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常发性面积扩大速度快,一旦爆发大面积的病虫害就很难遏制,从而产生极大的危害性,林业资源遭到破坏,造成严重损失。病虫害在破坏林业过程中也会实现自我繁殖,林业资源受灾范围不断扩大,大范围遭遇病虫害侵袭,林业资源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林业病虫害间隔短、破坏性强的特点对防治病虫害提出了高难度的挑战。
林木病毒传播形式也会受环境影响而不断增加,同时也增强了病毒的传染能力。林木如果爆发了病虫害,那么这种病毒就会通过多种方式传播,短期之内将会侵蚀其他林木,进而出现树木枯叶的问题,严重者则会导致大面积林木死亡,林木资源遭到大范围损害。
根据病原生物不同,可将林业病虫害分成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病害这3种类型,传播媒介主要为有毒昆虫或线虫、蜗牛,以及鼠类等,其传播形式多样,产生的病害也有不同类型。
营林技术也是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方式之一,这是一种通过人工干预实现科学管理,进而提高林业成活率和生长水平的技术。采用营林技术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相应的就需要更新树种的同时提高造林水平,将多个品种的树种进行科学配置,维持生态的平衡健康。营林防治主要包括育苗、造林、管理、封山育林这几个过程,育苗阶段首先要选择品质好树苗,在肥沃的土壤中进行栽种培育,播种之前要对树种做好消毒,降低病源概率和虫口的密度,同时也要做好圃地的清洁消毒,对树苗周围的杂草、腐败植物、病株残体进行定期清洁,这些基础工作做到位才能从源头上预防病虫害。造林阶段则要求工作人员根据树苗品种和生长特点等选择合适的空间,除草、施肥、修剪等日常工作做到位,为树苗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树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抚育阶段要求工作人员定期修剪被病虫害破坏的树叶枝干,对掉落在地上的树叶和树枝做好及时的回收处理,并在固定地方焚烧,防止病毒对其他树苗造成侵蚀。此外,还要清理干净枯树,使林内保持流通的空气,为树苗创造通风舒适的生长环境。在封山育林阶段,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制度,严厉管控砍伐树木的行为,防止出现过度采伐的情况,维持好林业生态平衡。
对林业病虫害进行物理防治的方式很多,但共同特点就是适用林范围比较大、环境友好特点突出,因为这是通过物理或机械式的方式杀灭病虫害,所以不会发生任何污染的情况。高温防治是林业病虫害物理防治中较常见的思路,一般是通过在烈日下暴晒林木种子,通过高温以及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病菌、使害虫卵出现蛋白变性无法孵化,就能够较好的实现病虫害杀灭目标。
而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化学防治相对于物理防治更为常见,应用范围也更广泛。这是因为化学药剂本身的病虫害控制思路,是在源头上灭杀虫群,所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病虫害不会出现严重泛滥的问题,所以尽管化学防治手段的确对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也确实会伤害人体健康,所以许多林业生产单位仍然会选择将化学防治作为主要的防治手段。在实践过程中,也应该通过科学调配化学药物、准确把握好药剂量以及施药方式,尽可能减少药剂对当地环境以及植物的伤害,同时根据树木生长情况以及林业生产要求,确保化学药剂不会伤害树木本身。从整体上来看,采用化学防治手段的原则,是不能够对正常的林业生产造成影响。
可以采用生物农药的方式实现林业病虫害防治目标,也可以选择植物杀虫剂、抗生素、仿生诱导剂来实现林业病虫害防治,这些生物防治手段对害虫有着比较突出的防治效果,同时也不会伤害树木、植物,相对来说是林业病虫害防治的优选方案。在生物防治手段当中,益鸟的害虫防治也具有很强的生态循环价值、环境保护价值以及性价比,例如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就常可以看到林业单位选择啄木鸟作为生物防治方式。不仅如此,除了利用好鸟类这一害虫天敌以外,还可以选择通过天敌昆虫进行病虫害防治,但在选择相关品种的过程中,必须要确认天敌昆虫的食物链中不包括林木。另外,微生物防治也是比较多见的生物防治方式,只要恰当选择真菌,就可以占据病菌在林木中的生态位,避免林木出现病虫侵害。
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促进中国林业资源健康稳定发展。通过研究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策略,可以为中国林业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较为复杂,所以对技术手段等要求较高,在采取相关手段时,林业建设人员要开展综合防治技术,以绿色生态为原则,开展有效的技术研究。
林业建设作为实现中国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加大重视程度,并在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支持,推动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创新进步,从而提升病虫害的防治力度。而林业部门要提高对技术创新的认识,通过建立防治工作创新体系,加强对新颖技术的应用。
(1)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针对性措施主要是根据某种病虫害类型开展防治技术,从而彻底根治病虫害。例如,在防治松材线虫病时,需要采用综合手段。首先,要采取择伐手段,根据2 000 m内枯死、濒死的树木进行择伐,并进行粉碎、烧毁。其次,采取药剂治疗,在松褐天牛羽化期间喷洒农药,选择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缓蚀药剂连续两次进行喷洒。随后开展打孔注药。使用甲维盐·阿维菌素、甲维盐微乳剂,以及阿维菌素乳油等药剂注射到树木中开展防治。并采取疫情封锁的方式,禁止将携带松材线虫寄主植物进入封锁区域,从而实现针对性防控。
(2)完善林业管理。林业管理的目的在于加强病虫害防治,选择科学的管理方法,因地制宜开展林业建设,并保证生物的多样性,从而建立和谐均衡的生态系统。以此来提高林业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在开展林业管理中,要依据勤打扫、细观察的原则,将落在土地中的病枝叶及时处理,通过沤烂或者焚烧来阻断病虫害的侵入,还要加强林业建设管理,杜绝出现牲畜及人类随意进入树林。
(3)建立监测预警机制。需要加强监测预警机制的建立,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系统来掌握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对病虫害进行跟踪检测,结合已经掌握的病虫害相关信息,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虫害发生所造成的影响。同时,造林管理人员要以岗位制度为核心,开展定期的巡逻工作,结合当地的区域环境、气候等因素来预测苗木的生长条件,提升病虫害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