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荣,杨 英
(喀什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6)
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制课程标准》中提到培养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政治认同作为首位的核心素养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的思想前提[1]5,教育者要从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与行为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政治认同教育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育过程,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启蒙的阶段,其可塑性比其他年龄阶段较强,因此小学时期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对学生后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国家观有基础性的影响。中国知网近三十年以“政治认同”为主要主题词或关键词的相关期刊论文共有1308篇。张洋阳、叶继红[2]以农民为对象从政治“强信息”的角度探析农民政治认同的机理、困境及提出相应的策略;李庆四[3]以美国青年群体为对象通过分析选举投票指出千禧一代的政治认同影响因素及现状;顾美红、王鑫[4]以大学师范生为对象研究了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马乔恩、马俊峰[5]以高中生为对象探讨了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策略。作者发现,很难检索到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以小学生群体为对象的相关文献。因此,在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政治认同教育前提下,结合小学生的特征,并运用具身认知理论进行小学阶段的政治认同培育,是对不同年龄阶段群体进行政治认同教育的补充。
政治认同在古今中外一直被探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提出“适用于一切政体的公理:一邦之内,愿意维持其政体的部分必须强于反对这一政体的部分”[6]。中国古代也有人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众多的政治理论经验。这些古文,一方面体现了政治认同的基本含义,另一方面也能从中看出政治认同对于民众支持国家的作用。根据已有学者的归纳,新时代关于政治认同的内涵总体可以概括为:政治认同是人民对于政权的赞同态度、支持行为及由此呈现出的对政权所代表的国家的心理归属感[7],是一种赞同、认可、崇奉、追随的心理机制。政治认同教育不同于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教育实际上是对政治意识的影响与改变的工作。[8]心理学中提到对某一事物产生认同要做到“知-信-行”中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政治认同教育不仅让教育对象在心理上存在认可的意识,这种认可的意识也可以转化为在态度上、行动上的支持,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政治认同过程。政治认同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有认知、有情感、有信仰、有行动的公民,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要达到政治认同教育的目标,应该首先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其次将意识升华为政治情感,再次坚定学生的政治意志,最后落实学生行动的教育过程。
1.小学阶段培育学生政治认同有助于学生夯实自身的政治观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少年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青少年是建设祖国大好河山的储备军,培养小学生正确的政治观是青少年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前提。学生在小学阶段因客观因素及自身认知因素的影响,政治素质仍然有所欠缺、政治立场观念模糊等。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个体,其从幼年到成年不可能突然获得作为一个国家公民的认同感。小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因此政治认同教育对其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的政治观起奠基影响,诚如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影响学生在未来是否愿意加入党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精神等。学生由“自然人”转变为“政治人”的过程[9],既受政治文化的影响,也是政治认同教育的结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作为影响学生最有效的路径,从教育的起始阶段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提升学生的政治品质,树立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信心,为后续阶段政治素质的提升奠定夯实的基础。
2.小学阶段培育学生政治认同有助于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直在赓续,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历史脉络的梳理,是对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记忆、共同的血脉以及共同政治基因真实性的充分肯定,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客观事实上的政治认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政治认同为多民族国家中所有成员提供了价值追求的模板,帮助各民族充分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彼此相知相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政治认同即人们之间应该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团结一致,共同构建稳定的共同体结构。通过共同构建稳定的共同体结构从而获得各民族有效真实的情感及行动的支持,将更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错综复杂的多元化思想对儿童的影响较大,为让小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真正含义,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对学生加以政治认同教育,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凝结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
3.小学阶段培育学生政治认同有助于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深度离不开对国家的政治认同程度,一个国家所倡导的价值观与这个国家的政治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共同的价值依归和宗旨——二者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层面隐射了政治制度、政治主张等理念;政治认同则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较浅,对于其中二十四字蕴藏的意义缺乏自身的见解,故应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关联的政治认同教育入手,使学生在政治认同中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国家、社会、公民层面的真正含义,将核心价值观践行到实处。
