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开发布,明确提出:“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技术。”继2020年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再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可见该技术落实至农业生产中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十三五”以来,广西地区围绕技术创新需求,在国家政策的引领及支持下开启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系统性研究,通过建立示范区、推广优良大豆玉米品种以推动技术落实,研发关键性技术及其配套设施,并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需要准确把握技术要点、认识到技术优势,并在农业生产实践内以该技术保障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供给。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已经在中国试点多年,全国种植面积已经逾46.7万hm2,且种植模式及种植技术较为成熟。据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进口大豆占全国总需求的85.5%,是粮食作物中进口依赖度最高的作物,也是可能影响中国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作物供给的作物。大豆是中国饮食中重要的蛋白质及油料来源,豆粕可以加工为生猪、牛羊饲料。2021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为840万hm2,产量1 640万t,虽然种植面积及产量有所提升,但在大豆市场上仍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这也成为困扰国家粮食安全的卡脖子难题,大豆的高产稳产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农业亟需突破的困境。
继2020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再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22年成为全国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第一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适宜区域需要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技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组织及科研机构等也需要积极承担复合种植任务、研发与地区自然环境及优良品种相适应的关键技术及配套设施,学习掌握适宜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领会关键技术要点,以此确保技术推广效果。在此背景下,广西地区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振兴计划大豆油料扩种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撂荒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建成广西首个规模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示范基地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200 hm2,采用“2行玉米+2行大豆”“2行玉米+3行大豆”等5种种植模式,在保证玉米产量不减的同时增加大豆产量,实现“一地双收”。不仅如此,广西农业技术推广站发布《关于印发2022年广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大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桂农技发〔2022〕4号)》,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取得良好成效。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利用了大豆、玉米两种作物耐荫、耐密遗传特性及生物特性差异,通过构建科学的复合空间布局以形成适合两种作物和谐共生的环境,充分挖掘复合系统产量、品质潜力,提高光能、养分、水分利用率,以此增加土地产出率。综合而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品种选择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核心技术之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主题为“玉米不减产,大豆额外赚”,关键在于通过缩短玉米间距的方式以达到亩种植株数不变、亩产量不变的目标,在确保玉米产量稳定的基础上实现“一地双收”。在品种选择上,玉米宜选用紧凑或半紧凑、耐密、高产、中矮秆品种;大豆宜选用耐荫、耐密、抗倒伏、高产品种,以降低玉米对大豆的荫蔽影响。在遵循上述选用标准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玉米、大豆的遗传特性及生长习性。玉米喜光、不耐阴,为短日照植物,适宜生长温度为22~30℃,种子发芽温度为6~10℃,全生育周期要求较高温度,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光的饱和点高,并且需水量较多,但对土壤要求较低;大豆喜暖,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但温度过高会导致植株提前结束生长。在品种选择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及地理环境,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玉米可以选用青青 500、青青 700、宜单 629、MY73、隆平638、安农218、农大372、安农591等,大豆可以选用桂春15号、桂春豆111、桂夏7号、桂夏豆109、皖黄506、皖豆33、临豆10、齐黄34等。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需要在玉米宽行窄行适度的前提下扩大玉米大豆行间距离,确保每行玉米具有边行优势,为大豆生长及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因此,为增强间套地内大豆、玉米长势,提高其产量,在种植时不宜采用行间距相等的模式,而是要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在种植玉米时,宽行间距以1.6 m为宜,窄行间距以0.4 m为宜;在种植大豆时,于玉米宽行内种植两行大豆,保证玉米与大豆间距保持在60 cm。
