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二亮 何云峰
凡有教育,必有核心素养,也必有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课程设置。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有核心素养,即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积极的劳动精神、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2]。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核心素养培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奋斗应当是青春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3],“青春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4]。因此,高校劳动教育应注重培养青年大学生科学的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 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5]奋斗精神就是我们有梦想,并为梦想而不懈奋斗。梦想就是奋斗目标,努力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就是奋斗的过程。因此,奋斗精神可以被概括为朝着某个拟定的目标而不断努力的决心和动力。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任何奋斗都是符合科学要求的,只有科学地认识与把握奋斗精神的内涵,才能为奋斗提供必备的认知前提。笔者以为,科学的奋斗精神可以从奋斗的形式性、整体性、目的性、价值性、方法性、发展性几个方面来把握。
奋斗既不能靠个人单打独斗,也不能一味寻求外界的援助,科学的奋斗应当是个人努力与社会合作的统一。个人是奋斗的主体性要件,也是奋斗的能动性因素。奋斗需要的产生、目标的设定、方法的选择、过程的调整、时间的把握、结果的评估等环节都需要个人来完成。离开个人的积极努力,即使拥有十分优越的外在条件,也难以取得成功。虽然从现象层面来看,奋斗具有鲜明的个体属性,但是从本质层面来看,奋斗是一种社会行为。这主要是由人的社会存在属性决定的,诚如马克思深刻指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人的社会存在属性决定了奋斗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条件,“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7]。个人只要进行奋斗,就已经先天占有了既有的社会条件,同时也规定了其奋斗行为的社会属性。一个人无论是否自觉地意识到奋斗的社会属性,其奋斗都必然是一种社会行为。因而,个人努力与社会合作相统一的奋斗方式既符合人的社会本质,同时也彰显了人的主体能动性与社会规定性,体现的是科学的奋斗精神。
一方面,任何奋斗都需要以某种明确的目标为导向,不以目标为导向的奋斗是盲目的。明确的目标能够为奋斗提供价值牵引与准绳,能够有效提高奋斗者的奋斗韧性、持续性与稳定性,能够增强奋斗的动力。另一方面,奋斗目标是在奋斗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奋斗是一个采取切实行动的持续过程,奋斗的过程比奋斗的结果更为重要,人正是在持续的奋斗过程中练就过硬的生存本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优秀的个人品格,体会到奋斗的幸福滋味。只要把握好过程,一步一个脚印,实现奋斗目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即使最终没能实现奋斗目标,但只要在奋斗过程中学到了新技能、积累了经验、丰富了人生阅历,那么,从过程来看,也是成功的。因此,科学的奋斗精神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
人作为一种兼具生物(必然)属性与精神(自由)属性的二重存在物,既要解决生存问题,又渴望实现个性自由。因此,人的奋斗既有解决生存压力的外在推动,也有实现个性自由的内在动力。从马克思主义劳动哲学来看,劳动恰恰具有解决生存压力和实现个性自由的双重能力。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劳动的谋生性将逐渐降低,而自由属性将逐渐增加,直至劳动完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成为满足个性需要和发展的自由活动。但就当前社会发展阶段来说,劳动仍是二重性的,并且劳动的谋生性还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劳动的必然属性体现为自然性、外在性、受动性,人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劳动,不得不通过劳动生产出生命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劳动的自由属性体现为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人通过劳动创造出世界本没有的事物,如互联网、智能手机等。从人和劳动的二重性可以看出,人既不能仅仅为了解决生存压力而奋斗,也不能好高骛远,科学的奋斗精神应当兼顾解决生存与实现自由。
奋斗应当兼顾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统一的。只有兼顾他人利益的奋斗,才能更充分、更持久地实现个人利益。一方面,任何奋斗行为都始于奋斗者的自我需要,都是为了实现奋斗者的自我价值。但对于自我价值不同的理解,导致不同的价值追求,有的人以服务他人和实现人民的普遍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而有的人则以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为最高价值追求,只有以服务他人和实现人民的普遍利益为最高价值的奋斗才是值得选择的奋斗。另一方面,个人奋斗不能妨害他人的奋斗,不能损害他人的幸福,也就是说奋斗必须对别人无害,而且要对别人有益。“无害”和“有益”是对奋斗者的基本要求。科学的奋斗精神应当是有益于他者的奋斗精神,不能只顾自己,更不能损人利己,而应当是自利与利他的内在统一。