由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开创的身心分离二元论中,认知被归结为大脑的产物,大脑被视为认知独一无二的“母体”。随着欧美哲学家对主客二元论的反思与批判,形成了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理论,开拓了大众的认知新视野,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关注的身体现象学。他认为,从具身认知的心理学角度分析认知过程是身体参与的过程,身体的知觉是行动产生的基础[10],肯定了身体参与对产生认知的重要作用。教育家杜威虽未明确提出具身认知理论,但他在教育中强调的“做中学”“经验中心”“儿童中心”及“学校教育与社会及儿童生活的联结”等思想都蕴含了具身的思想。[11]具身认知理论传入我国时,教育界的学者将具身认知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开始重视学生的感官体验。根据已有学者对具身认知理论的研究,具身认知理论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的核心概念:生成性、情境性与具身性,三个核心概念并非各为一体而存在,而是三者相互影响而成的一个整体。
具身认知的第一个核心概念即生成性,具身认知生成性强调知识不是机械、固化、静态的,而是灵活、开放、动态的,是认知主体在互动中主动建构而成。具身认知生成性使教育变得更具创造性与丰富性,强调教育不是一种既定的任务似的活动,不是简单的输入、加工和输出的过程[12],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推陈出新的过程,它追求的不是最优化的教育,而是“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能动性的教育。政治认同教育中,传统的课程目标和计划是先于行动的[13],即认知是在行动之前发生的,其课程文本是静止的,学生的政治认同培育是也是被动的“灌输”。生成性的政治认同教育首先将分散的教师、学生与资源聚集起来,并允许他们进行各种交往和互动,在政治认同的场域中,学习者共同参与、协作解决问题、通过对话和探究参与集体的知识建构,并实现个人政治认同的持续性发展。其次,生成性教育理念塑造了政治认同教育的创造性特征,为政治认同教育提供了“人人平等”的交流平台,促使学生在这种轻松、平等的学习环境下充分地参与政治认同的交流,激发学生潜意识的政治认同。最后,生成性教育促成政治认同教育开放性特征,教师和学生既能够在环境中比较容易地摆脱封闭教室的限制,接触外面的世界,也能够从思想上摆脱压抑的教育,以更广阔的眼光了解政治。
具身认知的第二个核心概念就是情境性,情境是对生活与实践模拟,创设符合学生特性的情境是情境教学的初衷和出发点,其阐述了身体与情境二者一体化的状态,认知过程中的身体与情境时刻相联系[14]。这里所指的情境不仅仅包括生活中的物质环境,也包括大脑、身体与环境互动创建的情境。政治认同教育给学习者创设接近真实的模拟世界,使学生在模拟世界中进行大脑、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激发其“真情”、获得其“认同”。受身心二分法观念影响,意识形态的课堂忽视了知识与身体和情境是一体的、动态的特征,多以讲授法为主,导致学生的身体被束缚、思维被固化,身体与思维处于空洞的状态,并且认知与身体处于分离的模式,学生只有听觉和视觉系统在教学中发生作用,触觉、动觉等处于无知觉状态。面对政治认同教育,教育者仅依靠讲解是无法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政治认同的,并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厌烦。乌申斯基说:“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15]因此,政治认同教育应利用学生的感知性特征为学生创设动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紧跟课堂节奏,融情入境,促发学生的多维感官同时发生作用,引发学生的政治认同。
具身认知的第三个核心概念就是具身性。约翰逊(Mark Johnsen)认为大部分经典认识论以知识为中心,并把思维看作一个纯粹的和抽象的概念,这种观点把思维与身体实践放在对立面[16]。具身性提出认知是在身体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人的精神和身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形成于身体的精神,并且精神最终能够通达各种事物的真理,是因为身体参与了各种事物。身体与精神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不可分割。杜威说:“教育为实现其目的,必须从经验,即始终是个人实际的生活经验出发”[17],经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没有经验的认知如空中楼阁,学生的身心是一体化的,在身体力行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认知的发生。身体不是机械的教学记忆、重复训练的工具,其在政治认同教育过程中具有三个作用。其一,身体参与使政治认同教育更为完整,身体参与过的教育才能达成知行合一的教育。其二,身体在政治认同教育中具有本体性作用,身体参与是学生理解的基础,使学生能够迸发出自身的思维认知。其三,身体是有意义教学发生的场域,基于身体参与促使学生的政治认同从实践与认知等角度全面发展。因此,单纯的书面理论知识难以唤起学生心中的政治认同,教育者需要通过学生的实践呼唤学生身体在政治认同中的自由与回归,使学生的身体与环境产生互动,自动将自身的身体地位从“被动”变为“主动”,将自身的身份由“客体”转向“主体”。
政治认同教育是小学生德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政治认同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抽象性,如何让学生真正产生政治认同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教育作为影响学生认知形成的主要渠道,理应符合学生的发展特征,建构有趣的课堂,创设动态的情境。
小学生具有能动性。能动性是人的主体性最重要的内涵和最鲜明的表现,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18]学生的能动性强调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构建知识,儿童可以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通过他人的影响主动获取相应的知识,内化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在19世纪的西方,儿童被认为是消极、被动的,直至19世纪80年代新范式推翻了原有的观点,提出学生是具有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构建其认知的主体。具身认知视域下,政治认同教育将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语言交流,而是强调线上与线下、环境与个人、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教育资源的统筹。资源是具身认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里的资源不仅包括显性资源也包括隐形资源,显性资源涵盖政治认同教育环境、政治认同教育设备等,隐形资源包含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等。总体而言,教育者应从显性与隐形两方面实现主体之间的互动,达到政治认同教育的目标。第一,实现学生与环境的互动。环境是政治认同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育环境才能实现学生与环境的互动。具体的环境集中体现在教学场景的布置、教学资源的重组、教学策略的调整、学习方式的选择等。