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是林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林业病虫的繁殖能力极强,如果没有及时防治,就会给林业资源带来严重的损失和危害。营林技术在现代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优势,不但能够大大减少林业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还可以优化森林结构,让林木资源更加丰富。本文笔者就营林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
植物检疫、人工捕杀和机械防治等都是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有效措施,并且都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不过这几种措施都无法从根本上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因此,为了实现对林业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就必须应用好营林技术。在开展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时,应该把营林技术贯穿到林业生产的全部过程当中。要想实现对林业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还要通过推广抗病性强的优良树木品种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的选育等措施,不断提高营林技术。林业管理者应该根据林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树种以及规划种植密度,尽可能地增加林场的树木品种,避免林木的种类过于单一,推进林木的科学培育。在营林的工作中,林业工作者应该对中幼龄的林木加强管理,筛选出生长状况良好没有病虫害的树苗,做好松土、浇水、施肥等林木培育措施,保障树苗的健康生长,为树苗营造更好的生长环境,并做好病虫害的消灭工作。简而言之,科学合理的运用营林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林木自身的防护能力,提高对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成效,维护林木的正常生长。此外,营林技术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提升树木抵御虫害病菌的能力,还可以大大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从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为了推进新型林业在当地的发展,都慢慢采用了全新的营林技术,并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从整体上来说,现阶段实行的全新营林技术措施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健全和完善。寻其根本原因,主要是过去粗放的营林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给现代营林技术管理加大了难度。此外,许多林业方面的技术人员在落实营林技术的时候,对于林分质量等内容并没有关注到,进而漏掉了不少的技术要点。比如最近几年,许多地方的政府林业部门都把林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了新型混交树种和其他树种的推广工作上。但事实上,如果不能及时更新现行的营林模式,就很难将营林技术的最大效益给发挥出来。在粗放的传统营林模式下,不少地区还是不能把林业病虫害防控方面的漏洞给补上。另外,当前的林业技术人员在防治林业病虫害工作上的视角相对比较狭隘,只能通过药剂等其他单一的手段防治病虫,不能抑制林业病虫害范围的扩大。因此,在防治林业病虫害方面还是要采取综合的手段,并与全新高效的营林技术手段结合起来。为了把精细高效的营林技术更好的运用到林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粗放营林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
在传统的营林管理方式之下,营林技术在模式上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局限性。而之所以存在这种问题,是因为大部分地区在树种的栽植上比较单一,没有去增加林木的树种。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地区仍采用粗放的营林管理,使得林业在病虫害防治上存在着不少漏洞。因此,要想改善当前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状况,就必须对现有的单一营林方式进行改革,推进多样化的混交树种,引进抗病性强的优良树种。
引入新型的生态控制技术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出发点是从根源上抑制树木害虫的的生存和繁殖,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改变害虫生长的环境。将上述生态控制措施应用于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能够摧毁害虫的生存环境,从而实现防治林业病虫害的目的。由此可以知道,在生态调节控制的条件下运用防治病虫害的生物手段,也能够让单一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手段变得灵活多样。实行综合性的生态调控方式,能够让林业获得最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比如,在防治杨树的溃烂病和林木的外皮腐烂病时,可以运用生态防控措施处理。不过,现阶段借助生态措施防治林业病虫害还没有实现最佳的状态。此外,不少地区在引入和运用林业病虫害防控的生态措施时,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没有考虑到当地林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因此,林业有关技术工作者在运用生态防控措施防治林业病虫害时,必须要立足于当地林业的发展状况,实行因地制宜的林业病虫害防控措施。
