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真态作文”的思考
——从高考“零分作文”现象说开去

2023-01-23 17:59李雪莹
读写算(下) 2022年12期
关键词:零分习作笔者

李雪莹

(江苏省昆山市周市华城美地小学,江苏 周市 215314)

如今,高考“零分作文”风靡网络,备受追捧,被大家广为传阅。一本名叫《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系列图书横空出世。这本书以历年高考作文为题材,创造书业奇迹,上市两个月销售突破300000 册。这本书收录了近年来部分地区高考满分作文及零分作文,将其放在一起比较,编者在封面称“别样的精彩,另类的对决,零分作文和满分作文到底哪个更不靠谱”。其实是委婉表达出一个观点:畅销的零分作文实则多是真话作文。

一、反观:“零分作文”令谁尴尬

“它令阅卷老师怒火冲冠,它令教育专家哑口无言,它令天下父母啼笑皆非,它令芸芸网民爆笑吐血。”这是《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的宣传广告语。“零分作文”究竟令谁尴尬?

(一)“分数”

就百万读者的阅读兴趣而言,红遍网络的“零分作文”似乎真的让分数失去价值认同的意义。因为,为了过“高考”这座独木桥,为了不得罪“分数”,在作文中讲什么话都得掂量再三。而现行教育体制下的评价模式不太认可的东西,却是大众喜欢、直呼“过瘾”的!“零分作文”之所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实也反映出民间认识和对教育评价的一种善意呼唤。这个社会需要真诚,学子们需要轻轻松松讲真话,分数不仅要眷顾“善”“美”,也要适当向“真”倾斜。

(二)“教师的教学行为”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理念应该是“我手写我心”,即说真话。然而,现实中作文的评价和最初的教学理念是相悖的,比如考场作文评价达成的共识就是:多反映善良、美好,多表现阳光、积极的一面;写作有模式可循,标新立异容易丢分。在这种评价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掉入教条化的陷阱:作文教学离不开死记硬背——背词句、背段落,甚至背立意;宁可背作文、套作文,也不能随意发挥,要多想想老师爱看什么……如此一来,许多学生想象力被扼杀,在命题作文前双目发呆,加上框框条条的界定,当前学生作文八股腔调日渐浓厚,无数学生开始顺着命题发挥,写的都不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和想法,而是“假大空”之言。几年的作文写下来,学生童真的心渐渐萎缩,童真的语言慢慢枯竭。

二、行动:期待语言的复活

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说过:“别让我们的孩子从作文开始,第一次撒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感动于安坤编写“零分作文”的目的:鼓励学生讲真话,倡导人们说真话。作为一名在作文教学中跌打滚爬十余载的小学语文教师,深知“说真话”对于作文、对于孩子的重要。于是,笔者想在“真态作文”的小路上前行。

(一)真态作文的定义

“真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本色;天然风致。唐代独孤及《和李尚书画射虎图歌》中说:“居然画中见真态,若务除恶不顾私。”宋代姜夔 《续书谱·真》也有提及:“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耳。”笔者以为:优质的作文教学在于教师提供“好气候”,学生生成“好风景”。教师独具魅力的教学理念、教学艺术与教学机制,不仅为学生作文创设自由生长、健康向上的“原生态”环境,更为他们的生命发展提供了丰茂的水土。

1.真态作文不赞成应付式作文,必须关注儿童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设定的作文初始阶段目标,就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重点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和自信,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让孩子愿意写作文、热爱写作文,而不是被动地完成这项任务,将“要我写”转化为“我要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作文的选题、作文教学的形式比较感兴趣时,他一定会在整个作文活动中有比较出色的表现,比如注意力相对集中、乐意深度思考等等。

无论是心理学家的观点还是教师的经验,儿童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是不争的事实,激发他们表达自己的动机和兴趣,发展语言能力是教师首先要思考和实践的。为了尊重学生的兴趣,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他们,然后寻找他们感兴趣的主题,为他们营造备受热爱的作文环境,带领他们走进大家乐此不疲的作文活动中去,并且在活动中充分肯定、赞美,让他们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心和更大的兴趣,作文才会呈现出它真实的生命状态。