一方面,成功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需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往往笨功夫才能行稳致远。就奋斗而言,下笨功夫是需要的。另一方面,奋斗不是任意蛮干,需要讲究方法,而方法来自知识和智慧。知识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人类实践经验的成果,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理论性的特征。智慧体现的是人对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与转化能力,具有很强的个体性、主观性和实践性,需要人就具体环境的变化而能动、灵活、恰当地应对处置问题。对于一个善于奋斗的人来说,必须同时具备健全的知识体系和富于智慧的实践能力。总之,科学的奋斗精神应当兼顾笨功夫与巧方法。
奋斗是人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综合付出,奋斗不可能轻轻松松,任何奋斗都需要艰苦付出,但一定要注意劳动奋斗的尊严性,要关注劳动创造价值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可持续性。正如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人的劳动也有劳动时间长度和劳动强度限度。劳动若超过人的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对人的健康和尊严造成危害,走向劳动异化。比如,前不久热议的“996 工作制”根本不是福报,它以透支劳动的可持续性为代价,是对劳动可持续的损害和对劳动尊严的践踏。对于劳动者个人来说,要摒弃透支生命、不顾劳动尊严和缺乏可持续性的奋斗观,认识到奋斗虽然需要艰辛的付出,但付出一定要考虑尊严性和可持续性问题。总之,科学的奋斗精神应当平衡好艰苦付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奋斗的新时代,新时代对大学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厚植大学生奋斗精神的高度、深度和宽度无疑是重要方面,其中提高奋斗的科学性尤为重要。科学的奋斗精神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部分大学生中还存在着不科学的奋斗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部分大学生缺乏有效获取和调度外界资源的奋斗意识,存在单打独斗的现象,这与改革开放以来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有关,也与独生子女的家庭成长环境有关,导致他们缺乏从社会存在维度认识和把握人的自觉意识。“当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长辈的手掌心里长大、在温室里成长,在‘富养孩子’的观念和‘养尊处优’的环境下,自我意识逐渐滋长,导致团结奋斗意识减弱,出现了个人主义倾向。”[8]认识不到人从根本上来说是社会存在物,离开社会的支持,仅凭个人单打独斗,不可能取得理想的奋斗结果。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一定程度上存在资源利用和调度意识不足的问题。在奋斗中遇到困难,不主动寻求外界帮助,而是选择个人单打独斗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缺乏科学奋斗精神的表现。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以及人才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大学生早已不再是“天之骄子”,存在较为严重的功利化奋斗现象。不少大学生成为“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缺乏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奋斗实践被功利性和狭隘性紧紧裹挟,仅仅将目光聚焦在自我学业阶梯的攀登或个人成功的道路上”[9]。部分大学生投身各种考试的大潮中,将奋斗的成功简单地定义为获得证书,刷新一下个人履历,以期在未来的择业和人生发展方面占据主动和优势地位,而不是真正体验和享受奋斗过程,不能正确认识证书本来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割裂了奋斗过程与结果的辩证统一关系。奋斗应当是内在需要使然,致力于提升各方面的个人素养和能力,实现自身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素养和能力正是在奋斗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以片面地获得证书等结果为目的,而忽略对奋斗过程本身的关注,无异于舍本逐末,是一种功利性的奋斗观。
奋斗应当兼顾生存性需要与精神性需要,对于大学生而言,更应当关注内在精神的提升,致力于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和奋斗精神的人,而非忙于追名逐利,仅仅为了满足生存性需要。由于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消费主义思潮的冲击,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扭曲,“消费主义思潮为大学生追求美好生活树立起物化的评价标准,消费主义思潮的蛊惑影响大学生对自由的选择,将目标转移到物欲满足中,不愿意努力奋斗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动摇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10]。如果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对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分析不足和批判不够,就容易导致学生受到这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弱化精神生活的质量,进而影响学生形成建构高质量精神生活的奋斗动力。
