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体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3-01-23 19:03:30卢泽维
当代体育 2022年42期
关键词:中华教学内容传统

卢泽维

自中国对外的国门大开之后,很多国人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对西方进行盲目崇拜,整个社会“全盘西化”的呼声愈演愈烈,导致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集合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民族的力量,如何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树立良好的民族文化形象,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新时期我国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以高等职业学校要把中华传统文化和体育课程结合起来,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使其具有优良的体质和崇高的品德,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学为主要内容,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儒、道、释三家相辅相成的文化。长期以来,中国的体育教育根深蒂固。然而,当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受到了外來文化的严重冲击,有些甚至与中国传统教育观念背道而驰,因此造成了“学而不乐,教而不会”等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中所积累和沉淀的宝贵财富,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应用可以促进健全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体育课程中的应用仍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1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体育课程中的应用意义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他认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薪火相传的根本。与高职体育相比,高等职业学校的体育设施、场地、设备、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等诸多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已成必然趋势。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体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1 修正高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

当前,高职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存在着两极化的趋势,一种是竞技型的价值取向,一种是生物性的价值取向。二者既有合理性,也存在缺陷。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它的价值定位是:对“不同”的肯定,基于“不同”而产生的“和谐”,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发展的客观规律。高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不能只有一种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而是要取长补短,吸取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以弥补其不足,使之更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1.2 强化生命体验

加强高职学生的生活体验,是目前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和生命价值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念。“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的最独特的观点,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追求人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与社会生命的和谐,从而达到生命的终极关怀。因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职业体育教学中,能够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健康发展,体现出对生命的珍惜和关爱,增强了学生的生命体验。

1.3 巩固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许多学校开始注重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关于主体性教学,古代的学者们在很早之前已有研究,例如孔子首先提出并实施了“因材施教”,《论语·先进》中有一篇关于孔子根据子路和仲由的性格特征对待同一问题“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拥有不同的答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全面反映了“因材施教”的理念。《纲要》从课程体系的角度,提出了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学生,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体育的乐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2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体育教育融合的具体要求

2.1 整合教育主体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肩负着对传统文化的甄别与传承的工作。老师要把自己的专业技能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由于每个体育教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参差不齐,所以把传统文化应用在高职体育课程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传统文化理念的形成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也没有相应的教学手段。作为教授的主体,教师应提升自身素质,把传统文化的精华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去,这样才能把它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

2.2 整合教学内容

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内容,人类至今所创造的一切精神文明、物质文明,都可以列入到它的内涵之中。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根据文化传承的特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体育教学中,与普通的文化课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教学内容上看,虽然没有什么文化遗产,但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在教学中,老师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梳理,一切与体育有关的历史事件、文化产品,都可以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例如中国武术。中国武术在中华运动的历史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职学生学习中国武术,不仅要看招式,还要深刻地感受中国武术的三个方面:德、技、道。“德“是指将儒家思想融入到武术之中,形成中国武者长久以来的道德观念,将武术中的“德”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遵守武德。这样的伦理准则,直接影响到了武者的思想。“技”是指武术的功法,学习武术时要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在学习的时候,要做到身心合一,不能盲目的模仿,最重要的是要把武学的精髓融入到中华的传统文化之中。而“道“则是超越了形体体育,达到了武学的最高层次。

2.3 整合教学方式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包括身体符号、语言符号等,如何正确地运用身体符号、语言符号进行教学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比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老师要主动地与学生交流,要用语言来传达传统文化,还要用语言来表达各种运动技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生命历程进行深入的探究,根据他们的人生经验和认知层次,采用灵活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体育运动相融合,迅速地融入到他们的认知心理之中。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很好的教学平台。即文化的传播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要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以使其更加富有生气。以身体象征为载体的文化遗产也具有重要意义,许多身体符号都是从古代的运动中衍生出来的。比如很多武术的起手式,都表示以对长辈德尊敬,如抱拳礼。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充分地运用这些象征意义,向学生展现出“礼节”的文化意蕴。

3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体育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3.1 强化“尊德重礼”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历代的统治阶级都以“守礼立德”为立国根本,对民众的行为进行了指导和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一起行为的准则,“尊德重礼”是我国古代体育道德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德、礼相结合的道德准则。