2.真态作文价值取向不是应试,而是儿童的发展

(1)思维的发展。语言是思维的表象。作文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更高层次的思维技巧。在作文活动中,学生必须在脑中搜索素材,并进行整理和加工,还要权衡遣词造句对于本篇作文的影响。有效的作文教学活动一定会使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正态发展。

(2)创造力的培养。创造性的作文活动中,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写作各种题材的作文,并通过各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展示他们的作品。比如,以“春”为主题的作文练习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春的童话、春的美景、春游的建议、春天的小诗等等;鼓励学生将这次作文编辑成黑板报、手抄报、班级月刊等等。只要是学生心中理想的形式,都应该鼓励。

(3)积极、健康的情感的形成。“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老先生的这句名言笔者早已倒背如流。“真态作文”的本质就是“求真”。假如教师能够为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积极的作文氛围,如果“真态作文”能够成为班级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学生生命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这样的作文教学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它指向的是“人”的心灵的成长。

(二)语言“复活”之旅

1.重体验

国标版教材第八册《习作7》要求学生写一篇“体验作文”,可以体验完全不同于自己的一个角色,也可以体验自己从未或很少做的事情。于是,笔者想出一个“体验系列活动”,让全班同学利用三个周末依次完成了“买菜”“护蛋”“独臂穿衣”这三个体验活动。每一次体验之前指导他们体验时的注意点。比如“买菜”重点关注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段经历和一个人,“护蛋”重点关注最惊险的一幕,“独臂穿衣”关注最艰难的一个穿衣动作和当时的感受。

下面是这次“体验系列”活动的案例。

是的,在看到她的一刹那,青辰的心里突然闪现了“仙子”这样的念头。这种念头,或许起源于对方独特的容貌气质,以及迥异于云浮族的衣着和装扮。不过,这念头又很快被他压了下去,因为他看到,这位“仙子”,并没有传说中的腾云驾雾,而是从山脚下的密林中慌慌张张地冲了出来,一边狼狈地回头张望,一边沿着布满荒草与乱石的崎岖山路,踉踉跄跄地向着山上爬。

(1)学生读自己的作文《买菜》中的细节描写:“个摊主很忙,额头上虽然已经出现了几滴汗珠,但动作仍非常麻利。只见她的左手往后一缩,抽出一个塑料袋,右手伸进去,抖了抖,然后把塑料袋罩在丝瓜上,接着又将塑料袋往前一扯,最后轻轻一提,那丝瓜就乖乖地‘躺’在了袋子里。”

同学们听完都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你买了那么多菜,接触了那么多摊主,这个摊主“打包“的动作很不起眼,为什么你却要具体描写呢?

生:因为这个老奶奶的动作特别娴熟,我一看当时就愣住了。后来写作文时,我想,这个动作描写不就可以突出老奶奶这个人物的特点了吗?

(2)“妈妈跟我说:护蛋就像妈妈护孩子。爱得太多,他会坏掉;爱得太少,他会滚落;爱得恰到好处,他才会健康、平安!我认真地点点头,想想妈妈平日对我的爱与严厉,我明白了。”(节选自学生作品《护蛋》)

(3)“这时,我急中生智:对了!俗话说‘兔子急了会咬人’,我钱靖东急了也可以用嘴呀!我右手拿起牙膏的尾部,伸向我张得大大的嘴巴。然后果断地咬向牙膏盖,右手使劲旋转牙膏尾部。为了咬紧,我的嘴巴不得不歪了过来。看到镜子里我那滑稽的样子,自己都想笑,‘龇牙咧嘴’说的就是我现在的模样。”(节选自学生作品《独臂刷牙》)

这三位同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修饰,有的就只是真实的感受和细腻的描绘,却生动、具体地再现了那令他难忘的一刻。这样的文字淳朴、有趣,是真正属于儿童的文字。“体验系列活动”进行的三个星期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超越自己平常水平的作品呈现。在惊讶他们观察力、感悟力、写作力的同时,笔者也认真反思了这次活动的成功之处:先体验,再将体验的经过和感受写下来,这样的作文活动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真”,学生比较容易将细节描写具体。体验什么学生才感兴趣?体验过程中关注什么作文才会更吸引人眼球?怎样才能以“体验”为抓手切实提高学生叙事作文的能力?这三点有讲究。教师只要在作文活动前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认知特点,并采取科学的策略,那么学生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2.多开放