例如,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我们的国家机构”时,教师可以把以往的讲授法转化为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法等动态教学方法,探讨我们的国家机构都有哪些、其有哪些权力等等,再结合身边已有的教学设备多角度了解国家机构,学生利用教育者提供的环境并与其发生互动,自发产生政治认同。第二,激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政治认同教育中,通过竞争与合作,学生会在群体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筛选、总结、建构的政治认同,教育者可以利用这种现象让学生之间产生联动。如组织全体学生围绕一个政治主题进行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发挥能动性,分清对与错,实现相互监督、相互学习,产生政治认同。需要注意的是,辩论的主题要具有时代性、经典性、可扩展性,这样才能引发学生正面的、积极的政治认同情感。无效的辩题不仅难以引起学生的政治认同,反而会使学生产生矛盾。第三,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镜像神经元能够使人们在观察自己或他人行为时在脑中自动完成编码,即在类似的情境下做出相似的行动。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向师性,他们在跨进学校的那一刻起就产生了新的角色期待和角色心理,不自觉地希望从教师的身上获得知识与能力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他们会与教师发生互动,无意识地学习教师的言行举止。基于此,教师应在学生面前树立和蔼的形象,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进而用积极的情绪感化学生,同时,在学习者的表现和回应中不断反思和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总之,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问题,与学生平等交流,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在互动中让小学生的政治认同得到培育和升华。
小学生具有感知性。所谓感知性就是指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身体、大脑感知其政治认同内容。因此,政治认同教育应当为学生创设能够参与的政治认同情境,其中的政治情境包含政治情和政治境,它赋予政治认知以情和境,使政治认知变得具体、形象和生动,在无形中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学生在舒适、祥和、民主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积极参加活动,提升学习热情。小学阶段政治认同学习情境可以分为课堂教学情境、校园活动情境与校外教育情境。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具体的课堂情境,但由于课堂教学情境中时间与空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与设备构建虚实结合的教育情境,如运用音频、PPT、视频、AR、VR等新一代模拟技术引领学生“透析”“热议”政治话题,在此过程中,新一代模拟技术利用其沉浸性、交互性、想象性等特征为学生构建具身学习环境,学习者通过与具身学习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交互,实现与环境的互动,刺激感官,体验外界[19],在情境中感知生动的政治氛围,最终形成有活力的课堂,产生政治认同。校园活动情境中,学校秉持基于学生“身体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身体构造、生理状态、感觉运动系统为前提的原则,利用物质情境与文化情境对学生展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如可以张贴赞扬中国共产党的标语、摆设英雄人物雕塑、布置红色文化橱窗,也可以组织关于政治认同的竞赛游戏、讲座等活动,创设能充分发挥学生感知性的政治教育情境,使校园文化与政治认同教育有机融合,让政治认同如春笋般在校园中发芽。校外教育中,可以“身体间性”的方式为学生建立与同伴、教师、政治环境等全息式的知觉关系,构建真实的、自由的、实践的政治认同教育情境,促使其全身心投入与沉浸,以真实的体验深化政治认知,以互动合作增强政治情感,以创造性的成果生成政治态度。如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等,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感知先烈的红色精神并且发扬光大。
小学生具有实践性。小学生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但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身体的践行能够更好地深化脑部的认知。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5目前,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亟需提升,政治认同教育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解读提醒教育者不仅应从认知层面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更应从实践层面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将学生理论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将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相融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家庭层面小学生仰仗家长的权威,渴望得到家长的表扬与认可,会将家长的喜好作为自己的偏好取向。因此,作为学生的启蒙教师,家长要通过与孩子共同参加的实践活动表扬学生,令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在当今的美好社会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与方向的优越性,厚植学生的政治认同情感。
2.学校层面政治认同作为学生基本的核心素养,学校应从不同的实践角度对学生加以政治认同教育。其不仅应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所体现,同时也应贯穿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农村,感受党领导下的乡村振兴、扶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切身体验在党和国家带领下人民的幸福生活,以此巩固政治认同。学校党组织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实践活动,唱响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旋律,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社会层面社会对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各群体、各部门都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各级政府要用实际行动为小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在其生活的环境中感受当前优越的政治制度、道路、国情等。相关德育部门可以不定期举行主题活动,如在国庆节、建军节、建党节等节日里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多维度激发学生的共鸣,启发学生对红色的文化认同。相关企业要多为学生搭建践行政治认同的平台,如捐建政治实践基地等。
总之,政治认同教育应该贯通于大、中、小学的各个阶段。小学阶段的教育作为教育的起始阶段应立足于学生的特性,从多方面运用贴合学生实际的方法指引学生政治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