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行政学院 马晓黎
从总体上来讲,中外学术界研究者从多个视角对新时期的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在实践中有所突破,为本文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方法论依据。然而对于新时期的党纪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特别是十九大以后的新提法和新要求,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新时期以来,加强党的领导干部队伍方面,以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为重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并且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实践经验。关于新时期学科的党的建设理论与实务问题的探讨,已逐渐形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有关研究成果有以下四点:
第一,关于新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的内涵方面。在这一点上,人们的观点较为统一。有的人认为,“党的纪律性是一种以党章、法规等的方式来约束党的所有组织和党员干部行为的理论和实际工作。”
第二,关于新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的背景。一是一些专家认为,党内的纪律性是保证我们党的发展的根本所在。苑秀丽从党内法规的基本属性出发,提出了“党内纪律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的基本条件”。二是我们的党历来强调严明的作风。一些学者认为,“党从建立之始,就重视党的纪律方面的问题”,其内容多是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出发来考察。三是解决党内重点工作的要求。吴桂韩认为,“党内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断加强纪律建设”。四是强化党的纪律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内在要求。也有部分学者指出,“强化党的政治纪律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问题所在。”根据这一观点的理论,主要是从党的纪律建设对于实现执政目标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重点论述。第三,关于新时期纪律建设的内容。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众说纷纭,主要集中三点:一是对党的《六大纪律》的研究。二是从纪检法的内容、重要性、重点、执纪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该理论突破了将学科单纯作为一个名词的限制,扩大了学科的内涵。三是对纪律制定、教育与执行的内部原因进行了剖析。三种不同的研究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但最好把它们结合起来。因此,新时期的党性建设不仅要包括“六大纪律”,而且要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要有其突出的政治纪律。第四,关于新时期我国对于党建工作取得的重要成绩的回顾。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学科的历史回顾,展现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纪律建设、长效机制等方面的内容与特征,阐明三方面的联系,进一步分析如何强化党的纪律建设,发挥其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国家治理,是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内在要求。
党的相关组织纪律要求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严格遵守,这是处理党组织和党员之间关系的一项纪律,是加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之间的约束,同时也是加强党的执行能力的一个主要保障。《党章》明确指出:“个人要做到听集体意见,少数人员要做到听从多数人员的意见,基层组织要听从上级领导的指导和安排。无纪律无规则就会没有了力量,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要加强组织纪律性,必须加强四个意识。通过加强党性建设,使党员干部带头做好工作。“党员意识”主要是指一种对党的历史使命、性质、宗旨、纲领的认识和理解,是党的思想觉悟和党性的具体表现。共产党员的思想觉悟,就是战时的“跟我上”这种思想境界。当前,一些地区的党员存在党性理念不足,组织和纪律性不强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人以权谋私,滥用职权,造成党群干群关系恶化,影响党的声誉,使干群之间的鱼水之情演变为利益之交,甚至是出现水火不容的状态。
一些人的素质和能力还需要不断地提升,可能有的人平时很注重读书充实自己,但是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还不够,所学的东西不够系统深刻和全面,缺乏对理论的研究和缺乏学习的动机,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不能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角度来理解学习的重要作用,没有从适应新形势、适应新局面、处理和完善自身不足上来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所以没有做到以严格的自律和主动性来进行学习。
从微观机制运行、中观政党建设系统、宏观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系统三个维度,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规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执行规矩,否则制度就成了纸老虎、稻草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有坚持原则、不打折扣的执纪过程”“纪律面前一律平等,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党的纪律建设运行机制尚不完善;与党的建设总体性协调不足,执行和解释主题不一致,出现问责条款和容错条款的相互矛盾,容错激励的政策导向难以落地等;与国家治理的良性互动欠缺,权责利不均衡,政商关系不明,存在不良的社会风气。简言之,就是党的纪律建设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于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腐败问题,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使党员干部做到遵守党纪国法,实现从源头上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领导机制,党委领导,纪律委员会制定规划,搞好顶层设计,科学管理;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亲自抓的工作机制,明确牵头单位和主要职责分工。做好这些工作, 离不开加强各个单位和部门间的密切合作。
导向机制,规划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政策导向等。目的计划是指对包含单一或多个对象进行决策的一种计划模式。这是一种特定的线性计划为根本进行不断地发展。
动力机制,创新驱动、激励机制、协同推动等。创新驱动主要是指人民群众从自身的智慧和创造力、认知水平和才干中获得成功的动力,同时也包括通过发展知识产权来创造潜在的财富和工作岗位。即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科技创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通过科技进步,以增加产品的产出。
评价指标,标准、模型、方法等。评价规范是在进行政府的行政许可审核之前,对等候审核的项目进行的前期可行性评价机制,通常是通过一个合法的中介机构进行合理规范、客观地评估,然后再通过一个行政部门给出详细的评价结果的通知。如工程项目建设一定要取得环境和安全评价等。
监管机制,政府监督、群众监督、媒体舆论监督等。注重各子系统互相衔接,发挥合力和良性互动,构建内容科学、系统配备、有效协同的纪律建设长效机制。群众监督是人民群众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所进行的监督。社会监督是指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其他人民团体对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所进行的监督。