部分大学生存在精致利己的趋向,缺乏关注他者的胸怀,利他意识有待提高。有学者认为:“当前一些大学生有着高智商、高情商,也世俗、老到、懂配合,善于伪装表演,更善于利用体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大学生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极其关注如何超越别人,甚至不惜精心打扮自己,以期能获得更多的利益。”[11]在笔者看来,产生这种精致利己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娇生惯养的家庭成长环境。“一部分大学生从小就被父母要求只管搞好学习,对于学习之外的其他事情,家长基本事事包办。”[12]这样的家庭环境容易导致他者意识的不足,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倾向,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倾向会逐渐固化和扩大化,最终形成精致利己的价值观,缺乏利他的社会情怀。其二,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侵蚀。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物,实际上是唯我主义的价值观,其表现为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对我国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为了实现个人的利益,不惜以伤害同学情谊为代价,以绝对竞争者的态度对待同学关系,缺乏友爱、关怀同学的情怀,等等。
奋斗计划包括奋斗目标、奋斗方法、奋斗耐力等方面。在这些方面,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从奋斗目标来看,问题主要表现在奋斗目标的不切实际,即要么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把目标定得过低,要么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把目标定得过高。盲目奋斗,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有许多东西,只要我们对它们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就可能成为我们的包袱,成为我们的负担”[13]。导致奋斗目标不切实际的主观原因在于对自我缺乏全面、客观的认知,如对自身的学习能力、执行能力、意志能力、情感能力等方面缺乏全面认知。导致奋斗目标不切实际的客观原因在于对自身的外部资源和可利用条件缺乏全面的认知,这包括家庭资源(主要是父母的支持度)、学校资源(学校能否有效提供学业发展等方面的咨询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其次,从奋斗方法来看,问题主要表现在奋斗的方法论意识不足、简单复制他人成功方法、在方法的创新性方面自觉努力不够、符合自身特点的原创性方法比较缺乏等。就其深层次原因来看,大学生奋斗的方法论意识不足,在于自觉反思、创新思维、创造精神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主要表现在课上课下主动向老师提问、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的情况较少,而自觉反思、创新思维、创造精神就主要形成于主动提问与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再次,从奋斗耐力来看,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持之以恒的奋斗韧劲。一些大学生即使设定了可行的奋斗目标,但是缺乏持续奋斗的耐力,特别是当在奋斗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时,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选择退缩,甚至放弃,从而无法达至奋斗目标。
部分大学生存在以透支生命和降低生命质量为代价实现奋斗目标的现象,体现的是一种片面、甚至错误的奋斗认知。奋斗不能以损害生命的质量和尊严为条件和代价,“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14],“人是人的最高本质”[15]。归根结底,奋斗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尊严。如果奋斗以人本身为代价,就违背了奋斗的目的。当前出现部分大学生以透支生命和降低生命质量为代价来实现奋斗目标的情况与日益内卷化的竞争有关。从社会资源与人的需要的矛盾层面来看,“‘内卷’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的需要与资源稀缺的矛盾”[16]。不过,当前的内卷化主要反映一种社会心理和社会情绪,其影响力远大于内卷事实。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内卷主要是一种感受,一种紧迫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生怕被竞争淘汰,而不惜以透支生命和降低生命质量为代价。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7],人正是在劳动中获得了属人属性,降低了自然动物属性,塑造了诸多方面的优秀品质。劳动教育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对于人成长成才的根本性价值,形成科学的劳动观,自觉主动地进行劳动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8]高校劳动教育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高校劳动教育作出了重要论述,形成了以劳动精神、劳动伟大、劳动幸福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劳动观,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在新时代劳动观的指导下实现了明显的优化和提升。以新时代劳动观为指导的高校劳动教育在纠正当前大学生不科学的奋斗现象和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奋斗精神方面,必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升和强化大学生科学的奋斗精神。
