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仁丰里历史街区更新改造对策研究

2023-01-24 00:11
大众标准化 2022年23期
关键词:风貌空间历史

彭 睦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0)

仁丰里街区位于扬州明清城市的中心位置,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其周边地块建设开发加剧,物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传统街区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生活的要求,亟待更新改造。通过对仁丰里街区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探寻仁丰里街区更新改造的具体对策与方案。

1 街区范围

仁丰里街区位于扬州老城中心,基地北临文昌中路,南临甘泉路,西临汶河南路,东临国庆路。其中仁丰里历史街区现状保护范围为东至小秦淮河,南至曹李巷-旧城头巷,西至迎春巷-史巷、北至旧城七巷,面积为11.8 hm2。

2 街区现状及问题

2.1 用地布局

目前街区用地性质功能杂乱,居住用地、商业用地、中小学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和工业用地相互混杂,内部功能混合也较为复杂,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划,各功能之间缺乏科学合理的协调。沿街的商业结构混乱,难以形成体系。街区以居住用地为主,其中三类居住占绝大部分比重。街区内公共设施以医院、社区服务为主,多为当地居民服务,缺乏文娱设施;街区内公共开放空间缺乏,广场用地缺乏,居民户外活动用地不足。

2.2 既有建筑

仁丰里街区内老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其中新中国成立前兴建的建筑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整体上房屋质量较差,年久失修,部分房屋建筑有结构安全问题。

建筑建造年代较为久远,大部分住宅的布局和设施已不能满足现代居民生活的需求。户型成套率底,绝大部分民居未设置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居民只能通过在自家的庭院内搭建改造相关设施。建筑风格五花八门,更使传统建筑上出现了不合理的装饰,影响了历史街区的空间魅力与形象;新建建筑未能按照街区原有建筑的尺度和风貌进行建设,也导致了新旧建筑在外观上存在着差异。大量的历史建筑归属不同单位和部门,资源不能得到充分整合。由于未能妥善保护与利用,现存大部分被用作民居或是处于荒废的状态。

2.3 交通系统

仁丰里街区内部仅萃园路、教场一期西侧消防通道及嵇家湾路可供车行,其余均为供步行和非机动车通行的传统街巷。这些传统街巷过窄,机动车辆无法驶入,街区内的可达性受到阻碍,消防安全得不到保障。外围城市道路与内部步行系统衔接处的停车场数量和面积均严重不足,外来车辆进入街区时无处停放,对居民日常生活以及商业、旅游活动的开展均造成极大的不便。

3 街区更新改造目标

3.1 提高土地利用率

仁丰里街区是扬州极具价值的街区,也是城市目前开发的重点地段,在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必须科学制定土地开发对策,合理、有序开发土地资源,提高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3.2 改善物质环境品质

对于既有历史建筑应延续传统风貌,修旧如旧。民居建筑应得到妥善修缮或重建,建筑的通风、采光、节能、防洪、抗震等性能指标应尽量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居民住房的格局和卫生设施得到改善。违建、危房和与街区风貌极为不符的建筑应予以重建或拆除。结合仁丰里街区的自然条件和实际发展需要,对原有的公共空间的不合理之处进行调整,特别是小秦淮河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需要重点打造滨水沿线景观创造人性化活动场所。结合公共空间的布局,合理地布置街区绿化,改善街区环境,方便居民游憩交往利用。

3.3 改善交通出行压力

由于历史街区格局以非机动化交通为逻辑进行布局的特点,造成街区内交通日益紧张,道路通达性较差,滨水道路不连通,没有小型路边停车场地,未来需要合理组织内外交通,选择合理道路开拓路径和方式,减少对历史建筑的破坏,实现交通组织的高效分流。

3.4 提升街区内在活力

将提升街区活力作为更新的目标,多方面挖掘街区的潜力,使街区不仅有物质的提升,更有内在驱动力的恢复。通过对仁丰里街区的各种经济要素在街区内的配置密度、布局结构和业态构成的调整,使得街区的经济效益提升,经济活力增强,旅游业和零售业得到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对物质进行更新改造的同时应当充分的考虑历史文化遗产的展示与利用问题,充分挖掘其能够被人们所理解与利用的历史文化价值。