下面这个案例是笔者在参与学校研究时上的作文活动课,主题是“一次有趣的课外活动”。这次作文活动课在设计理念上充分体现了“开放”的理念。

上课一开始,笔者就先启发学生:“你参加的这么多活动中,哪一个活动最有趣,你的印象最深刻呢?为什么这次活动会给你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你能具体说一说认为最有趣的那个部分吗?”在课上,笔者让学生们尽情发表着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不评判他说得好与坏,这样能启发他们的心智。接着让他们说说这次课外活动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此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因为学生可能对重点的把握还不够到位,要着重写出课外活动中有趣的部分,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自己的语言,让学生们明白本次习作的重点——活动过程;难点——如何写出“有趣”。最后,由小组长组织讨论,笔者适时帮学生答疑解惑,由放到扶,放中有扶,这样的写作指导使课堂变得更加灵活、更加开放。

本次的作文活动课,从开始到结束,学生们一直都在一种开放的氛围中一边享受成功给他们带来喜悦,一边又对教师不断提出的富有挑战性的新目标跃跃欲试,从易到难,激发了学生挑战的兴趣。对成功的渴望激发了学生放飞自我的激情,对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生肯定自我的信心,从而树立超越自我的决心和新的追求,再获得新的成功体验……如此良性循环,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真实地展现自我,大胆地创造,任意地挥洒,不做作,不虚假,真实而美好。

3.巧评价

两年前,笔者利用班级的QQ 群创建了一个“真态作文”共享平台。学生借助此平台发表每周的作文,只要自己觉得这篇作文是自己真实的体验或想法,便可以发表。这个网络平台旨在敞开心扉,交流作文经验,共享作文的乐趣。

这是一个集共享、交流、学习、竞争为一体的网络平台,功能强大。和传统课堂展示、课堂评议不同,这个平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全班的读写交流由传统的教师、学生的平面交流变成了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多维立体式的交流。无疑,这样的交流评价更有趣、更全面、更有效。这里是“分享吧”,在这里大家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这里人人都当“美容师”,可以提出别人习作的不足,甚至可以直接修改;这里也是“PK 台”,这样的平台成了许许多多家长、孩子竞争的擂台,因为,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长都想在这个平台上争一席之地。

这个读写平台创建以来,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好评。每周末的周记成了他们最感兴趣的作业。从他们完成的质量上来看,形式活泼、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感情真切,童心闪耀。每周一的下午成了他们最激动的时刻,因为笔者会在这个时间公布获得发表资格的名单。每周三晚上孩子和家长最期待,因为大家又可以分享习作带来的乐趣了,又能看清自己在读写上的优缺点了,又可以在QQ 上畅所欲言了。笔者所带班级的小伍同学因为曾经发表了一篇习作——《论林冲》,凭借自己对林冲独特的解读被全班的家长和学生誉为“才女”。小胡同学通过习作展示了他风趣、细腻的另一面,他的习作《昆虫记》让大家知道,原来小胡不单单是“飞毛腿”四肢发达,他还观察这么仔细,文风这么幽默。小丁同学的习作充满童真和童趣,家里大狗生小狗了,于是他写了一篇习作名叫“我当叔叔了”,所以,大家都知道,小丁语文学习上不怎么样,但是作文还真不赖。

通过创建的“3D 作文”平台,让大家都有一种“归属感”,它已经成为班级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每一位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周一次的真实的交流与真诚的碰撞,让教师、53 个学生、100多位家长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密集的沟通网络,彼此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使得这个班集体有着浓重的学习氛围和高度的凝聚力。更可贵的是,一篇又一篇充满童真的文字一次又一次打动着成年人,让我们接受真、善、美的洗礼。

三、结语

“真态作文”并非鼓励孩子像有些“零分作文”一样只关注社会不公、人性丑恶,那样也是狭隘和畸形的。“真态作文”重在“求真”,这需要一线的人民教师要在习作教学把关注儿童作为第一要素,关注他们的兴趣,关注他们的需要,关注他们的发展,让儿童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健康成长,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他们的教学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拥有善于观察的眼、精于思考的脑、敢于说话的心和乐于写作的手,让他们的作文给展现真实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的生命在作文的天地里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零分习作笔者
秀逗蘑菇村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有印象得零分,背下来得满分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零分
习作展示
成长日记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