在适度扩大间距的基础上要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即缩小窄行行间距离、大豆及玉米穴间距离,在满足大豆、玉米生长习性、确保大豆及玉米植株长势良好且水分、养分、光照充足的前提下达成产量最大化目标,且在缩小间距、加大种植密度时要考虑土壤肥力及土壤环境承载力,避免种植密度过大而导致玉米、大豆植株生长不良。对于此,建议按照6万株/hm2玉米,12万株/hm2大豆的密度进行种植,每穴单株苗+穴距15~18 cm,每穴双株苗+穴距30~35 cm,这样既可以确保大豆、玉米高产、稳产,又能够为田间作业及管理提供便利。
播种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的关键环节,在播种前要对大豆、玉米种子进行处理。对于玉米播种可以直接购买药物包衣玉米种;对于大豆播种,可使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用量为15 mg/kg大豆种子,可以有效增强大豆的抗旱管理、抗倒伏能力。同时,在播种时可以对玉米进行播种机点播,每个播种穴内点播1~2粒;对大豆进行播种机免耕直播,每隔播种穴内播种3~4粒。此外,要结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进行种肥同播。如2行玉米+2行大豆种植模式下,需要施加45%高氮含硼玉米缓控释肥或45%高氮含硼玉米专用肥,施加量为750 kg/hm2,或施加养分含量为36%~38%的有机复合肥,施加量为1 200 kg/hm2。对于大豆则施加氮磷钾复合肥、大豆专用肥,施加量为150~300 kg/hm2;2行玉米+3行大豆种植模式下,玉米施肥方式与2行玉米+2行大豆种植模式相同,大豆则施加64%颗粒磷酸二铵,用量为90~135 kg/hm2,颗粒硫酸钾钾肥 45 kg/hm2。
玉米为单子叶植物,大豆为双子叶植物,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下,除草方面玉米与大豆并不兼容,因此除草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对于此,首先需要在种植阶段确保玉米适早播种、大豆适当迟播,以此缩短大豆与玉米的共生周期,为田间除草提供便利。其次要把握好最佳的除草时机,对于间种地需要在播种后进行封闭除草,对于套种地需要在大豆播种前、大豆出苗后分别进行一次除草。最后,需要合理、科学地选择与使用化学药物,避免大豆及玉米发生药害。若前茬作物收获后田间杂草较多,可以在玉米、大豆播种前喷施草铵膦,杀灭已经出苗的杂草,降低杂草基数;大豆玉米播种后要做好芽前除草,一般采用封闭除草方式,可以选用精异丙甲草胺+噻吩黄隆,结合土壤墒情调节用水量。若封闭除草效果不佳,则需要在玉米3~5叶期、大豆2~3片复叶期间喷施灭草松等药物,对玉米及大豆植株的茎叶进行定向喷雾;在对大豆、玉米喷施专用除草剂时要做好物理隔离,降低药害发生概率,且在大豆出苗后选择大豆专用除草剂。
在玉米施肥管理中,需要在玉米播种前施足底肥,主要为氮肥、过磷酸钙及氯化钾,每公顷用量分别为225、675、150 kg。玉米大喇叭口生长期需要施加碳铵,用量为675 kg/hm2,施加尿素,用量为225 kg/hm2;在大豆施肥管理中,播种前施加过磷酸钙、氯化钾,每公顷用量分别为525~600、60~90 kg。玉米采收后,结合大豆植株长势及实际生长情况追施尿素,用量为60~90 kg/hm2,若大豆长势较差,需要在雨后追施45~60 kg/hm2尿素。
大豆、玉米浇水管理中,需要在播种后及时机械开沟以降渍防涝,且注重水肥管理相结合,重视以水调肥,建议采用滴灌式水肥一体化技术,按照150 kg/hm2进行追肥灌水,联合采用微喷带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灌水、追肥及叶面施肥。除此之外,为提高玉米与大豆植株长势、促进植株茎秆粗壮、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需要在田间适当增加磷钾肥,可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考虑玉米及大豆生长特性差异的前提下结合土壤肥力确定磷钾元素比例,以此提升水肥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有效性。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需要对病虫害做到早防、早治。对于玉米病虫害防治以防治地下地老虎等根部害虫、玉米大喇叭口期玉米螟、生长后期纹枯病为主;对于大豆病虫害,以防治蝇虫、立枯病、根腐病为主。在病虫害防治上以农业防治为主,即改善田间通风、光照及卫生情况,增强大豆及玉米植株长势并提高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在常见虫害防治上要以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为主,如释放天敌、悬挂诱虫等,或喷施白僵菌可湿性粉剂、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等。若病虫害较为严重,可以采取化学防治,但需要遵循适度、适量、适时的基本原则,严格控制化学药剂的用量。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其一,经济优势。以广西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经验来看,目前规模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内每公顷玉米产量10 500 kg,每公顷大豆产量为1 125~1 500 kg,按照当时的市场价位,大豆每亩增收500元以上,且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会带动农民就业,农民可以获得租金、务工费2份收入,可以显著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其将带状复合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积极性;其二,社会优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以引领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开辟新路径、新模式及新方法,提升耕地利用率,扩大大豆产量,降低中国大豆对进口的依赖性,缩小大豆供需缺口,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作物供应。可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及使用能够带来客观的社会效益;其三,生态优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产物,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自然资源,大豆的固氮作用及轮作效应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农药施用量,促进土壤环境恢复及肥力提升。