,社会主义在中国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党的百年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党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动员人民,进而带领人民奋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史。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取得的一系列伟大胜利都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干出来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百年辉煌奋斗史是党和人民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史是党和人民生死与共的伟大见证,为我们共产党人永葆初心使命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示。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们要心怀民族复兴大业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认真总结党的群众路线的百年实践经验,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地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完成民族复兴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