公众和社会方面的监督,是由人民的力量构成的,其基础是由建议、批评、控告和举报等内容来构成的一种主要的民主监察方式。人民监督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相关理念和基本人权的原则,是法治原则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的《宪法》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权利归人民所有”“人民按照法律、法令,以多种方式进行国家行政、经济、文化、社会活动”,包括发表言论、批评、出版、建议、检举、控告申述等内容。人民监督工作主要包括信访、举报、社会调查、巡视、报告、政治协商对话、意见咨询、领导接待等制度。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党委加强领导;纪律委员会落实管理和执行责任;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就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导向。总书记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就特别强调纪律建设,如果对这些重要论述做概括的话,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方面有四个主要的落脚点:第一,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必须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第二,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第三,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其他纪律严起来。第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在守纪律、讲规矩上做表率。党员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作风建设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领导重视程度,取决于顶层推动是否有力。第一,要把重点放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工作领导制度和体系上。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大家发出了庄严的宣言:“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我们的职责是和全体党员一起,把党管得好,从严治党,把自己的问题摆到最重要的位置,真正改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各级基层党组织要坚持把党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建立和完善各个党委党组织的主要领导负主要责任,进一步落实其他人员的工作职责,要切实履行好各单位所分担的工作责任,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职工作,切实发挥好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责任感,认真解决好党的建设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第二,认真落实统筹工作,将党员干部作风问题的考核纳入到单位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当中,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相互作用,对于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提供良好的工作保障。第三,实现各级作风建设相关部门的作用发挥。各级作风建设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工作职责和贯彻落实各项工作的行动力。通过进一步完善各级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采取开展定期的督导调查等方式,实现自身的工作目标。第四,进一步重视上级部门和各级领导示范作用的发挥。单位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其他的行为方式。因此,在强调作风建设的问题上,一定要重视领导作用的发挥。广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自身做起,起好带头作用,以自身的影响力不断推动党的作风建设的提质增效。第五,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多形式、多途径地宣传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各部门机关作风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
2.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治理原则,把握纪律建设中的各要素耦合衔接,着力优化立纪、执纪、普纪,健全内部运行机制,提升纪律治理的效能。党员干部头脑中扎根,又能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践行。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促进党的优良的纪律性和党员干部的操守。要从对党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制约,界定问责的对象,限制职权的限度,防止违法犯罪的人有机可乘,强化体制的严密性;要注重实体和程序,注重体制的相互连接,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提高其实效性;要强化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问责,以保证其权威。
3.健全体系内部的横向联动机制,建构重点带动全面的纪律治理微观机制。在市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横向联动检察、纪检委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纵向构建覆盖各部门的协助网络,建立工作社会大联动机制,积极优化党的建设工作环境,借力破解工作的难度。党的建设中的纪律治理工作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多个部门并肩作战。也可以通过突出正反典型教育,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典型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把党纪党规内化为道德信仰,外化为从政从业行为规范。培育选树宣传清廉从政、事业有为、遵章守纪的先进典型,树立鲜明导向,放大正能量。
4.建构统筹协调机制,发挥纪律建设的综合效用,统筹纪律的政治、规束、惩戒警示、预测引导、保护激励等各项功能,健全义务本位与权利保障的相贯通机制,约束与激励机制统筹协调机制:建构容错机制,纠错机制,问责机制,激发主观能动性,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模式。作风建设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把握一个关键,就是在党的纪律建设中,我们一定要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纪律建设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最关键的纪律就是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
严格执行党内的政治规矩,是严格执行党内各项规章制度的根本。总结世界各党派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虽然有许多的因素,但也有一个主要的因素,那就是他们不能被人监管,他们的法律制度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一要建立健全监管体系。要将监督资源的有效整合,将党内监督与人大、政府专门机关、政协、司法、媒体、群众监督等多种监督方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监督网络。二要加强对流程的监管。要把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把监督的关口向前,强化事前预防和全过程监督,真正实现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要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促进机关作风的不断改善。
5.以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党的纪律建设环境:平衡权责利优化政治环境,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优化经济环境,培育文明新风优化社会环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完成好这项重大战略任务,依靠党的社会号召力、政治领导力、群众组织力、思想引领力,总体上说,就是不断提升党的领导能力。提升党的领导能力,主要就是贯彻落实好党的历次全会精神,更好地发挥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总的来讲,党的纪律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要坚决从严治党,永远把反腐作为“高压线”;要强化严明的纪律,把党性的思想和行动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要严格党的纪律制度,不断更新和完善党的纪律,把党的纪律作为一项新的制度,不但要引导坚持廉政公德,而且要规范个人私德,使纪律建设在新时期党的建设中积极发挥自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