当前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措施除了生态防控的营林技术外,还有物理病虫害防治、化学病虫害防治、生物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方法。在防治林业病虫害时,如果只采用单一的技术手段,一般很难将营林技术的最大效果给发挥出来,甚至也无法达到基础的营林技术防控效果。因此,综合运用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各项手段可以取得更好的防治成效,降低病虫害对林业发展的不良影响。
在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过程当中,有关林业技术工作者应该转变思维,以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作为工作的核心,坚持健康森林、绿色生态的基本原则,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创新,不断加大防治林业病虫害工作的强度。另外,因为树木在品种上的差异,不同品种的树木在抵御病虫害上的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栽植林木之前,林业工作者应该结合种植区域的光照、气温、土壤和水分等因素,通过科学的方式对树种进行筛选,以确保所选择在树种自身具备一定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并保证树木的生长需求与种植区域的环境相适应,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树苗的存活率。除此之外,在栽植树苗的过程中,应该对林区的病虫害情况及生态环境做出更进一步的了解,然后通过杂交的技术手段培育出更优良的树种,从而减少林业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实行封山育林的措施时,林业技术人员要注重林区树木的多样性和地域特征,因为只有提高了林区的属地性和树木多样性,才能够更好的提升树木地域病虫害的能力。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实现林木自身的平衡调节,维护林木的健康生长,从而有效控制林业病虫害的范围,实现防控林业病虫害的最终目的。经过科学实践的证明,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上封山育林具有十分显著的效益,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实行封山育林可以更完整的保留林区的生物种类,推动林业生态的多样化,从而让林业得到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利用天敌去捕杀害虫,使得益鸟种群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繁衍,促进了森林生物种群多样性的发展,进而维护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通过科学选择树种营造混交林,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对林业的影响,让林木的生产效率获得稳定的提升,林区中的树木也能够充分利用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光照和水分等实现快速的生长。病虫害在林木中出现和蔓延速度很慢,并且混交林能够提供更多的木材和其他产品,具有十分强劲的防护作用。根据树木的生长特性,根系类型和耐阴性混交适合的树种,能够破坏部分害虫和病菌的生存条件,在这种负责的生态环境下,害虫和菌类的天敌数量也会不断增多,同时又能引来更多的益鸟和其他有益动物,使得混交林中病害虫的威胁降低。比如,在北方地区,把红松和水曲柳进行混交,然后在林间栽植可以趋避一些病害虫。块状混交、行间混交和株间混交等都是常用的林木混交方式。所以,要大力营造混交林,这不仅能够防止病虫害,还可以强化生物种群的多样性。
一个林区就是一个天然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当中,每一部分都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有部分树木出现了病虫害的问题,那其临近的树木也很会被影响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林木出现病虫害问题。通常情况下,林木病虫害的扩散速度是非常快的,再加上大风等外力作用的影响,就会把害虫带到临近的林区。为了阻止病虫害的范围扩散,就必须在林区建立隔离带,对出现病虫害的林区进行隔离,以免病虫害扩散出去。通过风力扩散的病虫害,能够被隔离带有效的抵挡,但是,对于那些不依靠风力传播的病虫害,即便隔离带不能对其产生很好的隔离效果,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害虫的活动范围,进而减缓病虫害的蔓延速度,这为之后的病虫害治疗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也是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林木自身免疫力较弱是发生病虫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林业技术人员在营造林区的过程中,应该利用好科学的生物工程技术,使用品质优良的杂交树苗,培育出抗病性强、存活率高的树种,以便提高树木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另外,在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的过程当中,还要做好对有益生物的保护工作,进一步提升自然界生物链对树木的天然保护作用,抑制害虫的繁殖与生长,最终实现林业的生态平衡。
林场如果出现虫害严重的区域,那么常规的药剂喷洒方式不但实施起来难度大,而且成本也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把被虫害侵袭的林木砍掉反而是最快捷有效的办法。将树木距离地面20 cm左右的树桩留下,其余砍伐掉,然后用薄膜把留下的树桩包裹好,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虫害在林区内进一步蔓延,还能防止留下害虫幼虫和虫卵。不过,使用这种办法还会让林区面临其他问题,那就是怎样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让林分恢复,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而伐根嫁接是营林技术中相对高效,并且能保证树木在嫁接后更容易存活的一种技术手段。伐根嫁接技术就是借助树木原来的根系,给嫁接的树木提供水分与养分的供给,这不但可以大大缩短造林的周期,还可以节省造林的成本,并且是经过实践证明有非常理想效果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