针对当前大学生社会合作意识不足问题和单打独斗式奋斗的不科学现象,加强劳动的社会性教育很有必要,以提高大学生合作奋斗的自觉意识。从理论教育层面来说,可以“个体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化”为切入点,向大学生解释合作奋斗对于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然性和必需性,使他们明白合作奋斗能够“养成良好品格,完成社会化,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19]。同时,应当在课堂上强化阐释当代劳动越来越具有社会性特征,以及它对于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和决定性,从思想认知层面提高大学生合作奋斗的自觉意识。从实践教育层面来说,可以劳动课程为依托,开展分组性和团体性劳动实践活动。例如,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组与组之间展开劳动实践竞赛,让大学生在直接、感性的劳动场景中感受劳动的社会性以及合作劳动和团结奋斗对于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合作奋斗的自觉意识的教育效果。
针对大学生只注重奋斗结果的现象,高校应当加强劳动的过程性教育,提升奋斗的过程认知,而其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引领大学生进行劳动实践,让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会劳动的幸福、劳动的美丽、劳动的伟大、劳动的崇高。也可以邀请劳模和各行业先进工作者进课堂,为大学生分享劳动奋斗的故事,分享对劳动幸福、劳动美丽、劳动伟大、劳动崇高的理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只有沉浸在劳动之中,才能最充分体会劳动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而以功利性的心态进行劳动,只关心结果,很难从劳动中获得精神性愉悦。劳动过程教育能够使大学生超越功利,培养久久为功的意志力,提升劳动审美能力。
针对大学生奋斗的内在精神不足问题,应当加强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为此,高校可以邀请生产一线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进校园、进劳动课堂,为大学生讲述丰富多彩的劳动事迹,使他们直观地感受劳动的精神价值,感受劳动对于个人优良品性的塑造、健全人格的养成以及全面能力的培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可以直接而有效地纠正大学生对劳动的片面认知,提升大学生对劳动的精神性和价值性认知,从而培养大学生奋斗的内在精神。此外,应当向大学生深入阐释劳动精神的丰富内容,从“普遍的劳动精神、专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20]等方面向大学生阐释劳动精神的丰富内容。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精致利己现象,高校劳动教育应当加强劳动奉献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劳动情操、品格与精神。为此,高校可以号召和组织大学生进社区或农村等进行志愿服务,提高大学生主动奉献的劳动意识和利他精神。高校可以号召、鼓励与支持大学生在校内进行志愿服务,如成立大学生劳动互助社,践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理念,在互助合作的过程中提高对劳动奉献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从而实现幸福总和的最大化。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任意蛮干等不科学奋斗现象,高校劳动教育应当特别注重科学奋斗方法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劳动奋斗的效率和质量。高校开设的劳动课程应当将劳动方法作为课程的核心部分,积极开展科学劳动的理论教学,带领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劳动生产的第一线,引导大学生与一线劳动者展开交流,向他们“取经”,将课堂所学与实践所得相结合,实现劳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从而提升教育效果。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损害劳动尊严、透支生命的不良奋斗现象,高校应当加强大学生劳动尊严教育,使他们明白劳动在任何时候都要以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和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最高价值原则,不能践踏人的尊严与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为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化管理,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学习与生活,避免不合理的学习与生活规划对身心的损害。这是兜底式保护,为大学生守住劳动尊严的底线。另一方面,应当在全校开展劳动尊严的主题性教育,大力弘扬有尊严的劳动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劳动观,这是开展劳动尊严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奋斗精神的重要方式,应当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