4 街区更新改造原则

4.1 总历史保护原则

历史街区的更新建设活动要严格遵循上位规划的要求,建立等级保护等级体系: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建设协调地带,并将其投射到历史街区的物质空间上,明确各个等级体系的用地边界,对街区的容积率、保护等级、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实行严格控制。

4.2 可持续发展原则

历史街区是一个不断生长发展的有机体,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进行自我发展完善。因此仁丰里街区要在不断满足街区社会、经济、生态方面的要求的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满足居民现代生活的需求,提高古城的整体品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3 公众参与原则

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必须引入社会参与的机制,同样历史街区的更新活动应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让大家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实践和更新的决策建议当中,让其成为街区居民谋求自我发展的行动。

4.4 技术进步原则

借鉴国内外节能、环保、市政及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先进理念与技术,提升街区品质。注重新技术的引用,以适宜的现代手段,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休闲需求。

5 街区更新改造对策

5.1 总体结构的重塑

结合现实状况和功能定位,仁丰里街区更新改造着重在保留现有的传统居住氛围的同时,优化观光旅游、文化休闲功能,提升地区的生活品质、环境品质与文化品质。教场片区作为创新要素集中区,以商业开发,提升功能为主;仁丰里片区作为文化体验集中区,以民俗体验、观光接待为主;小秦淮河沿岸片区以打造滨水休闲为主,作为连接其他两个片区的过渡共享片区。仁丰里片区功能板块设置:旅游接待服务区、扬州学派文化旅游区、旌忠寺宗教文化旅游区、文化社区、民间群艺坊、园林式特色酒店区;小秦淮河沿岸片区功能板块设置:滨水居住区、小秦淮文化休闲区、小东门桥滨水休闲区;教场片区功能板块设置:维扬餐饮休闲区、老字号商业区、秦淮坊休闲购物区、传统文化体验区、特色商业区。

5.2 用地功能的调整

仁丰里街区用地性质的调整以历史遗产保护为前提,街区以居住用地为主,保留传统居住生活区。对不同类型的现状居住用地,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保护利用和改造。在满足上位规划要求和历史遗存保护的前提下,对仁丰里街区的不同地段实行分区更新整治,通过提高地块的容积率,以提升用地效率,分为四类:保留区域,保护区域,整治区域和改造区域。规划将原有的工业用地进行功能置换。保留甘泉路印刷厂部分厂房,规划为文化娱乐用地,为非物质遗产的展示和保护提供物质载体,提供茶艺、饮食、说书等娱乐休闲功能。

5.3 交通系统的优化

在考虑周边建筑风貌状况的同时选择适当地点开辟车行道,缓解交通压力。在部分交通拥堵的路段,应在街区现状道路的基础上局部改善,并进行适当拓宽。如曹李巷北侧建筑风貌较好,而南侧多为四类风貌建筑,因此将道路向南侧进行拓宽。通过对路网的重新整合与规划,形成高效、完善的街区内部交通系统。此外,对部分路段可以采取限时车行交通的原则,如新胜街为街区内的主要旅游线路,在白天用作步行街使用,在夜间或特殊情况可用作紧急车行道使用。仁丰里街区步行交通的优化将保护和延续传统的街巷空间格局和步行交通方式,并在允许范围内新增步行巷道。形成连续的步行区域,维护历史文化风貌,营造安全、舒适和愉悦的居住生活和观光旅游环境。拆除部分风貌与质量较差的建筑,改造为小型的人流集散和休憩广场,联系传统街巷、滨河步道共同构建完整的步行体系。