3.1.1 “以身立教”,利用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品格进行教学强化

在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主体,更是德育的主体。加强“尊德重礼”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作用,首先要加强体育教师的人格品质。

3.1.2 利用体育教学组织规范强化“尊德重礼”

在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尊德重礼”思想纳入到学生的日常体育教学中。比如:中华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武术礼仪。高职可以为新生开设了“长拳”“太极拳”课程,在教学中突出了“武”“礼”的教育,使学生与老师互相尊重,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学生在学习中,握着器械抱拳是对老师的尊敬,是对学习的真挚;在竞赛和演出中,以拱手作敬礼,以示对裁判、观众和对手的尊敬。

3.2 强化中华人文精神

加强中华的人文精神,从体育教学的层次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

3.2.1 中华人文精神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在课堂上多融入尊重、信任、鼓励、关怀等情感。比如,在太极拳的理论课上,着重介绍了太极拳与武术的发展历程、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太极养生功能,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太极拳教学中,强化太极拳的攻防技击、拳架配合呼吸法等,使学员能更好地掌握太极拳招式。

3.2.2 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提问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并能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如在太极拳的教学中,以“迈步如猫,动如抽丝”为形象化地比喻太极拳的运动特征,学生自然会在脑海中想象到猫走路时的轻快和沉稳以及发力如抽丝一样延绵不绝而匀称的画面,学生以此更好地了解太极拳的特点。

3.3 强化生命的崇尚教育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强化生命的崇尚教育,体育理论教学中应加入传统保健养生知识。

3.3.1 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养生保健教学内容

将传统的保健养生知识引入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体育理论课的健康教育要遵循“生命”的理念。其教学内容有:“养生流派与原则”“人阴阳五行说”“修性安心”与“练功”原则等。

3.3.2 采用课堂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拓展学生保健养生知识

中华中医养生知识内容丰富,学校可以以课堂授课与网上授课相结合进行讲授,丰富学生的保健养生知识。首先,通过校园网络平台,使广大体育老师能够将中国传统的健康保健知识传播到网上。其次,老师将教学中的动作示范、知识要点、教案等教学材料,以录像的方式呈现在网上,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加深理解。

3.4 提高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体育教学中,需要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注。目前高职体育教育不仅要传授运动技能,还要把它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要改变以往轻视体育教学的观念,注重体育课程的改革,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作为高校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3.5 健全高职体育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职开展体育教学,多以“三大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等为主要体育活动,并未注重将“传统体育”的内涵融入到高职的体育教学之中,因此,“舞龙”“舞狮”“摔跤”“太极拳”等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应逐步加强。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它们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深刻含义,从而更好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服务。在这一进程中,必须加强对体育课程的改革,使教学过程规范化,并根据学校现有的资源、教师队伍,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合理的甄别,并制订出相应的教学方案和评价标准。

3.6 基于传统文化的高职体育教学评估新模式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对体育教育的评估机制的创新,以使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在体育成绩,体育精神等方面的评价中加入一些文化因素,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估。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整理教学思路,了解传统文化的整合效应,优化和调整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进度和内容,使之能更好地为综合教学服务。教师应逐渐注意优化传统高职体育教学评估机制,主动融入传统文化,改变过去以分数论天下的考核方式,按照国家对体育教学发展的要求进行改革,充分认识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特点,将体育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品德素养。此外,根据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引入自评、互评等多种机制,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由一学期一次或两次评改为一学期多评,提高职高的教学水平。

结束语: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是我国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强化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体育课程中的应用是适应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需要的重要手段。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将中华传统文化引入高职院校,早已成为提高高职学生文化素养、体育素养,促使其自觉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发扬体育精神的必经之路。高等职业院校应充分适应新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体系,将中华传统文化以特殊形式传播至高职学校中,促使所有高职学生保持充沛精力,学好体育知识及技能,为后期在体育中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奉献一份力量。总之,在高职体育课程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学校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選择适当的方法来进行应用。

(作者单位: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中华教学内容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6:22:44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0:08:49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