5.4 公共空间的提升

保留街区现存的街巷,加强两侧建筑尺度的控制和引导,形成以传统街巷空间特色为主的线型空间。将现存街巷尺度分为巷、里、街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巷的尺度为主,道路宽度在1~2 m,两侧不得新建建筑;第二部分以里的尺度为主,道路宽度在2~3 m,以传统风貌整治为重点;第三部分以街的尺度为主,道路宽度为6~8 m,这类街道两侧进行整治,适当进行拓宽。为人们创造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同时还可以有助于城市肌理的延续,从而增强街区户外交往空间的地域特色。通过在适当位置适量拆除没有保留价值的危旧建筑,留出空间设置“阴角”空间,布置座椅、绿化等设施,不但能改善街巷空间所具有的枯燥和压抑感,还可以提高其舒适性。原有电线杆、有线电视天线等有碍观瞻之物应逐步转入地下或移位。雕塑小品等应设置在重要节点处,应与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相协调。改善传统街巷内的绿化状况,通过增加垂直绿化、栽种中小型的植物等措施增加绿化覆盖率,同时注重树种和其他植物的搭配,多种植传统树种和花木,营造与历史街区相宜的绿化环境氛围。

滨水空间处理采用“河-房-路”或“河-路-房”不同的空间形态设计手法,延续扬州传统滨水空间特色,创造丰富的滨河界面。采用多样化的园林式岸型,如增加建设阶梯式护岸、倾斜式换和生态护岸。将这几种护岸交替使用,并注意和植被和其他建筑小品的搭配,丰富河岸空间,增加滨水区的亲水性,从而使游人“走到水中”体验滨水区应有的空间特色。

5.5 既有建筑的更新

仁丰里街区既有建筑的更新应结合现状和可操作性,根据建筑身份、风貌、年代、建筑质量及建筑的特色要素等情况,对规划研究范围内所有建筑提出分级更新和整治措施。这样可以延续传统建筑风貌与院落空间结构,提高居民居住水平和环境,提升街区的整体活力。通过对仁丰里街区内部分建筑进行重组,将风貌与周边传统建筑冲突过大或者质量较差的危房拆除,改建为传统院落式的建筑群。更新后的仁丰里街区建筑平面关系协调,整个街区肌理呈现出较为匀质的状态,院落建筑比较均匀地分布在街区用地上,建筑与街道紧密的结合,使得整个街区空间明朗化,街区的空间形态更为完整。对于历史价值较高的传统建筑以及其他类别院落内有保留价值的单体建筑,基于保护建筑范围的扩展,可以采用古建修复的方式,进行局部修缮,并做到“修旧如旧”。不需要落架大修的一般风貌传统建筑,可以利用钢结构等非木构架形式进行局部的结构加固或替换。对经后人不当改动,构件已经损害的建筑可以恢复其原来的风格。由内墙及屋架结构等部分构成的“内界面”,可采用现代材料及构造做法予以替换更新;由外墙、屋面及外檐等部分构成的“外界面”,可沿用传统材料及构造做法。街区内新建、改建建筑的建筑色彩应与周边历史建筑色彩相和谐,宜选用柔和中性的色调,以黑色、青灰色、暗红色、白色、褐色和原木色为主,多采用砖、石、木等建筑材料的自然色彩,反映扬州传统地方特色。严格禁止色彩风格与历史风貌无法协调的现代材质如白色塑钢、白色铝合金等门窗框材质在传统建筑上的运用。对于街区内价值较高的文物建筑和文保单位,可以根据其现状布局特点改造为历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统工艺陈列馆等,既有利于它们的保存,又可以增强街区的文化职能。在更新改造中要搬迁现有单位、居民。按文物保护的要求进行重点保护维修,根据所确定的博览功能组织陈列展览,赋予其新的活力。通过对老建筑进行改造,进行内部更新,合理的修缮,保证原住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空间不被破坏,在基本不涉及产权转变的情况下将原有的居住功能转换为旅游接待,操作难度较低,且能增加街区功能多样性,提升街区活力。

6 结束语

仁丰里街区是扬州老城区最为古老的记忆,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独特的建筑人文风貌。通过分析现状及问题,剖析更新改造必要性,提出相应的更新改造对策。目前仁丰里街区的更新改造工作还处于初期阶段,建议对今后的实际改造或发展情况进行进一步跟踪研究;对所作设计提案进行调整、完善和优化。同时应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共同协作,在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美学、文化学、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科学等跨学科的系统框架下展开研究,对仁丰里街区更新改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

猜你喜欢
风貌空间历史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空间是什么?
包裹的一切
创享空间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新历史
库车城市风貌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